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

“文種乃許文公之後,但其宗族流落楚國已數百年,早已家道中落,到他這一代無封地,僅僅承襲小吏之職。±,但此人頗有治民之才,於是從一區區里閭之長,成爲鄉邑之長,再爲申縣文吏,輔佐申公治申,同時申公還給了他一個職責,那就是整理王子朝從周室帶來的文書典籍。”

隨着計然的徐徐道來,文種此人的形象和特點躍然於子貢腦中。

原來,王子朝於七年前遇刺而亡,其部衆星散,連隨他入楚的老聃也不知所終,那些從成周帶來的海量典籍便在宛城堆積如山,無人打理。楚人的文化雖然在慢慢提升,可讀那些典籍卻也如看天書,能識者不多,文種亦然,所以最初進展極爲緩慢,他只能四處尋訪能人異士協助。”文種聽說,在申縣一處叫三戶的地方,有個年輕的寒士行爲怪誕,不合時俗,還經常裝瘋賣傻,就派了一個小吏前去探訪。小吏回來,稟報說這的確是個瘋子,名爲范蠡,常飲酒後對月慨嘆,吟誦一首詩。“

不待子貢發問,計然便率先頌唱起來:”園有桃,其實之餚。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子貢乃孔子高徒,定然知道這詩說的是什麼?“

子貢頷首:”乃懷才不遇,士人憂己之詩,此人恐非癲狂,而是心中苦悶的士。“”楚國自有國情在此,有才幹不能發揮,佯狂裝瘋的士人何其多也,老夫就認識不少。所以並不以爲奇怪,文種見多識廣,自然也知道這類人往往內心有獨特的見解,並且不會把別人的嘲笑放在心上。於是他便親自去拜訪,但范蠡卻屢次迴避,然而文種每月必去。每次去必留禮物……”

子貢笑道:“倒是和主君訪先生差不多。”

計然微微一拜,說道:“於是范蠡無奈,只能與文種相見,文種不嫌棄他是白身,形容邋遢,待他十分親切,執手相談。他見范蠡果然談吐不凡,一問才知,果然是北上新鄭、陶丘遊歷過的。於是。就勸他不要裝狂,而是與自己一同整理王子朝遺留的那些典籍文書。”

“兩人這一整理便足足有四年,直到老夫兩年前南下楚國時,才助他們完成了最後一部分。抄錄成楚國鳥篆文字,獻給申公,又遞送到郢都交予楚王過目,楚王大喜,讓文種做了宛令。范蠡爲其佐吏。”

子貢道:“人才終於得到任用,這是好事。”

計然卻冷笑着反問道:”子貢做一個令吏就能滿足了?“

子貢默然。捫心自問,過去或許會滿足,可現如今,他雖然只是一個行人,卻能將諸侯伯子,卿士大夫們玩弄於股掌之中。區區一令吏,怎麼可能會放在心上?

計然繼續說道:“文種在幾年間閱書近萬卷,范蠡更是得了老夫的傳授……”

子貢驚訝:“原來范蠡是先生的高徒。”他同時也想到,看來私學授業的不止夫子一家,只是再無人像夫子一樣有教無類了。

計然頷首認可:“不錯。范蠡便是我的傳人。”

子貢眼前一亮:“既然能得到先生賞識,定非凡俗之輩,容我無禮地問一句,比之先生,不知范蠡、文種才幹如何?”

計然伸出了一根手指:“范蠡文種,得其一,可以興國。”

又伸出了第二根:“若得其二……”

“則主君可以求伯!”

……

求伯,天子致伯,爲諸侯霸主……這是春秋國君們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標,至今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真正做到過,而楚莊王,則是有其實而無其名。

子貢對計然的誇讚十分驚訝,雖然他心裡有些不以爲然,有些保留意見,但還是任由計然繼續吹下去。

畢竟是他的弟子……同時子貢也想到,自家夫子在推薦師兄弟們時,也常常是讚不絕口,雖然最後都會謙虛一句“不知其仁也”。

“隨着學識和才幹的增長,范蠡和文種的志向也隨之提高,一個宛令,一個每日領升斗之糧的佐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於是文種便想要在載郢爲令尹和司馬做事,謀求大夫之位,而范蠡對名分的興趣不大,他只想做一番大事,於是便拉着我,想投靠鎮守方城,頗有賢名的葉公……“

計然嘆了口氣:”其結果,子貢應該能猜到的。“

文種范蠡的經歷和他們孔門衆弟子出奇的相像,或者說,這是這時代的士們共同的歷程,想要通過自己的才幹得到諸侯和貴族的認可賞識,然後做一番大事……

可惜肉食者鄙,總是讓他們失望。”范蠡與我北來葉縣,則遇到了好假龍卻不用真龍的葉公子高,一個家宰,或者一個縣令吏,就是他能給予的最高待遇,范蠡作爲風評不佳的癲狂寒士,提出的意見更是不受認可。於是他於兩月前憤憤而去,南下投奔文種,故而與子貢錯過了。“”而文種在郢都鑽營了一年多,也碰了一鼻子灰土,同時也觸摸到了一個事實:他和范蠡身爲非羋姓的士人,在楚國一個宛令已是極限,在往上爬絕不可能!碌碌一生,甚至連下大夫都當不上!“

已經是下大夫爵的子貢不由嘆息道:”沒想到楚國之政,竟凝滯到如此地步。“

計然不留情面地抨擊道:”楚國的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雖然號稱改紀其政,可其實是換湯而未換藥,雖然他們行政比當年的奸相子常好多了,卻僅僅能醫治楚國的表面創傷。而在內裡,楚國的問題是大臣太重,封君太衆,於是君驕臣奢成爲常態,令尹司馬一直是近支的王子王孫擔任,縣公們更是變得世代承襲,多數不肖,上逼主,下虐民,往往任人唯親不唯賢,真正有才幹的士人卻得不到重用……此貧國弱兵之道也!“

子貢輕咳一聲道:”其實不止是楚國,宋有戴氏攝政,鄭有七穆擅權,秦有庶長立君,齊有世卿攬事,晉有六卿分立,士人想要身居高位難於上青天!而成周……成周的卿大夫們,甚至連任用外來士人都會被同族人憤而誅殺!“

他眼睛錚亮地對計然道:”只有在魯國,三桓已經形同虛設,大夫也如昨日黃花,在國君和趙氏幕府統治之下,其實是士人在管理國政!來自趙氏的士人們,還有我的師兄弟們,雖然名義上的職位不高,卻替代了舊勳貴執掌國命!“

子貢的思想不知不覺變了,從追隨夫子尊君權,復周禮,變成了熱衷於提升士的地位,讓士代替無能的貴族管理政務!至於國君和世卿,垂拱而治就行了。

不過他尚未意識到趙無恤已經意識到,甚至是在刻意推動的一點:照這樣下去,天下遲早會變成士的天下,而不是貴族領主的天下!

計然拍着案几大笑:”然,這就是趙氏吸引我的地方!也是我想要北上去親眼看一看趙氏之政的原因。“

子貢亦笑道:”先生一定不會失望的。“他同時也不失時機地招攬道:”既然文、範二人在楚國鬱郁不得志,何不與我一同北上,趙氏正是急需人才的時候,二人若的確有才幹,不要說區區一下大夫,就算是上大夫,主君想必也不會吝嗇!“

其實子貢師兄弟裡也只有幾人做到了下大夫,不過他做買賣慣了,先把待價而沽的這三位一起騙去趙氏再說。”善!他二人正在載郢,子貢正好順路!“推銷弟子及弟子好友成功後,計然心裡落下一個石頭,正是因爲替范蠡不忿,他幫子貢忽悠葉公時才一點內疚都都沒有。

兩人一拍即合後,再度把酒言歡了片刻,待夜色將盡時才各自離去,他們商量好了,子貢帶着計然手書,後日便南下載郢尋找文種、范蠡。計然則先在葉地盤桓幾日,再告辭葉公,藉口雲遊四海,去宋國商丘等待子貢。”不知子貢最後接到消息時,趙將軍在攻略何地了?“話別時,計然多問了一句,他雖然身居楚國,卻對北方六卿的戰事十分關心。

衛國人子貢露出了一絲些許爲難的神色:”等吾等北上時,或許不用繞道,可以直接由衛至朝歌,賜從小聽到大的桑間濮上之音,也不知還能奏多久……“

……

與此同時,一場不合禮制的即位儀式,正在子貢口中的”桑間濮上“之地楚丘舉行,主持者正是屢次挑戰舊禮制的趙將軍。

這一次,他不止是竊國政,不止是公然叛晉,還口口聲聲說什麼“清君側”,也不知是撕毀周王檄文,將它們扔進大河裡,耀武揚威恐嚇天子卿士了。

今天,他要在衛侯元眼皮底下,扶持一位衛國新君,建立一個僞衛政權……

ps:事情忙好了,謝謝讀者們的理解,從明天開始恢復正常更新。

第1007章 卸甲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907章 道、勢、術第659章 謝幕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868章 魏武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61章 姍姍來遲第444章 叛徒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1085章 徐偃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55章 公輸紙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515章 勝負手第626章新婚夜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38章 蟲豸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863章 魏韓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906章 水力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359章 季嬴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42章 君莫舞第1056章 西施(下)第256章 趙武卒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57章 虎第998章 眉間赤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16章 公輸第995章 叔侄第925章 《用間篇》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3章 雨我公田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章 幸不辱命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61章 如龍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68章 少君魏姬第463章 私掠6令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492章 侯犯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911章 沸鼎(上)第783章 雌虎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344章 夜襲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770章 死於此!第374章 刺殺!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860章 古史辯第93章 鼓而成列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762章 降 下第292章 授土賜民
第1007章 卸甲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907章 道、勢、術第659章 謝幕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868章 魏武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61章 姍姍來遲第444章 叛徒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1085章 徐偃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55章 公輸紙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515章 勝負手第626章新婚夜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38章 蟲豸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863章 魏韓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906章 水力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359章 季嬴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42章 君莫舞第1056章 西施(下)第256章 趙武卒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57章 虎第998章 眉間赤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16章 公輸第995章 叔侄第925章 《用間篇》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3章 雨我公田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章 幸不辱命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61章 如龍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68章 少君魏姬第463章 私掠6令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492章 侯犯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911章 沸鼎(上)第783章 雌虎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344章 夜襲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770章 死於此!第374章 刺殺!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860章 古史辯第93章 鼓而成列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762章 降 下第292章 授土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