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憶與年

英子想起了她小時候過年的那幾天,尤其守歲的那個晚上,祖父讓張伯把院裡院外、屋裡屋外的燈都點亮了,都掛了起來,崔家大院無論哪個角落都如白晝流星般通明。

堂屋裡,祖父帶着他的三個兒子和幾個長孫圍坐在一起推杯換盞,八仙桌上擺着各種各樣的食物,菜香、酒香、肉香、魚香瀰漫整個房間;另一間屋裡,祖母讓丫鬟把整個豬頭端上了供桌,這是祖父的講究,過年必須有豬頭上供,預示新的一年諸事順利。

這個醬豬頭是祖父找人去珍珠村宋舜顯家定做的,宋家的燒肉有百年曆史,從宋舜顯的父親那一輩就開始做燒肉,一直延續到了宋舜顯這一輩。宋舜顯雖然是一個小個老頭,他不僅有四個兒子,還個個英俊高大威猛,這也是祖父茶前飯後常常唸叨的話題。宋舜顯歲數比英子父親崔耀宗大兩歲,看着比崔耀宗要老好多,因爲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颳風下雨他的肩膀上都挑着兩個竹筐,竹筐裡放着煮熟的豬頭與豬下水和燒雞,走街串巷或者趕集市,風吹雨曬的原因讓這個小老頭尤其顯得老成。

聽祖父說那個小老頭是一個天底下的好人,自己家人都吃不飽還時常接濟外人,有一些人還故意欺負他,說他們家裡好幾頓沒有開鍋了,那個老頭就會把他身上的錢都送給那些人,有人故意問老頭,你兜裡還有錢嗎?老頭把幾塊石頭乘人不備裝進他衣服口袋裡,他用手拍一拍,石頭在他兜裡互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音,“有,你聽,有好多呢!”

臘月二十九那天,宋舜顯來崔家送貨時,英子也見過,是一個特別有精神頭的小老頭,說話有分寸,更喜慶,走路鏗鏗有力,祖父常常會對張伯說,“從地窖子裡拿一罈老酒,給宋老闆帶回去嚐嚐!”

老頭鞠躬感謝,但,他從不白要別人的東西,他會在賬面上除去一罈酒錢,這讓祖父常常唸叨:好人呢,好人呢!

崔家大院年夜飯桌上的燒雞和炸鬆肉都是那個老頭做的,非常美味,至今回想起來還餘味未盡,脣齒留香。

供桌子上還有一條魚,與托盤一樣大,預示年年有餘;還有一塊豆腐,預示福氣滿滿;還有一湯鍋的肉丸子,肉丸子上飄着細長的海帶,預示家裡老人長壽;還有一些炸面桃,還有一托盤的豬肉白菜餡餃子。

祖母忙活完了,她就帶着崔家大院的女眷在後院的客廳裡磕瓜子,閒聊天,她們聊的大多是孩子們的事情,聊的是明年哪個孩子該成家了,哪個孩子該上學了,該準備春天的衣服了,等等一些屋子裡的事情,屋子外面的事情有崔家的男人扛着,不用女人們操心,自然樂得清閒。

這年下最高興的還是崔家大院的孩子們,孩子們在院子裡無憂無慮地跑着、追着、跳着,祖父的那隻老黑狗也跟在孩子們屁股後面跳躍,歡叫。孩子們手裡拽着一掛掛鞭炮,張伯手裡抓着掃帚在他們屁股後面着急地追着、喊着:“小祖宗呀,可不能拖着跑,摩擦起電,轟,一聲就炸了!待會俺還要掛到大門口去的,不夠長,不夠響,老太爺會生氣的!”

張伯的話就是耳邊風,還不如大門口牆角旮旯裡的雪,一陣一陣風吹來,雪片飄飄灑灑,還能看到雪落下去的地方,有的落在高高的屋檐,有的落在高高的門檐,有的落在高高的院牆上,而張伯嘴裡的話喊破喉嚨都沒看到落在哪兒?崔家大院裡的孩子們依舊你行我素上蹦下跳。

年夜飯一過,英子父親崔耀宗就帶着兩個兄弟,兩個兄弟各帶着自己的家眷,一一給祖父祖母磕頭拜年,祖父祖母手裡或者他們椅子後面藏着一堆的紅包,無論是誰,只要是崔家人,或者丫鬟和長工都有紅包,甚至那一些只知道吃奶睡覺的嬰兒也有,紅包裡的錢都一樣多。每逢過年丫鬟和長工一般都不會回家,他們幾乎是商量好了似的留在崔家大院過年,也許爲了那一個帶着祝福與喜慶的紅包吧!

當時三叔崔耀宏沒有成家,祖母故意埋怨着,“瞅瞅,瞅瞅你大哥二哥,他們一大家子,得了那麼多的紅包,你就不眼饞嗎?”

三叔崔耀宏嘿嘿笑着,也不去辯解。

給祖父祖母拜完年,天矇矇亮了,小輩又開始跑了前院,跑後院,英子跟着她的三個哥哥和大姐去給二叔崔耀聰拜年,二叔也會給紅包,二叔給的不多,就幾個銅板,那也不嫌少。

王氏常常在祖母眼前埋怨,“生意人腦瓜子好使,越有越摳!”

祖母也不搭話,嘴裡也不偏向着誰,“過年就是圖個吉利,誰還計較那麼多?”

父親崔耀宗不同,他紅包裡的錢雖然比祖父祖母紅包裡的錢少,但,要比二叔的多幾倍,他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就這一天破費的多嗎?捨得捨得,老孃們不懂,沒學識,也就沒有肚量。”

坐在一旁的王氏滿臉不高興,她聽了英子父親崔耀宗的話,她撅着嘴角一句話也沒有,她再偷偷瞟一眼周圍坐着的長輩,她丈夫崔耀宗的話讓她掛不住臉面。

父親崔耀宗急忙咧咧嘴角,向母親王氏偷偷抱抱拳,“過了年漲了工資還不都是你的,看看,過年了,要高高興興不是嗎?給個面子,不要生氣,不要耷拉着臉,讓小輩看到多不好,再說,又是長嫂,要有個長嫂的樣子不是嗎?”

聽了父親的話母親王氏笑了,她笑臉迎着所有來拜年的小輩,她不僅把厚厚的紅包分給每個孩子們,在孩子們準備離開時,她還不忘了給每人塞一褲兜的炒花生。

想起老家的年夜飯,想起老家過年“噼裡啪啦”的爆竹聲,想起張伯追着哥哥們的屁股後面焦急的呼喊聲,英子臉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俺給家裡的信不知收到了沒有?”英子站在樓道里,她擡起頭看着陰沉沉的天空,她嘴裡自言自語,“母親好嗎?侄子順和弟弟英春長大了吧……張伯好嗎?還有邱先生一家,他們還住在崔家嗎?不知邱先生的學堂辦起來了沒有?”

突然,頭頂上的飛機“轟轟”飛過,遠處還傳來了斷斷續續的“轟隆隆”的炮聲,英子一激靈,不知又要死多少人?爲什麼要有戰爭?爲什麼要有侵略者?爲什麼那炮聲不是鞭炮聲?

夜黑了,青島的巷子裡沒有一點過年的氣息,只有黑暗裡的膽戰心驚,偶爾有幾隻鳥兒飛過昏暗的天空,那是被炮火轟鳴嚇驚的鳥兒,這個時候它們本可以安安靜靜地躲在自己的窩裡睡覺,可是,一個炸彈炸爛了它們的家,驚飛了它們的好夢,抖落一地羽毛,四處逃命,驚擾了今兒無眠的夜。

葉祖母煮的餃子已經出鍋,芹菜餡的餃子氣味在葉家小院裡飄散,熱氣也在慢慢升騰。“啪嘰”屋裡傳來了碗摔碎的聲音,接着傳來了新菊的哭聲。英子急忙轉身跑進了廚房,只見一盤餃子扣在地上,盛餃子的盤子碎了幾片,葉祖母傻傻地盯着地上的碎盤子,也許她心裡有不祥的預感。英子急忙彎下腰,她一邊撿拾地上的碎片,她一邊故意嘻嘻笑着,“碎碎平安!碎碎平安!”

葉家祖母一臉鐵青,一臉茫然,更一臉無奈。

就在這時,院門口傳來了響聲,似乎有人要進來。院裡,黃丫頭焦慮不安地“汪汪汪汪”大叫着。

“新麗,去看看誰來了?”葉祖母弓着身子,她瞄了一眼新菊,“過年不能哭!”葉祖母聲音不大,也不嚴厲,聽口氣她的輕鬆是故意裝出來的。

“俺去看看吧,你們先吃飯,新新一定餓了!”英子發現自從她踏進廚房,新新的眼睛就一直盯着鍋臺上的餃子。

“好,今兒天冷,咱們就在廚房吃吧!”葉祖母聲音虛弱,又帶着少許沙啞,“俺累了,俺坐會,新麗呀,你把桌子拽過來,就在水缸的後面,把筷子也拿出來……不要讓新菊動手,她太冒失了。”

新麗支起了一張小桌子,大家把餃子擺在了桌子上。

“唉,新菊和新新都坐下吧!”葉祖母把英子從地上撿起來的餃子捧在手裡猶豫着,“新麗,把它放到鍋竈上,也算給竈神爺嚐嚐。”

“嗯!”新麗從葉祖母手裡接過那碗餃子轉身放到了竈臺上。

院門口外面站着一個陌生的男人。英子慢慢走近門口,她緊張地問,“您是誰?您找誰?”

這個男人非常高大,在朦朧的月色裡雖然看不清對方的臉,那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似曾在哪兒見過?但,英子可以肯定沒有見過此人。

“你好,你們這兒就是葉家吧?”來人聲音洪亮,就如他的個子一樣高大敦實。

“嗯”英子愣愣地點點頭。

“俺找一個英子姑娘,還有黃丫頭!”來人低頭看看在英子腳邊搖頭晃腦的黃丫頭,“它就是黃丫頭吧?”

英子皺皺眉頭,眼前的人爲什麼點名找她?並且還知道黃丫頭,他是誰?

“可以打開院門讓俺進去嗎?”來人聲音溫和。

英子猶豫了。

“你?俺感覺到了,你就是英子,是嗎?俺四弟讓俺給你捎的東西,還有黃丫頭的,本來俺想過年之前趕到青島,不好意思,路上發生點事兒給耽誤了一天!”

“您從哪兒來?”英子聽到了她熟悉的鄉音,她心裡突突跳着,她急忙打開了院門,“您,您進來吧!”

來人踏進了葉家小院,他擡頭環視着眼前這個不大的院子,然後他的眼睛盯在樓上亮燈的廚房,那兒傳來新麗新菊新新的笑聲,還有一個老人喃喃低語,“等等,你們就不知道等等你們英子姐嗎?新菊,慢點吃,今兒餃子包的大,你一口一個小心噎着,喝點餃子湯,原湯化原食!”

“您是,您是俺娘,俺娘讓您來看俺的嗎?”英子滿眼驚喜。

來人皺皺眉頭,又搖搖頭,他覺得眼前的小姑娘是不是傻?俺明明說是俺四弟讓俺來的呀!

“是俺張伯嗎?”英子語氣裡藏不住的興奮,她似乎忘記了來人剛剛說了什麼。

“你認識家興嗎?”

來人的話讓英子愣住了。

英子搖搖頭,她突然又點點頭,難道是那個和二哥崔英昌與新修在一起的家興嗎?是他讓眼前這個人給她送東西來嗎?不可能呀。英子沉默。

“俺是他三哥!俺四弟還有一個名字叫長安,哈哈,不知你對他哪個名字熟悉?給!”來人一邊說,一邊把他懷裡的東西塞進了英子的手裡,然後他又壓低聲音問,“你們葉家還有一個老人是嗎?”

英子點點頭。

“她老人家好嗎?”

“好!”英子又點點頭。

“今兒俺還有點事,就不進去打擾她老人家了,改天俺一定再登門拜訪,就麻煩英子姑娘替俺給她老人家帶個好。”

“您是誰?如果祖母問起您,俺怎麼告訴她?”

“這?”來人遲疑了一下,“你就說,就說新修的朋友!”

“您見過俺新修哥?”

“他和俺四弟在一起,自然俺見過他,對了,他也讓俺帶好給你們的祖母,還有你們,俺差點忘了……”

英子害羞地笑了,也是,家興和新修在一起,來人又是從家興他們那兒來,今兒是怎麼了,腦子不好使?總問一些自己都覺得可笑的問題。

“俺二哥……”英子張張口,再擡起頭,來人已經大踏步邁出了院子。看着那個男人匆匆離去的背影,英子愣愣地、傻傻地站在原地。

“英子,誰呀,快進屋吃餃子啦!”葉家祖母在樓上喊。

“唉”英子一隻手抱着包裹,她用另一隻手把院門關上,然後她抱着包裹慢慢上樓,黃丫頭好像明白英子懷裡的包裹裡有它的禮物,它緊緊追着英子的腳步。

英子把包裹放在餐桌上,她慢慢打開,香氣瞬間四溢,滿屋的醬香味,讓新麗新菊新新大吃一驚,他們瞪大了眼睛,桌子上:一隻香味撲鼻的燒雞,還有一塊紅燒豬頭肉,還有一些豬頭骨……多麼熟悉的味道啊,英子吸吸鼻子,她似乎想起了老家的年夜飯……那個家興他一定也認識那個賣燒肉的小老頭。

新新新麗新菊的腦袋瞬間把桌上一堆醬肉包圍了,她們小心翼翼伸出手指,她們小心翼翼碰了碰那隻焦黃的燒雞,他們又擡起頭看看坐在一旁目瞪口呆的葉祖母,他們急忙把手指頭收回去,少頃,他們不約而同把手指放進了嘴裡,他們使勁嗦着手指頭,似乎他們的手指頭上粘了好多的雞肉。

有多長時間沒見到這麼多肉了?就是葉小姐活着時,過年也就買巴掌大那點燒肉,切切,大家每人一小塊,都不夠塞牙縫的。

“這骨頭是給黃丫頭的。”英子抓起一塊骨頭準備給黃丫頭。葉祖母急忙攔住英子,“咱們,咱們用骨頭燉菜吃,吃完了再給它!”葉祖母有點難爲情,剛剛她也隱隱約約聽到了,聽到來人說還有給黃丫頭的食物,眼前這一些骨頭不就是給黃丫頭的嗎?老人更知道,平日裡燉凍白菜葉一點油星也沒有,每次吃清水燉凍白菜葉孩子們都嘟嘟囔囔,眼前這一些骨頭雖然是豬頭上的頭骨,至少還有肉味。

英子低頭看着瞪着渴望眼神的黃丫頭,她真想流淚,她又怕葉祖母看見說不吉利,她急忙蹲下身撫摸着黃丫頭的脖子,“走,咱們到院子裡去!”

黃丫頭很乖地跟着英子的腳步往前走。剛剛邁出幾步,英子突然又折轉身躥進廚房,她抓起鍋臺上面的一盤餃子,她一邊往嘴裡塞着,一邊走下樓去。

“英子,那一些還有泥,俺還沒有噗拉乾淨呢。”葉祖母看着英子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又嘆了口氣。

“沒事,吃泥沒什麼!”英子心裡說,煤渣大家都吃過了,這點泥又算什麼呢?

到了樓梯口,英子慢慢蹲下身,她自己吃一個餃子,然後她偷偷喂黃丫頭一個餃子,“黃丫頭,今兒是除夕,俺怎麼樣也要讓你嚐嚐這餃子,就是俺英子不吃也要讓你吃幾個,這兩年,不是你照看着葉家這兩片柵欄門,也許這兩扇門要被那一些撿柴火的卸走了,你沒有苦勞也有功勞呀!”

黃丫頭擡起頭,瞪着圓圓的大眼睛看着英子,似乎它聽懂了,它笑了,它也哭了,它俯下嘴巴蹭蹭英子的胳膊。

“黃丫頭,說心裡話,俺真的很感激你,你是俺英子的朋友,更是俺的救命恩人,那天不是你替俺捱了一槍子,也許俺英子也活不到現在!”英子擡起胳膊,把黃丫頭的頭摟進她的懷裡,“黃丫頭,等以後,俺英子給你買好多肉吃,咱們先不要着急,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呀,這是俺父親活着時常常唸叨的一句話,當時俺小不明白什麼意思,現在俺明白了,以後呀,咱們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

突然遠處又傳來幾聲炮聲,英子一哆嗦,她意識到,八路軍正在與日本鬼子打仗,“黃丫頭,八路軍很快就會打跑日本鬼子,只要打跑了日本鬼子,英子帶你回家,我們老家年年殺豬……哈哈哈!”

英子一邊自言自語,她一邊跳起身體昂着頭往院外眺望。本是萬家燈火的除夕夜卻黑漆漆一片。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了二胡聲,二胡聲在這個不安靜又安靜的夜晚那麼悠揚,又那麼悲涼,是那個公園的老頭?英子眼前出現了她第一次看到那個拉二胡老頭的情景,那個邋遢的老人,那個可憐的老人不僅沒有家人,更沒有遮風避雨的屋子,也許他就住在公園裡的假山後面,這個除夕夜,家家團聚,可憐的老人身邊只有一把二胡,老人只能用二胡聲訴說他心裡的孤獨與悲哀。想到這兒英子心裡升起一股酸酸的淒涼,眼淚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滾落她的臉頰。

英子竄進了一樓大廳抓起椅背上的外套,穿在身上,然後她又匆匆跑回了廚房。

廚房裡,葉祖母把豬頭肉切下一小塊分給新麗新菊新新吃。新菊看着英子跑進來,她滿臉委屈,她的嘴巴喋喋不休,“英子姐,祖母說那一些肉留着你上班時拿午飯!她不讓俺吃!”

“誰說不讓你吃啦?!”新麗氣憤地瞥了一眼新菊,“你怎麼不說實話?”

“祖母剛剛給我們每人一塊,祖母一口都沒吃!”新新搶着說。

英子看了葉祖母一眼,老人滿臉憂傷,不知道她是想起了什麼?還是她有話說,還是她想說什麼又不想說?

英子慢慢蹲下身子依偎着老人的腿,“祖母,您不要這樣,您不吃,俺不會拿着去上班的,再說,拿着也不一定吃進俺的嘴裡,還不夠那一些工友搶的。”

“不行,怎麼能給別人吃,奧,俺明白了,你經常不帶午飯,是怕他們搶你的?古語說,窮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以後咱們硬氣點,不許再被別人搶,更不許你不吃飯,你不看看,你這個臉蛋,只剩下了骨頭,個也不長,這都是餓的。”葉祖母說着說着情緒激動,她不由自主狠狠地咳嗽起來,英子急忙用手輕輕拍着老人的後背,“祖母,您別生氣,別生氣!”

“日本人欺負咱們,咱們自己人也欺負自己人,這是什麼世道啊?這都是餓的,餓的人吃人!英子,你不要總謙讓別人,謙讓別人,別人以爲你好欺負,不是嗎?”

“俺個小打不過他們,所以說,您一定要吃,也讓弟弟妹妹他們吃,吃了就賺了,這是俺舅母說的話,哈哈,祖母,您高興一些,不要難過,大過年的,咱們應該高興,不是嗎?”英子心裡也想哭,她不敢哭。

“你聽聽,外面的炮聲,還有好日子過嗎?哪兒還高興的起來呀?俺就怕,怕以後你們繼續捱餓!”葉祖母嘆着長長的氣。

“不會的,俺感覺咱們會勝利的!”英子仰起臉看着愁容滿面的老人,她又看看站在老人身旁的新麗新菊和新新,她們正瞪着稀奇的眼神看着她,她還想說什麼,她又怕年幼的新新把她的話說出去。

“咱們勝利?什麼意思?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嗎?”新麗眨巴眨巴小眼睛,好奇地看着英子問。

葉祖母艱難地擡起手向新麗新菊擺擺手,示意她們小點聲。

”是!”英子使勁向新麗新菊點點頭,“以後咱們都可以吃飽飯,還能穿新衣,還能上學!”英子的自信來自靈子父親那天的話,靈子父親說他們日本侵略者必定失敗,連日本人都覺得他們會失敗,那麼,中國人民抗日必定勝利。

“真好!”新麗新菊拍着手笑着,“以後咱們天天吃肉,吃餃子,吃燒雞!”

英子站起身走到鍋臺前,她拿起幾片豬頭肉,然後她又拿了十個餃子放在了一個碗裡,她抱着碗慢慢走到葉祖母身邊,她突然抓起一片豬頭肉,趁老人不注意塞進了老人的嘴裡。

葉祖母一時說不上一句話。

英子看看新麗新菊,“你們每人再吃一片豬頭肉,讓新新多吃一片,明天初一,你們吃燒雞。”

“你想出去嗎?英子。”葉祖母一邊把她嘴裡的豬頭肉嚥下去,她一邊看着英子的眼睛問。

“嗯”英子點點頭,“有一個老人無家可歸,過年了,他也許還沒有吃到一個餃子,俺想給祖母商量商量,給他這十個餃子,還有幾片豬頭肉好嗎?”

“你是說那個拉二胡的老頭?”葉祖母略有所思,她向英子點點頭,“去吧,他的確可憐呀,聽朱家說他一家人就剩下了他一個了,他的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殺害了——民國時期他也曾是一名軍人呀……”

英子沒想到葉祖母對那個拉二胡的老頭那麼熟悉,她更沒想到葉祖母這樣慷慨,她爲葉祖母的善良而感動。

“咱們家那個客廳裡還有一瓶洋酒,是這房子主人留下來的,好幾年了,不知還能不能喝,你也給他帶去吧!”葉祖母說着說着準備站起來去客廳找酒。

英子急忙攔住老人,“俺知道在哪兒放着,俺自己去,您歇着吧!”英子又把臉轉向新麗,“你們看着祖母,她很累,吃完飯讓她早早休息!”

新麗新菊點點頭。

英子走出了葉家小院,她回頭看看跟在她身後的黃丫頭,“你不要跟着俺,好好看着門。”

黃丫頭聽懂了英子的話,它乖乖地蹲在了院子門內,它的耳朵豎着,它的一雙大眼睛在黑夜裡亮閃閃的,它目送着英子走進黑夜裡的背影,一個小小的背影。

1945年的除夕,街上沒有一點聲音,更沒有鞭炮聲,只有冷風在街角欺凌着枯樹與落葉。

英子擡起頭無意、又是有意用眼角瞄着吳蓮家的那條巷子,巷子拐角處的黑暗裡似乎蹲着一個人,遠遠看着,那個人特別像吳蓮的父親,他耷拉着腦袋,似乎在哭啼,聲音很小,小的似蚊子,如果不是英子往那兒瞄了一眼,也許她都不知道有人會在那兒蹲着。

英子不知道吳蓮的父親在做什麼,是懺悔?還是訴苦?這個時辰他應該給吳蓮的祖母燒幾張紙,想起燒紙,英子又想起了葉小姐,今兒,是不是應該給葉小姐燒幾張紙錢啊?葉祖母沒有提起過,自己又不懂的,只記得每年除夕,父親都會在放鞭炮之前在院門口放一個大銅盆,然後把黃色的紙錢放進銅盆裡,然後拿起洋火點燃紙錢,父親嘴裡一邊唸叨着,一邊輕輕抽啼着,“……您在那邊接着,有困難就拖個夢……”父親還會在銅盆四周撒點酒。

英子皺皺眉頭,這麼晚了,到哪兒去買點燒紙呀?

英子的腳步往公園的方向疾走了幾步,她想先把碗裡的東西送給那個拉二胡的老頭,然後她再去考慮去哪兒買點燒紙。葉祖母也許說得對,活人都顧不上了,怎麼還能顧得上死人?公園就在前面,那二胡聲悠長又憂傷,讓人聽了心裡直想哭,這大過年的誰願意看到淚水?英子咽咽嗓子使勁把她眼裡的淚水憋回去。

擡起頭,她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團亮光。

她仔細看過去,那團亮光是一團火苗,那團顫抖的火苗照着兩個人影,一個是坐在長廊臺階上的老頭,他正閉着眼睛拉着他手裡的二胡,如癡如傻。那個蹲在那團火苗旁邊的男人很面熟,他在燒紙錢,似乎就是那個剛剛去過葉家的男人,火光照在他的臉上,這是一個俊秀的男人,方方正正的臉盤,一雙明亮的眼睛,還有一對粗黑的眉毛,眼睛下方還有一對漂亮的臥蠶,尤其那張嘴,像一條小船,微微上揚,臉色卻非常凝重,眼睛裡閃着淚光。

“葉靜,你在那邊好嗎?俺回來晚了,這一分別就是一年多……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咱們的永別……”男人嘴裡喊的名字嚇了英子一跳,他認識葉小姐?

英子停下了腳步,她一會看看臺階上拉二胡的老頭,她一會兒看看那個地上蹲着的男人,她一時不知所措。

突然老頭擡起頭,同時他停下了他手裡的動作,他警惕地向英子站着的方向張望着。

“誰?”燒紙的男人“騰”站了起來,“誰?”他問了兩聲。

英子沒有回答,她也沒有離開原地,她就那樣傻傻地站着,她有點害怕,她知道自己絕不是害怕眼前的兩個人,她心裡害怕什麼她一時也說不清楚。

“是那個女孩,那天和俺聊天的女孩!”老頭慢慢站起身,放下他手裡的二胡,他向英子走過來,“讓俺猜猜,你就是街坊鄰居嘴裡的英子,那天俺有點累,還有點心事,語氣有點……”老頭有點不好意思,“那天俺剛剛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所以說話有點硬,沒嚇着你吧?孩子。”

英子搖搖頭。

“你也是老三今兒找的英子?!”老頭扭臉看着那個男人,“老三,你剛剛就是給這孩子送東西,俺說對了嗎?”

ωwш▪ Tтkan▪ c o

男人擡起他漂亮的眼睛瞄了一眼英子,點點頭,“你怎麼找來的,你跟蹤了我?”男人聲音很小,也很嚴厲,他的態度與他在葉家時有天壤之別。

“老三,你心情不好,不要把火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老頭狠狠瞪了那個男人一眼。

“大哥,你們也認識?認識很久了嗎?”男人問二胡老頭。

老頭搖搖頭,“不好意思,俺都沒想到葉家就在登州路上住,多麼好笑,這麼短的距離,怎麼會呢?再說同名同姓的那麼多,俺大意了!再說你去河北之前也沒有讓俺認識葉靜,不是嗎?”

英子不知道兩個男人在說什麼。

“英子,你手裡拿着什麼?”老頭問。

“餃子!”英子終於吐出兩個字。

老頭突然擡起他的大手使勁拍着他的頭,他有點激動,激動得他嘴角顫抖,兩行淚水瞬間模糊了他的雙眼,“英子,過來,英子,好孩子,俺沒猜錯,這碗餃子你是送給俺的,是嗎?”

“是,不是一碗餃子,只有十個餃子!”英子把碗雙手遞給了老頭,她有點不好意,她覺得她拿來的餃子太少了。

老頭哆嗦着雙手從英子手裡接過那碗餃子。英子又從外衣口袋裡抓出一瓶酒,她哆哩哆嗦遞給老頭,“今天是除夕,俺祖母說,你沒有家人,這酒給您,喝了酒就不怕冷了!”

老頭和那個男人互相看看,他們一時無語,一時間一切都沉靜下去。

許久,老頭一邊向英子招手,他一邊轉身向長廊裡走,“來,英子,咱們坐會,俺有幾句話要跟你說。”

這時,公園的路燈的光線斜照在老頭身上,英子擡起眼睛認真注視着老人,老人一雙關公眼炯炯有神,眉毛不濃,但也不稀疏,仔細看看這個老頭臉上其實沒有幾個皺紋,只有眼角兩邊的皺紋又深又長,他下巴上有撮灰白的鬍子,鬍子亂糟糟的,顯得他不僅埋汰還年老。

“俺,俺怎麼稱呼您?”英子小心翼翼地問。

“哈哈,你就稱呼俺二胡老頭吧!”

英子搖搖頭,她想說您不老,甚至比俺父親看着還年輕,英子沒有說,她擡起頭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那個男人一眼。那個男人的大眼睛警惕地瞄着四周。

英子低聲問,“您認識葉小姐嗎?”

英子旁邊的二胡老頭哈哈一笑,“他們兩個何止認識,他們兩個還是朋友呢!”

“噓”那個男人扭臉向老頭噓了一聲,他一邊向英子笑了笑,“英子,俺四弟家興說認識你,認識你好多年了,不知你聽他說沒說起俺,俺是他的三哥……”

英子不知所措。

男人語氣溫和,“沒聽他說起俺嗎?俺就是他嘴裡的酒鬼三哥呀,哈哈哈”

英子搖搖頭,“我們只見了兩次面,第一次在平度,第二次就是……”英子不敢說那天夜裡她遇到日本鬼子的事情,她更不敢說那天是二哥崔英昌帶着家興和新修救了她,因爲二哥囑咐她和吳窮父子,誰也不能把那天晚上的事情說出去。

“他說他還幫你們把你們舅舅送到了路旺王莊!”

家興三哥的話讓英子大吃一驚,那年真的是他?是他把被鬼子殺害的舅舅送回了家?

“那天他跟着俺爹去趕集,遇到鬼子抓修炮樓的,俺爹讓他跑了,他鑽進了玉米地,玉米地裡都是乾枯的玉米秸子,那天天很冷,他又困,他竟然躺在玉米地裡睡着了,他聽到你們姐倆在哭,所以……”

聽了家興三哥的一席話英子明白了,爲什麼她看着家興那麼面熟,爲什麼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六年前那個勇敢的男孩就是家興。

“老三,今兒有酒,有餃子,咱們哥倆喝點?”拉二胡的老頭看着家興的三哥,“你不就喜歡喝酒嗎?”

“你們,你們都沒吃飯?”英子皺皺眉頭,她想問,給葉家的燒肉你們怎麼不留下一些自己吃?

“那一些醬肉其實是他們省下來的,那是我爹讓我帶給抗日遊擊隊的,家興和新修,還有你二哥他們把自己的那份留給了你們,葉家人多,過年嗎,爲了讓大家都沾沾肉星兒!”家興三哥嘴裡的話聽着似乎很輕鬆,英子聽了卻只想哭,可憐的二哥,可憐的新修,可憐的家興,他們那麼不容易,他們還要把過年的肉省下來留給葉家……英子越想越難受,她儘量剋制着自己的傷心,她囑咐自己今夜是除夕,千萬不能流淚,可是,淚水已經流到了她的下巴。

“英子,坐下來,俺老頭有話給你說!”拉二胡的老頭招呼英子坐到他身邊,“首先謝謝你,英子,在這個除夕夜還惦記着俺無家可歸。其實呀,俺有家,只是現在不能回去,到時候俺帶着俺家裡好多人來看你,看你的祖母,看你的弟弟妹妹,俺家裡人會給你們送好多好多的白麪和豬肉。”

“你家裡有好多人?”英子皺着眉頭,她想起了葉祖母說老頭的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殺害了,怎麼突然又跑出這麼多人?聽口氣他家裡很富有,不僅有白麪還有豬肉。

“嗯,我們都是他的家裡人!”家興三哥向英子點點頭,“你也是我們家裡人,還有單大哥,他也是我們的家裡人!”

“單師傅你們也認識,他去了日本!”英子垂下頭,她真的很想單師傅,在菸廠裡單師傅一直很照顧她,他在,就沒有人搶她的中午飯,她就不會捱餓,監工也會對她笑眯眯的。

“他沒有去日本!”家興三哥壓低聲音說,“他從船上跳了下來,他被天津的漁民救了,然後他留在了河北……千萬不要說出去呀!”

英子使勁點點頭,她早已經知道單師傅不會去日本,那是她二哥告訴她的,她二哥囑咐她保守秘密,她誰都沒有說,今兒家興三哥再次提起單師傅,她笑了,她也明白了,拉二胡老頭爲什麼說他家裡人很多,的的確確很多,有多少抗日的戰士就有多少的家裡人。此時此刻家興三哥說她也是家裡人,她心裡美滋滋的,在掖縣沙河時,舅母也是這樣說的,大家是一家人,同樣的話三嬸楊玉和新修哥也說過。

今年的除夕英子過得非常高興,她聽到了一句最美的、最高興的一句話,她已經找到了很多的家裡人,無論是家興還是家興三哥,還有拉二胡的老頭,他們都是英子的家人。

在這個困苦時期,像被繩索困住了腿腳,像被鍋蓋蓋住了太陽,連喘氣都費勁的時候,大家手拉着手一定會打開身上的枷鎖,大家要一起衝破黑暗,要呼吸新鮮空氣。

“英子,明天你們是不是還要上班?”二胡老頭的話打斷了英子的思路。

英子擡起眼睛看着二胡老頭,她笑眯眯地使勁點點她的下巴頦,“是!”

“你能不能把這帶進廠子,可以嗎?”拉二胡的老頭從他懷裡掏出一疊彩色紙遞給英子,“把它們放到車間門口的臺階旁邊,俺相信你能做到,不要怕,只要不讓鬼子和監工發現是你放的就可以,明白嗎?這幾天俺在菸廠附近轉了幾圈,我們的人接近不了菸廠十步,日本鬼子在外面設了崗哨,只有捲菸廠工人才能走進那個大院……俺也找了好多菸廠工人,他們都拒絕了俺的請求,因爲他們害怕,英子,你怕嗎?”

“俺不怕!”英子擡起頭,昂起她細瘦的脖子,“進入廠院時不搜身,只有出來才搜身,俺想,帶進去很輕鬆,俺把它放進襖袖裡!”英子一邊說着,她一邊從二胡老頭手裡接過那一疊傳單,她用手捻了捻,大約有四五張。

“一定注意安全!”二胡老頭緊緊盯着英子的眼睛,“如果,如果,你覺得有危險,你可以不帶它……”老頭有點猶豫,更多的是不放心,還有點後悔。

空氣瞬間靜默。

一會兒,英子擡起頭看着二胡老頭,“老伯,您可以去我們葉家住,我們葉家有幾間房子,俺想俺祖母不會反對,今兒這酒就是她讓俺帶給您的。”

“英子~”二胡老頭激動地擡起他的大手撫摸着英子的頭,他的手在顫抖,眼前這個瘦弱的女孩的頭沒有他的巴掌大,尖瘦的臉蛋上只有一層皮和骨頭,高高的鼻樑佔據了她的整張臉,她的一雙清澈的眼睛裡閃着明亮的光,閃爍着真誠和善良。

“英子!”二胡老頭顫抖着嘴脣重複着喊着英子的名字,他也曾從崔耀宏和楊玉嘴裡聽過英子的名子,當時他沒有在意,爲了保守秘密崔耀宏和楊玉也沒有詳細與他說英子的事情。今兒,英子一席話讓他這個年近六十歲的人感動,更多的是慚愧,此時他又把更危險的任務交給了英子,自己這樣做對嗎?

“老伯,您不用擔心,俺祖母不會反對的。”英子看着欲言又止的老人說。

“不,英子,老伯還有事,不會每天在一個地方呆着,有時候去市南,有時候去市北,有時候去市立醫院附近~”

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四章雲與煙第四章雪與雨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七章心與信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八章 憧與憬第十七章心與信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九章憂與慮第三章仇與忍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九章世與願第一章 生與活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三章仇與忍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九章憂與慮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章 冷與凍第十九章世與願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六章 氤與氳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四章雪與雨第一章 生與活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七章 醉與疼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六章 氤與氳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九章憂與慮第五章 陰與霾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八章 憧與憬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五章 陰與霾第一章 生與活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五章 陰與霾第七章 醉與疼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一章 生與活第四章雪與雨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五章 陰與霾
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四章雲與煙第四章雪與雨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七章心與信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八章 憧與憬第十七章心與信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九章憂與慮第三章仇與忍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九章世與願第一章 生與活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三章仇與忍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九章憂與慮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章 冷與凍第十九章世與願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六章 氤與氳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四章雪與雨第一章 生與活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七章 醉與疼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六章 氤與氳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九章憂與慮第五章 陰與霾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八章 憧與憬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五章 陰與霾第一章 生與活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五章 陰與霾第七章 醉與疼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一章 生與活第四章雪與雨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五章 陰與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