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雪與雨

“邱先生,您老話重了,他們總歸是孩子,唉,也是的,英業應該知道您來了,他怎麼不先來見見長輩~邱先生您一定多擔待啊,等英業回來,俺一定絮叨他幾句,都當爹了,還沒長大似的~”

“哪裡?哪裡?這不能怨孩子,孩子有事,有事。”邱先生一邊吞吞吐吐,一邊不好意思地擡起右手扶扶他鼻樑上的眼鏡,一副難爲情的樣子,“如果因爲俺這次來而耽誤了孩子們的大事,俺更會自責。”邱先生好像知道點什麼,他擡起頭看看堂房門口,“如果,孩子們需要俺做點什麼,俺心裡踏實點,俺至少還能做點什麼,那樣,感覺俺還有點用處的~”

聽了邱先生的話王氏心裡很高興,“當然有用處,有用處,邱先生,俺年前就讓秋霞帶話給您,說讓您和親家母來俺崔家,您和親家母過來俺就輕鬆啦,您,瞅瞅,小的小,有時候出趟門都出不去,甚至踏出這院子都不敢,俺崔家真的很需要親家過來幫忙啊……”

邱先生知道王氏把他的話領會差了,他也不反駁,他只尷尬地點點頭。

邱先生雖然有很高的文化,卻不太善言,自從崔耀宗離世後邱先生就似丟了魂,話更少了,大半年過去了,他似乎剛剛清醒過來,他常常情不自禁走到崔家村附近也不敢踏進崔家大院,他心酸呀,他更心疼,崔耀宗是他的親家,更是他的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而這個知己先他而去,他何止是空寂?他活着的精神氣也隨之而去。

看着沉默寡言的邱先生,王氏心升可憐,可憐邱先生的矜持與拘謹,“邱先生,您,您可不要把自己當外人啊!咱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呀!”

“大太太,本來想等秋霞回家過年的,今兒,俺也沒跟您打招呼,唐突帶着她娘過來了,太魯莽,叨擾您了,望您不要見笑啊。”邱先生似乎還想要說什麼,他猶豫了一下,然後擡起不安的眼睛再次瞅瞅院子,嚥了一下口水,欲言又止。

這個時候英子端着茶盤從後院過來,她見了邱先生急忙鞠躬,“邱先生過年好!”

“咳,二小姐好,二小姐長高了!”邱先生一邊說着,他一邊急忙伸手接過英子手裡的茶盤輕輕放到桌子上。

“哪裡呀,這個孩子似乎不長個,俺還擔心是不是去年生病給耽誤了長個子?”王氏一邊嘆息着,她一邊雙手抓起茶盤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遞給邱先生,她又搖搖頭,“唉,就怕她隨了她祖母,她祖母個子不高。”

“孩子還小,不耽誤長個子~”

正在這時,旁邊的內房裡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王氏急忙站起身,“邱先生,失禮了,您自個先喝着,俺去看看孩子。”

“好,您忙!真好,真好!”邱先生嘴裡連着說了幾個“真好”。英子不明白邱先生嘴裡的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她看到邱先生臉上瞬間升起一層微笑,那層微笑久久掛在邱先生的臉上。

“二小姐沒出去玩玩?”邱先生一邊低頭噓了一口茶水,他一邊看着英子溫和地問。

英子搖搖頭,“俺娘她們不讓俺出去!”

“對,一定要聽大人的話,這個時候外面不安定!”

“嗯,俺知道,外面有鬼子~”英子站在她母親剛剛坐過的椅子旁,她一邊禮貌地回答邱先生的話,她一邊打量着邱先生。

單憑外表來看,邱先生真的是個體面的人,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學者氣質。他頭上依然戴着一頂瓜皮帽,他的鼻樑上依然掛着一副金邊眼鏡,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隻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精神;他的身形還是那樣高大清瘦,不厚不薄的長袍裹着他骨瘦嶙峋的身體,似乎他身上每塊骨頭都堅硬似鐵,語氣反而平順如棉。

“這天,這天是要下雪呀?”邱先生擡起頭看着院子自言自語。

英子順着邱先生的目光看過去,天突然陰了下來,冷風越過了牆頭,從街上躥進了院子,張伯剛剛剪的石榴樹枝條還沒來得及收拾,被風吹得滿院跑。

張伯手裡的大笤帚在揮舞。

“這老天真的不給一個喘息空間嗎?”張伯嘴裡的話聽着非常着急,還有埋怨,他是在埋怨突變的天氣?他還是在擔心着什麼?

就在這時崔英業急匆匆踏進了院子,他身後還跟着一個陌生男人。

“大少爺回來了!”張伯聲音裡透着歡喜。

“嗯,張伯,俺老丈人呢?他老人家不會責怪俺吧~”

“沒有,邱先生不是那種愛計較的人,他在堂房喝茶呢~”張伯輕輕回答。

英子聽到院裡傳來她大哥的聲音,她興奮地竄出屋子,嘴裡喊着,“大哥,大哥,邱先生來了!”

崔英業彎腰摸摸英子的頭,“小妹,冷不冷?”

張伯手裡抓着大掃帚慢慢走近崔英業,他又輕輕喊了一聲,“大少爺!”他又偷偷瞄瞄崔英業身後的那個男人一眼,那個人他似乎在哪兒見過?張伯擡起手撓撓後腦勺,他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邱先生撩着長袍邁出了屋子,他迎着崔英業低聲叫了一聲,“大少爺,回來了?”

邱先生一邊向崔英業打着招呼,他一邊拘謹地站在門口臺階下,他眼睛裡滿是歡喜,他歡喜地盯着風塵僕僕的崔英業,崔英業二十剛出頭的年齡,一雙凜冽桀驁的眼睛,閃着銳利的光芒;細細長長的不濃不淡的眉毛,眉清目秀;高挺的鼻樑上架着一副眼鏡,透着書卷文人風度;硃脣皓齒 ,上脣一圈青青胡茬,顯露出青年的英雄氣概。邱先生剛想再張口問一句,突然他的眼睛盯在崔英業後面的那個男人的臉上,他嘴脣哆嗦了幾下,他想說什麼,卻什麼也沒說出口,邱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做事說話不僅文質彬彬,還謹慎小心。

“爹,您過年好!”崔英業上前一步就要給邱先生下跪。

邱先生急忙扶着崔英業的胳膊,“大少爺,您不要這樣,快起來,快進屋,院子冷,地上涼……”邱先生又偷眼看看崔英業身後的男人一眼,“大家都好就行,就行!”

崔英業身後的男人見到邱先生一愣,他往前一步,他伸出雙手想去握邱先生的手,崔英業急忙向前一步擋住了邱先生,他扶着邱先生的胳膊,“爹,有話咱們進屋慢慢聊!”

英子站在院子裡,她看着她大哥和那個陌生男人表情神神秘秘,她也似乎從邱先生臉上看出了什麼,她可以肯定邱先生認識那個男人。

那個男人回頭看看張伯,他又向張伯微微一笑點點頭,然後他跟着崔英業進了堂屋。

崔英業扶着邱先生坐下,他回頭走近門口,他向院裡的張伯遞了一個眼神,張伯心領會神地點點頭。

堂房的兩扇門從裡面關上了。英子呆呆傻傻地瞪圓了一雙好奇的小眼睛,她要把眼睛當耳朵使,她想聽聽屋裡大哥他們和邱先生說什麼。

“二小姐,幫着張伯收拾一下院子可否?”張伯在招呼英子。

英子撅着小嘴慢慢離開了堂房的門口。

屋裡,那個男人向邱先生抱拳施禮,“謝謝邱先生出手相救。”

“沒想到您還真是大少爺的朋友,俺以爲您是故意說的。”邱先生咂咂嘴角,“謝字咱們就不要說了,都是一家人。”

“爹,趙林曾是俺爹的文書,他也是我們聯絡線上的交通員,那天他剛剛從招遠過來就被漢奸認了出來……鬼子追他緊,他就邁過了崔家村,幸虧遇到您,您救了他……害得您有家不能回……”崔英業一邊說着,一邊給邱先生奉上一杯熱茶。

“應該的,只是,不好意思,是秋霞她娘覺得心裡不踏實,所以,所以,就打擾親家……”邱先生低頭搓着他無處安放的雙手喃喃着。

“俺娘年前就想讓您二老過來住,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俺娘最怕這麼大的崔家大院空靜,無論誰來,她都高興!高興有人陪她說說話,以後呀,您二老就留下來,幫忙照顧一下您的小外甥順,也算您二老心疼秋霞一下……還有俺小弟太小也離不開俺娘,家裡裡裡外外都要靠秋霞,秋霞有時候一個人真的忙不過來呀!”

“嗯”邱先生話不多,他嘴上答應着,他心裡也知道,住在親家也不是長遠之策。

崔英業慢慢走到窗前,透過玻璃窗戶看出去,外面的天色很暗。崔英業扭臉看看趙林,兩個人皺皺眉頭。

一陣風掃過窗戶櫺,幾根細細的石榴枝條隨風而起,落在了外面的窗臺上。也就在這個時候院子裡好像蒙上了一層灰色綴幕,看不清天的顏色,一切變得不陰不明。

崔英業突然轉身看着邱先生問,“爹,您看,這天氣是不是要下雪?”

“看樣子,這雪晚上就要下了,大少爺,你們是不是有事?”邱先生聲音裡帶着擔心。

“雪能下多久?”崔英業有點着急,他認真端詳着邱先生的眼睛,“爹,您說,雪不會太大吧?”

“看風向雪不大,時間不長,明兒午後就停了!”邱先生皺皺眉頭看看崔英業,他隱隱感覺到崔英業心裡有事,有什麼事兒呢?他不敢確定,“踏雪留痕!”邱先生嘴裡瞬間冒出四個字,他被自己情不自禁冒出的這四個字嚇了一跳,他突然站起身來盯着崔英業的眼睛,“大少爺,你們準備做什麼?”

崔英業和趙林又互相看看皺皺眉頭,他們滿臉愁雲。邱先生不知道眼前的孩子們想做什麼?但,他很確定孩子們要做的事情被這場雪阻撓了。邱先生思想進步,他在南方上學時曾經參加過同盟會,同盟會是推翻清政府,建設民主的團體,1912年同盟會四分五裂,邱先生回到了掖縣,他與崔耀宗志同道合,相聊甚歡,這也是他們後來結爲親家的主要原因。

“如果,如果你們是爲了糧食,可以提前……”

邱先生的半言半語驚醒了崔英業和趙林,兩人齊刷刷把目光再次投向邱先生。

邱先生使勁點點頭,“今天晚上行動!”

“可,剛剛收了一半,俺去送糧時看過了,只能裝一馬車……”崔英業不甘心地搖搖頭。

“蛇吞象不可取!否則,前功盡棄!”邱先生盯着崔英業的眼睛,“你也是教書先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不是嗎?”邱先生第一次用這種口氣與崔英業說話,他主要想用這樣的語氣驚醒眼前的兩個年輕人,讓他們知道怎麼避免危險。

崔英業沉默了,趙林突然擡起頭看着崔英業,“咱們聽邱先生的,今晚行動,不要等到明天!”

崔英業無奈地點點頭。邱先生長長舒了口氣,他慢慢坐回座位上,他慢慢端起茶杯,茶水不涼不熱,他慢慢品着。

半夜時分雪下了下來,飄飄灑灑,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羊絨毯子。睡夢中英子聽到院門打開了,張伯的聲音從院裡傳過來,他的腳步很沉,身上好像揹着什麼,壓得他走路喘粗氣。王氏沒有喊醒秋霞和英芬,她穿上大棉襖,舉着燈,踮着小腳,邁出了臥室來到了院子,“他,他張伯,你,你背的誰呀?”

“大太太,是,是邱先生,他暈過去了,他沒事……”張伯揹着邱先生急匆匆往後院去了,王氏緊張地看看院門口,院門口還站着一個身影,“是英業嗎?”

“是,娘……”崔英業輕聲應答。

“邱先生怎麼了?”王氏走近她兒子崔英業。崔英業垂着頭沒有回答。

“娘,俺想去看看……待會俺三嬸就回來了……”崔英業喃喃着。

“去吧,去看看你老丈人,如果可以,給請個醫生!”王氏心裡有點明白,她想起傍晚時分邱先生就走出了院門,她就感覺邱先生有心事,雖然他說出去走走,那麼冷,他去哪兒?王氏當時沒有多問。

“他自己就是半個醫生,他說不要驚動外人!所以,俺直接帶着他回家了!”崔英業一邊說着,一邊往後院疾步而去。

“奧,他說沒事,但願就沒事!”王氏盯着崔英業模糊的背影消失在前院,在潔白的地面上留下一串串腳印。突然,王氏看到潔白的地面上有一串黑乎乎的東西,她慢慢蹲下身,伸出手,是血?!王氏急忙抓起牆根的掃帚往門口走去,門外有響聲,王氏緊張地盯着那兩扇門,突然楊玉從外面閃了進來。

“他三嬸,有血……”王氏嘴脣有點哆嗦。

楊玉點點頭,“知道,俺已經處理過了!”

“他,邱先生沒事吧?”王氏擔心地問。

楊玉搖搖頭,“沒大事,大嫂,千萬不要驚動邱太太,她會害怕的。”

“嗯”王氏點點頭。

太陽從東邊升起來了,雪片在陽光下飛舞。麻雀不知什麼時候落在院子裡,它們啄食着雪下面的腳印。

屋裡,楊玉對崔英業說:“這個時候,趙林他們可能到了大澤山,你看看也該回沙河了!組織研究讓你繼續去沙河教學,不知你怎麼想的?”

“俺聽組織安排!”崔英業說,“俺老丈人醒了,您告訴他,不要去冒險,他如果有個三長兩短俺對不起俺丈母孃和秋霞……”

“你還知道?!昨夜不是他引開鬼子,你們都要完蛋,行動之前爲什麼不等着俺回來?至少給敵人一個假象,幸虧邱先生拉着楊柳枝到處劃拉……”

“等您回來,雪更大了,那個時候行動,是不是更危險!”崔英業倔強地怒着嘴巴,“爲什麼?什麼都要聽您的,咱們的任務不一樣!”

“是不一樣,運糧食是我們婦救會的任務,是你們反插了一槓子,爲了避免犧牲,我們可以選擇放棄這批糧食,你懂嗎,活着比什麼都好!”楊玉聲音氣憤。

“都是你的理,你不就是參加過東北抗聯嗎?有什麼驕傲的?”崔英業年輕氣盛。

“前天,咱們不是已經說好了嗎,看天氣行動,如果,如果……”楊玉撇開崔英業的話題,她的臉色更加凝重,她低頭想了想,然後她再次擡起頭嚴肅地看着崔英業,說:“如果你繼續教學,千萬記住,不能讓學生白白送死,在危險時刻,可以放棄任何行動!他們是國家的未來,是新生的力量,感情用事不可取!崔耀聰可以利用,有危險他也可能保護你,至少他是你們崔家的人,但,不要告訴他你是什麼人,畢竟他是做生意的,金錢纔是他的利益。”

“俺不去找他!”崔英業對他二叔崔耀聰還是有點偏見,尤其二叔的親家,那是日本人的紅人,商會會長。

“你自己看着辦?記住一點,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僅要生,還必須要活!無論有多少挫折與氣憤,都要學會忍讓,在忍讓下求生存。”

就在楊玉與崔英業聊天的第二天,崔英業再次離開了崔家大院,他去了沙河鎮中學繼續他的教學生涯,這也是他地下抗戰身份的掩蓋。

過了正月,街上平靜了許多。英子沒有等來踩高蹺的,也沒有等來唱戲的,日本鬼子的槍聲在鄉下響了一個冬天,大家不敢出門串門,更不敢在街上留步。

崔家院門從外面被人敲響了,張伯手裡抓着掃帚,他緊張地回頭看看,英子一蹦一跳從後院躥了出來,她歪着頭看着張伯,“誰呀?誰來了?張伯伯,您沒聽見門響嗎?”

“二小姐,聽見了,聽見了,俺去看看!”張伯走近門口,他把他眼珠子穿過門的縫隙,只見張保長站在門口外面的臺階上揣着手、跺着腳丫,頭上的氈帽還是那樣新。

“二小姐,快,快去告訴大太太,保長來了!”張伯回身看着英子的眼睛說。

“保長?”英子想起了大年初一上午在打穀場那個替鬼子吆喝的保長,她怒起了嘴巴,那個人突然到崔家來做什麼?一定沒好事,她必須告訴母親。英子一邊想着一邊向後院跑去。王氏正抱着英春與秋霞說話,她囑咐秋霞,“你爹肩膀上的傷不能捂着,更不要凍着,雖然不礙事,但,天冷,也要注意,還有,不要讓你娘害怕,你爹沒大事,如果,有外人來了,儘量不要讓你爹出去,外面有你張伯,廚房有咱們娘三足夠!”

“是,俺囑咐俺爹了,他說,他不能閒着吃閒飯,讓人伺候着他心裡不舒服,他想找點事做。”秋霞無奈地搖搖頭。

“娘,保長來了!”英子氣喘吁吁跑到了後院。

“保長?他來做什麼?告訴英芬,這幾天不許她回她婆家,路上不安全!”王氏擡起頭向秋霞遞了一個眼神,她扭身跟着英子來到了前院。

六十多歲的張保長個子不高不矮,獐頭鼠目,一步一遙,一搖一晃,一晃一聳,看他甩着兩條胳膊的力度就知道,他身體還挺結實,看着他搖頭晃腦的做派,好像他過得很舒心,他的眼珠子在崔家大院上空溜溜轉,一副怙才驕物,又目空一切。

“張保長,今兒您怎麼有空……”王氏擡起眼角微笑着看着張保長。

“奧,是,是弟妹,這幾天家裡怎麼樣?”張保長無話找話,“有活兒您就開口,俺手下還有幾個能使喚的,你們孤兒寡母不容易呀……”

“老大在沙河鎮上教學,這不,寒假還沒過就返校了……家裡還有張伯,如果有一天真的忙不過來,俺就讓孩子們去喊您,崔家老太爺活着時,也沒少給您添麻煩,聽老太爺說,咱們兩家還是親戚,俺家老太太還是您的表姑,這麼論,俺還要喊您一聲大哥,不是嗎?”

張保長嘿嘿一笑,“就是,就是,都是一家人!今兒俺來有一件事想問問,是不是,是不是咱們到屋裡說說!”

“可以,大哥,您屋裡請!”王氏偷偷撇了一下嘴角,她又回頭喊英子,“英子,讓你大姐燒點水,就說家裡來客人了,不要總坐着繡花!”

“大小姐也在家?怎麼,沒去婆家?”張保長賊眉鼠眼試探着問王氏。

“您也知道,做童養媳的都是受氣的,能讓她在家多住些日子就多住一些日子!”

“也是,也是,聽說崔家老三也說媳婦了?!”張保長斜着身子坐在了堂房的椅子上。

“是呀,老三在青島教學,他們都很新式,再說家裡他大哥沒有滿喪三年,崔家大院有規矩,三年之內停止一切喜事,所以,俺家他二叔崔耀聰家老大的婚事也沒回家辦?俺也沒去!”王氏的臉色掛上了一層氣憤。

“前幾天,有人看見老三的媳婦回來過,是真的嗎?”

“自然,她回來給祖宗磕頭,順便到鄉下找找懷孩子的偏方,畢竟快三十歲了,她那個身子骨太單薄,懷孩子有點困難!”

“老三崔耀宏沒有回來?”張保長擡起他右手,伸出一根手指扣着他的大鼻孔。

王氏斜了他一眼,故意說,“老三也回來過,在家住了一天又回青島了,聽說他寒假裡給日本人做翻譯,畢竟要靠他掙錢養家餬口,他一個男人不能爲了婆婆媽媽的事情拋頭露面,留在鄉下也沒用,更不能耽誤工作呀!再說,女人懷孩子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嗯,也是,昨天俺去地頭看了看,你們崔家的麥子長勢喜人,雪也化了一多半……”

“如果是那樣,等麥收後俺崔家可以賣掉一些糧食,把欠的工錢發給鄉鄰……”王氏笑着點點頭。

“今年不能賣,不能賣!”張保長急忙站起身向王氏擺擺手。

王氏皺皺眉頭。

張保長故意壓低聲音,“日本人需要糧食,他們不準大家賣糧食,也不準外村人來買咱們的糧食。”

“不讓賣,我們崔家拿什麼付工錢?再說,也不是賣給別人,他二叔不是開糧店嗎,就賣給他!”王氏笑呵呵地看着着急的張保長。

“那也不行!”張保長咂咂嘴巴,“你不知道日本人多麼厲害呀。今年您聽俺的,俺出工幫崔家麥收。”

“您是說,俺的糧食直接被你們收走?不成,想餓死我們孤兒寡母嗎?!”王氏氣憤地“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她怒着臉,狠狠瞪着張保長,“您還算一家人嘛?您怎麼胳膊肘往外拐?”王氏懷裡的英春被他母親的一聲吼嚇得“哇哇”大哭,王氏急忙一邊嘴裡哄着孩子,她一邊狠狠瞪着張保長,“您可要想好了,崔家還有這麼多張嘴,不僅能吃,還能記仇,以後,以後誰用不着誰?崔家後輩越來越有出息,說不定以後世道變了還能再出個舉人進士什麼的……”

張保長急忙擺手,“俺不是那個意思,一定給您留下夠一家大小吃的,俺不會讓他們都拉走的……”

王氏故意嘆了口氣,她心裡明白,自己的糧食不會輕易掉進鬼子的嘴裡,她低頭看看懷裡的孩子,然後她又擡起頭,咬着牙,狠狠地說,“那就等麥收再說吧!算算還需要幾個月,到時候您可要說話算話,不能讓我們一家大小喝西北風去!”

“自然不會,自然不會!”張保長急忙點頭哈腰,他沒想到一個柔弱的女人突然變得厲害起來,這架勢,爲了一家大小她似乎要和誰拼命,說話口音也不像以前唯唯諾諾,這是逼得,這個世道逼得啞巴開口說話了。

張保長站起身準備離開,他從王氏嘴裡沒有問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可以說王氏回答問題滴水不漏。日本人說崔家村有八路讓他調查清楚,街上有人看到有幾個神神秘秘的人出入崔家大院,今兒他就是來崔家探聽虛實,沒想到談起糧食的事情激怒了眼前的王氏,糧食就是命,誰都清楚的道理。

張保長只好悻悻離開了崔家大院。

看着張保長離開的背影,王氏心裡也清楚,有人已經盯上崔家了,她必須小心再小心。她讓張伯關了院門,她一邊往屋裡走,她一邊壓低聲音對張伯說:“他們已經開始懷疑咱們崔家了!”王氏希望張伯能把她嘴裡的話傳給楊玉和劉氏她們。

張伯點點頭。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英子轉眼十二歲了,個子仍然不高。順和英春已經能夠滿地跑了。

王氏在屋裡和邱太太做棉被,王氏嘆口氣,“下個月,英芬和糧喜圓房,這孩子命苦,很小嫁人,給人家使喚,如果她祖母活着怎麼也要給她多做幾牀被子,今兒算算家裡棉花只能夠做一牀,還薄薄的……”

邱太太低聲細語,“還不都是你,你把那一些棉花給他們三嬸做了棉襖……”

“應該的,應該的,他們住在深山野林裡,也不敢升火,他們多冷呀!聽說好多鄉親們都把自家的棉被給了婦救會!”王氏舔舔她乾裂的嘴脣說,“俺沒想到大家這麼團結呀!”

“她爹說,大家都想過太平日子,都不希望倭寇在咱們土地上耀武揚威!”邱太太手裡的針線飄過王氏手邊,她一邊擡起頭看着王氏的臉,一邊壓低聲音說,“俺也這樣覺得,雖然以前的日子也有不如意,至少還能大聲說話,還能在大街上串門,你瞅瞅現在,孩子們都不敢出門,好像咱們是老鼠……”

王氏點點頭,突然她想起了什麼,她擡頭看着邱太太的眼睛問,“邱先生說,他準備在崔家村辦一個學堂?”

“看他的能耐多大呀,他前天還去找了你們村子的保長,保長說沒有地兒,村子裡的幾間公房被二鬼子佔了,只有村東頭那個山坡上有一座破房子……”

“土地廟旁邊?咳,太遠了,村子人都怕那個地方,以前鬧鬼,也不知真假?誰願意把孩子放那兒?這樣吧,如果邱先生真的放不下他的老本行,就把崔家前院這間廂房倒騰出來,能放下二十幾張小桌子,還有凳子,村子裡七八歲孩子也不多,正好讓順子和英春跟着邱先生,這兩個孩子雖然小,他們卻怕邱先生,一物降一物,這幾天邱先生沒少給他們講故事,不知道他們聽懂了沒有?呵呵呵”

“那樣更好,至少能掙點錢!”邱太太有點高興,突然又有點傷感,低聲說,“都是窮人,也只能收點糧食之類的!”

“邱先生想收學生,他不是爲了掙錢,這是他的……”王氏不好意思了,她不知道下面話怎麼說。

“他的理想!”邱太太說,“他自己說的!”

“對,理想,就是理想!”王氏急忙附和着邱太太。

那天中午崔家老三崔耀宏突然回到了崔家大院,他告訴王氏,他在青島給英子找了份工作,他希望這次回青島把英子帶走。

王氏一聽,高興的同時還有點難過,更多的是不捨得,英子畢竟剛剛十二歲,本來還打算給英子也找個婆家,英子說什麼也不願意,她不想那麼早嫁人去別人家做事,還要看別人的眼色,還要去伺候公婆,公婆如果不高興還會捱打。

崔耀宏的話讓英子看到了希望,似乎滿天的烏雲被掀起了一角露出了太陽,她滿臉滿心歡喜。

崔耀宏把英子叫到堂屋,他低頭看着英子的眼睛,“英子,三叔在找一個適合這份工作的女孩,那天你三嬸說起你,你不僅認字,還會寫字,還聰明,主要你的個子引不起鬼子的懷疑。”

英子擡起頭小心翼翼看着她三叔崔耀宏的眼睛,她滿眼興奮,“您是說,俺可以參加你們的隊伍嗎?!”

崔耀宏點點頭,又搖搖頭,“怎麼說呢?也是,也不是,頤中捲菸廠一直在招人,在那兒有許許多多童工,他們每天勞動量很大,還吃不飽飯,我們希望,能夠揭露日本鬼子的罪行,引起愛國人士的注意,你的任務是把裡面的消息送出來,把我們的宣傳單帶進去,行嗎?”崔耀宏說這一些話時他心裡帶着自責,他不知年幼的英子能不能扛起這麼重的任務。

英子使勁點點她尖窄的小下巴,“行!俺不怕吃苦,俺也不像以前那麼膽小了,如果,如果能天天看見三嬸,再苦再累俺也不怕!”

“好,我們家英子長大了!”崔耀宏心裡好像多了一條傷口,好痛,只要英子不發生事故,他這條傷口才能癒合。

天在下雨,秋天的天氣陰暗潮溼中帶着冷,王氏知道英子就要離開家,突然在她心裡平添了一種悲涼,好像生離死別;張伯也知道了崔耀宏爲什麼突然要帶走英子,他心裡真的很難受,他真希望他能替代英子去,可是,他知道那是不可能,英子不去,還會有其他和英子一般大的女孩去,英子聰明機靈,只有她適合這份任務。

英子離開崔家大院那天,英芬從她婆家趕過來了,舅母劉氏也來了,大家一直把英子送到門口。

雨突然又下了下來,雨珠悽歷歷下個不停,王氏把她手裡的英春塞給了劉氏,她緊跑幾步抓住馬車上的車棚,她一把摟過英子的細脖子,“女兒啊,到了那邊,聽你三嬸的話,早睡早起,眼裡要有活,千萬不要偷懶,常寫信回家,雖然你娘不認字,還有邱先生在,是不是?”

英子沒想到她的離開會讓娘這麼傷心,娘臉上的淚珠讓她心升悲哀,她不由自主也開始抽涕起來。

馬車離開了崔家村,一路往南,外面的雨漸漸小了下來,坐在一旁的三叔崔耀宏垂着頭,眯着眼,一句話也沒說,好像睡着了。撩起車簾把頭伸出去,路兩旁的玉米地裡只剩下了光禿禿的玉米杆子了。路上的行人很少,小半天也沒看到幾個。突然一羣烏鴉從遠處樹林飛起來,雨珠裡傳來它們嘰嘰歪歪的叫聲,好像喊着不吉祥的話,英子急忙把頭縮進車棚裡,她想起了那天大哥大嫂帶着她給爹上墳的那個早上,也有一羣烏鴉飛過村東頭的林子,在崔家村的後山上盤旋了好久,大嫂說是爹顯靈了,今兒難道是爹知道她要離開家,是爹來送她嗎?想到這兒,英子再次把頭探出去,那羣烏鴉不見了,只看見遠處的太陽悄悄地從灰濛濛的雲裡冒出一點明亮,接着,明亮的地兒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路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鄉村的路連綿不盡,馬車走了一程又一程,又過了一會兒,馬車駛進了一個小鎮,雨全停了,車輪明顯轉動得輕快了許多。車外面傳來了叫賣聲,還夾雜着幾聲狗叫,英子突然想起了和她祖父一天死掉的那條老狗,她不由自主再次把眼睛投向車棚外面,只見一條小奶狗拖着一身泥漿在人羣裡蹣跚。

“小狗!”英子呼喊了一聲。

崔耀宏從睡夢裡醒來,他看着頑皮的英子,壓低聲音問,“是不是餓了?英子。”

英子搖搖頭,她突然又點點頭,她想下車,她想去抱一下那隻孤獨的小狗。

崔耀宏掀開車簾問趕車的師傅,“徐師傅,到哪兒了?”

“平度鎮!”趕車師傅回頭看看崔耀宏,“咱們是不是找地歇歇?這孩子餓了,咱們大人還好說……”

“徐大哥,您,您看看附近有沒有面館,咱們先找地坐坐,給馬也喂點水和草!”

“前面就有馬車店,那兒應該有面條,咱們就去那兒吧!”徐大哥名字徐豪辰,是崔耀宏的戰友,雖然他們一路上互相不交流,但他們有共同的任務,尤其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只能裝作不認識,在外人看來他們只是僱傭關係,背地裡他們可以互相稱呼名字。

馬車剛剛停下,徐豪辰想把英子抱下馬車,還沒等他伸出雙手,英子“撲通”一下,小小的身影像一隻蝴蝶飛下了馬車,她沒有去與徐豪辰打招呼,更沒有與崔耀宏說一聲,她邁開小腳“騰騰騰”去追趕那隻髒兮兮的小奶狗。

“英子,慢點!”崔耀宏着急地朝着英子背影喊,“還是一個孩子!”崔耀宏嘴裡唸叨着,他心裡不由自主又升起一股淒涼。

“知道她是孩子,你們就這樣決定了,我看你們衝昏了頭腦!”徐豪辰低聲埋怨,“你們真忍心,她母親還不知道有危險吧?”

“知道,昨天我就跟大嫂說了,大嫂同意了……”崔耀宏難過地垂下頭,“大嫂也不捨得,今早我看她眼睛都腫了,她一定哭了一夜……後來,我說以後有機會讓英子留在青島上學,大嫂才點了點頭。”

“我也看見了,做孃的怎麼捨得?咳,不行就讓孩子在青島住幾天,然後再把她還給她娘!”徐豪辰一邊把馬從馬車上卸下來,一邊低低說,“看看你們兩口子做的什麼事兒?孩子這麼小……唉!”

英子懷裡抱着一隻髒兮兮的小奶狗回來了,她的衣服前襟都粘了一些泥漿,“三叔,是一隻找不見媽媽的小狗……”

崔耀宏順着英子聲音看過去,只見英子的雙手往下淌着泥兒,本來梳的整齊的頭髮上也掛着泥漿子,他想埋怨英子,他猶豫了一下,他什麼也沒說。

“快,到這邊來!”徐豪辰扭臉看着髒兮兮的英子,他想笑,他只咧咧嘴角,搖搖頭,這個時候他一個大男人更想流淚,一隻找不見媽媽的小狗,一個離開媽媽的小女孩~徐豪辰從英子手裡接過小奶狗,慢慢彎下腰,他撩起水桶裡的水給小奶狗沖洗着身體,小奶狗有氣無力地“汪汪”叫着,叫得徐豪辰眼淚汪汪。

“英子,去馬車裡換上衣服!”崔耀宏不知什麼時候從馬車裡找出英子的一件衣服,“把身上這件衣服換下來,到了青島讓你三嬸給洗洗。”

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五章 陰與霾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章 靜與動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三章仇與忍第十七章心與信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二章 靜與動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六章 氤與氳第十九章世與願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七章 醉與疼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六章 氤與氳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章 靜與動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四章雪與雨第八章 憧與憬第九章憂與慮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五章 陰與霾第五章 陰與霾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章 靜與動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三章仇與忍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二十章感與悟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二章 靜與動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四章雪與雨第六章 氤與氳第一章 生與活第十章 冷與凍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
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五章 陰與霾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章 靜與動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三章仇與忍第十七章心與信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三章 黑與白第二章 靜與動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六章 氤與氳第十九章世與願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十七章心與信第七章 醉與疼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六章 氤與氳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章感與悟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章 靜與動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二十九章晰與惜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四章雪與雨第八章 憧與憬第九章憂與慮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一章花與情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第五章 陰與霾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六章 氤與氳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五章 陰與霾第二十二章慎與悸第 十二章怕與驚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五章 陰與霾第五章 陰與霾第三十章韶與曙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章 靜與動第十六章危與險第二十五章惆與悵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二十三章潸與然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十八章恨與痛第十八章恨與痛第三十章韶與曙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二十六章恩與憎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十一章 餓與淚第三章仇與忍第九章憂與慮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三章仇與忍第二十七章忉與懵第十五章 憶與年第二十章感與悟第十四章雲與煙第二章 靜與動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四章雪與雨第六章 氤與氳第一章 生與活第十章 冷與凍第二十八章憾與漣第二十四章 噯與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