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齊君臣

趙國使臣要來賀陛下壽辰,這個消息在大齊朝堂上下都蕩起了微微漣漪。不過留心的人自會留心,離得太遠、事不關己的人也是聽過就算了。齊成帝自然重視這件事,今天不是大朝會,御書房裡,鄂親王姬武、太子姬仁、三位尚書大臣恭立環伺,齊成帝清清嗓子:“衆卿,今有趙使前來賀朕壽辰,爾等如何看待此事?”

陛下面前,進言自有規矩。鄂親王想了想,才從容第一個回奏:“應是有意兩國修好罷?”太子姬仁年不過三十卻一臉病容,彷彿才站立片刻就已疲憊不堪,他卻不同意皇叔姬武的意見:“彼才吞秦,應是示威而來。”齊成帝看向另外三位大臣,三個尚書對視一眼,整齊躬身奏道:“臣等愚昧,還望陛下指點迷津。”臣下這種態度在御書房裡是常有的事,齊成帝也不以爲意。

姬仁心裡暗自嘆息。他身爲儲君,從來不敢攬權犯忌,也因此旁觀者清。父皇自恃雄才大略,十餘年前登基伊始,就剷除了大齊諸世家,一直御下頗嚴,到如今已是羣臣唯唯,一應政事盡付“聖心默斷”,不能集思廣益終究是個問題。

齊成帝卻很滿意臣下的恭敬,開口先批自家兄弟:“趙國,虎狼也。豈會有意修好?”接着再批太子:“大江,天塹也。齊非西秦,兩國劃江而治,彼何威可示?”三位尚書立刻拜倒在地異口同聲:“陛下聖目如電,臣等茅塞頓開。——大齊威武!”

齊成帝龍顏大悅:“話雖如此,不過兩國交兵尚且不禁來使。趙使前來,禮部着一侍郎接洽罷。”鄂親王聞言忙插了一句:“皇上,趙使其人身登侯位,更是北趙皇室駙馬。”齊成帝心下不悅:“朕豈不知?朕還知道此人乃北趙楚家宗子!”說罷語氣森嚴:“趙使若非出身世家,自當以駙馬之禮優待之。所謂世家,無不覬覦皇權!——禮部侍郎迎之即可。”

陛下心意已決,衆臣恭敬魚貫退下。

姬仁悶悶不樂地回到太子府,太子妃黃氏見他面色不豫,屏退左右方纔細問緣由。姬仁把今天御書房的事說了一遍,猶自嘆息:“父皇厭惡世家,如今大齊皇權顯赫,羣臣口中唯唯,心中所思不明。外有強敵,內則君臣異心,孤實難安。”黃氏深以爲然,也只有安慰自家夫君:“殿下明白就好,您是儲君,如今只能靜待時日。”說完又提醒他:“二殿下一個時辰前就來了,在書房等候夫君呢。”

相比姬仁的憔悴,身着侍衛裝束的姬義神采奕奕一臉自信。看到皇兄進來,這才從容起身施禮:“見過太子!看您臉色,大哥又遇到什麼煩心事?”

姬仁嘆口氣:“孤真羨慕二弟你,有些事還真是眼不見心不煩。”又把御書房的事細說了一遍。

姬義聽完灑脫一笑:“又不是一天兩天才這樣,煩亦無用。話說我們是旁觀者清,才能看透大臣們的心思。說不定有那麼一天,大哥您和父皇一樣想法又變了呢?”

“絕對不會,”姬仁說得斬金截鐵,轉過話題問二弟:“玉霞見過趙使了?”

“我來就是爲此事,”姬義忙忙回答:“小妹說那個楚錚武功果然深不可測,魚腸劍也收下了。——也猜到背後是我的意思,但絕不知道大哥和我的關係。”

姬仁默默點頭,他和二弟同父異母,明面上鮮有往來,沒人知道兩人其實私下親密。“但願此人能爲你我所用,”姬仁咬咬牙:“今日在御書房,鄂親王對楚錚亦是出言維護,只怕他和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

姬義心領神會:“大哥放心,此人一到建業,我會派人暗中守護。絕不讓大伯的人有機會接觸、拉攏楚錚!”

商量妥當,姬義趁着夜色悄然離開。兄弟密談並沒有避開黃氏,只剩下夫妻二人了,黃氏這才忍不住開口:“夫君下決心要對付皇叔了嗎?”

姬仁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對妻子交底:“大伯雖有野心,根基只在武昌,——有他在,只怕二弟還安分些。我所慮者,只擔憂父皇似乎對五弟漸漸另眼相看。”大齊五皇子名叫姬信,姬仁此言,分明是對姬信起了殺心。

姬信纔不過十四歲,黃氏心底有些不忍:“近年來陛下從無呵責夫君,夫君是否多慮了?”

姬仁淒涼一笑:“自古太子難當,迎合父皇則與羣臣離心,示好大臣則父皇不喜,孤其實是兩頭不討好。孤既年長,而父皇尚且康健,——你就不曾聽說‘大樹底下’的流言嗎?”

黃氏連忙搖頭:“未曾聽說。”

姬仁語氣幽幽:“前些日子姬信陪父皇閒遊御花園,經過一棵大樹,因樹冠茂密,其下寸草難生。姬信順口說了句:果然是大樹底下不長草。”

黃氏似有所悟:“五弟還小,應該是無心之言。——陛下怎麼說?”

姬仁臉色很難看,“父皇說得偏偏意味深長,他說——大樹底下未必不長草,要看草長在什麼時候。”姬仁越說越憤怒:“本來只是一句閒話,不料隨侍禁衛、宮女中竟有人擅自傳開,流言越說越離譜。”

夫君憤怒,黃氏也感同身受:“既如此,何不奏請陛下拿下當日隨侍禁衛和宮女?”

姬仁頓時苦笑不已:“孤只能鎮之以靜。如果大肆追究,那說明就不是謠言,孤和父皇之間必然離心!”

如果不再是太子妃,未來和性命多半都沒有了。黃氏立刻贊同姬仁先前的決定:“那就籠絡趙使楚錚,務必要他出手!”

姬仁點點頭:“楚錚武藝高強,人稱一戟斷江。又是外使,倘若事泄也無關他人。只是你我皆不便出面,二弟也不行,他一門心思只在鄂親王身上。”

黃氏思忖半天,卻笑道:“此亦不難。夫君忘了妾身妹子蘋兒?蘋兒待字閨中,傾慕結識少年英雄,豈非正常?妾身從中安排她身邊侍女傳話即可。”

姬仁頓時大喜:“愛妻所言甚是。若那楚錚當真喜歡蘋兒,亦是兩國佳話耳。”

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四十六章 痛揍孽子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二十八章 有僧西來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五十章 相會成都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五十九章 出使南齊第五十三章 移情別戀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三十三章 再會魔門第五十九章 出使南齊二十六章 靈山古寺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二十八章 有僧西來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十九章 柔然來客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六十一章 南齊君臣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四十六章 痛揍孽子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四十八章 宣慰關中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十一章 草原夜話第一章 方相很忙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四十八章 宣慰關中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五章 贈君以蘭第五十七章 葉門侍衛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六十七章 君壽子殤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四十二章 門主已死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六十九章 暗夜廝殺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三十四章 風起人蔘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二十二章 夫人之怒第六十一章 南齊君臣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七章 新政人事第五十二章 柔然未來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十一章 草原夜話第四十一章 天道之戰第五章 贈君以蘭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
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四十六章 痛揍孽子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二十八章 有僧西來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五十章 相會成都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五十九章 出使南齊第五十三章 移情別戀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三十三章 再會魔門第五十九章 出使南齊二十六章 靈山古寺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二十八章 有僧西來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十九章 柔然來客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六十一章 南齊君臣第十二章 楚原成親第四十六章 痛揍孽子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四十八章 宣慰關中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十一章 草原夜話第一章 方相很忙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四十八章 宣慰關中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五章 贈君以蘭第五十七章 葉門侍衛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六十七章 君壽子殤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四十二章 門主已死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六十九章 暗夜廝殺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三十四章 風起人蔘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二十二章 夫人之怒第六十一章 南齊君臣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七章 新政人事第五十二章 柔然未來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三十章 神戟奇功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十一章 草原夜話第四十一章 天道之戰第五章 贈君以蘭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