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

心結盡去,姬仁太子看到楚錚難掩滿面春風:“趙使來齊已經多日,孤今日始得與卿把酒言歡。”

“今日蒙殿下邀請,亦是楚某的榮幸。”楚錚示意葉摘星奉上禮物。太子府宴請趙使十分低調,居然只有陸侍郎作陪。

姬仁也覺得有些歉然:“此番宴請趙使已經陛下默許,不過皇弟剛薨逝,於禮只得如此而已。”楚錚聳聳肩,只好奇打量府中建築陳設。眼前的一切東西都雕琢精緻,足見姬仁太子享受生活的一面。

看到楚錚東張西望似乎在尋人,姬仁怫然不悅。五弟沒死之前,他每天都在憂心太子之位不保,爲此付出再大的代價他都願意。如今姬信這麼容易就被殺了,而且藉口完美,自己當初稍稍多動腦筋即能辦到,何必允諾把蘋兒給他呢。

看着楚錚英俊面容,姬仁暗生妒嫉:黃蘋婚事不諧,其實大半原因就在他自己身上。太子妃以爲夫君對妹妹只是愛屋及烏,一干貴族子弟卻看得明白,誰會貿然提親呢。如今悔之已遲,太子妃爲宴請楚錚已經做了香豔的安排:宴後去莫愁湖畔蘭溪谷,內有數個湯池。就在姬仁、楚錚、陸侍郎暢飲閒談時,她已攜着葉摘星徑直先去了;在蘭溪谷,一身盛裝的黃蘋正在忐忑不安地等候。

各盡杯中酒,太子府的宴席草草結束,太子妃有言在先,姬仁將陪楚錚前往蘭溪谷一遊。這算是把黃蘋的事情擺上明面了。陸侍郎也是個明白人,當即含笑告辭,甫一出府卻又匆匆迴轉,身後還跟着一個皇宮太監。小太監口齒伶俐:“陛下口諭,召太子、陸方進宮,議追贈皇子信親王事。”這讓姬仁大爲惱火,這個五弟和他還真是不對付,人都死了還沒完沒了。他也不敢怠慢,只得叮囑楚錚先去蘭溪谷,自己沒精打采地和陸方直奔皇宮。

姬仁太子的患得患失就寫在臉上,楚錚心裡暗暗好笑。前世歷史明載,自三國孫吳大小喬之後,歷數幾朝江南亡國故事無不夾雜美女豔史,他並非好色之徒,可今日既然堂而皇之往蘭溪谷伴遊兩姝,他日南齊滅亡,除了自己,黃氏姐妹還真無人敢收留了。

連日來南齊的多方拉攏已經讓楚錚喪失了警惕,他根本沒想到就在自己和太子夜宴暢飲的時候,南齊皇宮內肅殺無比,齊成帝和鄂親王正在緊張密談。

“陛下,這是太子妃心腹徐氏的口供。姬信之死,應該就是楚錚指使所爲。”

徐氏的畫押口供內容並不長,只不過是招認了那晚的船中對話,齊成帝依然看得臉色鐵青。

鄂親王倒是面露欽佩:“這件事臣弟都被矇蔽了,沒想到陛下慧眼如炬!”

“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齊成帝恨聲不絕:“昨日玉湖密報這徐氏曾陪黃蘋兒私見楚錚,朕本是好奇想問問徐氏那楚錚是何態度,豈料這婦人心中有鬼,居然嚇得招出天大內情。”

“此事擺在明面還真奈何不了此子,”鄂親王冷靜分析:“不過一介下人構陷趙使而已,包括已經抓捕的兇手,確實也只是西秦細作。此子武功高強,心性也是狡詐萬分吶。”

齊成帝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你一直勸朕誅殺此獠,朕原本有意招攬。畢竟天道高手,二弟你可有把握?”

鄂親王顯得胸有成竹:“臣弟掌大江堂,堂內上下對此人號稱斷江侯無不切齒痛恨,今夜圍殺,參與衆人必定悍不畏死!”

齊成帝還是有些猶豫,在天道高手面前,悍不畏死能有多大效果呢?

鄂親王不動聲色展開一幅地形圖:“蘭溪谷兩邊山崖險峻,唯谷口稍闊,待楚錚自谷口入,即以三千弓箭手及牀弩封鎖谷口,——只說是圍殲谷內西秦餘孽,無論何人竄出,只管射殺。大江堂衆人從兩側山崖外面隱秘登頂,居高臨下拒之,再步步爲營,嚴密合圍。”稍停,鄂親王也嘆了口氣:“雖說勝算很大,萬一此子僥倖逃脫亦無妨。臣弟已吩咐大江堂諸人都換了西秦衣物,——既然西秦餘孽能刺殺皇子,再圖趙使豈非正常?”

“不錯,”齊成帝點點頭:“如此一來,趙國亦無話可說。哪怕楚錚僥倖逃脫,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想想又叮囑鄂親王:“未盡全功之前,你絕不可露面。”

鄂親王點頭稱是,緩緩收起地圖,卻又想起一事來:“陛下,據那徐氏交待,今夜太子夫婦都要陪楚錚至蘭溪谷。殺戮一起,恐怕玉石俱焚。”

齊成帝冷冷說道:“你籌劃雖密,卻有一處破綻。圍殺一起,楚錚必然識破西秦餘孽假象,果真挾持太子返闖谷口,三千軍士定然投鼠忌器。所以,朕已傳旨召孽子進宮議事,至於谷中諸女,自當死於西秦餘孽劍下。”

鄂親王聞言默然,只暗暗祈禱楚錚不要因此起疑纔好。至此兩人再無言語,只默默等候太子府消息。不多時密報傳來:傳旨後楚錚並未起疑,已獨自登車前往蘭溪谷。鄂親王頓時大喜,立即拜別成帝,出宮飛馳而去。

月光如水,佳人有約。楚錚此刻正安坐車上興致勃勃。他目光銳利,快到蘭溪谷了,兩邊山崖撲面而來,腦海裡不期然想起一句詩來: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夜風清爽,更有蘭花幽香,此地果然佳境。楚錚暗自決心:他年拿下南齊,一定攜美來此重遊。不過和誰來呢?腦中巧彤、趙敏的身影一閃而過,居然還是葉茗的面容更清晰些,他不禁遺憾地嘆口氣。

馬車停下,兩個小婢笑着迎上來:“見過楚公子!殿下已有吩咐,請公子入池沐浴醒酒,貴女稍後自來。”楚錚含笑點頭,隨着兩位侍女直入谷中湯池,兩女乖巧地服侍更衣,三尺葛布裹在身上如同浴巾一樣,待楚錚愜意地泡進水裡,兩位侍女這才恭敬退下。

第二十二章 夫人之怒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五十二章 柔然未來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五十三章 移情別戀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十章 匈奴神話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六十六章 閒話東吳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二十四章 點點野望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三十四章 風起人蔘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一章 方相很忙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五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三十六章 驍騎統領第五十章 相會成都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三十六章 驍騎統領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六十九章 暗夜廝殺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五十七章 葉門侍衛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三十一章 各有苦衷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四十二章 門主已死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六十三章 青眼有加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三十三章 再會魔門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六十三章 青眼有加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五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六章 治癒之術第六十七章 君壽子殤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二十五章 方天畫戟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三十一章 各有苦衷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七章 新政人事
第二十二章 夫人之怒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五十二章 柔然未來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五十三章 移情別戀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十章 匈奴神話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六十六章 閒話東吳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二十四章 點點野望第五十八章 低調婚事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十八章 兵棋推演第三十四章 風起人蔘第十七章 成親成親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一章 方相很忙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五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三十六章 驍騎統領第五十章 相會成都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三十六章 驍騎統領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六十九章 暗夜廝殺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三十七章 洛城軍議第五十七章 葉門侍衛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三十一章 各有苦衷第四章 喜事連連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四十二章 門主已死第八章 楚軒返京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五十一章 一至聖城第六十三章 青眼有加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三十三章 再會魔門第三十九章 夜襲潼關(上)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九章 寧氏之死第六十八章 殺機隱現第十五章 清醒而悔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七十一章 楚相教子第四十四章 彈冠相慶第二十七章 護教法王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二十九章 且往南去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十三章 療傷驚魂(上)第三十二章 禁衛新軍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二章 樞密之院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六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七二章 天汗之國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六十三章 青眼有加第十六章 宗子爲侯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五十六章 靈山未來第四十九章 蜀中微瀾第四十七章 秦地人事第六十四章 禮下於人第二十章 夢中新城第五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六章 治癒之術第六十七章 君壽子殤第七十章 親王之死第六十二章 初至建業第六十章 江上來客第二十三章 子龍之槍第二十五章 方天畫戟第三十五章 鬧市隱居第四十五章 揮戟斷江第四十章 夜襲潼關(下)第三十一章 各有苦衷第十四章 療傷驚魂(下)第七章 新政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