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遠之死篇

從陳橋到崖山

想想鄧州、唐州是爲何落入南宋之手的?是這兩個州的守將與武仙一起先挑起戰火,妄圖謀取南宋的四川之地…這就是金國的誠意!哪有什麼脣亡齒寒、合則兩利?都是些政治上的託詞、都是些終生以騙人爲生的強盜殺人犯!幸虧此時的南宋有着戰神孟珙!金國偷襲四川、挖南宋的肉以補自己的瘡這一美夢就此破碎!

可想而知:來到臨安的完顏阿古岱被拒絕的有多麼乾脆…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三個月過去了。該來的終於來了。來的不止是蒙古人,還有大宋戰神孟珙!

9月9日重陽節,塔察兒的蒙古軍終於來到蔡州城下。萬般無奈之下,完顏守緒使出女真人傳統中的最後一招。像五世祖完顏阿骨打當年面祭天一樣,他率羣臣跑到蔡州郊區,擺開香案,向上蒼祈禱“國家自開創,涵養汝等百餘年。汝等或以先世立功、或以勞效起身,披堅執銳,積有年矣。今當厄運,與朕同患,可謂忠矣。北兵將至,正汝等立功報國之秋。縱死王事,不失爲忠孝之鬼。往者汝等立功,常慮不爲朝廷所知。今日臨敵,朕親見之矣。汝等勉之”

當天,金軍將士踊躍,皆請一戰,出城後擊潰數百蒙古兵。塔察兒又以數百騎駐於城東,又被金兵擊退。塔察兒就此放棄強攻,只在蔡州城外築起長壘,一方面是要困死蔡州、另一方面也是等待南宋軍隊前來會合…

10月上旬,孟珙、江海率兵2萬、運米30萬石,來到蔡州。塔察兒熱烈歡迎、孟珙滿臉微笑,雙方劃定圍城地界與主攻方向,約定互不侵犯:蒙古兵攻打北城、宋軍攻打南城…另有小道消息:據說兩人互相看着都覺得對方英明神武,於是結成兄弟…

事到如今。只有完顏仲德一人竭盡忠誠。天天以國家恩澤、君臣名義勸慰百姓軍民。軍民感奮,始有固志…蔡州城內裁冗員、汰冗軍、定官吏軍兵的月俸。10日,並讓饑民及老幼病弱者出城。後來發現出城者會向城外談論城中虛實,又禁之。

此時。蔡州城內出現一個姓烏古論的女真妖人,揚言能讓軍士們不費一粒糧食而管肚子飽飽。很多人都相信了,而且建議:這正是戰國時代齊國田單利用假神師的故事,我們如今也可以用,不僅壯自己的肚子、也滅敵人的威風!只有參知政事張天綱力辨以爲不可,又有員外郎王鶚揭發:這就是一妖人!金哀宗這才恍然大悟“朕幾爲妖人所誑”遂殺之。

15日,宋理宗任命史彌遠爲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使、鄭清之爲右丞相兼樞密使、薛極爲樞密使、喬行簡、陳貴誼爲參知政事。次日,史彌遠便以年老有病爲由求解職。宋理宗再次特詔“彌遠有定策大功。勤勞王室,宜加優禮”再加封其保寧、昭信節度使、醴泉觀使、會稽郡王、奉朝請。其二子、一婿、五孫皆加官秩。八天後的24日,爲相26年,權傾內外的一代權相史彌遠去世…

11月5日,史彌遠的黨羽、“三兇”樑成大、莫澤、李知孝皆罷官。

6日,宋理宗下詔:改明年的年號爲端平。整整9年多的時光,朕一直坐在皇帝寶座上沉默作垂拱狀。現在,史彌遠終於死了。27歲的本皇帝終於親政了!朕要勵精圖治!首相鄭清之此時亦以更化爲己任。

對於史權臣的死,筆者無言、南宋也無言。他做得實在太成功了!不僅讓整個國家沉默,也讓任何想詛咒、想痛斥的人說不出什麼。在他的任期內。外部發生了那麼多事,他都很清醒地應對了,歷史證明:就像直到蔡州之役時才答應蒙古聯合滅金一樣。他的選擇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不吃虧…

能指責他什麼呢?無非是把南宋搞得更文恬武僖,加倍的死水一潭。可說到底,這又不是自他而始。他只有連帶責任,不必論殺論剮地上綱上線…如實在要加他罪名的話,是壓制!史彌遠聽任外部世界千變萬幻,他只冷靜旁觀…

現代人都知道:不能與時俱進的,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趙昀,他雌伏九年,早就有了自己全盤打算。正好一一實施。首先,確立史彌遠的歷史地位!這至關重要。要知趙昀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完全是史彌遠一手策劃!如史彌遠是錯的。那麼置他自己於何地?

所以當有人彈劾史權臣時,趙昀統統不聽,反而爲其歌功?頌德,樹立成南宋的政壇偶像!反對聲很快就平息了…因史權臣上午敵人本就不多,基本都在活着時被他本人處理了。至於世間所有事物的估價者、那些道學家們,也對他沒什麼惡感:史彌遠一生不與道學爲敵!

於是乎,史權臣比之前的韓權臣要幸運得多了!名列宋史的正臣欄,不必去與秦檜、張邦昌之流爲伍。怎樣?生前身後都妥妥當當!真聰明人也!

趙昀也很聰明!他保全了史彌遠,卻狠抓史彌遠的黨羽!只用了很短時間,朝廷中下層幹部成功大換血,權柄快速回到皇帝本人手中,可開始辦點實事了!那就是“端平更化”更化,即振興圖治之意。端平一共3年。很多史學家認爲這不準確,說趙昀的振興要持續很多年,從端平開始,歷經嘉熙,直到淳祐年間才結束,共19年,所以應是“端平—淳祐更化”

宋理宗任命陳壎爲樞密院編修官。陳壎入對“天下之安危在宰相。南渡以來,屢失機會。秦檜死,所任万俟禼、沈該。韓侂冑死,所任史彌遠。此陛下今日所當謹也。內廷當重視宦官之禁、外廷當重視臺諫之選”之後被宦官陳洵構陷、監察御史王定彈劾,陳壎被趕出朝廷,任兩浙西路的常州知州。

宋理宗又任命魏了翁爲華文殿待制、瀘州知州。魏了翁應詔上疏“今有十弊,當恢復舊典,以彰新化:1復三省之典以重六卿;2復二府之典以集衆議;3復都堂之典以重省府;4復侍從之典以來忠告;5復經筵之典以熙聖學;6復臺諫之典以公黜陟;7複製誥之典以謹命令;8復聽言之典以通下情;9復三衙之典以強主威;10複製閫之典以黜私意”

26日,代理工部侍郎趙範入見。宋理宗問“近日何者爲急”趙範答“獎廉退、去奸邪。此國之本務;國未富、兵未強,此今日之急務。近年以來,諸邊築城太多。遂分兵力。國家之兵,聚則不少。散則不多。若能散能聚,可守可戰,使江淮內外皆有可恃之勢。則戎馬侵突,足以御之”宋理宗再問趙範對聯蒙滅金的看法,趙範答“爲羈縻之策則可。當年宋金海上之盟,其初亦堅如金石。可徽宗君臣倚之太重,所以疏於兵備,最終招禍。此近事之可鑑者”趙昀點頭嘆曰“和豈可恃耶”27日。特下詔“命趙葵措置沿邊備禦。緩急調遣,皆便宜行事”

28日,禮部郎中洪諮夔請宋理宗將崔與之、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召回朝廷。趙昀同意,並任命洪諮夔、王遂兩人爲御史。洪諮夔上疏“臣歷考歷朝治亂之原。權歸人主、政出中書,則天下未有不治。此八政馭羣臣之法。所以獨歸於王、而詔之者必天官冢宰也。陛下親政以來,威福操柄已收還掌握,揚庭出令、震撼海宇,天下始知有吾君。元首既明,股肱不容於自惰,坐政事堂以治事。天下始知有朝廷。然中書之弊端有四:自用、自專、自私、自固。願陛下能將臣所言宣示於朝。大臣們克初志而加定力,懲往昔而圖將來。以不負陛下勵精圖治之意”

29日,趙葵入見。宋理宗問“我們與蒙古的議和形勢如何”趙葵答“今邊事未強、軍政未備。且與之和。待根本既壯,彼若背盟,足可禦敵。臣至淮東,當修車馬、備器械,爲野戰之計;固城壁壕隍,爲強邊之圖;更欲爲陛下經理屯田”趙昀大喜“卿規模甚遠,其殫意爲朕展布”

本月,蔡州攻防戰繼續。金軍自東門殺出,被孟珙所敗。降卒交代:現在的蔡州城已變得比一年多前的開封城還要地獄。被圍近三個月後,城內物價騰貴、糧食斷絕。居民只能以人畜骨和芹泥充飢,蔡州城已支持不下去了。孟珙當即來找塔察兒“敵已窘矣。我當併力守之,以防敵突圍”於是,塔察兒命蒙古漢系大將張柔率5000精兵強攻!

張柔身先士卒,冒着槍林箭雨奮勇先登。結果很遺憾,當天雨下得大了些,張柔身中數箭,從半空中摔了下去。眼看就要死在城下,孟珙的前鋒軍突然出現,把他救了出去…

張柔活了。很多年後,無數漢人都痛心疾首地追悔:爲什麼要救這個殺才!

這是1233年,張柔要在1238年才能生出他那個著名的兒子張弘範。就是這個張弘範,在金國滅亡的45年後,率元軍進攻流亡南宋的最後一支部隊。擒文天祥、敗張世傑,更是在崖山逼得陸秀夫揹負宋末帝趙昺投海自盡,南宋就此滅亡…

早知45年後會是如此,此時的蔡州城下,該有多少把南宋戰刀齊下,把張柔砍成肉泥!

12月上旬,孟珙率軍奪下柴潭樓。決開柴潭入汝水。蒙古軍則決開練水,蔡州城就此失去了本就不深的護城河…

9日,蔡州外城被攻破,宋軍進逼土門。金軍元帥富珠哩洛索率500精銳,夜出西門,帶上火具,想要燒燬宋軍和蒙古軍的攻城砲具甚至是營寨。結果被蒙古軍事先發覺,他們暗中埋伏,帶上百餘架強弩。等到金軍一放火,他們同時也射出強弩。大敗金兵,富珠哩洛索僅以身免。之後,孟珙與塔察兒合力攻破蔡州西城。但攻陷蔡州外城的兩人卻發現:內外城之間居然已經被金軍挖出一條深壕!完顏仲德率300精銳,在此戰壕中日夜守禦…是這條戰壕讓金國有了最後一個月的壽命,也讓很多事情有了上演的時間。

先是金帝完顏守緒的哀嘆。他深知大勢已去,對內侍嘆息道“我爲金紫光祿大夫十年、太子十年、國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也無恨。所恨者,祖宗傳祚百餘年,至我而絕。與自古荒淫暴戾之君同爲亡國之主,惟讓人憤憤不平!自古亡國之君往往爲人囚執,或爲俘獻、或辱於階庭、或幽之空谷。朕必不至於此!卿等試觀,朕志決矣”這番話讓他在歷史上贏得不少加分,元代名儒郝經就發出“天興(金哀宗此時的末代年號)不是亡國君”的感嘆…

發完感嘆後,完顏守緒仍想着突圍、從蔡州城出逃。哪怕外面的天地已再沒有大金國的半寸土地,他仍要把逃跑進行到底!於是他換上百姓的服裝,夜出東城。當然:他被堵回來了!

蔡州城內最後一次盛宴,皇帝完顏守緒殺了50匹廄馬、150匹官馬給將士們吃。以御用器皿賞賜守城有功戰士。老百姓眼看着沒份!想當初,迎金帝入城,可曾想過有這一天?

10日,與胡榘、聶子述、趙汝述並稱“四木”黨附史彌遠的樞密使薛極被罷爲兩浙東路安撫使兼紹興知府。

本月,御史洪諮夔彈劾袁韶、趙善湘、鄭損、陳晐等人黨附史彌遠、怙勢肆奸、失江淮、荊襄、蜀漢各地人心,罪狀顯著。宋理宗下詔:因趙善湘有討李全之功,免於處罰。其餘三人統統罷職。

端平元年(1234)1月,宋理宗任命曾從龍爲沿江制置使。7日,命趙範兼淮西制置副使。同時下詔:要百官們舉薦堪爲將帥者。

1月9日,大金國最後的時刻終於來到!()

大難臨頭篇北遼立國篇蒙古發兵篇似道出兵篇書生張亢篇皇帝性情篇孟珙之死篇端平入洛篇章楶守邊篇杭州行在篇濮議之爭篇下趙昚之死篇哲宗駕崩篇大戰前奏篇北宋亡國篇西夏內亂篇外族內亂篇最高國策篇皇位暗鬥篇順昌前戰篇寇準砸人篇世宗自立篇張浚亂搞篇北遼立國篇亡國前奏篇宋金儲君篇西征前奏篇宗弼撤軍篇三度爲相篇悲情好水篇寇準歸來篇元佑更化篇二次北伐篇出兵後蜀篇彥博罷相篇外族內亂篇風雨欲來篇皇帝家事篇新黨掌權篇宗澤之死篇吳璘撤軍篇趙韓鬥法篇彌遠之死篇天書降臨篇天災人禍篇道教之盛篇年表南宋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平定荊湖篇岳飛北伐篇神秘木牌篇淮西兵變篇德險之爭篇開封之戰篇李璮叛亂篇秦檜暴走篇真宗駕崩篇金齊南侵篇君子結黨篇狄青罷官篇靈素登場篇奔赴西北篇西遼西夏篇初使契丹篇度宗登基篇鵝湖之會篇西征準備篇災難前奏篇仁宗廢后篇夷簡罷相篇蒙金和戰篇劉豫瘋狂篇張浚之死篇戰和紛紛篇李筠叛亂篇戰和紛紛篇宋遼初戰篇景炎內訌篇舊黨罷免篇李璮叛亂篇狄青平叛篇隆興和議篇襄樊陷落篇隆興和議篇景炎流亡篇包拯登場篇光宗被嚇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川陝首戰篇大遼慘案篇宋遼初戰篇皇帝遇刺篇開封民變篇哲宗駕崩篇童貫使遼篇岳飛出生篇似道之死篇榮耀三川篇孟氏皇后篇三度爲相篇
大難臨頭篇北遼立國篇蒙古發兵篇似道出兵篇書生張亢篇皇帝性情篇孟珙之死篇端平入洛篇章楶守邊篇杭州行在篇濮議之爭篇下趙昚之死篇哲宗駕崩篇大戰前奏篇北宋亡國篇西夏內亂篇外族內亂篇最高國策篇皇位暗鬥篇順昌前戰篇寇準砸人篇世宗自立篇張浚亂搞篇北遼立國篇亡國前奏篇宋金儲君篇西征前奏篇宗弼撤軍篇三度爲相篇悲情好水篇寇準歸來篇元佑更化篇二次北伐篇出兵後蜀篇彥博罷相篇外族內亂篇風雨欲來篇皇帝家事篇新黨掌權篇宗澤之死篇吳璘撤軍篇趙韓鬥法篇彌遠之死篇天書降臨篇天災人禍篇道教之盛篇年表南宋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平定荊湖篇岳飛北伐篇神秘木牌篇淮西兵變篇德險之爭篇開封之戰篇李璮叛亂篇秦檜暴走篇真宗駕崩篇金齊南侵篇君子結黨篇狄青罷官篇靈素登場篇奔赴西北篇西遼西夏篇初使契丹篇度宗登基篇鵝湖之會篇西征準備篇災難前奏篇仁宗廢后篇夷簡罷相篇蒙金和戰篇劉豫瘋狂篇張浚之死篇戰和紛紛篇李筠叛亂篇戰和紛紛篇宋遼初戰篇景炎內訌篇舊黨罷免篇李璮叛亂篇狄青平叛篇隆興和議篇襄樊陷落篇隆興和議篇景炎流亡篇包拯登場篇光宗被嚇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川陝首戰篇大遼慘案篇宋遼初戰篇皇帝遇刺篇開封民變篇哲宗駕崩篇童貫使遼篇岳飛出生篇似道之死篇榮耀三川篇孟氏皇后篇三度爲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