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

“恭喜忠王九千歲了!”

洪秀全封李秀成爲九千歲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在全城公告了,所以朱敬倫已經收到了消息,見到李秀成第一句話就是恭喜。

李秀成卻還能保持震驚,對他來說這些虛名不重要,遠不如實實在在的好處來的實用。

“陛下面前不敢稱尊。”

李秀成客氣道。

接着就說起了來意,他希望明軍配合太平軍突圍,不要求明軍去跟湘軍死磕,這一點上李秀成很有自知之明,他覺得只有自己能幫自己,指望任何人都不現實,之所以當時給朱敬倫送信,那是在最危急的時刻,病急亂投醫,而且也沒光投向朱敬倫哪裡,事實上江北的捻軍他也投了。

朱敬倫本來就是來救這一羣瘋子的,還指望他們拖住湘軍呢,當然嘴裡說是來跟洪秀全平分天下的。

所以不能輕易答應,不要點好處怎麼行。

“天王既然已經能夠理政了,是不是該跟我談談平分天下的事情了?”

又提這茬,李秀成有些尷尬。

洪秀全現在又躲入深宮了,別說跟朱敬倫談天下大事,恐怕見面都不可能,除非朱敬倫願意向洪秀全跪拜,但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這個要求他提都不敢提,提了可就不是結盟,就該準備好在跟一個勢力打仗了。

於是藉口道:“古語有云,二龍不相見,陛下是一龍,天王也是真龍,不該見面。”

朱敬倫頗爲不悅:“罷了罷了,你們這些信洋教的,根本就不講誠意。”

李秀成強調道:“我等非是信洋教,乃拜上帝教耳。”

朱敬倫嘆道:“是你們要跟我平分天下,我來了,你們卻連談都不談,這說不過去吧。”

李秀成也知道自己理虧,暫時不談這件事,只談軍事。

“目前湘軍勢大,談分土爲時過早。”

朱敬倫很無奈:“好好好,你們要打湘軍,就恕我幫不上忙了。”

李秀成道:“不需明軍出戰,只需用兵船將我天兵送至湘軍身後即可。”

朱敬倫哼道:“給船費就行。”

就這樣談軍事談成了生意,不過李秀成覺得挺划算,一個兵只要十兩銀子,他打算派出去三萬精銳,從湘軍後方襲擊湘軍,也不過三十萬兩銀子罷了,他在蘇浙一帶經營了三年,哪裡可是全世界最好的絲綢產地,湖州白絲的價格,比其他地方的生絲至少貴個兩三倍,他手裡還是有不少錢的。

他甚至通過走私,從洋人手裡買了三萬支火槍,太平軍的火力,比湘軍還強大。只可惜那些火槍現在已經損壞了不少,他突然想起朱敬倫軍中的火槍不少,於是提出要買一批槍。

朱敬倫也痛苦的答應了。

李秀成算是看明白了,這個所謂的大明皇帝,根本就是一個財迷,只要給錢,什麼事都肯幹,這樣反倒簡單了,跟洋人一樣,是爲了錢來,他甚至對朱敬倫突然升起不少好感來。

討價還價一番,用一隻槍二十兩的價錢,賣給了李秀成三萬支步槍,現在胡經理軍中的步槍可是綽綽有餘了,因爲他剛剛從英國運回來了二十萬支步槍,多的根本裝備不了。

有三萬精銳從背後跟城內前後夾擊,朱敬倫相信對付已經圍城三年,精疲力盡的湘軍,應該是有把握的,他也沒時間在這裡等待結果了,讓李秀成以後直接跟陳阿達商量,他打算回廣東了。

朱敬倫不打算讓他的軍隊進城了,他們在下關就很好,現在在哪裡建設了成排的營房,儲備了充足的給養,修築了堅固的陣地和炮臺,同時在湘軍後方的燕子磯上楔了一顆釘子,如果湘軍打算進攻下關,燕子磯上可以策應,另外下關這裡,太平軍城牆上的大炮也能打到,湘軍來攻擊這裡,被城外明軍的大炮,城牆上的大炮,還有江面上海軍的大炮三面夾擊,估計曾國荃是不可能冒險這麼打仗的。

走的時候,朱敬倫向李秀成提出要求,他要帶走那幾個傳教士。

因爲有謀刺天王的嫌疑,那些傳教士雖然沒有被點天燈,但是全都關進了死牢,讓他們死在這裡,是要惹上麻煩的,這裡可不止有美國的傳教士,還有法國和英國的,萬一英法聯軍在來,天京還是不要打了。

李秀成沒把那幾個傳教士放在眼裡,直接答應了,當天晚上就送來了驛館。

朱敬倫還跟幾個傳教士爭吵了一番,因爲傳教士不肯接受洪秀全是上帝二兒子的說法,他們認爲那完全就是異端,是邪惡的巫師,是該被釘在火刑架上的。

沒想到自己都玩的這麼玄幻了,這些人的信仰竟然一絲都沒有動搖,可是朱敬倫反問,爲什麼他們相信耶穌死後復活,就不相信耶穌還有個二弟呢,他們說聖經上沒有寫,朱敬倫問他們聖經不是兩千多年前寫的嗎,沒準上帝這兩年年又生了幾個兒子呢,就是這句話,讓這些傳教士爆炸了,也把朱敬倫說成是異端了。

其實他們本來沒這麼激進,基督教本來就沒有天主教激進,當年放火燒異教徒的,主要還是天主教乾的,林樂知這些人,雖然信仰虔誠,可是在這個工業時代,他們一個個都是上過學,甚至是上過大學的,林樂知就是畢業於埃默裡學院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被廣方言館聘爲翻譯,要知道他要做的,可不是給人當翻譯,而是翻譯書,這需要相當高的專業知識,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知識,才能將那些科學讀物準確的翻譯過來。

但他們受到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死而復生這種事都出現了,最關鍵的還假借了耶穌復活的橋段,更鬱悶的是,他們還真的無法辯駁,洪秀全是真的死而復生了,是還魂屍也好,是假死也罷,就那麼在衆人面前,尤其是在他們面前復生了,這讓他們自己的心裡首先就不能接受,信仰堅定的人也容易偏激,此時他們這一面的性情就給勾了出來。

朱敬倫沒興趣跟他們吵架,告訴他們,自己明天一早就走,希望他們跟自己一起走。

也許是經過一夜的冷靜慶幸了過來,也許是真的不願意待在天京這個讓他們感到無藥可救的地方,他們第二天老實的跟朱敬倫坐上軍艦,前往上海。

在他們來之前,上海已經傳遍了,說太平天國的天王死而復生,各大報紙都轉載了這個消息,而作爲當事人,這些傳教士一上岸,很快就被報紙找上們來,他們拒絕接受採訪,但是他們的態度也被報紙刊登,爲了吸引眼球,很多報紙乾脆直接說幾大教會的神父默認了此事。

朱敬倫沒興趣關心這些,跟徐榮村詢問了一些情況,尤其是李鴻章和左宗棠的情況,發現這倆人趁着曾國藩將太平軍包圍在天京的時機,開始在江浙一帶瘋狂的掃蕩太平軍勢力,也許是自己想多了,朱敬倫懷疑此舉恐怕是滿清朝廷授意的,他們不敢讓湘軍即打下了天京,還佔據了江南,在他們看來,此時的湘軍已經發展到比太平天國更讓他們恐懼的程度了。

奕欣加慈禧兩個權術高手,現在已經開始針對曾國藩了,一面不給他們軍餉,一面拼命的給曾國藩培養對手,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是爲了制衡曾氏兄弟而被他們扶上馬的,可悲的是這倆人都曾經做過曾國藩的幕僚,按照儒家的觀點,這倆人都算是曾國藩的學生,可惜他們實在是在八旗子弟中找不到能用的人才了。

最年這一年多來,李秀成困守天京,江浙一帶的太平軍羣龍無首,李鴻章和左宗棠兩路出擊,將李秀成開闢出來的江南根據地,基本上全部收復。

上個月,李鴻章的軍隊攻佔了天京城外最後一個太平軍重鎮常州,已經跟湘軍匯合,徹底的圍死了天京城。

左宗棠則在3月的時候,攻佔了杭州,控制了浙江全境,但是他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一直追擊太平軍南下,目前已經追擊李世賢和汪海洋部進了福健,最後他將在梅州一帶消滅最後一隻太平軍,而梅州就是惠潮嘉道的嘉應州,已經進入了廣東地界。也就是說,朱敬倫很有可能要先跟左宗棠部交戰。

晚清三大忠臣,曾國藩的軍隊朱敬倫見識過了,左宗棠的軍隊馬上就要見識了,反倒是李鴻章可能要晚一些才能碰上。

而這其中,朱敬倫最重視的,正是李鴻章的淮軍。

李鴻章這個人很有意思,論執行力他遠遠比不上曾國藩,他曾經編練團練戰敗,去江西投靠曾國藩做幕僚,曾國藩有跟軍官一起吃早餐的習慣,生活極爲規律,早睡早起,但是李鴻章是一個隨性的人,他睡的晚,愛睡懶覺,別人都去了,就他不去,士兵再三來請他,他發脾氣都不去,最後曾國藩親自來請,他纔不敢不去,從此在曾國藩麾下兢兢業業,改掉了所有壞習氣。

可一旦自己掌權,李鴻章又變得散漫起來,做事情極爲隨性,因爲殺俘,跟常勝軍將領戈登翻臉了,戈登甚至一心要找李鴻章決鬥。

朱敬倫對這個戈登也很重視,離開上海前,交代徐榮村儘快收集情報,尤其是左宗棠的部隊,李鴻章部隊中,尤其關注一下這個戈登的動向,一個月之內回報到廣東。

在上海沒做停留,直接南下,路上還遇到了潘仕成的船隊,上面裝滿了糧食等物資,打算趁着天京商路打通的機會,賺第一桶金,這很好。

十天之後,6月20日,朱敬倫返回廣東。

下了船就知道,廣東終於發生了自己不想看到的情況,所有的反對勢力幾乎都行動了。

廣肇羅道十幾個縣駐紮的八旗兵造反,殺了軍官後向廣州進發,廣西的蔣益澧部開始向梧州進發,就連自己的老丈人,盤踞在南韶連道的張千山,都開始調集兵力,向廣州開來,一時間四面楚歌。

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十六節 行動(4)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八節 面試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
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十六節 行動(4)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八節 面試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