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尋死路

周陽真有告知周亞夫,你要是不與太子決裂,幾年之後,你就會家破人亡,你也會給餓死獄中的衝動。可是,就算周陽說了,周亞夫也是不信。

現在的周亞夫名重天下,權傾朝野,景帝剛剛把軍權又給了他,聖眷之隆有目共睹,打死周亞夫也不會相信他數年之後家破人亡。周陽要是說了的話,他肯定會認爲周陽犯瘋病了。

得找機會破壞掉,周陽暗下決心。

“怎麼?你不願去?”周亞夫臉微沉:“太子的伴讀是何等榮耀的事兒,這是慄娘娘對我們家的恩典,你不要錯過了。”

太子的伴讀,與太子,未來的皇帝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前途不可限量,權傾天下是遲早的事。即使不能權傾天下,做一奔走之人,其身份地位也是與衆不同,就是周亞夫這等重臣見了面也得禮敬三分。

不得不說,慄娘娘真的是把天大的恩情給了周亞夫,也難怪周亞夫如此欣慰,還有什麼比給周家未來一條光明坦途更讓人感激的呢?

這個慄娘娘應該是從王信封侯一事看出了端倪,這才急着拉攏周亞夫,聽說這個慄娘娘有些淺薄,拒絕了與阿嬌聯姻的事,今日看來,還不是那般無用,知道在關鍵時刻拉攏重臣,還是用的這種讓人無法拒絕的辦法。

周陽對這個慄娘娘的認識更深幾分。

“這事,是竇嬰提出的,慄娘娘準允了的。”周亞夫對竇嬰大有好感:“魏其侯於我之恩甚多,如今他又送一件大功勞給我,我不能拒絕……”

“不!”明明是給周家一樁天大的禍事,周亞夫還感激涕零,周陽大是無語,斷然拒絕。

周亞夫大是詫異,眼裡厲芒一閃:“這等美差你不去,你還想什麼?現在的伴讀,未來的權臣,誰個不想?你才正經了沒幾天,又犯昏了!”

一連串的質問,聲音很大,語氣極爲嚴厲,大有雷霆萬鈞之事。

“阿父,你先別發火,容我把話說完。”周陽很是冷靜,要想不去陪劉榮讀書,就得先說服周亞夫,不然沒戲。

“看你能有何說辭?”周亞夫冷哼一聲,臉如嚴霜,適才的歡喜已經蕩然無存了。

周陽平靜的道:“阿父,我有幾個疑問,要請教阿父。阿父,你說區區一個王信,他要封侯,不過是皇上一道旨意的事兒,皇上爲何要在早朝上提出?”

“皇上賢明之君,遇事要與我等做臣子的商議,這有何好驚奇的?”周亞夫不以爲意。

讓你驚奇的事兒多着呢,周陽接着道:“就算皇上遇事與你們商議,爲何阿父一駁了這事,皇上就立即提起人命案一事?我的案子還未審結,皇上爲何又提起錢糧獄訟一事?難道這麼多的事都是巧合?”

周亞夫眉頭一擰,沒有說話。

周陽知道他正在沉思:“聖心獨運,乾坤獨掌,這纔是皇帝該做的事情。皇上要封王信爲侯,完全可以乾綱獨斷,用得着聽你們的?”

語氣放緩:“阿父說得沒錯,王信的確是個田舍翁,只會種田,其餘的什麼也不會。以皇上之賢明,爲何偏偏要封他爲侯呢?後宮之中,嬪妃不少,甚得皇上寵信的美人更不在少數,唐姬、程姬、曹姬,慄娘娘,哪一個比王美人差?大行令慄青是慄娘娘的兄長,太子的舅舅,官居大行令,卻未封侯。皇上若要封侯,爲何不封慄青,而要封王信?”

周亞夫撫着額頭:“照你這麼說,是有很多疑點。你看出了什麼?”

周陽語氣突轉沉重:“我看出了無窮的禍事在等着我們!若是一個應對失當,就會誅滅滿門。!”

“呵呵!”周亞夫不當一回事:“陽兒,你別盡說危言,哪有這回事,沒有的事!”

“現在是沒有,要是阿父再固執己見,迕逆聖意,那就是必然之事!”周陽堅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論功勳,阿父自忖能比得了韓信?韓信被高祖誅滅滿門。蕭丞相又如何?盡忠職守數十載,到了晚年,爲高祖疑忌,不得不做損民之事自壞名聲,方得保全。王信封侯一事,關係極大,若是阿父極力反對,阿父不過是第二個韓信!”

“有那麼嚴重?”周亞夫有些動容了。

“是的!”周陽肯定一句,接着剖析:“去做太子伴讀是很榮耀的事兒,太子之立阿父出力不小,慄娘娘爲何不在那時指定一名周氏子弟去伴讀呢?竇嬰爲何不在那時提出呢?那是因爲那時太子的地位穩固,不需要借阿父之勢。如今形勢不同了,慄娘娘和竇嬰從王信封侯這事察覺了異常,這才以此來拉攏阿父。欲借阿父之力,穩固太子的地位。”

周亞夫更加動容,身子前傾:“照你這麼說,皇上是欲行廢立之事?”

“沒錯!”周陽重重的點頭:“大漢創建之初,高祖起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卻在平城被圍,幸得陳平出奇計,方纔脫歸。自此以後,高祖改弦易轍,不再言伐匈奴之事,而採和親之策,爲的就是給大漢爭取恢復的時間。數十載下來,大漢國力日振,擊胡之勢漸成,不久之後,就會對匈奴開戰。”

對這說法,周亞夫很是贊成:“匈奴侮我大漢數十載,早晚有一戰!”

周陽接着道:“大戰不可避免,只是如此大戰,非得一雄材偉略的明君不可。皇上已經選定擊胡之君,這是在爲這位明君登基做準備。太子雖無差錯,卻只能守成,不足以成就漢家大事!”

略一停頓:“善貨者必深藏寶貨,出劣貨示人。遇有不欲得劣貨之人,方纔出寶貨賣之。皇上用王信封侯一事試探羣臣的反應,尤其是試探阿父的反應。阿父未明皇上之意,斷然駁了,皇上着惱,已伏無窮禍端!”

“你認爲皇上選定的是誰?”周亞夫眉頭擰得緊緊的,成一個川字。

景帝選定的是誰對於現代人來說不會不知道,周陽正要回答,只見周亞夫重重一下拍在短案上,短案碎裂,斷成幾塊,砸在地上:“親疏有別,長幼有序,皇上真要行廢立事,說不得,我只好聯絡百官上書,力保太子!”

他說得斬釘截鐵,讓人亳不懷疑他的決心。可是,周陽聽在耳裡,驚在心頭,見過不想活的,就沒見如此送死的!

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1章 漢家宮闕第2章 大義?親情?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5章 曹壽逼婚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5章 漢武軼事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9章 飛將軍第9章 重逢第7章 惹事精第23章 無敵大軍第53章 一個不留第72章 動手了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59章 一把大火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章 萬戶侯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23章 賞賜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0章 還我清白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2章 轉機第76章 血!血!血!(中)第86章 落荒而逃第6章 急風驟雨第8章 始皇遺策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7章 太后逼宮第27章 接納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3章 御前對質第37章 匈奴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章 營地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7章 猗蘭殿第16章 戰力驚人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5章 千年鼎革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83章 收臺灣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83章 刻石勒功第92章 魂兮歸來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71章 暴打樑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1章 破敵之策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4章 要變天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60章 漢軍出塞第49章 改弦更張第57章 太后逼宮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81章 《破龍城》第5章 山雨欲來第47章 橫插一腳第26章 自卑否?第16章 戰力驚人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18章 歡騰的長安
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1章 漢家宮闕第2章 大義?親情?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5章 曹壽逼婚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5章 漢武軼事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9章 飛將軍第9章 重逢第7章 惹事精第23章 無敵大軍第53章 一個不留第72章 動手了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59章 一把大火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章 萬戶侯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23章 賞賜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0章 還我清白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2章 轉機第76章 血!血!血!(中)第86章 落荒而逃第6章 急風驟雨第8章 始皇遺策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7章 太后逼宮第27章 接納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3章 御前對質第37章 匈奴第32章 天威震怒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章 營地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7章 猗蘭殿第16章 戰力驚人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5章 千年鼎革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83章 收臺灣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83章 刻石勒功第92章 魂兮歸來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71章 暴打樑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81章 破敵之策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4章 要變天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60章 漢軍出塞第49章 改弦更張第57章 太后逼宮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81章 《破龍城》第5章 山雨欲來第47章 橫插一腳第26章 自卑否?第16章 戰力驚人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18章 歡騰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