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誓師北征

二門城裡。座偏闢的院落,幾間小屋,幾棵樹,汝是供典知的北方民居。根本不引人注意。

一間屋裡,三個。中年人聚集在一起,正在商議大事。

三人,一個個頭稍高,一個稍矮,一個稍胖,三人眉頭緊操在一起,彷彿有大事似的。

“你們有沒有覺得奇怪?”個頭稍高的中年人疑惑的問道。

“何事奇怪?”個頭稍矮的中年人反問一句。

“這幾天雁門城很怪異。至於爲何如此怪異,我又說不上來。”個頭稍高的中年人,一雙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自從前幾天全城搜索江洋大盜以來,漢軍就加強了警戒,不準任何人外出,不準任何人接受探視,難道是大單于率軍打來的消息泄露了?”

“泄露?泄露了又能怎樣?”個頭稍胖的中年人不屑的道:“漢人現在正在爲漢皇大辦喪事,他們壓根就想不到大單于要南遊。就算他們知道了,又能如何?他們的軍隊人無戰心。士氣低落,就算要和大匈奴打,也是有心無力。”

“也不一定。”咋,頭稍高的中年人搖頭。道:“漢朝有句話說的好,叫做哀兵必勝。大匈奴此次南下,固然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可是。卻有激怒漢人的憂慮。一旦漢人給激怒了,那就是人懷必死之心,比起高昂的士氣更加可怕。”

微一停頓,道:“耍知道,漢人把孝之一字看得極重,這是國喪,大匈奴此時打來,無異於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要漢人不怒都不行。”

軍臣單于固然選擇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卻也激怒了漢人,就是漢武帝也是氣憤不已,發誓要把匈奴殺得種都不剩。這個匈奴細作很有見地。一語切中了要害。

“就算他們懷有必死之心,那又能怎樣?”稍胖的中年人依然不屑的。道:“他們是倉促應戰。要調軍參戰都來不及。要知道,如今的大匈奴不再象以前那般,沒有攻城器械,如今的大匈奴,有不少攻城器械。一旦到了漢境,漢人的城池立即會給攻下。別的不說。就是雁門城也不是大匈奴的對手。只要攻下這些城池。漢人的整個北方,就在大匈奴的掌控之中。

沒有了北方的屏巋,中原就是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正適合大匈奴的勇士馳騁!沒有了中原,漢朝還是漢朝嗎?”

中原是中國最重要的地方。無其是當時,中原更形重要,中原就等於中國,若是丟了中原,漢朝基上等於亡了。

這人的話很有道理,一旦北方的城池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北方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中原的天然屏障,一旦給匈奴攻破。中原就是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將成爲匈奴任意馳騁的樂園。

在歷史上,丟了北方之地。繼而丟了中原的,最有名的莫過於無能的宋朝了。宋朝沒有收回中原的屏障,燕雲十六州,契丹、女真、蒙古人的騎兵隨時可以攻擊中原之地。

在契丹人的攻擊下,宋王朝敗軍覆師,還能保住中原。可是,當女真人來了的時候,宋王朝連中原都丟了。

即使丟了中原,還有半壁江山,可是。當蒙古人來了的時候。連半壁江山都守不住,整個王朝都亡了。究其原因,宋王朝丟土失地,就是從燕雲十六州開始的。

正是因爲北方的城池太過重要,周陽才決心不讓匈奴把戰火燒到邊境之地。那樣的話,即使漢軍打勝了,代價也很高,至少田園莊稼會毀壞不少。

“別說遠了。還是說說眼下的事。”稍高中年人把話題拉回眼下:“漢軍與外間的交往全部斷絕不說,好象還在做着秘密準備在積蓄糧草,在調積大量的戰馬,瞧這模樣,似乎有什麼大舉動。”

二十五萬漢軍行動,需要調集的精谷、雞蛋多不勝數。更別說。人手三匹戰馬,這戰馬的調動,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要想一點消息不泄露,那是不可能的,儘管周陽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這到是。”稍胖中年人點頭。道:“漢軍如此做,意在何處呢?很有可能是要攻打河套之地!”

“一定是河套之地!”稍矮中年人立時附和。

他們就是想破腦袋也是不會想到,漢軍這次是要直奔龍城而去。畢竟。在上千年的華夏與匈奴的戰爭中,華夏軍隊還沒有在龍城出現過,儘管無數人喊出“直搗龍城”的豪言。

漢軍如此大規模的調集,秘密準備,除了去爭奪河套之地,還能有什麼呢?要知道,在上千年的戰爭中,華夏與匈奴爭奪河套之地,異常激烈,死傷無數,最有名的就是趙武靈王和蒙恬大敗匈奴於河套之地了。

河套之地是利劍的劍柄,誰擁有了河套之地,誰就握緊了劍柄。誰就能擁有主動權。漢朝已經在爲攻打河套之地做準備。要突襲河套之地。也有可能。

“這個衛青,真夠狡猾的,他竟然明裡調回了攻打河套之地的軍隊,卻在暗中做着準備,想給大匈奴一個冷不防。”稍高中年人對這判斷大是贊同,大聲謾罵起衛青了。

“我們就向大單于稟報,漢軍要攻打河套之地!”稍胖中年人提議。“得趕緊稟報大單于!”另外兩人也無異議,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弄出一束絹帛,在上面畫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匈奴是沒有文字的,傳遞信忘二二沼號,其大意是說漢軍正在秘密準備攻打河套點地,冉興飪單千早做防備。

畫好之後,取出一枝銅管。塞在裡面,再抓住一隻飛鷹,綁在爪子上,朝天空一放,飛鷹撲愣幾下之後,騰空而起,就欲飛去。

“咻!”

就在這時,一枝利箭飛來。正中飛鷹,飛鷹撲愣着摔在雪地上,不住撲騰。雪花四濺。

“誰?”

三個匈奴細作立知不妙,大喝一聲。

“砰!”

院門給踹開,一隊全副武裝的漢軍兵士衝了進來,手中明明晃晃的環着奪人目睛的光芒,一擁而入。

這隊漢軍正是趙破奴率領的漢軍,他們前來抓捕匈奴的細作。

三個細作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給漢軍兵士團團圍住,望着漢軍手中明晃晃的環首刀,三人不住抽涼氣。

環首刀有多厲害,東胡一戰已經得到了證明。匈奴以善使彎刀著稱,可是,匈奴的彎刀遇到漢軍的環首刀。根本就不是對手,那一戰,匈奴死傷無數,二十萬匈奴大軍,給打得灰飛煙滅。

環首刀就在眼前。他們能不怕嗎?

“你們這是做什麼?我們是大漢的良民。”個頭稍高的細作忙着撇清。

“大漢的良民?”趙破奴撿起地上的飛鷹,在手中一晃,扯下鷹爪上的銅管,不屑的道:“大漢的良民,會做出背叛祖宗的事?”

“我們真的是大漢的百姓。”稍胖的細作無力的辯稱。

“你們三個匈奴的細作,再怎麼效仿大漢的百姓,這身上的羊擅味是去不掉的。”趙破奴一裂嘴角。冷冷的道:“早就盯上你們了,還會認錯?帶走!若敢反抗,直接砍了。”

漢軍兵士不由分說,把環首刀架在三人脖子上,三人心驚肉跳,給漢軍兵士推搡着去了。

趙破奴把絹帛抽出來,一打量,不由得冷笑起來:“攻打河套之地?真能想的!大漢要打的是匈奴的老巢。不是什麼河套之地。”

河套之地固然重要,可是,卻是比不過眼下的龍城。六十萬匈奴大軍集結在龍城,若是給一鍋端了,漢匈戰爭基本上是畫上了句號。

在趙破奴的指揮下,漢軍對隱藏在雁門城裡的匈奴細作大舉抓捕。這些細作,早就在漢軍的監視下。要抓他們很簡單的事,很快就完了。

趙破奴帶着成果,前來見周陽。

此時的周陽,仍是在與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商議軍情。一見趙破奴進來,就問道:“趙破奴。進行得怎樣?”

“大帥,你就把心揣到肚子裡吧。”趙破奴笑着,道:“一共抓了二十四名細作,繳獲了上百隻飛鷹。”

“好啊!”周陽眉頭一挑。大聲贊好:“有了這些飛鷹,我就能和單于直接勾通了。”

“勾通?大帥,你真會挑詞兒。這明明是矇騙!”李廣拈着鬍鬚,笑呵呵的道。

“呵呵!”衆人齊聲大笑。這些飛鷹到了周陽手裡,肯定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妙用,牽着軍臣單于的鼻子走也不是問題。

“大帥,這匈奴給單于送的消息,你請過目。”趙破奴把那三個細作寫的消息遞給周陽。

周陽接過一瞧,不由得笑了起來:“蠻好!蠻好的!我原本以爲,我還得寫點假消息,他們都給我弄好了,省了我一番手腳。”

“只需要加一句話就行了。就說最早也要一個月以後才能行動。”周陽笑着補充一句。

李廣接過絹帛一瞧,差點笑出聲來:“大帥,匈奴想破腦袋也是想不到,我們會攻打龍城,這消息送去,單于肯定信!信之無疑!”

漢軍攻打龍城這事,太大膽。太出人意料,誰也不會想到,軍臣單于一定想不到。要說漢軍攻打河套之地,他準信,周陽這假消息送得好。

把絹帛接過來,周陽在絹帛上畫了些符號,一道天衣無縫的假消息就好了,裝在銅管裡,交給趙破奴去處理。

趙破奴接過,綁在鷹腿上。把飛鷹拋入天空,飛鷹振翅騰空眨眼間便不見了。

“大帥,我們以後不用爲假消息傷腦子了,只需要時不時的透點有關攻打河套之地的消息便成。”程不識望着不見飛鷹蹤跡的天空,出起了主意。

“就這麼辦!”周陽笑着點頭,道:“傳令,後天誓師出征!”

“諾!”

衆將大聲應命,開始進行最後的準備了。

默蟻聯“大帥這是怎麼了?”

“要我們準備這麼多的乾糧。這麼多的精谷雞蛋。”

“調了多少戰馬前來?少說也有幾十萬匹呀。”

“這不是防守,一定是進攻,大漢要打哪裡?”

隨着漢軍準備事宜的深入。漢軍將領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他們猜測多端。如此大規模的調集精谷、雞蛋,做炊餅,還有數十萬匹戰馬,這是漢軍大舉出動纔會有的措置。

不需要多高的才智,只需要稍有軍事頭腦的人,便能猜出來。

這幾天,漢軍將領一見面便議論紛紛。說個不休。

不能怪他們,實在是如此大規模的準備,就是當年的長城大戰也沒有過。從漢軍的準備來看,這是漢軍要大舉出塞,

那麼。漢軍會打哪裡呢?

“你們說,我們要打哪裡?”

“匈奴雖然控漠萬里,地域廣舊”是,值得我們大舉出塞的地方卻不※

“值得我們大舉出動的地方不外河套之地,龍城,單于王庭,還有狼居胥山。

龍城、單于王庭、狼居胥山太遠,河套離大漢最近,那裡土肥水美,是天然的牧場,若是給大漢攻下了,對匈奴是異常沉重的打擊。依我看。八九不離十,是要攻打河套之地!”

“有理,我也這麼看!”

“河套啊,那是匈奴的命根子!前朝之時,蒙恬大敗匈奴於河套,匈奴死傷無數,我們不能讓前朝比下去了。一定要好好準備,打好這一仗!”

“一定要打得匈奴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猜測紛紛的衆將,又相互勉勵,絕不能了墜了漢軍的威風。要知道,蒙恬大敗匈奴於河套之地,那是一個橫峰的存在,數十年後。一提起這事。仍是讓人熱血如沸。

默熾

龍城,風雪交加,氣候寒冷,朔風吹過,好象拋刀子,刮面生疼。

可是,冷如彎刀的寒風,卻是阻止不住匈奴的熱情,匈奴仍是冒着風雪,進行馳騁,進行練,一派火熱景象。

軍臣單于騎在駿馬上,四處打量,大是歡喜。

“如今到了多少人?”軍臣單于手中的馬鞭隨意揮動,樂呵呵的道:“有沒有兩百萬?”

“大單于,兩百萬沒有,卻也相差不遠了。”伊稚斜笑着回稟:“如今,趕到這裡的大軍就有五十五六萬,餘下的數萬,正向龍城趕來,再有五六天就差不多了。”

“五六天?”軍臣單于眉頭一挑,道:“他們也太慢了,還要這麼多天才能趕到。”

爲了報仇,爲了雪恥,軍臣單于忍了這麼多年,如今,終於給他等到一個良機了,依他的性子,他是巴不得馬上就率軍南下,給漢朝沉重一擊。洗雪恥辱。

“大單于,不慢了。”伊稚斜很是理解軍臣單于的心情,自從長城戰敗以後。他是時刻不忘報仇:“不要說眼下時節,就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在一個月內調集這麼多的兵馬,也很困難。大匈奴的勇士。一聽說要打漢朝,要報仇雪恨,無不是歡喜難言,一分力氣使成兩分。這才能在如此短時間內趕到龍城。”

“這理,本單于是懂的,可是,本單于還是覺得快些的好。”軍臣單于並非不明這個。道理,只是他太報仇心切了,等一天,好象過了一年那般漫長。

“五六天後,本單于所有的大軍全部調集在龍城了。”軍臣單于手中的馬鞭輕擊手掌。沉吟起來:“六十萬大軍呀!整整六十萬呀!就是一人呵一口氣,就會凝成一朵烏雲;一人拔一根發頭絲,就會堆出一座山;一人打個。屁,就會把長城吹飛”哈哈!”

“哈哈!”這話挺搞笑的。衆人跟着轟然大笑。

“這在大匈奴的歷史上,就從來沒有過,這一次,本單于一定會讓大匈奴的威風在漢境傳頌!”軍臣單于信心十足:“先讓他們歇息三兩天,然後本單于祭拜偉大的冒頓單于,起兵南下滅漢!”

“啪!”手中的馬鞭丹力一揮,發出一聲清脆的虛響。

“滅漢!滅漢!”

一衆大臣揮着胳膊,大聲吼叫起來,個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幹嗥。

“滅漢!滅漢!”

大臣們的聲音遠遠傳了開去小引得匈奴跟着齊聲大吼。起初,這聲音只在龍城附近響起,緊接着,這聲音就象風一般擴散開去,以龍城爲中心的數百里方圓。只要有匈奴的地方都在吼着。

近兩百萬人齊聲大吼,那是何等的聲威。人類歷史上就沒有幾次出現過,聲浪具有穿雲裂帛的威力。直上雲霄。震得天空上的烏雲片片碎裂。

“嗡嗡!”

大地在顫抖,積雪給震裂出無數條細縫。

匈奴必勝的信心達到空前的程度,自從冒頓統一匈奴以後,從來沒有如此信心十足。

吼聲足足持續了一個時辰。匈奴吼得嗓子啞了,這才漸漸停歇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親衛興沖沖的跑上來。遞過一束絹帛給軍臣單于:“大單于,好消息!好消息!”

“什麼好消息?”軍臣單于濃眉一挑,疑惑的問道。

“大單于,你快瞧,漢人在準備攻打河套之地,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行動呢。”親衛扯起嗓子,引吭高歌,一句稟報的話,給他唱得喜洋洋:“一個月後,大匈奴的勇士都在漢人的莊稼地裡牧牛放羊了呢!”

“哈哈!”

一衆大臣齊聲大笑,好不快活。

匈奴最後的大軍在五六天後就能趕到。再給他們三兩天時間歇息,也就是說,軍臣單于將在十天之內率領匈奴大軍殺奔漢境。

龍城離漢境千多裡的路程。若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只需三五日就能趕到。在如此天寒地凍的時節,最多不過六七天就能抵達。也就是說。在二十天內,軍臣單于就會把戰火燒到漢境,漢軍哪裡還有進攻河套之地的機會?

就在軍臣單于君臣沉浸在喜悅之中時,雁門城裡卻是響起了驚天的鼓聲。

“咚咚!”戰鼓聲驚天動地,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這是周陽的聚將鼓,漢軍到了出發的時候!

第78章 殺雞儆猴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7章 入宮見駕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1章 真夠陰損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7章 雄心壯志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3章 夜襲第11章 何爲士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36章 弩陣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0章 勝利果實第41章 董仲舒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3章 出擊第66章 軍情泄露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60章 浩劫降臨第75章 漢奸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7章 橫插一腳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4章 東胡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章 一鳴驚人第62章 雷霆萬鈞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50章 威力無窮第15章 再戰匈奴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71章 萬衆矚目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5章 始皇憾事第18章 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2章 龍城到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姐夫!姐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章 秦皇雄風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6章 弩陣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26章 窮追不捨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28章 南宮公主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85章 王對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6章 晁錯出山第20章 見面禮第50章 威力無窮第42章 名將風範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4章 血染大漠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5章 徹夜激戰第30章 反陰樑王第2章 射鵰者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2章 動手了第79章 完勝第8章 破綻第10章 東胡王第44章 景帝佈局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章 衛子夫第17章 機會來了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4章 趙過
第78章 殺雞儆猴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7章 入宮見駕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1章 真夠陰損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7章 雄心壯志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3章 夜襲第11章 何爲士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36章 弩陣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0章 勝利果實第41章 董仲舒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3章 出擊第66章 軍情泄露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60章 浩劫降臨第75章 漢奸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7章 橫插一腳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4章 東胡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章 一鳴驚人第62章 雷霆萬鈞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50章 威力無窮第15章 再戰匈奴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71章 萬衆矚目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5章 始皇憾事第18章 阿嬌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2章 龍城到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姐夫!姐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章 秦皇雄風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6章 弩陣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26章 窮追不捨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28章 南宮公主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85章 王對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6章 晁錯出山第20章 見面禮第50章 威力無窮第42章 名將風範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5章 再戰匈奴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4章 血染大漠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5章 徹夜激戰第30章 反陰樑王第2章 射鵰者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2章 動手了第79章 完勝第8章 破綻第10章 東胡王第44章 景帝佈局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章 衛子夫第17章 機會來了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4章 趙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