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

就在周陽驚訝之際,只見一個人隨着張騫進來。

此人身材極高,很是壯碩,高鼻樑、藍眼睛,一頭黃髮捲曲,與現代的歐州人真有幾分近似。

就是臉『色』有些黧黑之『色』,與西方白種人的膚『色』不同,和黑碳般的非洲人相比,又大爲不如。這種膚『色』,哦,與中東人差不同。

是埃及人?還是沙特人?周陽不由得猜測起來。

“馬胡見過皇上!”這人不開口則已,一說話,竟然是滿座皆驚。別看他的模樣與漢人截然不同,可是,他的一口漢語還相當的不錯,雖然咬字有些不太準。在古代,能有這水準,絕對是非常難得了。

要知道,在秦漢時期,西方與中國的交流纔剛剛起步,語言還在『摸』索當中,能準確瞭解對方的語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胡?整這名字?”李廣快嘴,驚訝之情通過一張嘴表達出來了:“胡不胡,漢不漢的!怪異!怪異!”

“卟哧!”周陽他們聽在耳裡,把李廣那搖頭晃腦的神情看在眼裡,再打量打量馬胡,不由得笑了起來,李廣這點評,簡直是神來之筆。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馬胡卻是大拇指一豎,讚道:“這位大人說得對,我的名字就是胡不胡,漢不漢的!”

“你……”一句話把李廣給噎住了,想點評,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好了!”漢武帝一揮手,笑着爲周陽他們解釋:“馬胡的名字是有用意的。馬字,是因爲他長年行走在東西方之馬,離不開馬,就姓了馬。胡字,用我們的話來說,他是化外之人,是胡人,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是他的名姓。”

“皇上,好記『性』!”馬胡豎起大拇指,讚歎不已。

漢武帝四歲便能背誦數萬言,要是連他的名姓來歷都記不得,還叫漢武帝麼?漢武帝接着爲大家介紹道:“他原名叫尤利斯。他的祖先,曾經隨着亞歷山大東征,到過身毒的恆河。”

“啊!”一片驚訝聲響起,發自周陽,還有申公、董仲舒、主父偃等人之口。李廣他們沒有聽說過亞歷山大的事情,不知道此舉的意義,波瀾不驚。

亞歷山大遠征萬里,馬胡的祖輩能到達印度阿三的恆河流域,必然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了。同爲軍人,周陽當然深知這是何等的艱難。不說別的,光是命運之神一次又一次賜予的幸運就是人所難及了。

馬胡身着漢朝的曲裾深衣,和與他的相貌有些不符,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偏偏他自豪的一揮袍袖,昂起了頭顱,周陽看在眼裡,彷彿看見大猩猩在捋皮『毛』似的,忍不住好笑。

“亞歷山大當年東征後,並沒有回到馬其頓,而是到了他的新都巴比倫。”漢武帝接着介結馬胡的家族歷史:“他的先輩就在巴比倫定居下來。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國家分裂成了四部分,相互之間征伐無度,他的先輩厭倦了戰爭,改行當起了行商,專門販賣華夏的絲綢到羅馬帝國,再從羅馬帝國販運他物到巴比倫。”

周陽恍然,怪不得這個大猩猩看起來象中東人,原來是混血兒,是西方的白種人和中東人胡搞的結果。

“皇上記得在下的家族歷史,在下萬分榮幸!”馬胡很是自豪,衝漢武帝躬身致謝。

“坐下吧!”漢武帝衝馬胡親切的揮手,道:“今日把你請來,就是要讓你給他們好好講講,巴比倫、羅馬帝國的風土人情,都要!越詳盡越好!”

“諾!”馬胡竟然學起了漢朝的禮節,稱諾了,一撩曲裾,坐了下來。一雙眼睛翻來翻去,在周陽他們身上溜來溜去,倍覺新鮮。

“朕給你引介一下。”漢武帝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物,知道馬胡是好奇,指着周陽,道:“這位是周陽,朕的姐夫!剛剛擊破匈奴的將軍!”

“周大帥!”馬胡一臉的驚訝,眼珠差點掉在地上,大拇指豎得老高:“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大帥,方知大帥如此英俊不凡!在下原本以爲,大帥高大勇猛,跟這樣將軍似的,就是沒想到,大帥是如此的俊逸。”他指着李廣,以李廣作標準了。

“你知道我?”周陽有些詫異。

“來到大漢,要是不知道大漢最能打的將軍,馬胡不就白來了?”馬胡是個自來熟,走到周陽,打個躬:“大帥,可否容在下擁抱一下?”

對這種直爽『性』格,周陽還是很讚賞,站起身來,和馬胡擁抱了一下。馬胡激動不已,紅光滿面,彷彿得到祖宗八代修來的福份似的:“謝大帥!謝大帥!自從我家族不再作勇士,我這是第一次擁抱大帥這樣的名將。”

“這位是李廣,飛將軍!這位是程將軍……”漢武帝爲馬胡引介,一個個都是名震天下的名將,這讓馬胡驚詫不已:“在下真是撞了大運,不,用你們的話來說,燒了高香,今日見到這麼多的名將!”

他真是個活寶,每引介一個,都要擁抱一番,還要讚揚一陣。

他的讚揚別有花樣,諸如讚美李廣,他就說“飛將軍,你的美名跟你的鬍鬚一樣美妙!”李廣最自豪的,並不是他的『射』箭之技傲世千古,也不是他能征善戰,而是他的一把鬍鬚,聽了這話,李廣的嘴巴長到脖子上去了,不住在馬胡肩頭拍着。他太過用力,每拍一下,馬胡就裂嘴角,直抽涼氣。

引介完,馬胡這才坐下來,爲周陽他們講解起羅馬帝國的來歷與歷史。

“你們說的羅馬帝國,不叫羅馬帝國,原本是這麼大,巴掌這麼大一塊地方。和大漢沒法比,大漢一個郡都比羅馬大。”馬胡對羅馬帝國還是比較瞭解,一說起來有條有理。

“那麼小?羅馬帝國的名頭這麼響,難道名不符實?還是給西方吹噓的?”周陽聽在耳裡,驚訝在心頭,羅馬帝國的名頭非常響亮,那是西方人最引以自傲的國度。把馬胡那認真樣兒看在眼裡,又不得不承認馬胡說的是真話。在這一刻,周陽極其後悔,早知要來漢朝,怎麼當年就不在歷史上花些功夫呢?

羅馬帝國之崛起,是在中國春秋之際。那時候,羅馬是“王政時代”,就是有國王。在公元前510年驅逐了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設立元老院、執政官、部族會議。這三個機構,相互牽制,是三權分立的雛形,當然,其中存在很多問題。

自此以後,羅馬走上征服之路,先是征服意大利。在當時,羅馬是羅馬,意大利是意大利,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中羅馬是最高尚的,羅馬公民是高高在上的貴族,意大利人低一等。

光是征服意大利,羅馬就花費了很長時間。征服意大利之後,羅馬帝國的擴張更進一步,先用對西班牙、高盧、東方用兵。

當然,其征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幾經波折,更有幾次差點亡國,因爲羅馬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就是迦太基。

迦太基,相當於現在的突尼斯,這是個崇尚武力的國家,其政治體制與羅馬有些近似,卻又不象,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迦太基的天才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正是因爲這一弊端,拯救了羅馬,要不然,羅馬早就給著名的統帥,西方人引以自豪的天才,漢尼拔給滅了。

漢尼拔是羅馬歷史上遇到的最大威脅,在漢尼拔面前,羅馬城形同虛設,漢尼拔若要滅亡羅馬的話,有幾次機會。可是,因爲漢尼拔謹記他父親給他的忠告,若是迦太基沒有了敵人,他的末日就到了。漢尼拔爲了自保,曾經率兵從羅馬城下經過,而不入城。當時的羅馬城,形同虛設,沒有軍兵防守,要進入羅馬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漢尼拔在意大利呆了十六年,都沒有進攻羅馬,最多就是經過罷了,就是因爲他要自保。事實也證明了他是對的,當漢尼拔在扎馬戰敗之後,迦太基拋棄了他,弄得漢尼拔沒有立足之地,只得去了一個給漢尼拔曾經打得大敗的部落。這個部落不計前嫌,收留了漢尼拔,因爲佩服他。

“羅馬的第一個危機,來自迦太基。羅馬征服了西班牙,可是,迦太基越過海峽,大舉進入西班牙,把羅馬的軍隊打敗,羅馬聞風喪膽,沒人敢競選執政官,就是沒人敢統兵出戰,整個羅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馬胡大聲講述羅馬的第一個危機。

周陽聽在耳裡,羅馬以尚武出名,怎麼還有這種糗事?西方列強不是把羅馬吹噓得跟花兒一樣麼?

“羅馬的危機是如何解除的?”漢武帝眉頭一挑,大聲問詢起來。

這問題也是周陽要問的,不由得睜大了眼睛,凝神靜聽。

“西班牙的敗訊傳來,羅馬的貴族顫顫兢兢,彷彿末日到來似的。”馬胡接着講解:“就在這時,有一個年僅二十四歲的年輕人競選執政官,羅馬元老院同意了,讓他出徵西班牙。”

“這個年輕人叫什麼名字?”周陽眉頭一軒,這肯定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他就是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馬胡的聲音突然轉高,有些尖細:“這是一個英雄人物,他在西班牙把迦太基人趕了出去,打了一個大勝仗,拯救了羅馬。後來,還在西西里招驀軍隊,進攻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召回在意大利的漢尼拔,兩人在扎馬大戰一場。這一戰,異常慘烈,打到最後,漢尼拔和西庇阿兩人對陣,互擲長矛。經過血戰,漢尼拔的軍隊不敵,西庇阿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從此以後,迦太基衰弱,不能再威脅到羅馬。”

漢尼拔是這樣戰敗的?打敗他的將軍是西庇阿?周陽第一次聽到如此詳細的羅馬歷史,很感興趣。

對漢尼拔的大名,周陽不會陌生,就是不清楚他的具體事宜。

“自此以後,羅馬人在提到西庇阿時,就會尊稱他爲征服非洲的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馬胡一豎大拇指,讚揚一句:“這是個了不得的英雄!”

“的確是個英雄,能力挽狂瀾!”漢武帝大是贊同,然後話鋒一轉,笑道:“可是,比起姐夫,還差得遠呢。馬胡,你可知,姐夫十六歲就統兵二十萬,以弱敵強,以寡擊衆,打敗匈奴五十萬大軍!”

“大帥,你更英雄!”馬胡馬上就豎起了大拇指,讚揚起來:“你比西庇阿早八年英雄。他二十四才統兵,你十六歲就建功立業了,見到大帥,是我的榮幸!”

聽着馬胡那咬字不太準,有些生澀的讚揚,周陽感覺有些另類,笑笑而已。

“接着講!”漢武帝聽得來精神了,催促起來。

“諾!”馬胡應一句,又往下講:“西庇阿家族英雄輩出,打敗漢尼拔這個西庇阿,是大西庇阿,還有一個小西庇阿,英雄了得,不久前滅了迦太基。”

“大西庇阿?小西庇阿?”周陽大是詫異,世上竟有這麼巧合的事?

周亞夫聽在耳裡,喜在心頭,一顆頭顱昂了起來。羅馬帝國有個西庇阿家族,英雄了得,難道他周氏就差了?周勃,周亞夫,周陽,三代將門,一個比一個了得,周陽能擊破匈奴,最是了得。聽着馬胡的讚揚,彷彿就是在讚揚他周家,周亞夫恨不得引吭高歌。

西庇阿家族是羅馬共和時期著名的軍功家族,這個家族輩出名將,可以說是羅馬共和時期的守護神。最有名的就是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兩個了。大西庇阿在羅馬最爲危急的關頭,拯救了羅馬,他雖然打敗了漢尼拔,卻沒能滅掉羅馬的死敵迦太基。

這事由小西庇阿完成的。小西庇阿並不是大西庇阿的兒子,是大西庇阿長子的養子,他卻能繼承這個家族的傳承,成爲一代名將,也是個異數。

“小西庇阿能滅掉迦太基,建了大功,卻不能與大帥相比。”馬胡衝周陽豎大拇指,讚揚不已:“迦太基雖是羅馬的死敵,兩國爲敵數百年,卻是不大,迦太基城很小。小西庇阿爲了滅迦太基,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大帥擊破匈奴,只用兩個多月,所用的軍隊更是比匈奴少得太多。若是叫小西庇阿來做,他一定不能擊破匈奴,他一定想不到那個築城的法子。”

馬胡這不是拍馬屁,而是實情。迦太基城並不大,小西庇阿圍困了三年方纔滅掉。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羅馬的攻城科技跟不上。在當時,羅馬文明沒有形成,羅馬的科技很落後,造不成攻城利器,是以小西庇花了三年時間,一直到迦太基彈盡糧絕,纔給他拿下來。

“朕聽馬胡說,羅馬的執政官任期只有一年,過了一年,就得重選。這是兒戲,一年時間,能做什麼?”漢武帝接過話頭,有些氣憤:“改革軍制,刷新吏治,三五年都算是短的了,一年不可能夠用。”

“皇上聖明!”馬胡大拇指一豎,讚不絕口:“在羅馬歷史上,多次出現同樣的事情,那些執政官在與敵國作戰時,任期將到,爲了不把戰功留給後人,就匆匆與敵國講和,哪怕是他們處於絕對優勢。”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漢武帝的聲音突然轉高,尖細刺耳。

“是的,這是最大的問題,羅馬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象小西庇阿滅迦太基,到了快要重選執政官時,就廢掉這一律法,等選期過了,再恢復。就這樣,小西庇阿才能用三年時間滅掉迦太基。”馬胡對漢武帝的判斷大加贊成。

“朕說的不是這個問題。朕的意思是說,儘管存在這樣大的問題,羅馬不僅沒有衰弱,反而越戰越強,地域越來越寬廣,那裡地靈人傑,不容小視,朕不能容許羅馬的存在!”漢武帝的聲音更加高亢,震人耳膜:“雖說眼下,羅馬與大漢井水不犯河水,誰也保不準,以後會發生什麼事?羅馬地靈人傑,英才輩出,一旦爲禍,後患無窮!”

漢武帝右手緊握成拳,聲威俱厲。

“對呀!”周陽猛的給漢武帝的話提醒了。周陽的歷史雖然不夠好,卻也知道一件事情,羅馬創造出了羅馬文明,西方在經過了中世紀黑暗之後,就是吸收了羅馬文明,開始了“文藝復興”,纔有後來的西方列強,纔有後來的堅船利炮,纔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

要是沒有羅馬文明,就什麼都沒有,不會有文藝復興,不會有西方列強,不會有鴉片戰爭,不會有八國聯軍,就連小鬼子都不會有“明治維新”,因爲沒有西方列強的模式,小鬼子想改變都沒法改變。

周陽的歷史不夠好,不知道數千年的人類歷史,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就兩種文明,一個是中華文明,一個是羅馬文明。

儘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還有中國,號稱四大文明古國,可是,真正對人類有巨大影響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

古埃及成了羅馬的一部分,其文明讓位於羅馬文明。古巴比倫早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這個古國不復存在。印度阿三倒是存在,卻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後來又給大英帝國殖民,印度文明又給西方文明強暴了。

唯有中華文明,一直屹立,一直影響東方。中國周邊地區,日本、朝鮮、中亞、東南亞,哪一個地方離得開中國?離得開中華文明?

在西方,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其文明雖是遭到巨大的破壞,卻也保存不少,促成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對世界的影響很大,歐美皆受益於此,若是沒有羅馬文明,還有歐美列強嗎?還有如今的世界格局嗎?

若是幹掉羅馬帝國,就不會有羅馬文明,七大洲、四大洋,只有中華文明一枝獨秀,這前景是何等的美妙?。

第66章 周陽歸來第23章 賞賜第2章 衛子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2章 名將風範第6章 殺戮時刻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02 平定西域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79章 完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8章 亮劍第21章 公主上門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3章 功德圓滿第8章 破綻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73章 屠殺,開始!第27章 千古偉業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0章 怒火滔天第78章 殺雞儆猴第13章 魔鬼訓練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52章 周陽補天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章 定計第46章 烈烈英風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35章 大展拳腳第38章 墨家下山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73章 石破天驚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7章 誓師北征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76章 不戰而退第10章 還我清白第76章 血!血!血!(中)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1章 何爲士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26章 自卑否?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2章 豐碩戰果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39章 東方朔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50章 威力無窮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2 窮途末路第24章 蓋世之兵第6章 殺戮時刻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6章 血!血!血!(中)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0章 見面禮第8章 始皇遺策第63章 迎頭痛擊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9章 周陽破案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章 要變天了第87章 百越收復第65章 公主遇刺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1章 《破龍城》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0章 戰果輝煌第98章 張騫出使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章 漢家宮闕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章 東胡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51章 迷惑匈奴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章 山雨欲來
第66章 周陽歸來第23章 賞賜第2章 衛子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2章 名將風範第6章 殺戮時刻第20章 待客之道第102 平定西域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79章 完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8章 亮劍第21章 公主上門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3章 功德圓滿第8章 破綻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73章 屠殺,開始!第27章 千古偉業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9章 一把大火第60章 怒火滔天第78章 殺雞儆猴第13章 魔鬼訓練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52章 周陽補天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章 定計第46章 烈烈英風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35章 大展拳腳第38章 墨家下山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73章 石破天驚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7章 誓師北征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76章 不戰而退第10章 還我清白第76章 血!血!血!(中)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1章 何爲士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26章 自卑否?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2章 豐碩戰果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39章 東方朔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50章 威力無窮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02 窮途末路第24章 蓋世之兵第6章 殺戮時刻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6章 血!血!血!(中)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0章 見面禮第8章 始皇遺策第63章 迎頭痛擊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9章 周陽破案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章 要變天了第87章 百越收復第65章 公主遇刺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1章 《破龍城》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0章 戰果輝煌第98章 張騫出使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章 漢家宮闕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章 東胡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51章 迷惑匈奴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