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滿藏而歸

二飛千旯錯他們的舉動大是意外,很是想不到。可是,馴“珀注視的感覺蠻好,不由得挺挺胸:“我們這就去做來!”

反正周陽決心要研究新的軍糧,趁這機會,既滿足了墨家弟子的口腹之慾。順帶還可以請他們幫忙品評,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爲呢?

一聞是言,旯錯他們大是歡喜,簇擁着周陽而去。墨家的廚間很大。周陽來到這裡,教他們發酵。沒有酵母。暫時沒法做,先得把酵母弄出來,這難不住周陽。酵母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和一些面,放在那裡,過上數日功夫,便能發酵,就有了酵母。

此時的墨家弟子,對周陽不敢有半點懷疑,他叫做什麼便做什麼,發好酵母后。周陽笑道:“這要過數日才能吃到嘴裡。可是,我們不能這麼幹等,得做點別的事兒。”

“大帥要做什麼?”有墨家弟子很是好奇的問道:“大帥可是耍教我們道術?”

工算之學固然讓他們佩服,可是,道術道法更具有神秘性,墨家弟子樂此不疲。對於道術道法之事。是中國數千年來的話題,古人對此是情有獨鍾,不僅墨家弟子急於“得道

聽子他們的話,周陽真想放聲大笑,可是,不能笑,只能忍着。笑道:“不瞞你們,我有一個想法,還得借你們之手幫我實現

“大帥客氣了,大帥有事儘管吩咐,我們一定做好。”晃錯代表墨家弟子說話,墨家弟子不住點頭。

“吩咐不敢。是請你們幫忙。”周陽笑着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上過戰場?”

“這個”墨家弟子就有些尷尬了,這麼多墨家弟子,真正上過戰場的並不多。

“我不是取笑你們,而是我要做的這件事,和打仗有關。”周陽掃視一眼,說出用意:“在戰場上。將士們啃冷硬的鍋盔,吃又冷又硬的肉乾,對腸胃的損壞很大,一個不好。就會生病,我是想借這機會。請你們幫我一個忙,一是請你們品評一番我做的軍糧,二是想請你們做些東西。我要試試我做的軍糧能保存多久。”

“品評軍糧?”墨家弟子對此沒有二話,那是好事,誰會拒絕呢?

“大帥要做什麼東西?,小旯錯問道。

“盒子,罐子都可以周陽眉頭一擰。道:“就是要把軍糧放到裡面。儘可能長時間的保存。最差也要十天半個月。”

“這麼長時間?”劉徹很是驚訝,一雙明亮的眼裡精光四射,右手緊握成拳,大聲讚道:“姐夫深謀遠慮!在大漠上作戰,難的不是能不能找到匈奴,而是軍糧接濟困難。

出動數十萬大軍,就得要數十上百萬民夫運糧,這對大漢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若是將士們的軍糧能長久保存,將士們就自個帶上,省去了運送糧草這事。”旯錯興奮的接過話頭,大聲讚道:“沒有了糧草的拖累。將士們就能象匈奴那般,在草原上來去如風,今日在東,明日在西,猶如一咋,影子,讓匈奴無從捉摸。在大漠上縱橫馳騁。必將打得匈奴丟盔棄甲!大帥,好深遠的眼光呀”。

經二人這一說,墨家弟子恍然大悟,對周陽的宏闊深謀大是讚賞,齊聲道:“大帥放心,我們這就做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格言。古今中外,因爲糧草接濟不上,而不得不撤軍,甚至敗軍覆師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太多了。若周陽能解決這問題,漢朝的持久作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升,這事乍看之下甚不引人注意,其實,對漢軍太重要了。

民以食爲天,不管是誰,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便是吃東西。耍是沒有吃的。漢軍的戰力再強悍,也是無能爲力。

再說了。在大漠上與匈奴打仗,機動性是第一位的。依靠後方運糧草,這會限制漢軍的發揮,會減弱漢軍的機動性,因爲糧草運不上來,漢軍衝到前面去也沒有用。

現在的漢軍,可以自身攜帶軍糧,離開營地作戰。可是,攜帶的軍糧不會太多,不是沒有糧食,而是保質期太短,能保持七八天,就很不錯了。即使是鍋盔肉乾。頂多就保存這麼長時間。

盛夏之際,這時間會縮短。能保存五六天了不起了,這就大大的限制了漢軍的發揮。

要是能把軍糧的保質期延長。延長到半個月,甚至更長,這對漢軍來說,極其重要。漢軍就可以自帶軍糧。在大漠上縱橫來去,自由馳騁。至於需要的戰馬數量,對於現在的漢軍來說,不是問題,一人兩匹三匹。甚至更多,都拿得出來。

周陽所說的問題。是漢軍的一短,也是古代戰爭的難題,無論怎樣讚美。都不爲過。

這事乍看很細想卻是干係極大,關係到漢朝能否順利擊破匈奴,墨家弟子無不是欣然同意,圍着周陽,陳說自己的構想。

墨家弟子不愧是當世了不得的工師,他們的設想非常好,周陽認真聽取了他們的構想後,最終確定了方案,做成盒子,把軍糧放到裡面,塗以黃蠟,進行密封。

在漢朝,沒有真空技術,食物的保質是個大問題,這已經是最好的保質技術了。

“大帥,依我們的經驗,這吃食久。就會變是想,汐此念子不要做得太大。夠竹,,吃一天的就成。”晃錯明亮的眼裡精光四射,目光炯炯:“一個盒子吃一天,要吃的時候再打開,既使將士們有吃的。還不腐爛。”

“好主意!”周陽擊掌讚賞,晃錯就是晃錯,連這種細節也能想到。讓人不得不服氣。

要是把十幾二十天的吃食裝在一起,從第一天開始就使其暴露在空氣中,這就使得徒勞無功。若是一天一天的分開裝,那就太好了,完全能達到目的。

“姐夫,將士們的肚子有大這盒子可以分成好幾號,大肚量的拿大號,肚量小的帶小號。”劉徹的眼珠一轉,馬上就有了主意。

“嗯!太子這主意好!,小周陽大是讚賞。

這事就說定了,墨家弟子在旯錯的帶領下,開始做盒子。

這一做,周陽發現一咋。問題,漢朝沒有熊這種工具,儘管墨家弟子是了不得的工師,要想做出滿足周陽要求的盒子也難。周陽當下把刨說給他們知曉,墨家弟子聽後,大是振奮,先把刨做出來,再來做盒子。

有了刨,盒子的密封性就好多了,裝上水也不會滲漏,周陽大是滿意。

做刨,幾經試手,等到一批盒子做出來,已經是兩日後的事情了。醞母已經可以用了,周陽指點墨家弟子做軍糧。先試做了餿頭,蒸出來的饅頭,鬆軟可口,比起硬梆抑的鍋盔好吃多了,墨家弟子對周陽大是讚賞。

在戰場上,將士們不能光啃饅頭,還需要肉食。要是隻吃饅頭,不吃肉,幾天下來,將士們的戰力會有所下降,營養跟不上嘛。是以。這肉就成了大問題。做成肉乾帶上。又冷又硬,對將士們的腸胃是一種折磨。

周陽思來索去,要墨家弟子把肉朵碎了。和着麪粉,做成煎餅。不得不說,墨家弟子不僅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還是不錯的疤廚,他們做出來的煎餅,鬆軟可口,香氣四溢,很是誘人,周陽又是一通好贊。

周陽幾經品嚐,這煎餅無論是熱的,還是冷的,都鬆軟可口,比起以前的鍋盔肉乾好吃多了,相信將士們一定會喜歡。

並未就此罷手,在周陽的要求下,墨家弟子反覆做,直到定出型號爲止。

做了一大批,周陽和墨家弟子一道,把煎餅裝在盒子裡,密封好。在盒子上作好標記,從五天以後,每天打開一部分,檢測其質量變化。

這卓需耍很長時間,周陽沒必要再留在墨家總院,決定下山而去。

旯錯分派下去,留下一部分人留守,其餘人跟着周陽下山。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墨家弟子對周陽佩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周陽時不時就會說上一些工算理論。若說真正動手做東西。周陽肯定不如墨家弟子。可是,說到理論,墨家弟子拍馬也趕不上他。

這幾天的相處,墨家弟子從周陽這裡獲益良多。每當周陽說出理論時,他們就有醒瞞灌頂的感覺,要他們對周陽不佩服都不行。

如今的墨家弟子,巴不得跟着周陽下山,向周陽請教更多的學問。

可是,墨家總院是要留守的小總得要留人吧,那些留守的弟子雖是不願。依然奉命。

帶上要測試的軍糧,還有周陽特的討要的鮮果,率領墨家弟子,離開墨家總院,向長安進發。

周陽與晃錯、劉徹、劇孟立在道側,打量着蜿蜒而行的墨家弟子,大是歡喜。此次墨家總院一行,周陽的收穫頗豐,把墨家弟子弄出止 了。這些墨家弟子皆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以他們爲基礎,打造漢朝的科技學院不是問題,會培養出很多人才。有了科學家,漢朝的科技將會更加發達,一個美妙的前景就會出現。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大。中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也說不定。

至於測試軍糧這事,還沒有結果,相信以墨家弟子的水準,保質期會大幅度提高。真要如此的話,漢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將會劇增,擊破匈奴就更容易了。

浩浩蕩蕩的墨家弟子下山。綿延數裡之長,頗爲壯觀。

“大帥,這可是自祖師創建本門以來,本門最大規模的出止 呀”。晃錯望着行進中的墨家弟子,大是感慨:“即使戰國之際,列國紛爭四起,墨家劍士出山,也沒有如此大的動靜,這可是傾巢而出呀!傾巢而出呀!”

戰國之際,墨家劍士出山。風聚雲動,諸侯側目,那是何等之盛。可是,就從來沒有如眼前之般,墨家弟子傾巢而出的事情,周陽開了一代先河。

“祖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想?”晃錯感慨萬端的道。

“墨家之創建。便爲平息天下紛爭,如今,戰國之世早已不復存在,墨家弟子若是還窩在山裡。固然逍遙快活,卻於世無大益,與祖師之意相違背。”周陽眉頭一軒,道:“平息紛爭。盡弟子之用,這纔是祖師的本意嘛。我想,墨子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

“你得了便宜還賣乖!,小旯錯這幾日與周陽混得極熟,二人成爲莫逆之交。晃錯說話沒那麼多顧忌了,親切的拍拍周陽的肩頭。

“我說的是真話!”周陽衝晃錯一閃眼。頗有幾分調皮,逗得旯錯大笑。

笑過之後,四人加入墨家隊伍。下山而去。

出了神農大山,一行人直奔長安。到了傍晚時分,就趕到了長安。重回長安,旯錯是感慨良多,激動難已。眼裡涌出了淚水。

隱居這些年來,晃錯並非沒有回過長安。他不僅時不時就會回長安。還暗中爲景帝出謀劃策,凌肅使是他和景帝之間的信使,景帝有什麼難決之事,便要凌肅前來問詢晃錯。

可是,這次來長安,全然不同,那是出山,要爲擊破匈奴再次披掛上陣。盡心盡力,這心境完全不同的。

周陽很是理解他的心情,勸慰幾句,帶領墨家弟子入城。來到未央宮,劉徹吩咐下去,兵士帶領墨家弟子前去歇息。周陽,劉徹、罪,錯、劇孟四人進了未央宮,直奔待蘭殿,前去見景帝。

默默

綺蘭殿,景帝躺在軟榻上,睡得正沉,鼻息微微。景帝面容憔悴,一臉的蠟黃之色,自從獻俘之儀後,景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很是嗜睡。

王皇后坐在軟榻上,伸出白玉的素手,爲景帝整理凌亂的髮絲,一臉的憐惜之色。景帝之於她,既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更是有情有義的丈夫。景帝氣色如此不佳,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心裡焦急着呢。

“略!”王皇后輕嘆一口氣。

“先生!先生!”睡夢中的景帝突然尖叫起來,急惶惶的,好象夢質了似的。

“皇上。皇上!”王皇后輕聲喚道。

“先生。先生,你別走,別走!”景帝猛的坐起,雙臂對空環抱。好象在摟抱親人似的。

“皇上,你怎麼了?”王皇后嚇了一大跳,急惶惶的道:“快,傳倉公。”

“呼!”景帝長舒一口氣,睜開眼,道:“不要叫倉公。”

“皇上,你醒了。”王皇后忙着給景帝披上袍子:“皇上,你可嚇死臣妾了。”

“皇后,沒事是??聯只是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先生。”景帝臉色一慘,長嘆一口氣道:“昔年。聯怎麼就做錯這事了呢?聯是天子。完全可以斥責劉謗,何必要唱一出腰斬先生於市?”

王皇后自然是知道,景帝又想起了旯錯。晃錯於景帝是老師,是臣子,更是親人。是景帝最爲依戀的人。文帝雖是景帝的生父 可是。文帝國事纏身,景帝與文帝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比起與晃錯相處的時間,少得太多了。對旯錯的依戀,是發自內心的。

昔年之事,雖然是逼於大勢,不得不爲。可是,景帝每每思之。總是於心難安。晃錯,多麼能幹的一個臣子,竟然不能位列朝堂之上,景帝捫心自問,只要他當時強硬那麼一點,晃錯就不會離開他。

“皇上。過去的事”王皇后的話才說了一半,只見景帝的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門口。緊接着,景帝揉揉眼睛,眼睛瞪得更大了。

“皇上,你這是王皇后驚詫不已。

突然之間,只見景帝從榻上跳了起來,飛也似的撲了上去,把一個老者擁在懷在懷裡。痛哭起來:“先生!真是先生!嗚嗚!”

“皇上!”旯錯雙膝跪地。抱着景帝的雙腿,放聲大哭起來。

景帝和晃錯,是君臣,是師徒,是親人。他們的感情非常複雜。乍見之下。哪能不激動的。景帝是激動萬分,胸口急劇起伏,摟着昆,錯,大滴大滴的眼淚滾了出來。

旯錯死命抱着景帝的雙腿,生怕失去寶貝似的,悲聲大放。老淚縱橫,難以自已。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景帝雖是貴爲天子,也是人,有人的情感,面對不是慈父勝似慈父的旯錯。哪能不激動到難以復加的地步。

周陽識得景帝以來,就從來沒有見景帝如此哭泣過。周陽不僅沒有鄙視之心,反倒對景帝更加親近,這纔是人嘛,要是景帝整天板着一張臉,端着帝王架勢,誰敢與他親近?

“嗚嗚!”兩人的哭泣聲在椅蘭殿中迴響,久久之後,方纔平息下來。

“先生。你還走否?”景帝抹着眼淚,第一句話便是探聽晃錯的去留。

“皇上,老臣不走了,不走了!”旯錯緊緊抱着景帝的大腿:“老臣這次出山,便是爲擊破匈奴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太好了!”景帝猛的拉起晃錯,歡喜得象個孩子,笑呵呵的道:“先生。我們又可以朝夕相處了!劉啓又可以聽先生耳提面命了。呵呵!”

景帝不稱聯,而是自言姓名,那是對旯錯的尊重。

“皇上,老臣不敢!”旯錯忙搖頭道:“皇止早已不是昔日的太子。而是大漢頂天立地的皇帝!是大漢的聖君!在皇上的治理下 大漢欣欣向榮,百業興旺,匈奴遠遁,百越收復。東胡平定,古往今來。帝王者。能有如此大功,少之又少!老臣能爲皇上之師,實是老臣前世修來的福份!”

雖然還沒有擊破匈奴,可是,景帝開創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爲漢朝爭取到了一個極的有利的戰略態勢,這是景帝的功勞,後人一定會把景帝歸入明君、聖君之列。(

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2章 匈奴震恐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別無選擇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6章 喜悅無邊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40章 奔赴邊關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69章 處處烽火第5章 山雨欲來第50章 風暴降臨第21章 由不得你第76章 不戰而退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1章 漢家宮闕第16章 自尋死路第48 滿載而歸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6章 調教阿嬌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7章 挑戰墨家第39章 滿藏而歸第25章 箭術訓練第33章 御前對質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28章 南宮公主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0章 臺灣歸降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91章 晉升列侯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9章 中大獎了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章 營地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1章 大有收穫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章 大義?親情?第87章 長城放歌第9章 重逢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2章 留侯世家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60章 漢軍出塞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1章 何爲士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18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奔赴邊關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33章 單于暴走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29章 賜婚第11章 初戰告捷第80章 景帝血詔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4章 實力說話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03 帝國雄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9章 中大獎了第68章 妙計惑敵第64章 來得好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55章 豪言壯語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73章 屠殺,開始!第55章 新軍之威
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2章 匈奴震恐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10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別無選擇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86章 直下南越第16章 喜悅無邊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40章 奔赴邊關第78章 殺雞儆猴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69章 處處烽火第5章 山雨欲來第50章 風暴降臨第21章 由不得你第76章 不戰而退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1章 漢家宮闕第16章 自尋死路第48 滿載而歸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6章 調教阿嬌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7章 挑戰墨家第39章 滿藏而歸第25章 箭術訓練第33章 御前對質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28章 南宮公主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0章 臺灣歸降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91章 晉升列侯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9章 中大獎了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5章 營地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1章 大有收穫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章 大義?親情?第87章 長城放歌第9章 重逢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2章 留侯世家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50章 一言而決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60章 漢軍出塞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1章 何爲士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18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奔赴邊關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33章 單于暴走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29章 賜婚第11章 初戰告捷第80章 景帝血詔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4章 實力說話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03 帝國雄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9章 中大獎了第68章 妙計惑敵第64章 來得好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55章 豪言壯語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73章 屠殺,開始!第55章 新軍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