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曹壽逼婚

二比!有好心的朋友提醒我,說辛父偃姓垂父名偃。衆瓚雙飢的我是要店家說成姓主,名父偃,增加點樂趣,並非我不知主父偃姓甚名誰。今天是月末了,朋友們多支持點月票,貌似我還沒要過月票。明天來個爽章節。)

鄭青風風火火的一陣急趕,沒有遇到一個當得貴人之稱的人,不由的停了下來。他走的方向和周陽是同一方向,可是。他幾經折騰,周陽早就去得遠了。

以周陽的眼光,若是見到鄭青。一定會引起注意,可惜的是 兩人失之交臂。 貴人,貴人,貴人在哪裡?鄭青不敢懷疑老者的話,把手中的竹簡瞅瞅,難道說,這竹簡的主人是貴人?

這樣說也在理。能寫出這樣的破匈奴策,那是一代才智之士,說是貴人也不爲過。雖然主父偃如今窮的沒飯吃,給人趕了出來,以他的才情,能沒有騰達的一天麼?

即使拋卻富貴不說,能與這樣的才智之士結交,談心,那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可是,人海海茫茫,在哪裡去尋找呢?誰會把“貴人”二字寫在臉上?

鄭青把竹簡好一通打量,大是惋惜。小心的收在懷裡,往回走。

回到曹府,只見兵士急吼吼的迎上來:“鄭青,你怎麼這半天才回來?侯爺找你半天了。你往日出去,很快就回來,今兒怎麼老不回來?”

鄭青恭謹之人,以前出去,總是按時而歸,那是沒有遇到今天這樣的奇事。今天這事兒可奇了,一是撿到主父偃的竹簡,二是遇到老者看相,這一來二去,時間能不長嗎?

“快,去備車,侯爺要進宮。”兵士催促起來。

鄭青應一聲,飛跑進府,去備車。備好車,曹壽上了馬車,鄭青趕着馬車,直奔未央宮。

默默默

在東市附近,有一座巨大的莊園,有兵士把守,這是樑王在長安的莊園,佔地極廣,比起周陽的侯府還要大上三分。

他是景帝的弟弟,寞太后的心尖肉,這莊園之大,之氣派,之奢華。自是不用說了。

韓安國喘着粗氣,網趕到府門前。就給兵士迎住了。

“韓大人,你現在纔回來,王爺找您呢!”兵士上前見禮。

“哦!”韓安國喘口氣,抹抹額頭上的汗水,這追人的活還真不是那麼好乾的,以他的身手,竟然追出一身汗水。

鄭青就不說了,他也是一介寒士,若是追上了主父偃,頂多就是解決溫飽問題。

韓安國是樑國內史,樑王的座上佳賓,若是給他追上了,不僅溫飽問題解決了,還會飛黃騰達。韓安國一通狠追。竟是沒有追上,只能說天意弄人,主父偃還要過貧苦潦到的日子。

抹抹額頭上的汗水,韓安國快步進府,直奔樑王所在的前堂。

此時的樑王,正高踞主位,與司馬相如、莊忌、枚乘、羊勝、公孫詭一干人正在飲宴。右首首位擺着酒菜,卻是無人,那是給弗安國

韓安國深得樑王信任,更是樑王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雖然人不在。席位仍要給留出來。

韓安國急衝衝的衝了進來,樑王一見,臉上堆歡:“韓安國,你去哪了?弄得一頭的汗水。是不是是去了邀月樓?”

韓安國有才氣,可是,他有一短,那就是喜歡女人。據說,他這人會陰陽雙修之術,特別善戰,很討女人歡心,樑王以這事調侃。

“呵呵!”

座中之人多知韓安國之好,不冉得會心的笑了。

“大王,臣爲大王追一濟世之才。”韓安國上前行禮,微微有些

“濟世之才?”樑王眉頭一挑。笑道:“如此人才,世間少有,韓大人安得出此言?比你如何?”

“勝我十倍,不,百倍!”韓安國不惜自降身份。

他是樑王座上佳賓,其才氣堪稱樑王府中第一人,他如此自降身份。着實讓人吃驚。粱王濃眉一軒。虎目中精光四射,身子前傾,問道:“真有此人?”

“大王請看!”韓安國取出主父偃的竹簡,呈給樑王。

樑王一把抓過來,一瞧之下,猛的站起來,一臉的驚訝:“實邊策?奇策!奇策!”

他讚揚不絕,司馬相如、莊忌、枚乘、羊勝、公孫詭聽得不明所以。唯有睜大眼睛的份。

“此人叫什麼名字?”樑王問道,虎目中精光四射。

“稟大王,叫主父偃。”韓安國略一凝思,道:“此人是個寒士。宮居客棧,欠三自房飯錢,給店家趕了出來。店家未討到房飯錢。氣憤不過,把他的策論擲在大街上。臣路過,拾得此簡。”

“名士落魄,竟如斯乎!”樑王慨嘆一句,坐了下來:“孤以招賢自詡,天下名士,多以附孤,他爲何不來投孤呢?以他之才,孤豈能虧他?”

慨嘆一陣,把手中的竹簡一揚:“主父偃以爲,大漢北方地廣人稀。無以爲基,不便對付匈奴。應當從內地抽調百姓,要他們去北方安居。朝廷減免錢糧,幫助他們在邊關立業。如此一來。不出十年,邊關必將人口倍增,物產豐饒,大軍所需的錢糧、軍械就不必從內地運輸。

如此一來,減少了運輸之費。誠高明之策呀!”

“大王所言,僅是其一利,還有第二利。”韓安國接着剖析道:“邊關口衆增加,百姓殷實,大漢以此爲基,攻打河套、直搗龍城、進擊漠北,皆得其利!”

當時,漢朝的經濟中心主要在關中和中原地區。北方的經濟很不發達,被視爲苦寒之地。而這裡,恰恰是與匈奴大戰的最前沿,弈費巨大。糧草、軍械都得從內地調運,別的不說。光是運輸所費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若是移民實邊,在北邊移居大量的百姓,開墾田地,民殷物豐,糧草、軍械就不用從內地調撥,僅此一項,就會省去很多花費。

更不用說,還可以以此爲基地。作爲進攻漠北的跳板。

在歷史上,北地恰恰就是一個跳板,這跳板越強大,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越有利,這點,已經爲無數的歷史所證實。

爲了打造這一跳板,漢朝採取實邊之策。賈誼、晃錯,他們都有過這方面的策論,這對漢朝推行移民實邊策起了重大作用。

可是,比起主父偃在這方的功勞,就大爲不如了。主父偃最有名的策略就是“推恩令。”一把軟刀子收拾得諸侯沒有脾氣,從此勢弱,再也無法與朝廷作對。有人認爲,若是主父偃的推恩令早些推出。就不會有“七國之亂”了。

晃錯主張削藩,那是對的。可是,在策略上就有些操切,激起了七國之亂。主父偃一策推恩令,諸侯變弱,再無刀兵,成爲流傳千古的奇策。

主父偃的貢獻遠遠不止於此,移民實邊策的推行,他很賣力,功勞不打造河套之地,在河套築朔方城,他首倡其議,影響深遠。

衛青攻下河套之後,舉國歡騰,主父偃已經預見到了河套的重要性。提議在那裡築城。當時,反對聲浪很大,承相公孫弘更是一再反對此議,弄得漢武帝都不知道如何決斷了。

主父偃一口氣問了公孫弘九個問題,公孫弘無言以答,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主父偃九難公孫弘”築朔方城才最終決定下來。

朔方城的修建,在歷史上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僅是強漢大軍進攻漠北的基地,若無朔方城,漠北決戰很難發起。還在於,後世一直仿效此法,在邊關築城,這對威懾漠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於實邊策,後世一直在使用。就是現在也還在用,只不過方式有所改變罷了。 樑王對主父偃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讚揚,他當之無愧。

“若此策得行,匈奴何足懼?”樑王盯着竹簡,感慨無已:“與此人相比,許昌、莊青翟、寰嬰、周著嘴之輩。不過是豬狗耳,徒費朝廷錢糧罷了!哦,周裂嘴打仗還是不錯的。”

“大王,若得此人相助,再結周陽之好,大王之事必成!”韓安國右手重重向下一揮,很是用力。

“哦!”樑王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奪嫡,做皇帝,一聽這話,精神徒漲:“此人雖然才氣不凡,畢竟是一落魄名士,只需一恩便可結其心。來人,帶上畫工,去客棧,要店家說其相貌,圖其形,全城尋找主父偃。”

羊勝、公詭二人驚訝莫銘。他們追隨樑王多年,就從來沒有見樑王如此大動干戈招納人才的,這主父偃真有本事?

“大王英明!”韓安國抱拳行禮。

“呵呵!人才嘛,就得招納。高祖若無三傑,怎能誅暴秦,安天下?。粱王大是歡喜,濃眉一擰道:“這個主父偃孤不憂,可是,這周陽要如何才能結其好呢?孤可是數次要置他於死地呀!豈旋之日,孤與其匆匆一面,其人心機深沉,比周裂嘴難對付。早知如此,孤當初何必,”

後面的話沒有說,誰都明白,那就是早知周陽如此能打,何必與周陽結仇。這樣的人才,要拉攏,要結交。

周陽用兵奇詭,若再得主父偃相助,就是一文一武,左臂右膀就有了。豈不是美事?

“大王,可如此如此。”韓安國在樑集耳邊低語一陣。

默熾

未央宮,養心殿。景帝一身的燕居之服,很是輕鬆。與那個中年人對座。

“先生如何說?”景帝明亮的虎目在中年人身上一掃。

“稟皇上,先生說了,皇上之意,先生已明。若真有到了那一步的時侯,敝門自會相助。”中年人如實回稟。

“那就好!”景帝大是放心:“世間事,多有詭奇變化,誰也無法掌控,就是聯也不能。若因此而使名士殞落,豈不是讓人撫腕?有先生此言,聯何憂?”

“皇上用心若此,此輩當感恩戴德。”中年人很是感動。

“先生還有何言?”景帝再問。

“先生說,如今大漢大勝,局面夫好,正該改變朝局。”牛年人轉達先生的話。

“聯也是這個意思。若不是匈奴來犯,打亂了聯的謀共。大事早定。”景帝濃眉一軒:“如今,聯正好解決此事。一塊石子擋在路上。別的石子無進身之路,聯先踢掉這顆石子,別的石子就出現了。聯把這些石子一一踢掉,再放上一塊美玉。”

“皇上聖明。”中年人禮節性的奉承一句:“先生之意。不止於此。先生說,若要與匈奴大戰,朝中大臣,多有不宜者。若無才幹卓越之士列於朝堂,即使大漢打敗了匈奴,也不能長久。”房、蕭何、淮陰、陳平、曹參、周勃這些人才相輔,怎能誅暴秦,定天下?若說打仗嘛,周陽不是問題,再有李廣、程不識這些名將相輔,聯不憂。可是,文臣,他們一說起匈奴,就談、幾淡,不把他們換掉,怎能破匈奴。數要招賢!” “皇上!”中年人恭恭敬敬的一禮,什麼話也沒有說。

如此做,比一句聖明更真誠,景帝呵呵一笑。

“皇上,平陽侯求見”。春陀快步過來,向景帝稟報。

“平陽侯?”景帝濃眉一擰,微覺奇怪:“他來做什麼?這個病侯爺。不會是病勢加重了,要求醫藥?聯這就命倉公給他把把脈。

“皇上,不太象春陀微一猶豫,還是說出了心裡話:“他的精神頭,似乎比以前好,好象有什麼喜事似的。”

“哦!”景帝大是驚奇,一擺手,中年人施禮告退:“叫他進來

“諾!”春陀應一聲,自去傳話。

景帝雙眉一挑,打量着殿門口。只見曹壽在春陀的引導下,快步而來。這個病侯爺以前病怏怏的,臉色蒼白,好象隨時要入土似的。可今兒個卻是兩樣,滿臉紅光,精神抖擻,好象他的病好了似的,要不是他微微有些氣喘的話。

“臣,曹壽,參見皇上”。曹壽向景帝行大禮。 “平身!”景帝朝面前的矮几一指,道:“坐吧!”

“謝皇上!”曹壽一撩袍袖。跪坐下來。

“平陽侯,你今兒見聯,有何事?”景帝開口相詢。

“皇上。臣有一策議,欲向皇上進諫,不知皇上可否允臣一言曹壽小心翼翼的說道,額頭上隱有汗清。

“什麼事?讓你一頭的汗水?”景帝何等眼光,更加奇怪:“說吧。”

“臣妄言。皇上能聽則聽之。”曹壽深吸一口氣,很是振奮的道:“皇上,大漢之立,不乏功臣之力,高祖賜爵賞土,以安功臣之心。皇上承大統,賢名遠播,可曾安功臣之心?”

“這個”景帝還真給他問住了。無法回答。愣怔了一陣,問道:“平陽侯,你如此說,自是成竹在胸了?你說說看,聯當如何安功臣之心。”

“諾!”一個字,卻是異常高亢。要不是曹壽就在眼前,景帝真不相信這話是從他這個,病侯爺嘴裡說集來的:“皇上,臣以爲,安功臣之心其法甚多,不一定要賜食邑。可以賜湯藥。不時詢問 ”

這辦法惠而不費,是很不錯的辦法。景帝不住點頭,暗贊曹壽不愧是曹參的孫子,有乃祖之風,有智計。

“還可以賜婚,擇公主、翁主嫁於功臣之後。”曹壽最後道。

這的確是安功臣之心的一個不錯辦法,歷代王朝都是這麼做的,景帝笑着讚揚:“曹壽啊曹壽,你有乃祖之風,可惜,就身子骨太弱了點。要不然”你這一策很好,聯要賞你,要賞你!”

不安功 臣之心。誰來爲朝廷奔走效力呢?曹壽所言,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辦法也很簡單,景帝很是歡喜。

“謝皇上,謝皇上!”曹壽歡喜無限。站起身,一撩袍袖,跪在地上。衝景帝施禮道:“皇上,臣不要其他的賞,只向皇上討一賞。”

“哦”。景帝還沒有覺出他的來意,饒有興致的瞧着曹壽:“說吧!是何物?”

“皇上,臣斗膽,有請皇上把陽信公主嫁予臣!”曹壽額頭觸在地上,激動得身子發顫。他趕來見景帝,爲的就是這事。

“你說什麼?。景帝萬未想到,曹壽請是爲此而來。他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就爲的這事。景帝多精明的人,竟是給他繞進去了。

“曹壽,陽信公主,那是聯的女兒景帝濃眉一擰,彷彿一把出鞘的利劍,威勢不凡,緊盯着曹壽:“你身子骨這麼弱,聯把陽信嫁給你,那不是苦了她嗎?”

“皇上放心,臣會好好待公主,”曹壽額頭上的汗水直往外滲。

“曹壽,你可知,你這是逼婚?你這是逼聯!”景帝怒了。

“皇上,不是逼,是請求,是請求”。曹壽的懼怕反到沒了,擡起頭來,打量着景帝:“皇上,自從上次臣見到陽信公主,吃不好,睡不香,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公主。請皇上成全!”

“要是聯不允呢?”景帝毫無退讓之意。

“臣就叩頭,以誠心感動皇上。”曹壽的話很真誠,不住叩頭,額頭重重撞在地上,發出“砰砰”的聲響。

景帝的右手數次三番舉起來,又放下。想說話,又說不出來。最後氣哼哼的一甩袖,大步而去。

“砰砰”。

身後傳來曹壽的。頭聲,在空蕩的養心殿裡迴盪,格外清晰。

“春陀,你看着點,他身子骨弱,別出事了。”景帝集了養心殿,步履放緩。

曹壽是功臣之後,若是因此事而出了事,就是一大笑柄,景帝會給天下人譏笑爲愛女不愛功臣,會寒功臣之心。

“諾!”春陀應一聲,招手叫來一名太監,吩咐一聲,太監自去處理。

曹壽無異於逼婚,他敢這麼做。那是鐵了心的,不怕景帝治罪。即使景帝要治罪,也不能太重。他身子骨不好,若是罪治大了,一個不好,出了事,會貽笑天下。還真把景帝給難住了。揹着雙手,不住踱來踱去。

“皇上,不,不,不好了!平陽侯,去了!”景帝正踱間,太監急惶惶的跑來,遠遠就嚷了起來。

“去了!”景帝的眼睛猛的瞪大,僵在了當地。

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22章 天遂人願第41章 董仲舒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3章 李廣神威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章 霍去病第76章 血!血!血!(下)第30章 意外之喜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7章 又見太子第22章 華夏聖地第40章 飛騎,出擊!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5章 徹夜激戰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0章 兵臨城下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36章 調教阿嬌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惜別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75章 漢奸第29章 萬分危急第64章 朝野震動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5章 羅馬帝國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46章 景帝駕崩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80章 一個不留第39章 東方朔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50章 威力無窮第68章 妙計惑敵第5章 山雨欲來第93章 李廣神威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28章 氣死你第5章 山雨欲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6章 周陽歸來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9章 改弦更張第50章 風暴降臨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21章 大有收穫第6章 殺戮時刻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8章 束手無策第1章 豪門公子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9章 對陣第27章 接納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23章 毒計第30章 廢和親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5章 環首刀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9章 完勝第25章 徹夜激戰
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22章 天遂人願第41章 董仲舒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93章 李廣神威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3章 陌刀問世第1章 霍去病第76章 血!血!血!(下)第30章 意外之喜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29章 我要當爸爸了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7章 又見太子第22章 華夏聖地第40章 飛騎,出擊!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5章 徹夜激戰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0章 兵臨城下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36章 調教阿嬌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惜別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75章 漢奸第29章 萬分危急第64章 朝野震動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5章 羅馬帝國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46章 景帝駕崩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2章 留侯世家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80章 一個不留第39章 東方朔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50章 威力無窮第68章 妙計惑敵第5章 山雨欲來第93章 李廣神威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28章 氣死你第5章 山雨欲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6章 周陽歸來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9章 改弦更張第50章 風暴降臨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21章 大有收穫第6章 殺戮時刻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8章 束手無策第1章 豪門公子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9章 對陣第27章 接納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23章 毒計第30章 廢和親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5章 環首刀第48章 出個主意第79章 完勝第25章 徹夜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