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 窮途末路

注門。地面積雪磊寸。雪花飛舞。還在飛飛揚揚的※

整個雁門爲冰雪覆蓋,銀裝素裹,雄偉中不乏妖嬈之氣。

此時的雁門,不再是初下雪時那般冷清。而是熱鬧非凡,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不少。

雁門城下,最是熱鬧,圍在那裡的百姓沒有一萬,數千人不是問題。百姓踮起腳,伸長脖子,打量着前方,一臉的好奇。

在他們面前的是漢軍。正在進行操練的漢軍。漢軍足有好幾好萬人。腰懸漢劍,揹着弓箭,騎着駿馬。兵器鉤上放着長矛,身着盔甲,紅色的軍服格外顯眼。紅色的盔纓在寒風中搖擺。好象雄雞的翎羽。

排成一個個整齊的陣勢,一眼望去。就是一片紅色的海潮,讓人振奮。

對於漢軍,邊關百姓有着百分之百的好感。一是邊軍都是邊關人氏。這本身就讓他們親近。再者。漢軍剛剛打了大勝仗,在百姓心目中的好感度倍增。

“好!好!”看着漢軍威武雄壯的陣勢,百姓齊聲叫好。

周陽騎着追風寶駒,在李廣一衆將領的簇擁下,來到陣前。打量一眼漢軍,於他們的整肅,甚是滿意。

,正

周陽是將士們愛戴的統帥,他的到來。柔異於冬日暖陽,讓漢軍將士充滿了激情,毛不是挺胸擡頭,激昂異常。

李廣和程不識看在眼裡。大是豔慕。他們是名將,深知這對於將領是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高昂的士氣,有了高昂的士氣,就有一往無前的大軍,就有勝利。

這種激勵軍心士氣的氣質,有人天生就有,那是天才。周陽雖然有着讓人驚訝的戰爭理解力,卻並不是天才。至少李廣和程不識他們第一次見到周陽時,沒有發現這種氣質。經過這麼多次戰鬥。周陽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氣質在慢慢養成。

偉大的統帥都有這種氣質,不管他們是天生俱有,還是戰陣磨練而來。正是有這種氣質,才能成爲偉大的統帥。

“弟兄們:打了勝仗,讓人歡喜。可是,匈奴不會在我們的歡喜中死亡!”周陽開始了戰前話:“匈奴的死亡,需要用我們的寶劍砍下匈奴的頭顱!我們打敗了匈奴。取得了大勝。可是,我們的問題也不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騎術不如匈奴好!若是我們的騎術能趕得上匈奴,匈奴一個也別想逃走。”

這一仗,漢軍吃虧就吃虧在騎術不行。要不然,李廣就把長城全部佔領了。匈奴罵長城是漢人的羊圈。若漢軍佔領了長城,那麼就等於關上了圈門,關在羊圈裡的不是漢軍,是匈奴,他們一個也別想跑掉。

對這事,漢軍是知道的,無不是大是贊同。

周陽接着道:“要想砍下更多的匈奴頭顱,要想讓匈奴更加痛苦。我們必須練好騎術。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雖只一個字的回答,卻是氣貫長虹。氣勢驚天,震得空中的雪花亂舞。

“我,命令你們。練好騎術!”周陽右手一揮。

“隆隆!”

如雷鳴般的蹄聲響起,漢軍開始馳騁起來。

這片平地就是地勢稍低那塊,除了地勢矮。容易積水外,的確是練騎兵的好地方,地勢開闊、平坦,正利於騎兵馳騁。

漢軍控繮馳騁,好象涌動的紅色海潮。馬蹄濺起的雪花飛舞。尉爲

觀。

望着疾馳而去的漢軍,程不識不住拈鬍鬚,一臉的欣尉,感嘆道:“數十年來,大漢無時無刻不在盼着有一支能縱橫馳騁的騎兵,今日,我們終於盼到了!”

“是呀!以前,我們是愁沒有駿馬,如今,我們是愁沒有人!”李廣也是感慨萬千。

他們二人久在北地,和匈奴打了輩子,深知騎兵的重要性。騎兵是漢朝最大的短板,他們爲了打造騎兵。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卻是收效甚微。

如今,數萬騎兵在眼前馳騁,那是何等的讓他們激動。雖然這些漢軍還不是真正的騎兵,他們的騎術和真正的騎兵差得遠。可是,只要假以時日,他們一定能成爲真正的騎兵。

“等他們騎術練好了,我們就可以出兵河套了。”馮敬也是感慨無已。

河套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可是,距離北地相當遠。要想拿下來。就需要騎兵。是以,周陽一決定要對河套動手之後,就下令從十萬漢軍中抽調一批人。要把他們練成騎兵。

漢軍與匈奴最大的不同,就是兵種多。裝備多,不象匈奴那般,只有一個兵種,騎兵。除了七練騎兵以外。所有的漢軍必須學會騎馬,就是怕步,也要掌握不錯的騎術。

誰叫漢軍鹹魚翻身,今非昔比,繳獲了那麼多的戰馬呢?

漢軍馳騁不斷,所過之處,積雪凌亂,雪花飛舞,極是壯觀。

“趙破奴。劇大俠有消息了嗎?”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打量着馳騁的漢軍。

“稟大帥,還沒有。”趙破奴回答:“厲壯士他們趕去接應了。大帥放心,不會有事。”

自從決戰之後,劇孟追入漠北。到現在還沒有消息。周陽倒不擔心他的安危,而是想知道他追擊的結果。

以劇孟的絕世身手,要想威脅到他的安全,幾乎不可能。想當年,劉漆兵敗,給他千里追殺,”幾,等的驚漆苦心經營多年,網絡的死十不少,鄂刀。波,身邊仍是不乏高手,劇孟的追殺有多少龍爭虎鬥,不愕而知。就是在那樣的情況。劇孟孤身一人折劉漆之頭而去,那是何等的讓人驚訝。

“多派人手,打探匈奴動向。尤其是單于的生死,一定要查明。”周陽濃眉一挑。

,正習比北

單于至今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實在是讓人難以放心。

“大帥放心,我已派了不少人手。”趙破奴深知此事的重大。

周陽微微點頭,凝視着馳騁的漢軍。就這樣,周陽開始對漢軍進行訓練,奪取河套的準備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

只要景帝旨意一到,漢軍可以就長途奔襲河套。

默默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放眼一望,到處都是皚皚白雪。一片銀色世界。

朔風怒吼,捲起漫天的飛雪,敗鱗殘甲三百萬,煞是壯觀。

“葉葉!”

朔風中,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個人正高一腳淺一腳的存雪地裡行走。大漠中的積雪,就不是雁門的盈寸深,而是厚達半吳,他每一腳下去。就會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

這人個頭極高,身形瘦削,臉色蒼白,頭髮散亂,一雙大眼睛沒有神采,暗淡無光,灰灰的,接近死人的眼睛。

身嘉的裘衣破敗不堪,都快成碎皮了。僅能蔽體。朔風吹來,不由自主打起了寒顫,牙齒相擊。發出“格格”的碰撞聲。

走起路來。腳步打晃。好象在飄。這種飄。不是因爲歡喜的飄飄然。而是體魄吃受不住,無力支撐。好象喝醉酒似的,晃來晃去。終於一個沒站住,摔在地上。

“砰!”

一跤摔在地上,濺起一蓬雪花,煞是好看。

這人四仰八叉的摔在地上,雙手不住在雪地裡撐動,想要爬起來,卻是半天爬不起來。

要是周陽在這裡,眼珠一定會把雪地砸出一個大坑,這人竟然是軍臣單于。

不僅周陽,就是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馮敬、秦無悔他們這些見過軍臣單于的人,見到此時的軍臣單于,一定會驚訝得暈過去。

誰會想到,堂堂匈奴的單于。竟然是眼前這模樣,形銷骨毀,一副病入膏盲,氣息奄奄模樣。他生龍活虎一個人,身手不凡,竟然摔在地上爬不起來。

這事說出去,誰會相信?

軍臣單于如今的處境。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窮途末路。”

春季,軍臣單于意氣風發,率領匈奴大軍,口口聲聲,要打進長安。要在未央宮中與南宮公主成親。秋季,從龍城出發時,統率五十萬大軍,發誓報仇雪恥,發誓要殺死周陽。

這纔多長時間,那個龍精虎猛的單于,就落到現在這般下場讓人感慨。

只能說天意弄人,世事難料。好與壞的轉變是如此之快!

“咳咳!”

軍臣單于大聲咳嗽起來。大嘴一張。吐出黑色的物事,而不是痰。

吐出的穢物,黑乎乎的,彷彿本炭,與潔白的白雪恰成鮮明的對比。

支掌着坐起身來,軍臣單于看着地上的黑色穢物,一陣厭惡,抓起一把雪,就往嘴裡送去。大口嚼着,吞了一把,又一把,似乎恢復了些力氣,終於站了起來。

穩穩心神,擡起頭打量起來。飛雪漫空,天空陰霾。要是在往年。這時節的軍臣單于坐在王帳中,享受美味的羊肉,暢飲熱乎乎的馬。

而如今。他竟是落得如此下場,孤零零的一個人,連個親衛都沒有。

一咬牙,邁步而出。吃了一陣雪。力氣恢復了不少,走起路來穩當了些,不再那般晃悠。一步又一步,一條孤零零的腳印向北延伸。

頭曼單于敗於河套,還能率領數萬殘軍逃回漠北,那已經是很悽慘了。

可是,和軍臣單于比起來,頭曼單于已經很幸運了,至少還有人相伴。軍臣單于卻是一個人在大漠上逃跑,這絕對是匈奴歷史上的第一遭!

也許,還是唯一的一遭!

雖然力氣恢復了些,卻是更加冷了。雪塊吞下去,腸胃之冷可而知。再給朔風一吹。不住發抖。軍臣單于身爲匈奴的首領,位高權重。餓了有羊肉,渴了有馬奶子,冷了有狐裘,幾時受過這般苦處?

格格!”走了多長的路,牙齒撞擊聲就傳了多遠。

走着走着,軍臣單于突然停了下來,一雙無神的眼睛突然有了些神采。不遠處有一個鼓起的雪包。按照他的經驗,有東西給埋住了。

瞧這情形,埋住的東西不應該能找到食物。軍臣單于現在最缺的就是吃的,他多次挖過草根。這些天靠的就是草根果腹。可是,在冰天雪地裡挖草狠狠困難,地面給凍住了。即使挖到了,草根上沾着很多凍土,要清理也辦法,軍臣單于只能連凍土一起吃。

那滋味非親嘗者無法言說,爲了活命,軍臣單于只能咬牙忍住。凍土吃多了,對腸胃的傷害很大。這些天腸胃疼得厲害,沒少受罪。

雪裡埋的東西無論是何物,都比草根好吃,軍臣單于精神大振,快步過去。希望誕生,走起路來竟然不晃了。好象在飄一般,幾下就飄到雪堆前,跪了下來,一

雪花飛濺出老遠,只一會兒功夫,就露出一片衣角,竟然是絲綢的。埋住的應該是人。不知道是凍死的,還是餓死的,若是凍死的。還有希望,若是餓死的,那就沒有希望了。

軍臣單于微一停頓,略一思索後,仍是決定刨下去,探個究竟。雪花飛濺中,衣角露出得更多了,竟然是漢人的衣裾,與匈奴的裘衣截然不同,應該是漢人。

匈奴也愛絲綢。可是。匈奴把絲綢製成裘衣,而不是漢朝的曲裾深衣。

漢人在大漠中迷路,那是很尋常的事情。是漢人,就能找到食物。軍臣單于大喜。精神大振,抓住這人手臂,入手冰涼,卻不僵硬,軍臣單于一心想找吃食,也沒在意。

一用力,這人給拉出半拉身子,軍臣單于一雙手在這人裡懷裡亂掏亂摸,還真給他找到了些吃食。取出來一瞧。竟然是生馬肉,凍得硬梆梆的,拿在手裡,好象石塊。

軍臣單于飢餓難耐之下,也顧不的許多,送到嘴裡就啃了起來。一口下去,卻是慘叫一聲,捂着嘴巴叫疼。此時的馬肉。跟現代社會的凍肉沒什麼區別,硬度極高,他狠咬一口,還能好受?

好在他的牙口不錯,要不然,一定會的飛幾顆牙齒。

軍臣單于從腰間抽出彎刀,這些天。就靠着這彎刀挖草根過日子。至於他的硬弓,早就不知道扔到哪裡去了。

一刀平去,削下一片馬肉,送到嘴裡,咀嚼起來。入口那個香,比起他吃的最美味羊肉還要香上萬倍,一片又一片的猛削,猛吃。直到一塊馬肉吃完。力氣也恢復了不少。

這是軍臣單于這些天吃過最美的美食了,滿足的打個飽嗝。

左手抓住這人,全部拉了出來。這人臉上覆蓋着白雪,看不清臉蛋。可是,這身形好象在哪裡見過,很熟悉。

右手在這人臉上掃過,雪花給掃掉,露出白淨的臉龐,煩下無須。軍臣單于的眼睛猛的睜大了。吃驚的盯着眼前之人。

“中行說!”過了半天。軍臣單于這才驚醒過來。

在匈奴中,只有中行說穿漢人衣衫。雖然中行說恨漢朝,這存多年一直如此。軍臣單于對他賞識,也沒有強迫他改穿匈奴的裘衣。

“中行說!中行說!”軍臣單于大叫起來,不住搖動,中行說一顆腦袋左右搖晃。

叫了半天,一點反應也沒有。軍臣單于一探中行說鼻息,還有微弱的呼吸,竟然沒有死。看來,埋在雪裡的時間不會太長。

若是及時施救,中行說還能救過來。問題是,匈奴沒有醫藥。就是軍臣單于有救他之心,卻無此等之力。

最好的施救方法,就是升一堆火,給中行說回回暖,就能救過來。可是,冰天雪地,在哪裡去找柴禾?

軍臣單于在中行說懷裡一陣掏摸。又找到兩塊馬肉,納入懷裡。把中行說放到肩上,扛了起來,放開步子,朝北方走去。

在這種冰天雪地裡,軍臣單于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帶上中行說。那是更加沒有活路了。可是,他是匈奴中少數幾個知道中行說價值的人,沒有了中行說,匈奴就失去了眼睛。

經過此次大敗,軍臣單于胸中熊熊燃燒着復仇的火焰,匈奴什麼時間有過如此大敗?

即使頭曼單于敗於河套。還能帶幾萬殘軍敗將逃回漠北。可他倒好。竟然是孤身一人往北逃。這等恥辱,軍臣單于不可能忍受,依他的性格,一定要復仇,一定要打敗周陽,一定要讓漢朝加倍償還。

要想復仇,必須要有中行說的輔助。沒有中行說的輔助,報仇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如今的漢朝,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漢朝了。經過這一仗,匈奴大敗,損失慘重,沒有數年光景是不過能恢復過來的。

而漢朝一定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練騎兵。一說起騎兵,軍臣單于就頭疼了。今年。匈奴損失了那麼多的駿馬。漢朝繳獲數十萬匹駿馬,一旦練出了騎兵,再配合漢朝先進的科技,精良的裝備,其戰力一定會超過匈奴。

這點,早就得到印證了。周陽打造的一萬騎兵,與匈奴騎兵數度交鋒。總能給匈奴造成可怕的傷亡。要是讓漢朝再多些這樣的騎兵,那還得了?

要想復仇,就需要中行說。中行說才智不錯,心眼多,他一定能想到破解漢朝騎兵的辦法。是以,軍臣單于明知道帶上中行說會拖累他。仍是不得不帶上。

,正泣比北

匈奴固然可恨,其優點也不容抹煞。若論意志之堅定,軍臣單于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他靠着兩塊馬肉。扛着中行說在冰天雪地裡行走,竟然神奇的堅持了三天三夜之久。

三天過後,馬肉吃光了,他的力氣也耗光了,一跤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右手一探中行說的鼻息,雖然微弱。卻未斷絕。

一陣暈眩感襲來。軍臣單于再也挺不住了,頭一歪,暈了過去。

雪花飛舞。雪還在紛紛揚揚的下。軍臣單于和中行說身上的積雪越來越厚,厚厚的一層,慢慢的把二人覆蓋了。

第54章 卷甲而逃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51章 迷惑匈奴第56章 會獵龍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6章 歡喜無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40章 人才濟濟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9章 飛將軍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90章 景帝下葬第36章 調教阿嬌第23章 毒計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4章 實力說話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55章 萬事俱備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61章 晴天霹靂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2章 誓師北進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35章 館陶公主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章 機不可失第10章 東胡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52章 周陽補天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2章 動手了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84章 陣前相遇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0章 臺灣歸降第60章 漢軍出塞第53章 始皇遺詔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4章 血染長城第65章 血染大漠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7章 匈奴第57章 惡有惡報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56章 會獵龍城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26章 自卑否?第30章 廢和親第1章 霍去病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40章 飛騎,出擊!第46章 烈烈英風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6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少年天子第54章 始皇偉哉第2章 一鳴驚人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3章 一個不留第64章 血染大漠第31章 反目成仇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0章 廢和親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21章 雁門血戰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7章 匈奴第13章 英雄末路第53章 始皇遺詔
第54章 卷甲而逃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51章 迷惑匈奴第56章 會獵龍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6章 歡喜無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40章 人才濟濟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9章 飛將軍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90章 景帝下葬第36章 調教阿嬌第23章 毒計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4章 實力說話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55章 萬事俱備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61章 晴天霹靂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2章 誓師北進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35章 館陶公主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章 機不可失第10章 東胡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52章 周陽補天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2章 動手了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84章 陣前相遇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1章 災難降臨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0章 臺灣歸降第60章 漢軍出塞第53章 始皇遺詔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4章 血染長城第65章 血染大漠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7章 匈奴第57章 惡有惡報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56章 會獵龍城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26章 自卑否?第30章 廢和親第1章 霍去病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40章 飛騎,出擊!第46章 烈烈英風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6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少年天子第54章 始皇偉哉第2章 一鳴驚人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3章 一個不留第64章 血染大漠第31章 反目成仇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0章 廢和親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56章 一網打盡第21章 雁門血戰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7章 匈奴第13章 英雄末路第53章 始皇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