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風暴之前

磊青歡天喜地的趕到堂芭侯府,他下車,只見堂邑俱陳愕一館陶公主率領全家人在府門迎候他。

一瞧這排場,慄青就有一種暈眩感。

館陶公主那是太后的心尖肉,驕橫出名,她迎候過誰?除非皇上太后親臨,她纔會親自迎接,朝中那麼多大臣,他就沒有迎候過一個。就是這樣高高在上的人,竟然親自迎接他,慄青真的是受寵若驚,差點歡喜得暈過去了。

慄青三步並作兩步過去,就要說話,可是他的嘴才張開,就給館陶公主搶先了:“劉嫖見過大行令!”

衝他盈盈一福,嫵媚生姿,美不勝收。

“長公主,在下受之不起慄青歡喜得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陳午拜見大行令!”陳午一甩袍袖,讓自己更加得體,這才衝慄青恭恭敬敬的行禮。

“見過堂邑侯!”慄青起緊還禮。

“見過慄伯父!”阿嬌乖巧可愛。一點也沒有了以前的淘氣頑皮勁頭。眨着明亮的眼睛,衝慄青見禮。

“翁主”。慄青可知阿嬌的厲害。別看她年紀那可是能橫着在宮裡走的人。就是太后,景帝見了她。也得哄得着她,她要耍橫便使橫。誰也拿她沒辦法。

要阿嬌對一個人好,不是不可能,得太陽從西邊出來。慄青還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還以爲自己聽錯了,愣了半天,方纔相信那是。

“慄伯父,請進!”阿嬌技彬有禮的邀請。

“翁主,好乖!”慄青把阿嬌那俏媚勁頭看在眼裡,還真有些喜歡。又有些後悔,當初爲何不向慄娘娘提個醒,應了這門親事呢?一衆人前呼後擁,把慄青請進了府。一進府,館陶公主就呼來喝去的,把一衆傭僕使得團團轉,忙着給慄青奉茶上果品,熱情得跟見實太后有得一比,甚至還要更勝數分。

略事歇息,陳午吩咐一聲,傭僕開始設宴。等酒席擺好,館陶公主和陳午客客氣氣,熱情萬分的把慄青請到上之位坐下。

慄青給一家人的恭維話吹捧得有些飄飄然了,竟然只是略事推辭,便高踞上之位。

這餐飯之豐盛自是不用說了。館陶公主爲了這次酒席,不惜進入皇宮,把本該御宴才能用的美食也弄了出來。皇宮是她家花園,她要進便進,要出便出,要弄些美食出來,自然沒有問題。

山珍海味,酷美佳釀,再有一家人的溢美之詞,慄青飄了起來。彷彿不是在人間,而是置身仙境一般。

這輩子,他還沒這麼樂過!

酒酣之際,館陶公主站起身。伸出白玉似的素手,拿着酒壺,前來爲慄青斟酒:“夫行令,昔年之事。劉嫖多有不是之處,令慄娘娘不快。還請大行令在慄娘娘面前多多美言幾句。”

“不敢!不敢”。慄青嘴裡說着謙遜的話,心裡卻是美滋滋的受了。轉念一想,這結親一事,即使不成。能有不是之處嗎?又不是逼你結親,能結便結,不能結便不能結。

“劉嫖就以這杯酒,向大行令賠罪了!”劉嫖盈盈一福,極是恭敬。

“呵呵!”慄棄太歡喜了:“長公主言重了!言重了!何來賠罪之說?。端起酒杯,美滋滋的喝乾。非常享受的亮了亮杯底。

館陶公主再給斟上一杯,笑道:“這杯酒,是恭賀慄娘娘,還請大行令代娘娘吃了這杯!”

慄娘娘親口向慄青說過,景帝要立她爲後了,這高升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慄青也不推辭,一口喝乾,嗒吧着嘴巴,回味無窮呀。

館陶公主再給斟上一杯:“這第三杯酒,是劉嫖願向慄娘娘略效綿薄。不知慄娘娘可肯原諒劉嫖,讓劉嫖小小的立一功。”

“哦!”慄青興致大起,問道:“長公主。這話從何說起?。

館陶公主笑道:“今日我進宮。見了皇上,和皇上說了一陣話。

聽皇上的口氣,立慄娘娘爲皇后的事,就在這一兩天。”

“謝長公主告知!”雖然這事是鐵定了的,卻不知道時間,館陶公主告知慄青時間,還真是讓他歡喜。

就在他歡喜不禁之際,館陶公主的話鋒一轉:“可是,皇上還提到了曹美人、程美人、唐美人,說她們貌美如花,知書識禮,有賢德,有美名。哎,提這些做什麼?”

她好象不經意的一提,還真把慄青給唬住了,臉色有些難看,忙問道:“長公主,皇上還說了些什麼?”

雖然慄娘娘做皇后一事,幾乎已經敲定。可是,景帝這時候提起別的美人,還讚不絕口,絕非無因。要慄青不緊張都不行。

“也沒說什麼館陶公主笑着道:“要是別人問的話,我是不會說的,大行令問起,劉嫖不敢不言。以我看,立皇后這事。得趕緊。時間長了,恐節外生枝。”

“節外生枝?”慄青駭得差點跳起來。這話要是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他一定不信。從館陶公主嘴裡說出來,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置疑。她可是皇上的姐姐,對景帝非常瞭解,她的話不會假。

“大行令,你也別慌。這事需要一個人來出頭,大行令何不立下一功呢?”劉嫖終於說到正事了。

“我?”慄青忙搖頭:“長公主是知道的,在下是娘娘的兄長,至親之人,這得避閒。這事我不能出頭。得請魏其侯出頭。”

竇嬰位高權重,他出頭的話,還真有份量,慄青他們也是這麼安排的

“大行令,你想過沒有?”館陶公主開始給他剖析了:“實嬰身爲太傅,又是朝中重臣,若他出頭。這份量自然是重了。可是,他的功勞更大,他的功勞一大,他的權勢就越大。太子登基以後,是聽你的,還是聽寰嬰的?再說了,竇嬰才智不凡,他的權勢一大,大行令雖是貴爲皇舅,也得聽他擺佈。”

還真是這麼一回事,當初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節,要竇嬰出頭呢?慄青眉頭一挑,沒有說話。

館陶公主知道他心動了,抓住機會下說詞:“與其讓竇嬰立功,還不如大行令出頭。”立皇后這事,干係很大,若是立上一功,對以後的仕途有莫大的好處。

更別說,宮裡宮外都認爲非慄娘娘做皇后不可,景帝賞賜無度,已經在爲立皇后謀戈了,這是種便宜功勞,怎能讓給實嬰呢?慄青心思更加活泛了,眼睛一眯,沉吟起來。

“大行令,劉嫖雖是女兒身。不參與朝中之事。可是,立皇后這事,又是皇上的家事。皇上是我弟弟,皇后就是我弟媳。說起來,我也能出點力館陶公主精明的一面展露出來了:“若是大行令不嫌棄,我願與大行令一道,來玉成此事

“這”館陶公主雖不是朝中大臣,她的話,比十個百個大臣的話管用,若她願出力,這事不成都不行。

“大行令,你出頭。到時,你就說是我要你做的!這樣,我也爲娘娘盡了點力,以後也有個前程不是?”館陶公主的話很有誘惑力:“別看我現在風光,深得太后皇上歡心,說句犯忌的話,太后皇上總有去的一天,我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這話是犯忌的話,卻是掏心窩子的話了,若館陶公主不是真心幫慄娘娘,斷不會如此說話,慄青不再猶豫。重重點頭道:“慄青代娘娘謝過長公主!”

“謝什麼謝,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嘛!來來來,喝酒!”館陶公主熱情的招呼慄青吃喝。

有了館陶公主這一大臂助,還愁大事不成?慄青萬分歡喜,酒到杯乾,直到吃得頭暈眼花,這才告辭離去。

慄青一去,阿嬌的乖巧樣兒不見了,又恢復了調皮樣兒,轉了兩個圈圈,邀功似的道:“阿母,我做的好嗎?。

“好”。館陶公主笑嘻嘻的。撫着阿嬌的秀,讚道:“阿嬌機靈着呢”。

不得不說,阿嬌的表現着實不壞。好象換了個。人似的。

“那人真笨!”阿嬌衝慄青離去的方向指點着道:“我就裝了一會好人,他竟然信了,哼!”

“爛泥扶不上牆,可有些爛泥一心想上牆!哼!”館陶公主俏臉冷了下來,妙目中閃過一抹殺機。

熾衆

慄青回到府裡,已經很晚了。卻是沒有歇息。連忙派人去把竇彭祖找來,兩人開始密議。

原本商議的是,這事由寅嬰來做。由他出頭。慄青如今給館陶公主的話說得心動了,決心要立下一功,不能把如此天大的功勞讓給寰嬰,自然是不會找竇嬰了。

慄青和毒彰祖原本就交情不錯。這幾天更是打得火熱,竇彭祖三天兩頭就要往大行令府上跑一趟,甚至一天數趟。

慄青把寰彭祖引爲知弓,不找他商議,還能找誰呢?

竇彭祖連忙趕來,兩人略一見禮。忙問道:“大行令召我前來。有何事?。

“事情是這樣的慄青把去堂邑府赴宴一事說了。

“館冉公主也要幫娘娘?”窒彭祖有些不信。

“是真的!她這是謀取前程。”票青挺挺胸,昂起了頭顱:“阿嬌雖是得寵,皇上太后總有去的一天,她頂多也就是一個膠東王妃。長公主不趁此時立功,向娘娘示好。還等何時?”

兩個人,都是那種頭腦簡單的人,哪裡想得到館陶公主這是給慄青設的死亡陷阱。兩人不僅不察,反而歡喜無已。冀彭祖笑道:“有了長公主這一臂助,大事可成。大行令、在下、和長公主把這事做成了,就是大功一件,何必讓給寅嬰呢?”

“着啊!”慄青也是這般想的。

兩人商議了一陣,提筆寫奏章。反覆修改,直到沒有問題,這才定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通知羣臣。這事不難,這些天,那麼多大臣巴結慄青,只要慄青一出頭,他們敢不贊成?

計議一陣,兩人決定次日早朝。臨上朝前暗示羣臣便可。

商議妥當,兩人興致極高,又擺上酒宴歡飲。

二人心情非常好,想着升官財的美事。卻沒有想到,他們此舉會捅出多大的禍事。

默熾

天交五鼓,夜暮低沉,又到了上朝的時候。

大臣陸陸續續趕到,很趕就是黑壓壓一片。

未央宮中,燈火通明,太監、宮女、雜役奔走來去,忙着爲早朝做準備。

慄青身着錦袍官服。頭戴進賢冠,手持潔白的玉劣。大袖飄飄而來。今天的慄青與以往大不相同。多了一股子歡喜勁頭。儘管這幾天。慄青天天歡喜無已,卻不能與今天比。

人逢喜事精神爽,馬上就要立下奇功了,他能不歡喜嗎?

他走路象風一樣輕快,很快就進了未央宮。

慄青這幾天一直是前呼後擁。他走到哪裡,都會跟隨一羣大臣。聲勢不今天也不例外,他網進未央宮,就給一羣官員圍住了:“見過大行令!”

“呵呵!見過

“見過大行令!”簧彰祖的聲音響起。

“見過南皮侯!”慄青對竇彭祖另眼相看,深施一禮。

把他的舉動看在眼裡,一羣大臣很是豔慕。

“今日舉事!”慄青和竇彭祖二人對視一眼,略一點頭,開始分頭告知一衆大臣:“不要讓太傅知曉。”

“不讓太傅知曉?”這些大臣微覺奇怪。明明是竇嬰牽頭,怎麼不讓他知曉?雖是奇怪,也不敢違拗即將榮升的慄青,連連點頭稱是。

慄青和竇彭祖爲了功勞。竟然不讓寞嬰知曉。

竇嬰來得比較遲,這些天爲立皇后一事,奔波忙碌,進展還不錯,就是太耗心神,人太困了。等他到來時,慄青和寞彭祖早就叮囑好了一衆大臣,簧嬰還在做着力主立慄娘娘爲皇后,立下大功的美夢。卻不知,慄青和箕彭祖已經搶了他的功勞。

一衆大臣,依次進入宣室殿,準備今日好好表現一番,爭取一個好的前程,無不是精神抖擻,活脫打鳴的公雞。

周亞夫、竇嬰、張鷗三人站在最前面,一臉的肅穆。

申公、董仲舒他們站在各自的位置子上,好象沒有看見羣臣交頭接耳似的,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兒。靜候景帝的到來。

羣臣立功心切,一心盼望景帝早點上朝。可是,事與願違,景帝卻是遲遲沒來,這讓羣臣着實摸不着頭腦。

默默聯

“春陀,快點!要遲了。”景帝身着皇袍。頭戴通天冠,急急忙忙的催促起來。

景帝腳步虛浮,臉色疲憊。春陀看在眼裡。暗中有些好笑,這慄娘娘也太厲害了,竟然把景帝快榨乾了。

聲勢已經造起來了,景帝也的演戲。每天晚上宿在承明殿。慄娘娘快做皇后了,心中歡喜,百般獻媚邀寵,使出渾身解數,把景帝折騰來折騰去。景帝原本就不太好的身子,更加不堪承受,要不疲憊都不行。

“諾!”春陀應一聲,催促起來。隨行的太監、兵士加快了腳步。直奔宣室殿。

“皇上,皇上!”有人壓低聲音在喚景帝。

“誰?”隨行的兵士非常機警。忙把景帝簇擁在中間。

“沒事!你們候着,聯去去就來!”景帝已經聽出是凌肅在叫他,吩咐一聲,快步趕去。

來到暗處,果見凌肅正候着。衝景帝見禮道:“凌肅見過皇上。”

“先生有何事?”景帝深知他的爲人。沒大事不會見他的。更別說了。還是在去早朝的路上把景帝攔下來的,事情肯定很大。

“稟皇上,今日早朝會有異動。”凌肅回答。

“宴嬰耐不住性子了?”景帝明悟之人,馬上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不是竇嬰,是慄青和寰彭祖。”凌肅如實回稟:“適才進宮,他們忙着告知大臣。說今日舉事。”

“天色還早,他們是不想見着早上的太陽了?”景帝擡起頭一望,夜色沉沉,虎目中閃過一抹殺機:“他們要找死,那聯就遂了他們的心願!”

“這兩人,竟然不讓竇嬰知曉。”凌肅有些惋惜。

“不讓竇嬰知道好啊,聯少費些手腳!”景帝臉色肅穆:“寰嬰是太傅,是聯的重臣,是太后的侄子,若是他出頭,聯還真不好辦!慄青和竇彭祖嘛,聯要收拾他們,輕而幕舉。嗯,這事好啊。聯一舉而除兩害!”

竇嬰位高權重。名滿天下,景帝要除他,還真不容易。當初要對付周亞夫,就因爲周亞夫位高權重,名氣大。景帝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謀劃。

慄青和箕彭祖,這兩人在朝中根本就不算什麼。雖然一個是慄娘娘的兄長,一個是實太后心愛的侄子,景帝要除他們,跟捏死兩隻螞蟻沒區別。

“先生繼續盯着他們。”景帝微一頜,一臉的輕鬆。景帝最擔心的就是寞氏一脈和慄氏一脈合流,這兩族同流合污。雖然不一定能礙事,卻也麻煩。如今。一舉而除去,對將來之事再好不過了。景帝哪會錯過這等良機。

“去養心殿!”景帝回來,吩咐一聲。

“皇上,不去宣室殿了?”春陀有些意外。景帝是個勤勉的皇帝,對上朝極爲重視,從不遲到,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竟然還去養心殿。

“先去養心殿。”景帝一甩袍抽。大步朝養心殿而去:“傳周陽,要他立刻來見聯!”

“諾!”春陀應一聲,忙去辦理。

景帝來到養心殿,跪坐在矮几上。還沒喘上幾口氣。周陽就匆匆趕了來。

周陽戎裝在身,威勢不凡,景帝微一點頭,笑道:“周陽,你馬上調兵,把宣室殿圍了。”

“啊!”儘管周陽已經猜到景帝的心思,可是,調兵圍住宣室殿這事,還是讓他意外。宣室殿是朝議的地方,派兵把那裡給圍了,那是天大的事。

“等會。聯叫你下手的時候,你一定要快,不能遲疑!”景帝臉一肅。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

“諾!”既然閻王要人三更死,何必等到五更呢?周陽領命。

景帝一揮手道:“你先去調兵,聯遲點再上朝!”

周陽領命,出了養心殿,周陽擡頭望天,只見夜色沉沉,暗歎一聲:“有人看不到早上的太陽了!”

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2章 豐碩戰果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8章 鴻瓴急使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3章 石破天驚第50章 一言而決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86章 趁火打劫第96章 太后駕崩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章 男兒行第79章 完勝第22章 興師問罪第25章 環首刀第14章 未來之路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30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橫掃第26章 窮追不捨第53章 始皇遺詔第6章 淑女阿嬌第43章 秦朝遺民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章 萬戶侯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15章 滅門之禍第33章 墨家城堡第86章 直下南越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7章 太后逼宮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6章 自尋死路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0章 廢和親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6章 戰力驚人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6章 直下南越第95章 漢家兒郎第76章 不戰而退第76章 血!血!血!(下)第73章 大軍壓境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22章 興師問罪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11章 福兮禍兮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27章 千古偉業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6章 喜悅無邊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20章 漢武帝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章 射鵰者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5章 千年鼎革第35章 千年鼎革第53章 調兵遣將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6章 悠悠我心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章 亮劍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3章 賜官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8章 阿嬌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3章 秦朝遺民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97章 喜得寶駒第2章 一鳴驚人第75章 漢奸
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2章 豐碩戰果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8章 鴻瓴急使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3章 石破天驚第50章 一言而決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86章 趁火打劫第96章 太后駕崩第49章 風暴之前第7章 男兒行第79章 完勝第22章 興師問罪第25章 環首刀第14章 未來之路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30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橫掃第26章 窮追不捨第53章 始皇遺詔第6章 淑女阿嬌第43章 秦朝遺民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章 萬戶侯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15章 滅門之禍第33章 墨家城堡第86章 直下南越第97章 喜得寶駒第12章 再勝一陣第57章 太后逼宮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6章 自尋死路第39章 滿藏而歸第30章 廢和親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6章 戰力驚人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6章 直下南越第95章 漢家兒郎第76章 不戰而退第76章 血!血!血!(下)第73章 大軍壓境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22章 興師問罪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11章 福兮禍兮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27章 千古偉業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6章 喜悅無邊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20章 漢武帝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章 射鵰者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1章 滅東胡(中)第35章 千年鼎革第35章 千年鼎革第53章 調兵遣將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6章 悠悠我心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章 亮劍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3章 賜官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8章 阿嬌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3章 秦朝遺民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32章 天威震怒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97章 喜得寶駒第2章 一鳴驚人第75章 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