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太傅府。

洛陽城經過一夜的血雨腥風,已經逐漸安靜下來。南宮在數千名虎賁羽林的清理下也逐漸恢復了正常。整個洛陽城除了燒成灰燼的朱雀門和四處巡值的步騎士卒,再也看不到一絲大亂的喧囂和血腥。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沒有人跡,往日的繁華蕩然無存。

尚書令盧植進入北宮德陽殿覲見天子,並和脅持天子的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商議解決的辦法。盧植說,如今大將軍死了,何苗也死了,諸位大人想想自己的出路吧?如果你們現在就把天子送回長秋宮,還可以說是護駕有功,不至於身首異處,太后也會看在昔日的情份上網開一面。張讓一聽何苗死了,頓時絕望了,最後一點生存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你們把何苗殺了?”張讓氣急敗壞地說道,“你們以爲這樣就能獨掌權柄?太后就能放過你們?”

“殺何苗的是大將軍手下,和我們無關。”盧植冷笑道,“立即放了天子和陳留王,你們就能活着。”

張讓和段珪兩人根本不相信盧植的話。如果何苗還活着,還控制着北軍,何太后考慮到自己臨朝主政的需要和多年的交情,很可能會赦免他們的罪責。但現在何苗死了,北軍兵權落到了太傅袁隗的手裡,那太后和天子也就失去了最後的倚仗,這對孤兒寡母在將來的日子裡,也只能任由太傅大人和朝中的一幫士族大臣們任意宰割了。至於現在這幫走投無路的中官,除了死路已經別無他途了。

張讓想了很久,提出了一個讓盧植目瞪口呆的要求。他要帶着天子和陳留王到幽州去投太尉劉虞。

盧植和張讓互相怒視着,大殿內的氣氛霎時緊張到了極點。段珪猛地抽出長劍,怒不可遏地指着盧植說道:“快去,去給陛下準備好車駕,我們要離開洛陽。”

盧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段珪望着盧植匆匆而去的背影,十分疑惑地問道:“爲什麼要去幽州?劉虞雖然爲人忠厚不至於殺了我們,但劉虞還是要護駕回京的,我們將來怎麼辦?”

“將來?我們還有將來嗎?”張讓嘆道,“現在不僅僅是我們生機盡絕,太后和天子也是一樣,難道你看不出來?大將軍死了,何苗被袁隗藉機殺了,北軍被袁隗控制了,這洛陽已經是袁隗和士人們的天下了。”

“你是說,袁隗要廢黜少帝?”段珪驀然醒悟。

“袁隗縱容逆賊攻打皇宮,焚燒朱雀門,誅殺何苗,已經犯了彌天大罪。”張讓說道,“何進雖然是我們殺的,但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卻是袁隗,太后難道不知道?所以袁隗和那幫士人要想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了太后和天子。”

“我們已經完了,家人親族估計都已給袁隗殺了,但臨死之前,此仇豈能不報?只要我們把天子和陳留王帶到幽州,袁隗就不敢殺太后,更無法廢黜少帝,重立新君。”張讓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們到了幽州後,立即逼迫太尉劉虞聯合車騎大將軍李弘的力量護駕回京。只要天子回到了京城,袁隗和那幫黨人就等着去死吧。”

段珪擔憂地說道:“李弘手上有先帝遺詔,假如他趁機廢黜了天子,擁立陳留王爲帝……”

“不管誰做皇帝,劉虞和李弘都要把天子送回京城。”張讓冷笑道,“劉虞和李弘如果護少帝回京,他們還會讓袁隗活着嗎?而劉虞和李弘如果廢黜了少帝,袁隗又怎會讓劉虞和李弘回京?他正愁沒有機會誅殺李弘。如果雙方因此而大打出手,你想是李弘贏還是袁隗贏?”

段珪搖搖頭,“李弘現在正在遠征大漠,需要袁隗幫助他穩定洛陽,給他提供糧草輜重,他怎會在這個時候和袁隗翻臉?”

張讓笑道:“洛陽已經大亂,車騎大將軍的遠征已經結束了。”

由於張讓和段珪拒絕放出天子,太傅袁隗和盧植等大臣緊急磋商之後,決定暫時放棄營救天子,先集中精力把北軍控制在手。

這時,最先趕到平樂觀的執金吾丁原和河內太守王匡派人送來急書,說董卓的大軍已經進駐北軍大營,控制了五萬北軍。

太傅袁隗和盧植等大臣相顧失色,難以置信。

袁隗命令各路大軍包圍平樂觀的軍令是在凌晨送出去的,就算董卓一刻不耽誤,他也無法在中午趕到北軍大營,顯然董卓是在更早時候得到了洛陽鉅變的消息。但問題是,他既沒有聖旨也沒有符節,他怎能控制五萬北軍?但丁原和王匡不可能無中生有,這個消息不會有錯。

袁隗和盧植感到局勢失控了,他們立即召集大臣到太傅府議事,同時命令朱儁、劉博和周慎三人攜帶太后懿旨火速趕到北軍大營查探虛實。

平樂觀距離洛陽城只有十里,消息傳遞非常快。當大臣們還在太傅府爭論不休,彷徨無計的時候,丁原再次派人送來消息,說董卓的大軍正從函谷關急速而來,北軍大營裡只有數千西涼鐵騎。丁原問袁隗,是不是立即發動攻擊把董卓趕出北軍大營。

多數大臣贊同攻擊。袁紹說,現在董卓兵力不足,如果發動突襲,定能迅速擊敗董卓。董卓沒有聖旨符節,他即使控制了北軍,也是使用了血腥手段,北軍將士不會甘心服從。尚書何顒說,如果讓董卓掌控了北軍,洛陽的形勢將愈發複雜,還是當機立斷把他趕出京畿爲好。

盧植和尚書許靖等人卻堅決反對。現在情況不明,誰都不知道董卓是不是已經完全控制了北軍,是用什麼辦法控制的北軍。如果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軍心不穩的五萬北軍因此而大亂,洛陽局勢將一發不可收拾。盧植說,只要北軍不亂,洛陽就能迅速穩定,這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不管誰控制了北軍都是一件好事。

許靖說,董卓是本朝重鎮將軍,資歷深威望高,由他暫時掌控北軍並無什麼不妥。洛陽穩定後,進京兵馬都要各回州郡,董卓作爲涼州牧也是要回去的。

“他如果不回去呢?”尚書鄭泰問道。

“長安有左將軍皇甫嵩,河東有車騎大將軍府臨汾行轅的李瑋,京師還有各路兵馬,董卓如果明智的話,還是趁早離開的好。”許靖說道。

袁隗不想放棄對北軍的控制,在他看來董卓根本沒有控制北軍的可能。如果自己不能控制北軍,就不能控制洛陽的局勢,將來洛陽的事也就無法按照自己的設想一步步地走下去,所以他迫切希望拿回北軍的控制權。雖然北軍的段煨和滯留在北軍大營的鮑鴻可能會幫助董卓暫時鎮制他們的部下,但其他北軍將領呢?難道也會屈從於董卓的威勢?

“傳令丁原大人,立即揮軍逼近北軍大營。”袁隗說道,“如果董卓拿出了天子命令他節制北軍的聖旨和符節,那就算了,如果沒有,把他請出北軍大營。”

中午,朱儁、劉博和周慎三人飛馬而回。

“怎麼回事?”袁隗急忙迎上去問道。

“那是天子給何苗的聖旨。”朱儁臉顯怒意,忿忿不平地說道,“雖然那聖旨上血跡斑斑,幾乎看不到字跡了。但印璽卻非常清晰。董卓膽子太大了,這種事他都敢做。”

“給何苗的聖旨?”袁隗霍然醒悟,“原來奉車都尉董旻騙了我們。那董卓又怎麼騙過了北軍諸將?”

“不知道他在聖旨上做了什麼手腳。”朱儁說道,“我私下問了一下北軍中侯張遼,那聖旨北軍諸將都仔細覈驗了,確實是真的。越騎校尉伍孚好象對聖旨的真僞有懷疑,結果被董卓殺了。現在曹操、鮑鴻,還有原西園軍幾十名軍官都被董卓說服了,正在幫他穩定軍心。北軍已經被董卓盡數控制了。”

袁隗沉吟不語,心內驚駭不已。

“朱大人看到北軍將士對董卓大人統領北軍的事深信不疑,隨即打消了宣讀太后懿旨的念頭。”劉博說道,“朱大人謊稱奉太傅大人的命令到北軍大營安撫軍心,和董卓大人隨意說了幾句話後就告辭回來了。”

“大人,現在我們急需的是穩定洛陽,不宜再生變故。”朱儁躬身說道,“下官自作主張,願受責罰。”

“公偉處置得當,何罪之有?”袁隗笑道,“你們先回去休息吧。”

書房內,袁隗和盧植相視苦笑。

“讓董旻去殺何苗,本意是想堅定董卓的廢黜之心,誰知道卻出了這麼一個岔子。”袁隗搖頭道,“早知道出這事就不讓董旻去了。”

“董卓控制北軍,並不影響我們的廢黜之計,相反,他實力強勁了,會更有決心廢黜天子重立新帝。這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盧植說道,“只是,我們的計策要重新修改,否則將來很難把董卓逼出京城。”

“你是說,徵調車騎大將軍的軍隊?”袁隗皺眉問道。

“等到董卓完全控制了洛陽,他手上至少有十萬大軍。目前除了車騎大將軍,已經無人可以抗衡董卓。”盧植嘆道,“兩天之內,竟然發生了這麼多驚天動地的事,誰能想到?京畿形勢發展太快,根本不是我們所能控制,也不是我們所能預測和想象的。”

“現在看來,先帝是對的,如果沒有車騎大將軍,我們將來怎麼辦?我親自北上,先到晉陽見見趙岐、蔡邕和許劭,然後到幽州和劉虞談談。”

“子幹,如果我們逼走了董卓,又來了李弘,那就更頭痛了。”袁隗猶豫不決地說道。

“太傅大人,李弘爲什麼率兵南下?爲什麼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還要遠征大漠?這些事我們過去探討的很透徹,我們知道是北疆越來越嚴重的危機逼得李弘不得不南下威逼朝廷,北上遠征大漠。”盧植說道,“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李弘如果遠征大漠成功,雖然可以讓北疆暫時擺脫危機,卻也把他自己拖進了一個更大的危機,那就是即將籌建的漢北郡。”

“我們可以預見到遠征大漠的勝利,因爲李弘只想佔據北部鮮卑和彈汗山的疆域,只想在北疆邊郡以北開拓一塊巨大的緩衝地以保護內郡,他勞師遠征兩千裡的可能已經非常小了。但李弘爲了守住這塊巨大的疆域,他至少需要二十萬大軍,需要數不清的錢糧,他在未來的十年內,已經無法對京畿形成很大的威脅了。”

“現在我不是擔心李弘南下威脅京畿,而是擔心他無力南下支援我們。他帶着大軍南下了,那漢北郡和北疆邊郡的安全怎麼辦?”盧植捋須嘆道,“將來,董卓不願意走,而李弘也未必願意南下啊。這正是我打算親自北上的原因。我必須在適當的時候督請李弘南下,然後我還要保證他在逼退董卓後,能夠迅速返回北疆。”

袁隗想了很久,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

盧植笑道:“最遲今年冬天。”

袁隗點點頭,“那你看,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圍住平樂觀?”

“當然要圍住他。不圍住他,他還以爲我們怕了他,以爲我們不知道他是怎麼欺騙北軍諸將奪取統兵大權的。”盧植說道,“圍住他,讓他感到岌岌可危,我們纔好和他談。”

“誰去談合適?”袁隗問道,“本初怎麼樣?”

“本初不行,他身份特殊,容易暴露大人的意圖,我看還是讓伯求去吧。”盧植說道,“至於本初,你還是按照原來的辦法讓他儘早離開京城。”

袁隗站起來說道:“那好,就這麼辦吧。要快一點,洛陽越早穩定越好。”

執金吾是諸卿之一,其職權就是統領北軍,所以丁原理直氣壯,要率軍進駐北軍大營,要覈驗董卓手中聖旨的真僞。董卓不睬他,也不同意他進駐大營。現在北軍歸他節制,北軍大營誰都不讓進。丁原大怒,指揮士兵強行衝撞轅門。雙方士兵隨即發生衝突,都尉呂布一馬當先,把前來阻擋的北軍士兵打得狼狽逃竄,連緊閉的轅門都給他撞開了。

董卓在北軍諸將的簇擁下,遠遠看着圍在轅門附近大打出手的雙方士卒,指着勇猛無敵的呂布問道:“那是誰?”

張遼躬身回道:“此人是丁原丁大人手下的都尉呂布呂奉先,下官在雁門關的時候,曾經和他並肩殺敵,是一員猛將。”

董卓連連點頭,大爲讚賞。

“文遠,你和他很熟嗎?”

“何止是熟。”張遼笑道,“下官這條命還是他救的。”

董卓笑道:“那好,晚上你去拜訪他一下,和他約個時間,我要見見他。”

不久,丁原接到了太傅袁隗的軍令。袁隗命令他後退五里,和王匡、橋瑁、鮑信,還有剛剛率部出城的袁紹、王允一起圍住平樂觀。

黃昏時分,牛輔、胡軫等西涼將領率領一萬大軍趕到了平樂觀。他們被袁紹擋住,只好於顯陽苑附近紮營休息。

天黑後,尚書何顒在十幾個衛兵的護衛下,飛馬趕到了平樂觀。

董卓雖然用假聖旨控制了北軍兵權,但他心裡忐忑不安。他倒不是懼怕包圍平樂觀的幾路兵馬,而是天子。上午,朱儁劉博和周慎帶人來到大營的時候,他就緊張了很長時間。如果朱儁當時拿出了節制北軍的聖旨和符節,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殺了朱儁,要麼老老實實地把到手的兵權交出去。北軍將士可不是自己的西涼兵,他們絕對忠誠於天子。即使是老朋友段煨,他也只認聖旨不認人,所以董卓只有殺朱儁。還好,朱儁隨便看了看那道血跡斑斑的聖旨後掉頭就走了。

董卓和李儒因此認定洛陽城內的動亂還沒有結束,天子和太后還在奸閹手裡。

董卓大喜,隨即整頓北軍。他大力收買西園軍將領,讓他們統領各部,並把北軍十幾個軍司馬全部徵調到自己的大帳內暫時任職參軍事。五萬北軍將士有四萬是原來的西園軍,這些西園軍裡又有十幾個軍司馬、軍候原來就是董卓的手下,他們都是去年跟隨董旻到京參加西園軍的西涼軍官。一番大調動之後,董卓感覺心裡踏實多了。

何顒的到來證實了董卓和李儒的猜想。何顒直言不諱,把洛陽的局勢詳細解說了一下,然後說道:“大人雖然用非正當的手段控制了北軍,但太傅大人還是非常感激大人能夠及時予以援手,只是大人想過天子脫困之後的事嗎?”

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四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
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四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