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

公孫瓚把鮮于輔和閻柔迎進了府衙。

三人靜靜地坐在大堂上,誰都不說話。太傅劉虞的死,對幽州衆將的衝擊太大了。公孫瓚雖然沒有殺死太傅大人之心,但太傅大人卻因他而死。鮮于輔和閻柔爲此耿耿於懷,對公孫瓚非常怨憤。公孫瓚也是愧疚難當,自覺無臉見人。

“伯珪兄,太傅大人至死都沒有怨恨你,他一直在爲你辯解,一直希望大將軍留下你的性命,希望你留在幽州戍守邊疆。”鮮于輔看看神情黯然的公孫瓚,沉聲說道,“事到如今,你還想怎麼樣?你難道非要逼着大將軍殺了你?”

“伯珪兄,你知道大將軍爲了你,得罪了多少人,承受了多大壓力嗎?”閻柔忿忿不平地說道,“大將軍要救你,你不但不領情,還要和大將軍對陣疆場,你是不是腦子壞了?”

鮮于輔衝他搖搖手,示意他不要激動,“伯珪兄,你可以不爲自己考慮,也可以不爲自己的家族親人考慮,但你總要爲追隨你十幾年的兄弟考慮。我問你,他們有什麼過錯?他們犯了什麼罪,要替你陪葬?還有,你和大將軍以命搏命,誰高興?是大將軍?是我們這些多年的兄弟?還是那些胡人?”

公孫瓚心裡一陣戰慄,淚水忽然潤溼了眼眶,“我還能躍馬揚鞭馳騁大漠嗎?我還能帶着鐵騎征戰沙場嗎?”

“你走到窮途末路了,纔想到自己的過去,纔想到昔日的艱難。”閻柔怒氣沖天地說道,“你在冀州界橋打大將軍的時候,你爲什麼不想想過去?爲什麼不想想我們這些兄弟?”

“這仗我們如果打贏了,你會怎麼說?”站在公孫瓚身邊的關靖突然冷笑道:“你們誰能保證,將來大將軍不會象董卓一樣,挾持天子篡奪社稷?”

“你還想打?”閻柔猛地站起來,指着關靖說道,“伯珪兄就是受了你這種小人的欺騙,纔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你不相信大將軍,那你相信誰?是你自己還是袁紹?你連太傅大人都不信任,你還會相信誰?今日天下大亂至此,就是因爲大漢到處都是你這樣自以爲是的奸侫小人。”

“好了,好了。”鮮于輔急忙阻止道,“伯珪兄有伯珪兄的想法和難處,你不要把所有的罪責都推給士起。他也是爲了伯珪兄。”

閻柔和關靖互相瞪視着,氣氛緊張。

“伯珪兄,事已至此,你還是退一步吧。”鮮于輔勸道,“你退一步,我們還是兄弟。我們兄弟在一起,可以爲大漢的中興而並肩殺敵,可以爲大漢的雄起而浴血奮戰,將來我們也能因此而名垂青史。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公孫瓚想了很久,終於點頭道:“我去拜見大將軍。”

七月下,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率部出降,幽州平叛結束。

公孫瓚遵從大將軍令,保留三千白馬義從,主掌涿郡、漁陽、右北平等郡縣的軍屯。其餘一萬多幽州步騎由鮮于輔、鮮于銀、李溯統領,暫時駐軍於薊城、盧龍塞和遼西、遼東三地。

李弘隨即上書天子報捷,爲北疆諸將奏請封賞。

大漢國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八月,大將軍李弘率鐵騎進入遼西,安撫郡縣和烏丸諸部。

九月,大將軍李弘渡過遼水河,在遼東太守公孫度的陪同下,巡視遼東。

十月,大將軍李弘攜兩位夫人巡視東部鮮卑部、中部鮮卑部,並在大燕山談月谷和柯比熊、熊霸、裂狂風、裂暴雨、闕昆等鮮卑首領盤桓數日。

十一月上,大將軍和兩位夫人回到漁陽城。

早已等候在這裡的鮮于輔、閻柔、司馬朗等北疆軍政大吏急忙迎上,匆匆稟報這幾個月發生的諸多大事。

十月初,天子賜封聖旨送到邯鄲。

天子同意大將軍的奏請,轉拜安北將軍鮮于輔爲鎮北將軍,於幽州薊城開府,督領幽州兵事。公孫瓚、鮮于銀等北疆將領均受其節制。

轉拜龍驤將軍徐榮爲徵西將軍,於河東安邑開府,楊鳳、華雄、張白騎等北疆諸將皆受其節制。

同時,天子下旨,從大將軍之議,拜原代郡太守王澤爲幽州刺史,原西河太守崔均爲幷州刺史,大司馬府法曹掾郭策爲冀州刺史。

北疆諸將平叛有功,天子依照大將軍的奏請,轉拜閻柔爲度遼將軍,坐鎮雲中督領長城以北邊郡兵事,看護邊郡諸胡。轉拜龐德爲虎威將軍,督領大漠兵事。轉拜燕無畏爲厲武將軍,督領漠北都護。轉拜玉石爲武衛將軍,坐鎮晉陽,督領長城以南諸郡兵事。

另外,天子還轉拜麴義爲左將軍,張燕爲右將軍,趙雲爲龍驤將軍,楊鳳爲鎮護將軍,顏良爲鎮軍將軍,鮮于銀爲鷹揚將軍,衛峻爲驤武將軍,姜舞爲厲鋒將軍,楊明爲揚烈將軍,拜封華雄、文丑、高覽、張郃、孫親、王當、張白騎等北疆中郎將爲各級將軍,拜封何風、李溯、徐晃、高順等十幾位北疆行中郎將、校尉爲各級中郎將。

以上諸將皆聽命於大將軍,隨大將軍繼續討伐叛逆。

“好事說完了,接着說說壞事。”李弘放下天子犒賞北疆軍的聖旨,笑着對鮮于輔說道,“鎮北將軍好象急不可耐了。”

鮮于輔神情緊張地說道:“大將軍,長安地震了。”

李弘一驚,“什麼時候的事?陛下怎麼樣?可有陛下的消息?”

“上個月辛丑日(二十七)爆發的大地震,關中形勢非常糟糕。”司馬朗遞上一卷文書,急切地說道,“這是徵西將軍徐大人的八百里急報。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關中任何消息,陛下安危如何,我們一無所知。”

“急令徐榮和玉石兩位大人,請他們立即和關中取得聯繫,同時迅速籌措賑災錢糧,儘快送到關中。”李弘掃了一眼徐榮的急報,擔憂地說道,“六月的時候,關中下了一場大冰雹,接着華山發生地震,事隔四個月後,長安又發生地震,關中今年的收成可想而知。”

“對了,今年北疆、冀州、幽州的收成怎麼樣?今年冬天不會再餓死人了吧?”

司馬朗連連搖頭,苦笑無語。

“怎麼了?難道冀州也受災了?收成不好?”李弘心裡一窒,大聲問道。

“天災是沒有,但**不斷啊。”鮮于輔嘆道。

李弘驀然想到了張燕。難道他沒有控制住局勢?

“大將軍,今年三地的收成不錯,基本上和我們的估計差不多。”司馬朗解釋道,“但我們無法控制流民北遷,冀州流民的數量正在持續增長。”

李弘目瞪口呆。兗州在曹操的治理下,不是穩定了嗎?幽州戰事結束,青州的田楷和劉備隨即放棄了攻擊。河南諸州不再打仗了,哪來的流民?

“河南又爆發了瘟疫?”

司馬朗搖頭苦嘆,“河南戰事復起,天災**一個接着一個,百姓飽受苦難,悲慘至極。”

“河南戰事復起?”李弘吃驚地問道,“田楷和劉備不願受撫?”

“田楷和劉備雖然不願受撫,但青州戰事卻已經停下。”司馬朗說道,“河南現在最大的戰事是曹操打徐州。”

“曹操打徐州?”李弘難以置信,“這個時候,他竟然打徐州?”

五月,奉旨招撫各地州郡的皇甫嵩、朱儁返回長安,其中願意尊奉天子和朝廷,並給朝廷上繳賦稅的只有徐州刺史陶謙。天子大喜,拜陶謙爲安東將軍,兼領徐州牧,封溧陽侯。隨同朱儁一起到長安的徐州刺史府別駕趙昱、治中王朗分別被拜爲廣陵太守和揚州會稽太守。

當趙昱和王朗帶着天子拜服陶謙的聖旨趕回徐州時已是七月,此時陶謙正在泰山和任城一帶攻殺黃巾軍。

黃巾首領下邳人闕宣聚衆數千人,自稱天子,活動於泰山、魯國和任城一帶,不時入侵徐州的彭城國和東海郡。陶謙率軍攻擊,把黃巾軍打得大敗,並趁機佔據了豫州的魯國,兗州的任城和泰山郡南部的費國等許多縣城。

闕宣隨即南逃,並和活動在豫州沛國、汝南一帶的何儀、劉闢等黃巾軍會合。

陶謙率軍追擊,並聯手袁術,在下邳郡一帶圍剿黃巾軍。不久,闕宣被殺,何儀、劉闢等人戰敗,投降了袁術。

下邳郡位於徐州、豫州和揚州的交界處,一直沒有受到戰火的洗劫。這一次黃巾軍和官軍的連番大戰,對下邳郡傷害很大,許多當地百姓和在此避禍的流民不得不四處逃難。

袁術不允許流民進入揚州,他派大軍封鎖了所有南下的馳道和關隘。流民無奈,只好輾轉北上。

這些流民還沒有趕到兗州邊境的時候,一場連續二十多天的大雨侵襲了徐州和揚州。兩州的所有河流全部暴漲,許多大河決堤,受災百姓達百萬之衆。受災最嚴重的就是徐州了。

徐州這幾年飽受黃巾之禍,每年都打仗。今年陶謙帶着徐州軍從年初打到現在,幾乎就沒有停過。不是和黃巾軍打,就是和曹操打,徐州錢糧因此消耗嚴重,庫房空竭。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水災,陶謙哭天搶地,一籌莫展,賑濟非常不力。

流民沒有飯吃隨即成了暴民,暴民隨即和聚集在泰山附近的黃巾軍走到了一起,黃巾軍勢力於是再度復起。管承、吳霸、管亥等人趁着徐州水災嚴重的時候,帶着黃巾軍殺向了東海、琅琊。陶謙又要救災,又要抵禦黃巾軍的進攻,苦不堪言。

九月的時候,陶謙向青州的田楷、河北的大將軍李弘、揚州的袁術求援。

陶謙任幽州刺史的時候,田楷是他的掾屬,兩人關係非同一般。田楷接到書信後,回書陶謙。目前幽州戰事不明,公孫瓚生死未卜,北疆軍虎視眈眈,我大軍主力被牽制在黃河南岸一帶,無法動彈。等黃河封凍之後,我立即派援軍趕到徐州。

袁術回書陶謙說,老哥,我比你還苦啊。我的大軍目前正在攻打盧江郡,無法北上支援你。九江郡今年因爲受了水災,災民如潮,糧食根本不夠吃。士卒們爲了充飢,只能在河溝裡撿河蚌,撈魚蝦。老哥,如果你有多餘的糧食,記得一定要借給我,我明年還你。

此時大將軍李弘還在幽州,遠水救不了近渴,陶謙的書信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任何迴音。

中原地區再度爆發戰亂和災禍,流民驚恐至極,向河北蜂擁而去。

曹操非常擔心,他既害怕流民在兗州暴亂,又害怕流民在兗州餓死了誘發瘟疫。所以他急令各地郡縣,盡力幫助流民維持生命逃往河北,減少兗州爆發災禍的可能。

曹操越擔心,災禍來得就越快。

曹操和荀彧、毛玠、陳宮、戲志纔等人商議多次,一致認爲要想在中原稱霸,首先要有根基。兗州乃四戰之地,無法成就霸業。如今大將軍李弘據有冀州,袁紹據有關東和荊豫兩州,自己要想和他們鼎足而立,只能奪取徐、揚兩州爲根基。

曹操整個夏天都在爲奪取徐州的事絞盡腦汁。闕宣起事後,曹操隨即看到了機會。他任由闕宣在泰山、任城一帶爲禍,忍而不發。闕宣懼怕曹操,轉而侵襲徐州。陶謙如曹操所料,出兵平叛,並且佔據了任城和泰山郡的南部。

曹操準備藉口出兵了。恰好此時徐州爆發了水災,然後災民暴亂,而陶謙剛剛擊殺黃巾軍,糧草不濟,實力巨損。曹操拍手稱慶,這真是天賜的良機,徐州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手了。

曹操急書陶謙,要他歸還郡縣,同時出擊任城。

另外,他還急書隱居於徐州琅琊郡的父親曹嵩,叫他急速返回兗州,免得被陶謙所害。又令泰山郡太守子劭,派兵保護自己的父親安全返回陳留。曹操的父親前太尉曹嵩罷職歸家後,爲了避禍,遷到了徐州的琅琊郡居住。

曹操趁火打劫,陶謙氣得咬牙切齒。

他一邊領軍迎戰,一面急令都尉張闓領兩百鐵騎急赴琅琊郡,抓捕曹嵩。我把你父親抓了,我看你還敢不敢打我徐州。

這個張闓過去是黃巾軍首領孫觀的部下,濟北大戰後,大帥司馬俱陣亡,孫觀走投無路,在好友徐州騎都尉臧霸的勸說下,投靠了陶謙。張闓帶着鐵騎趕到琅琊郡的郡治開陽城,發現曹嵩已經先得到消息走了。於是他馬上沿着武水河北上追殺,大約追了兩百多裡,趕到費國城,追上了曹嵩。曹嵩以爲是泰山太守子劭派來保護他的兵馬,沒有防備。

張闓對曹操恨之入骨,此刻早已把陶謙的囑咐忘到腦後。他一聲令下,兩百多人如狼似虎,一擁而上,把曹嵩一家老小四十多口殺了個乾乾淨淨。張闓知道自己闖了禍,也不敢回覆陶謙,帶着手下和財物匆忙逃到揚州避禍去了。

子劭派來接應曹嵩的兵馬不久趕到了費國城,發現了曹嵩一家人的殘骸。聽說曹嵩一家被殺,子劭魂飛天外,連夜帶着家小取道青州,逃到了河北。

曹操聞訊悲憤至極,一邊舉喪,一邊書告河北李弘、關東袁紹、青州田楷,說自己要打徐州陶謙,要報仇,希望得到三地大吏的理解和幫助。

十月初,曹操於昌邑誓師出兵。離開昌邑時,曹操握着張邈的手,把自己一家老小盡數託付,“我要是死了,請孟卓兄給我妻兒一口飯吃。”

曹操率五萬大軍,由任城而下,直攻東海、彭城,半月之內,連克十城。

兗州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徐州百姓驚駭至極,四散而逃。

“現在徐州戰況如何?”李弘不待司馬朗說完,怒聲問道,“陶大人可有求援書信送到河北?”

陶謙當年在西涼戰場上對李弘極爲照顧,李弘爲此一直心存感激之情。此時聽說陶謙危在旦夕,心急如焚。

“曹操連戰連勝,徐州軍一敗塗地。陶大人四處求援,苦苦哀求,就差沒有以血寫書了。”司馬朗拿起一份書簡遞給李弘,“最近一段時間,徐州的求援書信幾乎天天從青州送來邯鄲。長公主和張溫等大人連番催促北疆軍出兵相助,但右將軍張燕大人置若罔聞,拒不出兵。”

“爲什麼?”李弘聽到張燕的名字,突然冷靜下來,“右將軍的理由是什麼?”

“右將軍說,到了十二月,黃河隨時可能封凍,渡河南下的北疆軍一旦失去河北糧草支援,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他拒不出兵。”

“還有嗎?就這個理由?”李弘問道。

“還有流民,還有賑災,還有財賦緊張,理由很多很多……”司馬朗十分不滿地說道,“關中局勢不穩,關東又屯重兵於函谷關,所以右將軍還建議徵西將軍徐榮大人立刻徵調屯田兵,準備入關。”司馬朗漲紅着臉,激動地說道,“右將軍甚至質問長公主,到底是勤王重要,還要平叛重要。長公主被他氣哭了。”

“是嗎?”李弘和鮮于輔、閻柔互相看看,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長公主給右將軍氣哭了?”

“大將軍,你出巡幽州,讓右將軍張燕大人主政河北的目的是什麼,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司馬朗苦笑道,“右將軍不愧是黃巾軍的大帥,手段極爲厲害。他由捕殺叛逆開始,轉到肅貪,再由肅貪開始整治冀州吏治,一夜之間,他在冀州九郡抓捕了六百四十二名大小官吏,其中包括四個太守、國相,二十一個縣令縣長。”

李弘駭然變色,“你爲什麼不早告訴我?他抓這麼多人,冀州諸府等於癱瘓了。”

司馬朗指着案几上的一堆書簡,無奈地說道,“你在遼東,在大漠,行蹤不定,我怎麼告訴你?”

“不過,冀州諸府沒有癱瘓。右將軍早在五月就從邊郡各地徵調了十幾名大吏,還從晉陽大學堂和邯鄲大學堂徵募了大約一千名諸生。他讓這些人集中在邯鄲研討了三個月的新制,然後分派到冀州、幷州和幽州衆多府衙任職。”司馬朗望着李弘,連連搖頭,“大將軍,這位黃巾軍大帥比你狠多了。冀州鬧得最厲害的時候,他竟然成功招撫了黑山黃巾軍,讓於毒、郭大賢等人帶着軍隊趕到了邯鄲。”

“右將軍雖然利用軍隊成功壓制了河北各方勢力對他的反抗,但現在北疆軍內部和河北諸府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司馬朗拱手說道,“大將軍,你應該回邯鄲了,否則,冀州要出事了。”

“出事?”李弘詫異地問道,“冀州諸府既然能正常運轉,河北會出什麼事?”

“左將軍麴義大人率軍返回冀州後,對右將軍的做法非常不滿,兩人在行轅爭吵了數次。”司馬朗憂心忡忡地說道,“大將軍,你快點回去吧。左將軍如果和右將軍鬧起來,對北疆軍不好。”

“雲天對飛燕不滿?”李弘笑道,“雲天統領大軍駐防冀州,飛燕主掌河北軍政,兩人各幹各的,會有什麼衝突?”

“聽說是爲了出兵青州的事?”鮮于輔小聲說道,“魏攸和關靖奉命到青州招撫田楷和劉備。關靖到了青州後,突然出爾反爾,誣衊大將軍殺死了太傅大人,囚禁了伯珪兄。田楷和關靖是親戚,他當然聽關靖的,於是就把魏攸趕了回來。田楷讓他帶信給大將軍,說受撫可以,但必須要讓伯珪兄親自到青州。”

“雲天聞訊大怒,當即就要攻打青州,但飛燕不同意。飛燕認爲,如果伯珪兄忠誠於大將軍,當然可以派他去青州招撫。招撫成功,河北不但得到了青州,還得到了伯珪兄的忠誠,如果招撫不成,伯珪兄背叛了大將軍,留在了青州,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最起碼消除了河北的一個隱患。”

“就爲這事?”李弘啞然失笑,“羽行兄,是不是還有其它事?”

鮮于輔爲難地笑笑,“聽說,飛燕最近爲了賦稅改制的事,得罪了很多門閥富豪。”

李弘心裡早已猜到,他臉色稍變,冷笑道:“這個雲天,手伸得越來越長了。”

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書友們閒聊長安兵變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
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書友們閒聊長安兵變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