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

十二月下,晉陽,大雪紛飛。

春節即將來臨,晉陽城上下洋溢着祥和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在忙着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種掃塵習俗據《呂氏春秋》記載,在堯舜時代就有了。掃塵在北方叫“掃房”,在南方叫“撣塵”。“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意味着:“除陳布新”,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希望能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

當人們都在忙着清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準備過年的時候,朝中的大臣們卻聚在宮中,爲是否支援西疆攻打關中而激烈地爭論着。

中書監座落於宮中的鳳凰池,距離禁中只有幾十步,非常方便長公主進出。因爲關中的戰局直接影響到了未來的中原大戰,所以長公主一大早就到了鳳凰池,召集丞相蔡邕、太尉徐榮、御史大夫劉和、尚書令李瑋、中書監令荀攸等公卿大臣商議應對之策。

韓遂的奏章已經送來幾天了,公卿大臣們各執一詞,分歧極大,但反對援助韓遂的意見明顯佔據上風。

也許這幾天大臣們在朝堂上吵累了,現在大家都坐在寬敞裡的堂屋內,看着屋外美麗的雪景,就着精緻的小火爐,悠閒自得地小聲說笑着,氣氛很輕鬆。

長公主高居上座,和丞相蔡邕、太常崔烈正在說着田疇年後娶親的事。田疇站在長公主的身後,滿臉笑容,靜靜地聽着,陶醉在自己的幸福裡。

“龍驤將軍、執金吾趙大人到……”隨着門口值司宦官的喊聲,趙雲帶着滿身雪花,大步走了進來。

他現在統領北軍駐紮於龍山大營。接到長公主的詔令後,急馳四十里趕到晉陽參加政議。

長公主揮揮手,請行禮之後的趙雲坐到席上,“今天,我拜託諸位大人不要吵了。大家把各自的理由說清楚,不要互相攻擊,更不要有辱斯文開口謾罵,否則,我把他趕出鳳凰池。”

支援西疆,雖然以錢糧爲主,但它主要牽扯的是兵事。所以太尉徐榮在長公主的目光示意下,首先闡述太尉府的意見。

徐榮出任太尉,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認同。徐榮和鮮于輔都是幽州人,都是出身於當地一定聲望的大族,都是功勳顯赫的北疆大將,爲人也都很穩重謹慎。但兩人有個根本不同點,那就是鮮于輔身上流淌着胡人的血液,這是晉陽朝廷很多大吏不能接受鮮于輔的主要原因。其次,鮮于輔和徐榮相比,性格上更爲耿直忠烈,這種人的缺點是不容易變通,這從長公主推行土斷之策時兩人所採取的截然不同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

鮮于輔很明智,他知道自己的出身和性格都不適合朝堂。過去的北疆和今日的河北根本就是兩回事,所以他毫不猶豫地走了。他覺得自己的天地是北疆,只有那裡才能讓自己重新找回尊嚴和自信。長公主和朝廷拜他爲左衛將軍,坐鎮幽州,也算是對他選擇離開朝堂的一個安慰。

徐榮堅持援助西疆,幫助西疆打下關中。

關中爆發大戰,對河北的好處很多。

關中大戰,會把袁紹的主要兵力牽制在關中戰場上。袁紹兵力不足,無法集中力量攻打河內,這有助於張遼守住河內,在河內站穩腳跟,威脅洛陽。隨着關中大戰的持續,袁紹對中原的影響也會急劇減小。曹操、劉備勢必會趁機攻打袁術,中原各方之間的征伐將更加激烈,這有助於我們在未來數年拿下中原。

不管關中大戰的結局如何,袁紹的損失都將非常驚人,這會嚴重打擊袁紹的實力。袁紹實力不濟,對河北的好處顯而易見。

“諸位大人爭論不下的焦點不在於關中大戰對河北的好處,而在於關中大戰對河北的危害。”徐榮接着話鋒一轉,把這幾天大臣們反對支援西疆的原因說了出來。

關中大戰,受損的不僅僅是袁紹,還有河北。

河北要爲此付出沉重代價,一是因爲財賦短缺,攻打中原的時間肯定要推遲,平定天下的時間自然也要後延,二是韓遂一旦佔據關中,西疆實力驟然膨脹,這必將助長韓遂的野心。在各方實力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他極有可能背叛朝廷,憑藉關中之利,割據稱雄。此舉純粹是養虎爲患。

“諸位大人的擔憂很有道理,但我請諸位大人把目光向後看看。徐榮神情凝重,揮手說道。

大漢之所以走到今天,難道僅僅是因爲奸閹、董卓之流禍亂社稷?難道僅僅是因爲黃巾軍前赴後繼的舉兵叛亂?或許有人說,社稷的危亡,和大漢積弊成弱,和大漢幾十年的流民之災,和大漢幾十年來的天災人禍都有關係,但大家爲什麼不說持續了一百多年的西疆叛亂,也是大漢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朝廷爲了平息屢剿不止的西疆叛亂,前前後後投入了幾十萬大軍,數百億財賦,耗盡了大漢國力。而本朝的數位皇帝面對空無一物的國庫,只好加重賦稅,賣官鬻爵,甚至還賤賣罪責。大漢走到今天這個搖搖欲墜的困境,和朝廷近百年來,堅決主張出兵剿殺西疆叛亂有很大原因。

朝廷爲什麼要極力維持西疆的穩定?

因爲西疆是關中的門戶,是京畿的門戶,西疆不穩,羌人的鐵騎會趁虛而入。西疆一旦成爲羌人的牧場,關、洛就成了戰場,中原將直接面對胡人的攻擊。

當初大將軍毫不猶豫地答應韓遂,願意爲西疆提供賑濟的時候,河北很多大吏不理解,大將軍還爲此召集衆吏,特意做了一番解釋。

韓遂雖然是西疆叛軍首領,但他是漢人,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受撫,他都是漢人。他至今還是大漢朝廷的鎮西將軍,他要爲保護西疆而奮戰。回頭看看這十幾年來韓遂在西疆的所作所爲,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韓遂的努力,才讓大漢保住了西疆這塊土地。

我們今天的目標是什麼?是中興大漢,不是稱霸天下,更不是爲自己打下一片江山。

西疆是大漢的疆域。爲了保護大漢領土,爲了擊敗入侵大漢的胡族,即使韓遂是叛逆,我們也要支持他,因爲那時韓遂和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他在爲大漢而戰,在爲大漢的每一寸土地而戰。

將來,當我們站在那塊染滿了鮮血的土地上,當我們看到那些曾被我們視爲叛逆的累累白骨的時候,你還認爲他們是叛逆嗎?不是,他們是大漢的英雄,是爲大漢護守每寸土地的英難。

只要大漢在,西疆就在,西疆永遠是大漢的一部分。我們決不能丟失西疆,決不能讓西疆在胡人的鐵蹄下飽受蹂躪。這就是我們幫助韓遂的原因。

“今日的西疆是個什麼局面,相信諸位大人不是很清楚。”徐榮穩定了一下自己稍稍激動的情緒,繼續說道,“請諸位大人把目光投向今日的西疆。”

西疆的東羌雖然已經歸順朝廷,但西疆還有西羌,包括南面的白馬羌、參狼羌和西河(今青海)附近的燒當羌等數十種大小部落,還有涿邪山以西的鮮卑人,還有西域諸國。

白馬羌、參狼羌、燒當羌等諸種部落趁着大漢戰亂紛起之際,不停地向金城、隴西、武都方向展開攻擊,威脅涼州腹地,牽制了西疆大部分兵力。

同時間,燒當羌部分部落翻越了祈連山,向北攻擊河西,而涿邪山以西的鮮卑人和西域境內的車師、鄯善等國也趁機出兵入侵。

韓遂實力不濟,首尾難以兼顧,逐漸被趕出了河西。

西疆河西的張掖、酒泉、敦煌、張掖屬國和張掖居延屬國就這樣丟失了。

這五個郡國包括了原河西四郡中的三個。這些地方是孝武皇帝、大將軍衛青、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和幾十萬將士窮盡數十年之力,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域,今天,我們後人無能,把它丟了。這是大漢的恥辱,更是我們這些大漢後人的恥辱。

然而,西疆的困境還遠遠不至於此。

韓遂爲了守住西疆,近年來頻繁用兵,同時在涼州的南、北、西三個方向都派駐了重兵。西疆的財力有限,韓遂既要想方設法讓西疆的百姓吃上飯,又要竭盡所能戍守邊塞,他哪來的這麼多錢糧?西疆的貧瘠人所共知,比北疆要窮苦很多。再加上它前前後後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戰禍,吏治一度腐敗到了極致,這種刨地三尺都找不到錢糧的地方,靠他一人之力,還能支撐多久?

所以關中之地就成了西疆人的夢想,不管是過去的邊章、王國,還是今天的韓遂,都把佔據關中做爲自己的首要之務。關中之地成了西疆人的救命稻草。

“韓遂此時攻打關中,機會的確把握得很好,但袁紹的實力大家都很清楚,韓遂要想擊敗袁紹,佔據關中,可能很小。”徐榮嘆了一口氣,無奈說道,“諸位大人,韓遂一旦戰敗,對河北來說,損失不大。但對大漢來說,損失卻非常驚人。韓遂這一敗,可能無力保住西疆。西疆丟失,不僅意味着疆域的喪失,更是社稷敗亡的徵兆。”

“諸位大人也許認爲我危言聳聽……”徐榮苦笑道,“西疆丟了,將來我們用多長時間,花費多少錢財,消耗多少兵力才能奪回來,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將來所付出的代價一定會比現在幫助韓遂攻佔關中的代價大上無數倍。而尤其重要的是,我們作爲朝廷,明知韓遂大敗會導致西疆丟失,明明有能力幫助韓遂卻置之不理,這時我們放棄的不僅僅是韓遂和幾萬西疆鐵騎,更是天子的尊嚴和朝廷的威儀。”

徐榮接着駁斥了朝堂上兩種認爲無須支援西疆的理由。

一種意見認爲,韓遂在得知朝廷拒絕了他的要求後,可能會撤軍回西疆。

此次韓遂集結了西疆所有可徵用兵力,估計總兵力大概在五萬左右。韓遂集結如此規模的大軍,可見他攻打關中的決心非常大,同是也是對朝廷的一種威脅。如果我打敗了,西疆也就保不住了。朝廷拒絕了他的要求,也就給了他一個背叛的理由,接着他就要和袁紹好好談談了。

而這正是朝堂上的第二種意見。

袁紹和韓遂如果在關中大戰,雙方勢必損失慘重,一個等於拱手把西疆送給了胡人,一個等於把關中送給了河北,所以韓遂出兵關中的目的,很可能不是打下關中,而是逼迫袁紹和他平分關中。袁紹爲了穩定關中,早日恢復元氣,也極有可能答應韓遂的要求。這樣一個得到了半個關中,稍緩西疆困境。一個不但得到了韓遂這個後援,還得到了喘息的時間。

但這卻是朝廷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韓遂和袁紹聯手,關中暫時穩定。袁紹就可以集中精力攻打河內,圖謀中原,這會大大增加朝廷平定中原的難度。

支援西疆,幫助韓遂佔據中原,是目前最好的也是最有利於儘快穩定天下的計策。

徐榮的話,讓大臣們陷入了沉思。

西疆是大漢的西大門,是保護大漢繁榮昌威的門戶。這個門戶一旦丟失,大漢要想迅速中興,無疑癡人說夢。

相比大漢中興,社稷重振,百姓安居樂業來說,就算現在幫助韓遂佔據了關中,就算養虎爲患,也是值得的。

韓遂現在還是大漢的鎮西將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誰能斷定他將來一定會象袁紹、曹操一樣禍亂社稷?其實,只要天子和朝廷有威嚴,大漢軍隊有強悍的實力,天下穩定百姓安康,韓遂又怎會背叛?

如果一切都按徐榮的設想,北疆這次用財賦支持韓遂拿下關中,相當於輕鬆得到了西疆和關中兩地,那麼,只要等到大軍南下平定了中原,攻佔了洛陽,則大漢中興之期就指日可待了。

曾經是西疆叛軍大首領的韓遂會忠誠於大漢?會迫於北疆軍的威力屈從於朝廷,把關中和西疆拱手想讓?天下會有這樣的好事?

崔烈咳嗽了一聲。

衆臣齊齊擡頭看向崔烈,以爲他又要大放厥詞。

長公主緊張地看了他一眼。此老一發話,大臣們勢必要大吵特吵。長公主迅速舉起了玉手,“老大人,你是不是身體不好,感染了風寒?”

崔烈臉色一冷,頗爲不高興地說道:“殿下,大過年的,這話很不吉利。我沒事,身體好得很。”

長公主微微一笑,“徐大人說了很多,老大人是不是還堅持己見,拒絕支援西疆?”

“聽了徐大人這番話,臣的意見改變了。”崔烈又低聲咳嗽了幾下,“韓遂這個老小子年紀大了,精力倒是很旺盛,沒事就給朝廷惹麻煩,我看要給他放放血了。”

長公主驚訝地看了崔烈一眼,“老大人有什麼建議?”

“臣還沒有想好。”崔烈回道,“臣想問問徐大人,有沒有辦法逼迫韓遂撤軍,繼續戍守西疆,以便朝廷集中力量準備中原大戰?”

“逼迫韓遂撤軍?”徐榮和坐在身邊的張燕、呂布、趙雲等人互相看看,心中若有所悟,大略知道了崔烈的意思。

“按照徐大人的說法,朝廷此次無論如何都要支援韓遂。但關中大戰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河北財賦難以支撐。”崔烈說道,“這場大戰的結果,韓遂如果贏了,對我們麻煩太大,但他又不能輸,所以爲了避免河北被韓遂拖垮,也爲了西疆的安全,同時也是爲了我們能早日征戰中原,還是想個辦法,讓韓遂小敗幾場,逼着他趁早滾回西疆去。”

長公主和諸多大臣連連點頭。

崔烈這個建議倒是別出?徑,如果能逼着韓遂撤軍,什麼事都能解決。

“諸位大人誰有妙計?”長公主笑着問道,“這次我們就幫袁紹一把,如何?”

“殿下,韓遂這次出兵的藉口是爲了替馬騰報仇。”尚書令李瑋站起來,躬身奏道,“西疆很多將領這次之所以願意出兵,也是因爲和馬騰的關係非同一般,大家於情於理都要出來聲討一番。真要到了生死關頭,相信他們爲了自己的性命和將來,必定會有所保留,還是以保存實力爲上策。”

“所以……”李瑋拖長音調,面無表情地說道,“只要我們想辦法讓馬超和韓遂內訌,這場大戰也就結束了。”

“韓遂這個人才智超絕,野心太大,他在西疆經營了十幾年,根基非常深厚,將來肯定是我們的麻煩。”李瑋繼續說道,“等到馬超、韓遂撤回西疆後,我們就支持馬超,以幫助他報仇雪恨爲條件,誘使他攻打韓遂,把西疆的水徹底攪混。這樣一來,韓遂實力大減,我們將來收復西疆就很容易了。”“好,好主意。”崔烈一拍案几,大聲讚道,“還是李大人有高招啊。”

李瑋謙虛一笑,“我們雖然答應給韓遂錢糧,但因爲天降大雪,路途難行,黃河又封凍,糧草軍械在黃河解凍之前,根本無法運到關中。韓遂的大軍待在長安城下幾個月都按兵不動,必定會激怒報仇心切的馬超,兩人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這時假如有人在一旁煽風點火,則大事可成。”

徐榮的眉頭立即皺了起來,面若寒霜,顯然對李瑋的計策非常不滿。

“西疆需要韓遂,西疆的安全至關重要,馬超不能再進西疆。”徐榮站起來,用力一揮手,口氣非常嚴厲。徐榮和馬騰過去都是西疆悍將,彼此交情深厚,他當然不會眼睜睜地看着馬騰的兒子死於非命。在西疆,沒有人可以憾動韓遂的地位,勢單力薄的馬超更不是韓遂的對手。

“要想讓馬超和韓遂內訌,只要下旨給龐德,請他儘快撤兵即可。”張燕看到徐榮生氣了,急忙站起來打圓場,“儘快撤兵,不同於立刻撤兵。我們把儘快的意思給龐德解釋清楚,他自然會知道怎麼做。龐德要走,馬超當然會非常着急,他會不停地催促韓遂發動進攻。韓遂在沒有充足糧草做保障的情況下,當然不敢貿然進兵,這樣兩者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至於讓龐德撤兵的事,韓遂應該能理解。我們已經答應給他錢糧,沒有理由再出兵相助,我們也同樣需要兵力戍守北地和安定兩郡。”

張燕望着李瑋笑道:“煽風點火的事還是不要做了,免得太露痕跡,激怒了韓遂,適得其反。”

李瑋不好意思地笑笑,衝着徐榮拱拱手,安然坐下。

“另外告訴龐德,如果關中發生變故,一定把馬超帶回北疆。”徐榮搖搖頭,補充了一句,疲憊不堪地坐了下去。

爲了西疆的事,自己殫精竭慮,但最後卻是這麼個結果,實在沒有想到。韓遂如果不能佔據關中,僅靠北疆的賑濟勉強度日,他很難擊敗入侵的胡人奪回河西數郡。

將來,朝廷必定要爲今日的決策付出慘重代價。

大漢國建興二年(公元198年)正月。

正月上,揚州,壽春。

袁術的軍隊和孫策的軍隊在淮水河兩岸激烈交戰。

下蔡(今安徽鳳台)和當塗先後失守,袁術指揮大軍直逼壽春。

孫策一直以爲曹操、劉備會趁此機會,三面夾擊袁術,但隨後傳來的消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嘲諷。曹操也罷、劉備也罷,根本沒把他當回事,早就撤軍回家了,連招呼都不打一個。

孫策當然不是白癡。他把軍隊打完了,最後都好了曹操、劉備,他纔不幹。孫策果斷下令,全線後撤到合肥、歷陽一線,隨時撤回江東。

正月中,袁術走進了壽春。孫策還算不錯,把袁術和其手下的家眷都留下了。但把錢財和糧食都統統搬走了,連宅院裡的傢俱都搬空了。

面對空蕩蕩的宅院和驚嚇過度哭哭啼啼的親人,袁術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憤怒,當場氣得口吐鮮血,暈倒在地。

袁術雖然躺倒了,但李業、楊弘、紀靈等人卻不能閒着。

李業急赴洛陽,向袁紹求援。這時候就算低聲下氣受盡白眼,也要認了,總不能餓着肚子過冬。

楊弘急赴汝南向徐?求援。

紀靈、橋蕤各率大軍,兵分兩路。一路殺奔歷陽,一路殺奔合肥。

孫策就在歷陽,聽說橋蕤的大軍殺到了,二話不說,走人了事。臨走時,還把袁術的所有戰船和水軍士卒全部帶走了。沒有戰船,袁術就算要攻打江東,也要等到有了足夠戰船之後。但以袁術現在的財力,根本沒有餘錢打造戰船。

周瑜在合肥,他也沒和紀靈交戰,率軍撤往廬江了。紀靈的大軍缺乏足夠的糧草輜重,此時又值嚴冬,不便作戰,只好放棄了追擊。

正月下,在長江上躲了兩個多月的袁耀、荀正、劉曄回到了壽春。

他們帶來了李弘的書信,這份書信讓袁術鬆了一口氣。冀州大戰後,青州竟然落到了一個藉藉無名的黃巾舊將手上,這真是個天大的意外。李弘雖然算到袁術最後還是要撤軍揚州,但他沒想到袁術會落到這步悲慘境地。現在有了李弘的南北夾擊之策,袁術知道自己暫時算是無憂了。如果曹操、劉備打過來,青州方向的臧霸會予以牽制,這可以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恢復元氣。

想起臧霸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個青州,袁術心裡極度不平衡。爲什麼我的運氣這麼差?我躊躇滿志地去打中原,最後卻落得個悽慘下場,只剩下了寥寥三個郡。老天爺爲什麼要待我如此之薄?這都是什麼狗屁世道。

二月上,從關中傳來的消息讓袁紹坐臥不安。

殺了馬騰、馬超的全家後,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西疆人的憤怒,引來了數萬西疆大軍。關中岌岌可危。

袁紹這時後悔了,早知道事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當初不如花幾個錢買通韓遂殺了馬超了事。畢竟前幾年的某一段時間,自己和韓遂關係不錯,給他提供了很多錢糧。

這時袁術已經趕走了孫策,奪回了九江郡,雖然錢財損失很大,廬江郡也還沒有奪回來,但袁術現在還控制着沛國、下邳和九江三個郡,手上也還有幾萬大軍,只要予以錢糧支援,幫助他度過眼前難關,袁術馬上就會生龍活虎,繼續和曹操、劉備、孫策血戰不止。

河內的北疆軍沒有繼續攻擊的跡象。袁忠、夏昭的援軍已經趕到平皋,和郭圖、韓瓊會合,準備在三月展開反攻。

袁紹安排好中原的事,隨即徵調豫州軍隊急赴關中,自己帶着田豐、逢紀、辛評等人日夜兼程趕往長安,迎戰西疆大軍。

三月上,關中的形勢隨着雙方兵力的逐漸增加,越來越緊張。

馬超不斷地催促韓遂攻打長失,韓遂以各種理由拒絕出戰。先是軍隊不夠,攻城器械不夠,然後是天在下雪,雪還沒有化盡,再後來就是糧草不足,河北答應調撥的糧草要等到黃河解凍之後才能運到。

龐德這時卻不斷接到命令其儘快撤兵的聖旨和書信。雖然朝廷沒有規定其撤軍的時間,但顯然不希望他參加攻打長安的戰鬥。龐德的離開,不僅僅關係到攻城大軍缺少了五千鐵騎,更關係到河北糧草能否按時運到。

馬超幾乎要瘋了,他蓬頭垢面,鬍子多長,兩眼深陷,象一頭被困在籠子的老虎,整天陰沉着一張臉,殺氣騰騰地往返於韓遂和龐德的大營之間,焦急地等待着攻城那一刻的來臨。

到了三月,黃河解凍了,河北第一批糧草運到了關中,而龐德也不得不離開了。他如果再延遲下去,恐怕下一份聖旨就要革他的職,砍他的頭了。

馬超急了,衝着韓遂大吼大叫。韓遂依然沒有攻擊的意思,他也拒絕回答馬超的質問。馬超終於被徹底激怒了。馬超拔出了戰刀,架在韓遂的脖子上威脅他,逼他下令進攻。韓遂無動於衷,毫不畏懼。

楊秋、馬玩等人一擁而上,差點把馬超砍了。幸好龐德及時趕到,把馬超拉出了營帳。

閻行很不理解,詢問韓遂,“大人爲什麼遲遲不願進攻?”

“因爲時機還沒到。”韓遂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等到河內戰場開戰了,河東的北疆軍就要攻擊關西,以策應河內戰場,這時供應袁紹大軍的糧草就不敢從關西走了,而是從南陽方向運來。我們的機會就到了。”

“大人想切斷袁紹的糧道?”

“不是。”韓遂解釋道,“我之所以遲遲不願進攻,就是希望袁紹徵調更多的大軍進入關中,這樣一來,一條受到我們威脅的糧道無法支撐袁紹數萬大軍長時間的需要。同時,由於袁紹的主力都在關中戰場,這對中原的曹操、劉備來說,是個絕佳的攻擊袁術、打擊袁閥實力的機會。當袁術敗亡在即之時,就是袁紹退出關中之日。”

“幾個月後,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關中,而河北因爲要給我提供錢糧,袁紹因爲不得不放棄關中,都將遭到重大損失。”韓逮看看閻行,神情冷峻地說道,“我只有保存足夠的實力,才能確保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佔據關中,在關中站穩腳跟。”

閻行明白了,“大人準備何時開戰?”

“到了秋天,我想應該差不多了。”

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
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