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

“糧草軍械的屯積和運輸情況進行的怎麼樣了?”李弘一邊吩咐王凌給高順擬寫命令,一邊轉頭看向賈詡,問到了他最關心的問題,“你見到郭策大人了嗎?”

“已經見過了,聖旨也給他了。”賈詡不急不忙地說道,“按照朝廷年初的命令,河東、太原、上黨、雁門四郡的糧草軍械正在源源不斷地運到冀州,和冀州的糧草軍械一起屯於邯鄲、鄴城、甘陵、信都等地,然後再由朝廷統一調撥。”

“目前,郭策大人正組織民夫,從馳道運送糧草輜重北上幽州。這些糧草輜重一部分給幽州軍使用,一部分由海路運給遼東,還有一部分糧食是賑濟用的。等到四月主力大軍南下後,冀州將不再向幽州運送糧草輜重。”

“冀州北部郡縣的糧草軍械正通過中興渠由水路運往冀州南部的甘陵城。四月春耕結束後,冀州北部郡縣將大量徵調民夫,同時從水陸兩道向中原運送糧草輜重。”

“冀州東部郡縣的糧草軍械已經運到海邊,正在裝船。郭大人說估計幾天後,一千五百艘大船將全部裝滿,整裝待發。”

李弘想了一下,對賈詡說道:“你看,是不是書告渤海郡太守宋文,讓他督領船隊立即南下進入黃河?”

賈詡點點頭,“糧草輜重既然已經裝船,我看船隊還是早一點進入黃河爲好,以免中原出現意外,我們措手不及。先讓船隊屯駐於高唐城一帶,那裡距離渡河戰場較近。”

“宋文大人一直以爲船隊要北上幽州。”田疇忽然說道,“此刻我們突然命令他南下,他肯定很疑惑。爲了保證船隊的行蹤不被暴露,我們還是對他解釋清楚爲好,免得中途出了什麼事,影響了大局。”

李弘沉吟不語。賈詡看到李弘望向自己,輕輕搖了搖頭。

“馬上就要春耕春收,政務繁忙,還是讓宋文大人留在渤海郡吧。”李弘手指魏延和司馬懿,“你們兩個立即去渤海郡,接管船隊。出海後立即轉變方向,急速南下。”

魏延和司馬懿躬身領命。

“一年多來,朝廷通過各種辦法,蒐集,購買,建造了幾百艘大船,加上冀州和幽州沿海郡縣的大小船隻,這才勉強湊齊了一千五百艘海船。”李弘鄭重地說道,“這一千五百艘大船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大軍能否準時,迅速地渡河南下,不能有絲毫差錯。”

“請大將軍放心,我和魏大人一定把船隊順利帶到戰場。”司馬懿再度躬身,信心十足。

三月中,豫州沛國,蘄城。

曹操、劉備指揮大軍猛攻蘄城。雙方血戰。

李業、楊弘、張勳、橋蕤等人誓死堅守,戰鬥非常激烈。

隨着時間的延續,關於袁術弒君篡立,袁紹要大義滅親率軍攻殺九江郡的謠言傳遍了江淮一帶。將士們惶恐不安,士氣越來越低迷。

這時,突然從壽春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袁術帶着家人和諸多親信們的家眷逃離了九江郡,正乘船出海,向河北逃去。蘄城守軍大亂。雖然李業等人一再闢謠,甚至不惜誅殺了幾十個帶頭惑亂軍心的官吏,但依舊無法制止軍心的渙散。

劉勳、梅乾、雷薄、陳蘭秘密和曹操取得了聯繫,在得到曹操的承諾後,四個人率軍投降,打開了城門,把曹操的大軍放進了城池。

早已失去鬥志的士卒們紛紛丟下了武器。張勳,橋蕤帶着親衛拚死突圍,結果寡不敵衆,全部戰死。李業、楊弘率軍死守府衙,負隅頑抗。不久李業中箭而死,楊弘被曹軍亂刀砍死。

曹操順利拿下蘄城,誅敵三千,俘虜近萬。

中原的消息及時傳到了蘄城。

北疆軍集結重兵攻打河內,袁紹正在集結兵馬,準備反攻。

曹操認爲北疆軍攻打河內只是牽制之策,目的是爲了確保冀州的穩定,從而讓北疆主力大軍可以集中精力平定北疆的叛亂。但袁紹卻極有可能將計就計,趁着河北無力南顧,自己又在江淮攻打壽春之際出兵中原。曹操一邊書告駐守兗州的荀彧、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小心防範,一邊命令大軍就地休整,暫時放棄攻擊壽春,待袁紹的動向確定後,再圖後計。

郭嘉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現在所有人都認爲河北今年要繼續平定北疆叛亂。這個觀點有很多事實可以證明。比如河北去年底徵調大軍出塞,在幽州開挖連通巨馬河和沽水河的溝渠以便通過海路運輸糧草。年初冀州從水陸兩道同時運糧北上,還有現在北疆軍攻打河內三城以威脅洛陽等等。但有個問題不知大人仔細想過沒有,北疆的叛亂規模到底有多大?”

“我們最早得到的消息是中、東兩部鮮卑共推柯比熊爲鮮卑王,然後爆發了遼東叛亂。我們可以把這兩件事當成一件事來看,就是柯比熊爲了奪回大漠,特意利用冀州大戰北疆軍無力北顧的時機,蓄意挑起了邊塞戰事。這個叛亂的地域侷限在大燕山以北和遼東一帶,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場叛亂規模的大小。”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冀州戰事結束後,李弘馬不停蹄,立即北上出塞安撫諸胡。憑藉冀州大勝的威勢和他自己的赫赫聲名,大漠上除了不知死話的柯比熊,沒有人敢和李弘作對。換句話說,李弘去年在大漠待了一年,他完全可以聯合諸胡鐵騎擊敗柯比熊。”

“柯比熊有慕容風厲害嗎?有慕容風那等強悍的實力嗎?慕容風都敗在了落日原,他憑什麼和李弘對抗?聽說柯比熊的命當初還是李弘救下的,以兩人之間懸殊的實力對比和堪稱莫逆的私交,李弘完全可以招撫柯比熊。”

“就算柯比熊不願受撫,就算李弘攻擊受阻,但以李弘一貫的原則,他勢必要以胡抗胡,趁機大力削弱胡人的實力,他有必要千里迢迢徵調北疆軍主力北上大漠嗎?冀州大戰剛剛結束,河北有必要爲了一場規模不大的叛亂而耗盡極爲緊缺的財賦嗎?”

“所以,我個人認爲,李弘早在去年就已經平定了北疆的叛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的,都是河北故意做給我們看的。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攻打中原。”

郭嘉一語驚四座,滿帳大吏目瞪口呆。

“北疆叛亂如果沒有平定,邊塞不穩,河北就無法南下攻打中原。”毛玠質疑道,“爲了早日征伐中原,李弘不惜代價攻擊叛亂的胡族諸部很正常。換了我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雖然現在中原烽煙四起,看上去機會不錯,但北疆軍一旦南下,正在中原攻殺的各方爲了各自的生存,馬上就會盡釋前嫌握手言和,再度聯手共抗河北。北疆軍在前有重重阻擊,後有胡人叛亂的情況下,無功而返算是幸運,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並將就此失去逐鹿中原的實力。李弘向來喜歡兵行險着,但這次事關河北生死,他決不敢如此冒險。”

曹操、程昱、曹仁等人連連點頭。

郭嘉心裡也沒底,他思索良久,緩緩說道:“在諸位大人的眼裡,胡人的實力總是很強大,強大到一個柯比熊和兩個鮮卑部就需要李弘動用近十萬大軍出塞作戰的地步。但諸位大人想過沒有,自從落日原大戰後,誰還有財賦可以支撐近十萬大軍出塞作戰?沒有,河北三州即使沒有遭受冀州大戰的重創,它也依舊沒有這等龐大的財力。”

“也就是說,從北疆叛亂的規模來說,李弘應該無需動用北疆軍主力,而從河北財賦來說,北疆軍主力根本就沒有辦法遠征數千裡之外的大漠。”郭嘉用力揮了一下瘦弱的拳頭,“這一切,怎麼看都像是河北故意實施的一個騙局。”

曹操和衆人面面相覷,越是仔細琢磨疑問越大,心中那點自信漸漸不翼而飛。如果郭嘉的判斷是正確的,那中原就岌岌可危了?

“現在距離前年的冀州大戰還不到一年半時間。”程昱疑慮重重,一時難以接受郭嘉的估猜,“河北這麼快就恢復了?它有實力攻打中原?”

“它既然有實力出征邊塞,當然就有實力攻打中原。”曹操深鎖眉頭,右手不停地叩擊着案几,“如果北疆軍主力突然出現在黃河北岸,我們可就鞭長莫及,拱手把中原送給李弘了。”他轉頭看着陷入沉思的郭嘉,小聲問道,“奉孝,那你說,我們現在是立即退回中原,還是繼續攻打袁術?”

“如果河北真的攻打中原,以我們目前的實力,無法抵擋北疆軍的攻擊,立即退回中原沒有意義。”郭嘉回道,“如果我們和北疆軍拼個你死我活,受益的是袁紹和劉備。袁紹可以漁人得利,輕鬆得到中原,而劉備則可以趁人之危,順勢奪取九江郡。”

“繼續攻打袁術?”曹操馬上問道。

“繼續攻打袁術,損失太大,而且中原形勢現在撲朔迷離,瞬息萬變,一旦有事我們來不及反應。我看還是以保存實力,先以最小代價擊殺袁術爲上策。這樣一來,如果河北攻打中原,我們可以飛速回援,聯手袁紹、劉備等人共抗李弘。如果河北不打中原,我們純粹是杞人憂天,那就好好利用目前袁紹被北疆軍施住的局面,立足於江淮。”

“兵進淮水,威逼壽春,靜待其變。”曹操低聲自語,久久下不了決心。中原一旦丟失,自己失去存身立命之處,性命堪憂啊。

三月中,河內郡,平皋城。

顏良、張郃、王當、徐晃率軍趕到平皋城下,會合了張遼、張繡。此時大將軍李弘的命令也到了。李弘在信中詳細敘說了迅速攻佔平皋城的重要性,要求顏良不惜代價,迅速拿下此城,然後展開渡河作戰。

顏良和幾個人商量了一下,隨即決定三門同攻。

第一天的攻擊猶如狂風暴雨一般,鋪天蓋地,打得城內的守軍叫苦不迭。

當天夜裡,朱靈接到了郭圖的書信,督促他連夜撤軍,把北疆軍吸引到河陽,溫縣一帶。

第二天上午,北疆軍順利進駐平皋城。

顏良立即下令,燒燬濟水河上的浮橋。樊籬,趙虎率軍沿濟水河西進六十里,隔河與駐守溫縣的郭圖、朱靈大軍對峙。

王當率先領軍趕到黃河岸邊,準備渡河攻擊成皋,進逼虎牢關。

三月中,兗州陳留郡,白馬城。

袁紹率軍趕到白馬。

河南軍將領蔣奇、孟岱、韓猛出城相迎。

“黎陽方向的北疆軍有什麼動靜?”袁紹看到蔣奇,急不可耐地問道,“徐晃的軍隊還在對岸嗎?”

“徐晃的軍隊已經走了。”蔣奇躬身回道,“據斥候回報,黎陽城內的守軍人數大約在兩千人左右。”蔣奇四十多歲,體格魁梧,相貌清瘦,看上去很和善。他是沮授的朋友,深爲沮授賞識。他能統領河南軍,都是因爲沮授的舉薦。

“長壽津方向呢?”

“長壽津方向的兵力有所增加。”

袁紹驚訝地看了蔣奇一眼,“徐晃的軍隊不是走了嗎?怎麼那裡的兵力還增加了。”

“是高覽的人馬。”蔣奇解釋道,“徐晃奉命前去河內戰場,黎陽方向的兵力隨即變得單薄。爲了確保冀州的安全,李弘從東武陽的高覽大軍裡抽調人馬趕到黎陽一線防守很正常。”

袁紹皺皺眉,沒有多說話,“袁忠、高幹、高柔幾位大人的軍隊距離濮陽還有多少路?”

“還有一天的路程。”

袁紹滿意地點點頭,“過兩天,我們渡河攻擊冀州。”

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中)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
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中)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