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深秋,李自成率領二十萬農民軍進入雁門關,抵達大同府。在大同府接受了大同總兵王樸補給的糧食、兵器以後,穿過大同府進入宣府境內。
宣府激戰中的投降派和主戰派因爲闖王李自成大軍的到來被輕易平定。本來投降派的勢力就大,現在再加上李自成的二十萬農民軍,主戰派無力抵抗。
一些主戰派的守備被殺死,還有一些將領眼看大勢已去,乾脆逃出關外,向駐紮在關外的復遼軍第九步兵旅投降。
第九步兵旅在這幾日的時間內收納的明軍士兵和百姓就多達萬人,令第九步兵旅措手不及,只能將他們暫時安置在附近的蒙古部落中。
李自成和宣府投降派佔領了宣府全境,畏懼於北部的復遼軍,又或者是不願意兩線作戰,因此沒有繼續追趕北逃的主戰派將領。
李自成的二十萬農民軍堵在宣府鎮外,將宣府鎮堵得水泄不通。
“李自成要求的糧食太多了,連軍餉都領不到的我們如何能夠給出這麼多糧食!”投降派的參將收到了李自成要求的物資清單。
“這些賊寇果然是不安好心,見我們宣府分裂以後的兵力不足,就對我們強加要求。大同府總兵王樸手裡還有萬餘精兵,他們霸佔着大同鎮,李自成怕損失過多反而沒有要求他們給太多的糧食。”一個投降派懊悔地說道。
“現在可不是悔不當初的時候,我們快想辦法解決供給給李自成的糧食,否則他們就要開入城內了。”參將說道。
“糧食的話僅憑爲我們是難以籌措到這麼多的。不如我們開城放闖賊進來搶掠,等到他們滿意以後,想必他們不會停留太久,畢竟他們還要攻打京師的。”
“這是什麼渾話!如果我們放他們進城,那我們的家人族人豈不是受到無妄之災?”
“我們可以劃定一塊地區,將我們的家人族人遷移過去,派兵保護那一塊地區。至於其他地區的百姓,就聽天由命吧。”
“既然如此也就只能這樣了,把搶掠百姓的罪行交給闖賊做就好了,否則我們籌集糧食也要搶掠,何必弄髒我們的手?”
宣府的將領經過商議,將宣府鎮換分爲兩塊地區,派遣重兵保護這些將領的家人、族人以及一些尋求庇護的大族。至於絕大多數地方的百姓還矇在鼓裡,不知道他們已經被宣府的守軍給賣了,甚至一些底層士兵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打開城門,迎接闖王!”宣府參將令士兵打開宣府鎮的城門,很快二十萬流民就涌入了宣府鎮,將這裡變爲人間地獄!
發瘋了的流民見到有人家就闖入庭院中,砸爛米缸,將醃製的臘肉、鹹菜一點不剩地搶走。亂世之中的百姓見自己賴以爲生的食物被奪走,懦弱的他們也學會了憤怒,和流民扭打在一起!
宣府鎮內雞飛狗跳,到處都是火焰、慘叫聲。
“將軍,這些流民在殺害我們的家人!”跟隨了投降派的士兵發現自己被他們的長官給欺騙了!
這些軍官將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還讓這些大頭兵無償保護他們,而這些大頭兵的家人,那些尋常百姓則被當成是獻祭給二十萬流民的祭品!
“少廢話!想要活命就給我乖乖呆在這一塊地方,要是敢出這片地方一步,你們就會被流寇給殺死!”參將喝道。
這些有家人在城中的士兵咬牙切齒,第一次這麼狠自己的長官。對投降派不滿地情緒迅速在明軍士兵中蔓延,城中百姓的慘叫更加刺激了他們的不滿。
“草,這些該死的傢伙想要犧牲我們的家人來保護他們的家人!憑什麼我們這些小兵沒有軍餉還要這麼作賤!”
“殺光他們,還有他們那些賤人!”
憤怒的明軍士兵揭竿而起,將大刀揮向了保護區內的軍官家人以及尋求庇護的地主大族!
整座宣府鎮內已經沒有一塊安全之地,這些被欺騙了的普通士兵破罐子破摔,寧願與全城同歸於盡也不願意苟活!
“你們造反了,造反了!”投降派的參將不得不親自操刀上陣,想要帶兵鎮壓起義的明軍士兵。
李自成面無表情地看着陷入了火海之中的宣府鎮。宣府鎮幾乎是要毀滅了,而且他李自成只能爲宣府鎮的毀滅負一半的責任。宣府鎮主戰派和投降派的鬥爭就使得宣府鎮破敗。投降派的軍官和士兵之間又產生了分歧,可以說宣府鎮的明軍在內耗中消失殆盡。
“宣府鎮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就讓它毀滅吧。”李自成並沒有帶兵幫助投降派的明軍軍官鎮壓起義的士兵,而是繼續放任流民搶掠。
至於被劃歸爲保護區的地方,等到投降派軍官和士兵兩敗俱傷以後,李自成直接無視了和投降派軍官的約定,將保護區也納入搶掠的範圍。
保護區有許多地方豪族、商賈在尋求庇護,這些人才是李自成搶掠的對象,怎麼會輕易放過他們?而且李自成還需要用白花花的銀兩向遼東的商人購買火器、炮彈。
對於宣府鎮的搶掠持續了三天三夜才停止!
三天後宣府鎮已經淪落爲一座鬼城,沒有明軍士兵還活着,倖存的百姓三魂丟了七魄,雖然還活着,但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搶掠時候的火焰將宣府鎮的房屋焚燒了大半,宣府鎮名存實亡。
事後李自成向各地明軍宣稱,宣府鎮士兵試圖抵抗闖王天威,所以屠城以儆效尤!
宣府鎮幾乎是屠城的行爲過後,李自成率領軍隊逼向居庸關。
居庸關的監軍太監和守將二話不說,聽說李自成連屠寧武關、代州、宣府鎮三地,嚇得即可開關迎接李自成入關。
平日裡高高在上的監軍太監、守關將領像是低三下四的奴才一樣跪倒在地上,不敢多看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的魔王李自成一樣。
李自成在洗劫宣府鎮以後,得到了足夠的補給,沒有再爲難居庸關的將士,因爲除了居庸關,他距離大明帝國的國都僅僅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