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楚雲近幾年少有親自抵達前線。與歐洲的帝皇相比,東方的統治者往往都被束縛,很少親自出徵。每次要御駕親征的時候,要麼是自己的實力十分強盛,展示自己的威嚴,要麼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
兩萬多將士佈置而成的戰線十分漫長,僅僅是中間的方陣就長達二里。
“開炮!”火炮手已經將火炮推到了射程足以覆蓋對方前排的範圍。
二十多門火炮開始轟鳴,實心彈以很小的角度平射對面前排的火槍兵,瞬間擊穿對方前面三排的線列隊!
實心彈餘勢未減,在地上跳彈,又落入後方的線列隊裡面,導致十多個暹羅士兵被擊殺!
對面也是密集的隊形,而且隊形更加密集。他們只有少量的火槍手,在火槍手後面是密集的弓箭手、盾牌兵。
死傷幾十上百人對於幾萬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落入他們陣型中的火炮造成了很大的驚慌!
原本從大城府逃出去、率領勤王軍的暹羅國巴塞通王坐鎮中軍,見到來勢洶洶的九州軍,他慌得不行。九州軍可是將他的國都打下來的強大軍隊,雖然沒有了艦隊的幫忙,但是九州軍的陸軍無比強大,他知道自己的勝率有多低。但是他也不得不硬着頭皮和九州軍幹,他已經丟失了半個暹羅國,沒有臉面去見祖宗。
九州軍那邊有火槍20000支,還是先進的德萊塞步槍,可以流水線生產,有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生產資源,遼東鞍山礦脈已經得到開發,足夠九州軍使用幾十年。除了,南京、蕪湖附近的馬鞍山鐵礦也在開發。也就是說南京、蕪湖一帶也可以生產優質的鐵礦,加上九州軍領先這個時代兩百年的冶鋼技術,在南京也有軍械廠。
相比之下,暹羅國北部各地將軍聯合組建的勤王軍,只能夠組織起一支2000人左右的火槍隊,使用的還是屬於火繩槍時代的鳥銃,勉強構建了三排線列隊形在前方,這是他們從大明和西洋人那裡學來的戰術。
“炮擊!”
等九州軍的士兵逼近以後,巴塞通王才下達炮擊的命令,他們只有少量的火炮了,而且很多還是那種子銃一樣的小土炮,威力僅僅比子彈要強一些而已。
炮彈落在前進的九州軍士兵陣型中,一些中彈的九州軍士兵倒下,但是陣型沒有動亂,後排的士兵自動補上前排的空缺。他們採用的是近代的陸軍訓練方式,軍律嚴格,根本不是封建軍隊能夠比擬的!
而且九州軍的火炮比他們的火炮更加猛烈,炮手對火炮的熟悉程度也遠勝他們,可以一分鐘左右填裝完畢!
昌義、黃得功等人在高地上觀看雙方的陣型。
突然黃得功說道:“我要親自前去率領左翼進行突進。”
昌義有一些意外:“你也發現對方右翼出現了動亂?”
“是的,中軍是暹羅國的軍隊,左側、右側是東籲國的軍隊。東籲國派來的是他們最精銳的‘王師’。作爲他們的精銳之師,就算是武器不如我們,也沒有理由會在佈陣的時候就出現騷亂。你見他們的將棋不穩,而且還留出了大量的預備隊,顯然有做好隨時撤離戰場的準備。不僅如此,不同將領之間的方陣也出現了空隙。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知道他們的將領遲疑了,那便是我們的決戰之機!”黃得功說道。
“你就放手去進攻他們左翼吧,我想東籲國軍隊的動亂,是因爲我們從海路迂迴、背後攻入東籲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對面,他們在遲疑是否要回國。”楚雲這個時候說道。
“原來如此!”黃得功眼神一亮,“軍主深謀遠慮,這次決戰我軍必勝,我這便下去前線親自指揮,擊破他們的右翼!”
黃得功親自抵達九州軍的左翼,他對面的也就是暹羅-東籲聯軍的右翼。黃得功親自指揮左翼兵團,再加上軍主在高地看着他們,左翼兵團的士氣再次高漲高極點。
“這次我們左翼不再擔任輔助,而是主角,各部隊務必奮勇作戰!”黃得功來到了左翼以後,派遣遊騎在各個縱隊奔走,將這個改變告知全軍!
所有左翼的將士沸騰起來,他們將是決定這場勝負的主角!
“進攻!”黃得功一聲令下,左翼的幾千個將士開始向左翼挺進,八門手搖機槍被士兵推着和九州軍的士兵前進。
高地上的火炮太高了射擊角度,開始向左翼的敵軍發動炮擊,以掩護左翼部隊前進。
位於左翼對面的東籲將領內心開始動搖,他們在死戰和撤離之間搖擺不定。
“右翼突擊!”曹變蛟也下了右翼前線,帶領右翼向前。
左中右三線出擊,就只剩下了保護楚雲的近衛營,已經一支待命的騎兵隊伍。
雙方火炮齊開,戰場上瀰漫着白煙,每一刻都有將士倒下。
楚雲俯視白煙瀰漫的戰場,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有不少九州軍的將士會死去,但是他們的犧牲會爲華夏爭取到難以想象的資源。
東南亞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銅、鎳、鈦,鉀鹽等,與華夏形成互補。而且這裡適合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生長,爲華夏工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攝像師就位。”楚雲已經不用看這場戰爭了,雙方的差距極大,對方几乎沒有翻盤的可能。
幾個西洋攝影師和本土學徒匆忙地架設相機和木製三腳架。
“各位來拍一張照片作爲這場戰役的紀念,以後這張照片就可以宣稱,這裡就自古以來都是我們華夏的領土了。”楚雲召集了還留在高地上的軍官和大臣們。
“這是何物?”昌義等將領沒有見過相機,不由好奇地圍了過來。
要是對面的暹羅國王、東籲國王知道對面的最高指揮官們在大軍全線壓上來的關鍵時刻就不怎麼指揮戰鬥了,反而琢磨起來相機,說不定會哭暈在茅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