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聽了大娘的話動了動嘴脣最後低下頭沒有說話,就聽大娘嘆口氣,“你是要等那太醫吧,雖說我現在也管不了你,但難免也是要警告你的,太醫是什麼?將軍有什麼?兩人在朝中的地位又如何?錦妃娘娘能一直幫着你看着這書院,看着你哥哥?”
冬兒擡頭看了大娘一眼低頭,“我知道大娘的意思,只是那何將軍要娶也不過是因爲錦妃娘娘的關係,若我不同意估計也不好太勉強。”再說誰說太醫就不如將軍在朝中的地位低了,沒有一個皇帝是不希望自家能夠長命百歲的。
趙家老夫人和趙家大嫂聽冬兒的話互相看了一眼,趙老夫人自然知道雖說自家名義上是她的大娘,但從自己的方面還是從外因的方面都是不想再管她的事情,只是若關係到趙家的利益也少不得要說上幾句,“既你有如此決定,那你就去偏廳裡親自回了那媒人吧,是也省的人家說我薄待庶女!”
什麼?媒人竟還沒走,冬兒心中驚訝,面上卻平靜的結果大娘遞來的帖子行禮轉身去到隔壁廳堂裡去了。
“娘你就任由她自己做主?好歹也是趙家的女兒!”趙家大嫂很不理解老夫人的做法,自家夫君春日就要參加科舉了,若因何家的原因再落選可就不好了。
“我能管她?如今咱們能有吃的住的全都靠她,她出嫁了就是人家的人了,你以爲科舉後就不需要銀子打點了?”趙家老夫人皺眉道,她現在也不想冬兒嫁出去了,就這麼的一直在家家裡也能有個收入。
這邊冬兒拿着帖子到了隔壁廳堂,一眼就看到正在由丫鬟伺候着喝茶的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嬤嬤,那打扮一眼就知道是官媒。
“這位嬤嬤如何稱呼?”冬兒微微行禮。
姜嬤嬤在官媒裡的地位也不低,家事不上五品都難請到她,經她手的王妃世子妃不再少數,是以這次接手一個小小的妾侍的媒線她本也不情願,但何家畢竟也是大戶,得罪不起,且前來委託的人也暗示了何將軍家對這位妾侍的重視。
既然何家重視了,那麼姜嬤嬤也就不能讓手下的徒弟前來應付了事,只能親自跑一趟了,心中也有些不忿,想知道這姓趙的姑娘到底有多麼的美貌,竟勾的何將軍這樣的心急重視。
然而這一眼望去不禁驚訝了起來,青色粗布衣衫,頭戴普通銀簪子,耳上也是普通的銀珠子,長相也不是自己想象的妖媚樣子,反而是清秀可人,一看就知道是守規矩的姑娘的樣子。年齡就更耐人琢磨了,穿着打扮老氣,但面龐年輕,覺得說十七八也行,但沉穩的樣子十九二十也可以。
“這位嬤嬤?”冬兒喊了一聲,這位嬤嬤看着自己也不說話,只上下打量是什麼意思。
“我姓姜,是北府的官媒!”姜嬤嬤回神,也沒慌亂,反而是行禮淡然的朝着冬兒笑了笑道。
“姜嬤嬤!”冬兒看着眼前的官媒,只看氣度也知道這位是長跑官家的,不過冬兒也沒因對方的施壓而軟弱,反而拿出宮裡掌事姑姑的氣度不卑不亢,“這個煩請嬤嬤再麻煩一趟遞回去了!”
“什麼?姑娘的意思是不同意了?”姜嬤嬤心中吃驚,面上卻只是微微皺眉,“趙老夫人難道沒和姑娘說嗎?是何家,有先皇親奉的護國大將軍之稱的何家,何太爺武官一品,而給姑娘提的那位何將軍也是正二品,朝中的麗妃娘娘也正是其妹妹!”
冬兒點了點頭,低頭謙遜道:“姜嬤嬤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正因爲何家門第太高,我們這些小門小戶的纔不敢高攀,只想着若嫁便嫁給那些個普通人家一夫一妻的能活下去便好,並不敢對高門有絲毫的奢望!”
姜嬤嬤聽了冬兒這話心頭一愣再次上下仔細打量眼前這看似平凡的人,聽她說這話是不敢高攀,但細細一聽便能聽出來,這哪是不敢高攀,不過是不想給人做妾。
“姑娘說了這話可能對這話負責?還是請老夫人出來說話罷!”姜嬤嬤還是覺得一個姑娘家的話是不能作用的。
“老夫人就不用請了,家裡的大娘既讓我來這裡,便是讓我自己做主,所以……還請姜嬤嬤,把這帖子換回去!”冬兒低頭神色謙卑,但態度卻實在是強硬。
“姑娘!”姜嬤嬤忍不住提高了聲音,神色也倨傲了起來,陰沉着臉看着冬兒威脅道:“姑娘難不成不明白不知道?何家可不只是門第高,何家在這上京可只一家,就像姑娘這書院也是在上京只有一家……”
姜嬤嬤說道這裡頓住,卻是拿書院做威脅逼迫冬兒答應的意思,想她姜嬤嬤的大名在冰人界裡的名義可是最高的,從沒有做不成的媒,這次的媒線牽的不過是一個小妾就不說了,若還牽線不成,讓她的老臉以後往哪擱。
冬兒見對方說話神色都變了個樣子,臉色驟然也來了個前後大轉變,冷笑一聲,“何家是誰我怎能不知?我在宮中掌事姑姑也做了些年份,自然知道是麗妃孃家的人,只是我在宮中可是錦妃娘娘的人,如今書院也是娘娘的意思,要說好奴不跟二主,所以……還請嬤嬤拿回帖子!”
那姜嬤嬤被眼前人的氣勢震的一愣,心思千回萬轉的數次,半響纔在臉上擠出一絲微笑,“如此我就告辭了,姑娘你好自爲之,這樣好的媒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冬兒笑了笑,她自然是知道這姜嬤嬤的意思,不過是威脅自己,終有一天自己會嫁人,以她的能力可能再也不會有官媒上門了。
“多謝嬤嬤關心了,我身份卑微,只小門小戶便心滿意足了!”小門小戶可是不需要你們這些官媒的。
姜嬤嬤被噎了一下,拿了帖子行禮後就出門了,上了驢車就直接吩咐人朝着何家那邊去了,去後免不了說了冬兒是如何的狂妄自大,竟然妄想坐上正頭妻子的位置,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庶女。
不說這姜嬤嬤如何利用她那三寸不爛之舌來說冬兒的不是,就單說冬兒的大家趙暖玉,吃了這些年的苦終於嫁到了周家,因是從小門小戶悄悄娶來的,除了周靛青老老實實的聽了趙暖玉的話到衙門裡過了戶籍,其他幾乎沒人知道周家三爺又多了一位妾侍。
周家老太太因自家媳婦還在小月裡兒子就又娶了個妾,雖說心中恨這媳婦沒給自己生個孫子,但面上還是要給些面子的,畢竟秦家在朝中的影響力如今也不小了,是以只吩咐人看着讓趙暖玉朝着其住的院子磕了頭,卻並沒有見她本人。
周家的奴僕俱都安慰氣的已經摔了不知道第幾套杯子的周家三夫人,說是從小門小戶裡擡進來的,連老太太都不待見,且好好將養好身子,到時再給她下馬威。
周家三夫人頭上繫着三指寬的藍布斜靠在牀上看着丫鬟小心的掃着地上的碎片,“我且饒她一會,不過,雖我病着不能見她,但做主母的心意卻也是要到的,秦嬤嬤你帶着紅桃,去給她送一碗蓮子羹,讓她好好的伺候三爺,要是能像那蓮蓬一樣多子就更好了!”
秦嬤嬤聽了這話面無表情的下去準備,跟在後頭的紅桃卻嚇的臉色蒼白,送了這麼多次的蓮子羹,她大概已經猜出來這蓮子羹的用處了,喝後估計不但不能象蓮蓬多子,怕是連子都不能有了。
趙家大姐倒是平靜的跪在地上,看着一位臉色陰沉的嬤嬤端了蓮子羹來,立刻驚慌失措伸手借來,當場就舀了一勺要吃,半響又放下不好意思道:“這樣大第一次吃,原來竟是這樣的,聽說與桂花糕一起吃更好吃,嬤嬤能否使人再送些桂花糕,我就着一起吃!”
秦嬤嬤看着眼前女子,年紀看着也不小了,竟有二十五六的樣子,言行舉止也小家子氣,不是姑娘的對手,便衝着對方點了點頭道:“姨娘想吃什麼只管吩咐丫鬟便是,周家也不是什麼小戶人家,不過是一碗羹和一貼糕!”
秦嬤嬤是走了,趙暖玉一邊吩咐丫鬟去到廚房要桂花糕,一邊順手把蓮子羹遞給身邊的順兒,“倒了罷!”
“啊?”順兒一愣,但見自家姑娘一眼冷眼掃來,立刻在屋裡花盆裡挖了個小坑澆灌進去又拿土埋上。
與此同時王家老太爺聽完手下人的彙報閉眼沉思,那書院果然是趙家人開設的,本想着螻蟻已無翻身之地,不曾想竟和宮裡的人攀上了關係,如此便不能貿然下手了,聽說當今皇上爲了除掉之前周太后,可是派人調差了不少。
估計上京多戶官員聯手整掉上京第一首富的事兒也有所耳聞,若現在動手只能再皇上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就這麼看着趙家再次起來也不是個事兒,誰說當年的事情做的隱秘,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趙家的人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就沒有不想報仇的心?
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