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都中有叛逆

第1029章 都中有叛逆

車廂低矮,幸好有狗兒眼疾手快,用手掩住朱肅的頭頂,突然站起的朱肅這纔沒有撞上頂棚。

然而,朱肅卻已經顧不得這些細枝末節了,他瞪大了眼睛,急切的詢問狄猛身邊的那位府裡的門子道:“怎麼回事?”

“回殿下,小人……小人亦是不知。”那門子有些畏懼的應道。“那海事司的官兒得知殿下不在府上,便火急火燎的離開了。”

“小人也沒來得及問個明白……”

“……殿下,這……”狄猛始終追隨在朱肅左右,眼見朱肅面色凝重,雙目幾欲噴火,知道這是朱肅怒極之時的表現。

那阿比蓋爾,是殿下吩咐讓海事司接觸的人物,而今竟不明不白的死了。

便是狄猛,也覺得其中必定有什麼蹊蹺。

“殿下,我等是否要改道海事司去,尋楊大人問明究竟?”狄猛想朱肅建議道。

“走,改道海事司……不,等等。”朱肅本下意識的想要答允,但轉念一想,卻又推翻了剛剛的想法。

他舉目看向車外,雖說夜色漸深,但秦淮河畔,仍是燈火通明,街道兩旁仍有攤販正叫賣着,三五成羣的書生與喝酒了酒的紈絝時不時走過,遠處,河上花船裡的唱曲聲隱約傳來,教人如癡如醉。

這裡是應天,是天下一等一繁華的所在。也是最爲人多眼雜的地方。

若自己星夜馳入海事司,被有心人看了去,會不會打草驚蛇?

念及此,朱肅又在車廂內的錦墩上躺了下來。

“不過沒了一個番人,多大點事?”朱肅恢復了方纔懶洋洋的姿態,向着狄猛擺了擺手,彷彿阿比蓋爾的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在咱大明滯留的番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死了便就死了,番人難道還能比我明人高貴不成?”

“繼續……繼續打道回府!”

“本王醉了,你等先快馬去報王妃,給本王燒一碗醒酒湯……”

說罷,朱肅便閉目靠在了錦墩上,開始呼呼大睡。車外,狄猛和車內的兩名內侍狗兒、三保紛紛對視了一眼,頗有些心領神會,便喚來親兵副將,招呼了一聲。

“殿下醉了,正在車內安睡。你等將車馬趕穩當些,本將先行一步,好讓府中爲殿下備好醒酒的湯藥。”

“是。”副將向狄猛行了個軍禮,狄猛於是便先行一步,離開了大隊。其餘人馬則仍舊趕着朱肅的馬車,慢悠悠回到了周王府。

馬車到周王府時,府門口王妃狄猛帶着幾個府內的親兵,早已在此相侯。見朱肅到達,狄猛和親兵們將一身酒氣的朱肅小心翼翼的攙下馬車。周王朱肅似乎當真醉的不輕,即便被攙下車,整個人仍然在呼呼大睡,讓這一大幫人很是耗費了一番氣力。

等到府門關閉,被一羣人攙扶着來到了後院,朱肅睜開了眼睛,離開狄猛的攙扶站了起來,眼中盡是凝重之色,問狄猛道:“如何,是怎麼死的?”

狄猛與朱肅相處許久,是何等的默契,殿下忽然裝醉,他馬上便領悟過來殿下是要隱秘行事,不想打草驚蛇。是朱肅的馬車在路上磨蹭的這一會,他早已先行一步,通過王府的渠道,和仍在海事司的楊士奇取得了聯繫。這時候他拿出一份從海事司取來的密信,從容道:“殿下且看。”

朱肅將密信展開,認出了這密信正是自己門下楊士奇的手筆。他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有些不敢相信的皺眉道:“醉死?”

“是。”狄猛點了點頭。“據楊大人所言,他親自探查了這阿比蓋爾的死狀。其人渾身酒氣,蜷縮於城外臨時居住的窩棚之中,手中仍有一壺尚未飲完的醉仙酒。”

“且其身上並無外傷痕跡。想來除了醉死,也無其他可能了。”

“呵,和李太白一個死法?這番鬼倒是好生瀟灑。”朱肅冷笑一聲道。

楊士奇在信中,雖然論斷了阿比蓋爾的死是因爲醉死……但字裡行間,卻也有諸多猶疑不定的模樣。

而朱肅,就更是完完全全的不相信。

阿比蓋爾只是賴酒,並沒有犯其他事,海事司亦沒有拘捕訊問之職權,朱肅只是提點海事司向阿比蓋爾詢問三佛齊海匪的細節,這點小事也沒必要將這番人抓起來訊問。因此楊士奇也只是用幾壺醉仙釀作餌,向這番人詢問了一些被海賊俘獲時候的細節,接下來便沒有再做什麼了。

可問題就在這裡,海事司剛剛問過阿比蓋爾,阿比蓋爾就醉死了……這天下間,何來如此巧合的事?

而且朱肅也曾經見過阿比蓋爾,知道這番人漢子是個什麼模樣。此人雖說酗酒,但卻還正當壯年,身體也遠遠還沒到被酒精給掏空了身子的地步,仍舊是膀大腰圓,身體壯健。能夠作爲水手遠洋至此,一路從威尼斯扛到了大明朝,身體底子怎麼可能弱?

這樣一名壯漢,醉死?呵。

“殿下……”三人之中,最爲機警的三保似乎想到了什麼,面色略微一白,出言提醒朱肅道:“這番人在我大明無親無故,想來和他人也談不上有什麼深仇大怨。若是有人動手殺人,必定有其原因。”

“只怕……”

“只怕,便是因爲那三佛齊海盜之事了,”朱肅接過三保的話頭說道。他的聲音仿若來自於九幽地獄,冷的足以讓人如墜冰窟。“本王原以爲,那三佛齊之地即便真有海寇,也當是來自於某國土著,亦或者是陳祖義餘黨。”

“可若阿比蓋爾真是因此事而死,那麼,就可以說明,這些海寇,勢力甚至延伸到了我大明帝京。”

“甚至於……他們就是出自我大明!”

最後一句話,朱肅說的咬牙切齒。

“這!”狗兒、狄猛二人對視一眼,俱都驚訝。

“這……殿下,應該不會罷。”狄猛思忖着說道。“我大明國力昌盛,四夷賓服,若是外邦之人,不識我大明天威,便也罷了。”

“在我大明治下,又有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等自絕於大明的勾當?”

“這……這完全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不是?”

“然而財帛動人心。每個人都喜歡自詡聰明,但這天下,始終還是蠢貨多。”朱肅道。這兩個猜測,他反倒更加傾向後面一個。

一夥遠在三佛齊的海寇,能把手伸到大明的應天府裡殺人,這件事始終還是太過魔幻了些。況且,距離海事司接觸阿比蓋爾,也不過纔過去了數日。即便那三佛齊的海盜有通天的本事,除非有人覺醒了什麼勞什子系統,不然絕不可能這麼快的在遠在萬里之外的應天府里布置殺人。

但若是這夥人就是出自大明,那便能說得通了。出自大明,那麼他們的首腦自然有可能就在應天府內。得知了海事司尋找一位番人詢問南洋海盜的事,這羣人的海盜首腦慌亂之下,擔心阿比蓋爾供出什麼蛛絲馬跡,從而佈置殺人,這便十分的具有可能。

而且,朱肅又想起了先前在海事司時對這些人的調查……這些海盜只劫掠外國商賈,而甚少動手對華夏商船進行劫掠,先前便猜測這些人是害怕驚動了大明朝廷,害怕引來大明水師的圍剿。現在一想,是什麼人對大明水師的能力最爲清楚,也最爲畏懼?

毫無疑問,就是來自大明本身的人!

如若阿比蓋爾之死被證實爲仇殺,那麼,朱肅便幾乎能夠斷定,那夥海賊是出自於大明本身的人。

是大明內部出現了叛徒!

“城外窩棚中死了人,這事是歸哪個衙門管?”朱肅問道。

當務之急,是該先查出阿比蓋爾之死的真相。確定了真相,才能夠對症下藥,選擇相應的辦法。要是這阿比蓋爾當真是醉死的那就最好,一切相安無事,大明該是怎樣,之後就仍是怎樣。可若是阿比蓋爾當真是被人害死的。

那麼,朱肅認爲,有必要在大明徵伐安南以前,先將大明內部的這些不安定的因素,給好生的清洗一遍。

安南之戰是老朱勢在必得的戰役,也事關大明本土的擴張和底蘊,若真有一夥在南洋頗有勢力的大明叛徒潛伏在應天府,指不定就會引發出某些讓朝廷意想不到的狀況。

萬一,這夥叛徒,其實是朝廷日後派去征伐安南的武勳,爲了一己私利,將安南又如歷史上那般,給弄的烏煙瘴氣,失盡安南民心……

那麼,對大明而言,這絕對是無法承擔的、極其巨大的損失。

“回殿下,該是應天府尹。”三保答道。“應天府尹,督管應天府周邊諸縣,阿比蓋爾死去的窩棚,該是在應天府尹的轄區範圍之內。”

“應天府尹麼……”朱肅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應天府尹樑淑元,此人朱肅並不熟知,蓋因此人並非新學門下,素來和他的周王府也無瓜葛。真要論派系,此人卻是太子朱標的門下。

據說此老是一個守舊老儒,爲官雖然清正端方,脾性卻是又臭又硬。朱肅不認爲自己可以說動他襄助,除非去尋朱標。可這事如今還只是捕風捉影,爲了一個番人的事去叨擾忙碌的朱標,也非朱肅所願。

“殿下,阿比蓋爾所屬的棚戶,五城兵馬司亦有管轄整肅之權。”覺察出朱肅臉上的爲難之色,狗兒遂提醒朱肅道。“南城兵馬司之中,千總董吉乃是曾經隨您征戰過納哈出的舊部。城外棚戶轄區的安泰,正歸於南城兵馬司的轄制之中。”

“董吉?”朱肅微微一愣,旋即就想起了一位面闊口方,提着一口戰刀,赤膊朝敵人英勇衝鋒的身影。

這位董吉嚴格來說,並不是朱肅的部下,此人本是薊鎮軍戶,在朱肅當年與納哈出對戰時,立下了諾大的功勞。那一戰,只是一位百戶的董吉英勇奮戰,以步當騎抵當住了一支納哈出騎兵的進攻。最後反攻之時,甚至因爲嫌棄盔甲礙事,妨礙了他追擊賊寇的速度,因而斬斷盔甲上的絲締將甲冑丟棄,提着一把戰刀,如瘋了一般用肉腳去追擊一名騎馬逃跑的蒙古將領。

當時在戰場上,朱肅便注意到了這位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百戶,雖然他殺紅了眼,準備赤膊就衝入敵陣的行爲並不可取,但是,朱肅卻仍舊誇讚了他臨敵之時的勇猛。

之後的戰後敘功,更是發現此人竟靠搏命斬下了兩名納哈出麾下騎將的人頭,以步當騎本就難得,竟然還能斬殺敵人將領。朱肅親自爲他表功,這份功勞讓他從一名百戶,直接升到了千戶,更是從邊關苦寒的薊鎮,被調任到了如花花世界一般的應天府,可以說是羨煞了旁人了。

只是,五城兵馬司……

朱肅記得,董吉該是被調任到了京軍纔是啊。

其實五城兵馬司在洪武朝也是正軍,只是這些年來,應天府人丁暴漲,往來商賈絡繹不絕,各種治安問題也隨之紛紛露出水面。

身爲大明帝京,怎能不夠安穩,被往來客商、番人、使節給看了笑話?於是老朱大手一揮,重構了五城兵馬司,讓五城兵馬司負責維護應天府上下的治安事宜。

相對於其他正兵來說,五城兵馬司與其說是軍隊,其實更像是後世維持治安的警察、武警部隊等等組織。城中發生的暴力事件、踩踏事件等,也一應歸五城兵馬司解決。其他軍隊平日裡是呆在軍營裡操演,戰時還要負責出擊殺敵,而五城兵馬司最大的職務,則是負責巡城,不間斷的巡城,這份比正軍輕鬆的多的差使,也使得五城兵馬司被戲稱爲軍中的養老之地。

“這樣一位猛將,竟然被調任到了五城兵馬司之中麼。”朱肅有些奇怪的自語道。

不過無論如何,董吉該是一位可以信任的。將此事交託於他,朱肅就可以通過他來推進阿比蓋爾之死的調查事宜。於是,朱肅便吩咐三保明日一早,去將那董吉帶入周王府中。相信以他曾經與董吉的淵源,這種只是舉手之勞的事,董吉斷然不會拒絕。

第7章 朝堂激盪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731章 最終決戰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882章 西南反跡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522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風暴!第683章 高山族第303章 你國貴人,皆是我天朝之後!第1083章 新朝氣象第320章 風暴!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546章 變革科舉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543章 高麗,貳臣賊子!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465章 新學遇劫第1036章 妥協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880章 雌鳳隕第32章 中書省,危!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468章 把這個刺客給本王拿下!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757章 中亞後事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723章 牽制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689章 取道印度第937章 文藝之重第359章 老朱的謀算第18章 大明之亡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548章 倭人能做什麼?自然是爲奴了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507章 本王沒想到世間有如此矮小之人第161章 莊中變化第654章 賭約第5章 嶺北之戰第1098章 定音一錘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798章 大出血第1122章 兵逼康居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853章 先禮後兵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453章 告密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667章 僞造國書第1078章 安南收復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1016章 黎氏要搖身一變了第684章 寶島局勢第242章 誠王死士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31章 均役第524章 什麼叫喪權辱國啊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1117章 大撒幣第652章 老朱開盲盒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096章 開民智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255章 倭寇!!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481章 空印案!爆發!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59章 常氏有孕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1035章 忌憚
第7章 朝堂激盪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731章 最終決戰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882章 西南反跡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522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風暴!第683章 高山族第303章 你國貴人,皆是我天朝之後!第1083章 新朝氣象第320章 風暴!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546章 變革科舉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543章 高麗,貳臣賊子!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465章 新學遇劫第1036章 妥協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880章 雌鳳隕第32章 中書省,危!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468章 把這個刺客給本王拿下!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757章 中亞後事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723章 牽制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689章 取道印度第937章 文藝之重第359章 老朱的謀算第18章 大明之亡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548章 倭人能做什麼?自然是爲奴了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507章 本王沒想到世間有如此矮小之人第161章 莊中變化第654章 賭約第5章 嶺北之戰第1098章 定音一錘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798章 大出血第1122章 兵逼康居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853章 先禮後兵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453章 告密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667章 僞造國書第1078章 安南收復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1016章 黎氏要搖身一變了第684章 寶島局勢第242章 誠王死士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31章 均役第524章 什麼叫喪權辱國啊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1117章 大撒幣第652章 老朱開盲盒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9章 無恥!無恥之極!第1096章 開民智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255章 倭寇!!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481章 空印案!爆發!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59章 常氏有孕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1035章 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