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變革科舉

第546章 變革科舉

“此言過了,莫非殿下還真準備趁熱打鐵,一口氣推翻了儒門不成?”劉伯溫心中暗自詫異,五殿下這麼做還是有些魯莽了,科舉之制,乃是文官立朝之根基。剛剛纔打壓了衍聖公,轉眼就對文官動手……

有些急功近利了,而且百家……

“陛下!”孔希學卻是一個激靈,似乎嗅到了絕地翻盤的機會。五殿下意圖處置科舉,這無疑是將朝中的百官全部推到了衍聖公府這一邊來,若是將這股力量運用得當,說不定方纔那一番話加在他孔家身上的罪狀也能徹底洗清。“陛下,百家絕不可重興,此乃取禍之道也!我孔家並非是爲了針對新學,實在是新學其中,承繼百家餘毒……臣唯恐新學大行,壞了我大明的萬世基業啊!”

孔希學字字泣血,彷彿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大忠臣般,一下一下磕的額前一片血紅。

“承繼百家餘毒?衍聖公,話且說清楚了。”

“我新學承繼的,乃是復興華夏之心,先人不屈之志,哪一點承繼了百家餘毒?又怎麼壞了大明的萬世基業?”

朱肅冷淡問道。

“新學子弟楊士奇,公然鼓吹‘復興百家’,還要上萬民書奏請陛下取締科考內容,方纔殿下你也說要變革科舉,不再拘泥於儒家典章。”

“且新學名爲儒學,私下卻分爲數學、經濟學、科學等諸多學科。數學者,算計之學也;經濟學者,商賈之學也;科學者,奇技淫巧也。”

“此皆非大道之學!難道殿下想說,以後要廢除聖賢之道,讓這些學了數學、經濟學、科學的人,來做我大明之官嗎!”

既已撕破臉皮,孔希學也不再顧忌朱肅身份,一雙眼睛如狼一般瞪視着朱肅,其中飽含着無邊恨意。

朝中諸官,也都面色難看的看向朱肅。想看看這位五皇子如何辯解。

“是啊,學了數學、經濟學、科學等學說之人,難道不是人才嗎?”朱肅卻毫不否認,反而大大方方的反問孔希學道。把孔希學都問的愣住了,完全沒想到他竟會如此。

他愣住的當口,朱肅已轉向了老朱道:“父皇,兒臣正是此意。凡我大明之官,有官主管錢糧,有官主司治水。有官司掌戶籍,有官主理牧民。”

“想要管理好這諾大的華夏,其中彎彎繞繞,非止一端。”

“自古以來,朝廷只依靠道德文章取士,所取者直接充入朝中各司。可是敢問,一位新科狀元郎,若論到覈算田畝、繳收稅糧,能否有一名戶部的經年小吏精通?”

“一位年老德昭的道德之士,論到治水開渠,又能否比得過一位修渠經年的工匠?”

“古往今來,官吏無能,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通病。若是朝廷清明富裕的時候還好,偶爾也能拔擢出一二能吏,安插在重要位置上,作爲中流砥柱。其他人則依舊是去吟詩作對風花雪月,有朝廷在後面督察,他們自會延請胥吏,替他們完成官吏之職。”

“但若遇上朝政腐敗,亦或是皇帝昏庸之時,上層官員們爭權奪利,縱使有一二仁義之士一心報國,也需要十年寒窗苦讀那些道德文章,毫無閒暇去學習那些實務。等他們高中之後,又要花心思重新學習,待到他們有所成就,朝廷早就積重難返了。”

“既然如此,以兒臣之見,乾脆就在一開始直接變更科舉之制。在考試之中,加入更多務實的內容,並將科舉分門別類,戶部就專考戶部所需用的學識,工部就專考匠作之學。如此一來,就能以最快速度拔擢出有所專長的學子,摒棄誇誇其談之徒,使人人皆可盡其才,而不是一切盡繫於道德文章。”

“所謂‘重興百家’,並不是真正的要重興百家之學,而是說科舉考試的內容應該因其職司各自置宜,分門別類,斷不能一概以聖賢之道言之。”朱肅道,心說楊士奇“重興百家”的鍋,這樣就算勉強圓過去了。 “荒唐!”孔希學強辯道:“如此一來,豈不亂了套?”

“亂了套嗎?”朱肅撇了撇嘴脣。“稅務司昔日成立之時,就是專門拔擢的精通術算之士子。如今也已有經年,稅務司可亂了套嗎?”

孔希學臉上一白。

場中的稅務司諸官聞言神情微動,有些不善的看向了孔希學。朱肅這一番話,至少已經將稅務司的這些官吏統統拉攏了過來。

不再是孤軍奮戰了。

“父皇,兒臣附議。”太子朱標竟也出列道。早在稅務司恩科結束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此意了,只是當時時機尚未成熟,現在則正是良機。“而且兒臣認爲,還可擴大科舉所取人數。”

“五弟說諸多官吏自己萬事不知,只知延請胥吏來替自己爲官……既然如此,與其給這些尸位素餐的庸官發俸,不如直接由朝廷將俸祿發到胥吏們的手中。”

“秀才可爲縣吏,舉人可爲府吏,進士,則可爲州縣主官……如此類推,層層相扣,使我大明天恩,真正綿延到各地,不復‘皇權難下鄉’的情狀。”

太子朱標的這套方案,無疑比朱肅“變革科考”更爲宏大,甚至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將胥吏的選拔也納入科考之中,等於是將科舉選官的人數範圍又擴大增加了數十倍。已經可以和後世公務員考試相類了。

而且此舉,無形間也拉攏來了許多文官:誰家還沒有幾個讀不進聖賢書的紈絝子弟?若是改革科舉,再擴大科舉取士的範圍,那麼自家孽子孽孫取中的機率,可以說變相的也大了許多。

雖然人數一多,官也就沒那麼金貴了,升遷想必也會變得更難。但卻能讓後人更容易的謀到一碗皇糧,畢竟誰又能保證自己的後人始終聰慧?反而是他們身爲朝官,想要培養子弟朝中實務,怎麼也會比四六不知的泥腿子們來的更有優勢些。諸官權衡利弊,還是覺得這個科舉制度對他們而言,益處更多。

“陛下,太子殿下與吳王殿下此法甚妙。臣附議。”先是稅務司尚書顏希哲站了出來。他們稅務司上下都是用新法取出來的官,自然無條件支持新式科舉之法。

接下來是朱標統領的內閣諸官,然後是諸多權衡完利弊的文官、還有李善長領着的淮西官,一個個盡皆出列附議……到了最後,即使少部分的官吏有心反對,但也不得不因勢所逼,被迫低頭附議。

“善。”老朱點點頭。“既如此,戶部和內閣去擬一個章程出來。來年科舉,便開始試行此法。”

見變革科舉已成定論,孔希學渾身一軟,再度癱倒在大殿上。

孔家完了,不止聲名自此毀滅殆盡,而且孔學失去了在科舉中的特殊性,自此往後,衍聖公府怕是再難興起……

萬世富貴,今日卻,斷了根……

(本章完)

第510章 本王告訴你,我大明天下無敵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654章 賭約第141章 趕鴨子上架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10章 遠渡重洋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465章 新學遇劫第399章 敢情你們只想對付我一個?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802章 白蓮之禍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317章 姚廣孝的囑咐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757章 中亞後事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128章 北出行商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937章 文藝之重第118章 黑衣僧第992章 第三口錦盒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338章 我乃燕王朱棣(上)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609章 呂家族誅第225章 貔貅鬆口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1048章 安南內戰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919章 渾水摸魚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571章 經營草原之策第611章 殺鯤第313章 海上無敵張赫!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288章 張定邊劫牢第952章 唱戲也有尊嚴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1142章 搜山檢海第828章 天兵第33章 月中考較第30章 請個假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72章 落水第192章 圖窮匕見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891章 嫌隙第608章 試探第193章 兄弟相談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740章 囚於孤城的蘇丹第1079章 朱肅回京第393章 徐達的動向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129章 反攻西征第1031章 推諉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64章 真仙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1093章 科舉異動第1027章 赴宴第889章 拒不開城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799章 黃雀出動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276章 五徵漠北是窮兵黷武?第1070章 黎利之死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496章 新式火器,問世!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156章 向自己傾斜的力量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658章 百密一疏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1142章 搜山檢海第42章 倭國有黃金,東陸有神種!第741章 偉大的傳統
第510章 本王告訴你,我大明天下無敵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654章 賭約第141章 趕鴨子上架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610章 遠渡重洋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465章 新學遇劫第399章 敢情你們只想對付我一個?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802章 白蓮之禍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317章 姚廣孝的囑咐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757章 中亞後事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128章 北出行商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937章 文藝之重第118章 黑衣僧第992章 第三口錦盒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338章 我乃燕王朱棣(上)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609章 呂家族誅第225章 貔貅鬆口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1048章 安南內戰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919章 渾水摸魚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571章 經營草原之策第611章 殺鯤第313章 海上無敵張赫!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288章 張定邊劫牢第952章 唱戲也有尊嚴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1142章 搜山檢海第828章 天兵第33章 月中考較第30章 請個假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72章 落水第192章 圖窮匕見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891章 嫌隙第608章 試探第193章 兄弟相談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740章 囚於孤城的蘇丹第1079章 朱肅回京第393章 徐達的動向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129章 反攻西征第1031章 推諉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64章 真仙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1093章 科舉異動第1027章 赴宴第889章 拒不開城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799章 黃雀出動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276章 五徵漠北是窮兵黷武?第1070章 黎利之死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496章 新式火器,問世!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156章 向自己傾斜的力量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658章 百密一疏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1142章 搜山檢海第42章 倭國有黃金,東陸有神種!第741章 偉大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