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

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

第二日,元軍果然如朱肅所料,並沒有繼續攻城。畢竟既然已經決定了和城中打持久戰,那麼就也不差這一日時間。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已經一連兩日的攻城,若是今日再攻,付出的代價定然要比前兩日還要多出的多。倒不如干脆好好休整一日。

元軍只是分出了一部分人開始繼續伐木,以繼續建造簡易的回回炮(投石車),還發動人手在周邊鑿取適合用來投石車使用的石頭,一副要用石頭將昌黎縣砸穿的架勢。而另一部分人,則死死的看住了營中那些被放歸的漢人士兵,一副極爲戒備的樣子。

“可惡,我等亦是元軍士兵,非是囚犯,爲何要派人看押我們?”

“不給兵刃鎧甲也就罷了,連粥飯也不給一口,你等是想活活餓死我們嗎?”

“我等亦曾爲大元赴湯蹈火出生入死,爲何如此薄待我等?”

漢人士兵們憤憤不平,軍中糧草尚未運至,因此昨夜只給被放歸的蒙軍俘虜派發了糧食和武器,而漢軍們被餓了一夜不說,還被手執武器的蒙軍們團團包圍了起來。自然就有人站出來義憤填膺。

“囉嗦什麼?再敢鼓譟,就按照挑動譁變論處!”一位騎在馬上的蒙古將領對着那些鼓譟的漢人們喊道。“誰知道你們之中,有沒有明軍特意混在裡頭的奸細?”

“再說了,在明軍那兒的時候,那些明人不是把你們喂得挺飽的嘛?如今少吃一頓,又能如何?我們在明軍那的時候可是一連好幾天都餓着肚子啊喂!”

這位蒙古將領,也是當時在俘虜營中被朱肅故意餓着的那些蒙古人之一。如今掌了看押這些漢軍的權力,很難說其中沒有故意公報私仇、給自己揚眉吐氣一番的意思。

眼見四周看押他們的蒙軍都已經把箭矢搭上了弓弦,漢軍們雖然憤怒,卻也只能低着頭敢怒不敢言。有人低聲嘀咕:“這些友軍,反而還不如那些明軍尊重我等。”

“呵,什麼友軍。人家可都是蒙古老爺。”有人語帶諷刺的應和道。“誰讓他們大元,是蒙古人的朝廷,而不是華夏人的呢。”

“我等,不過是家僕罷了。”

一陣默然,漢人們心中的不忿,已是越來越深,而那蒙古將領卻自以爲壓服了這些漢人,只覺泄了一口在明軍之中所受的惡氣,更加的志得意滿。

“蠢貨,遭人所恨而不自知。”人羣之中,張玉默默的躲在人堆裡,冷冷的瞥了眼那位越發趾高氣昂的蒙古將領。爲了不去在意腹中揮之不去的飢餓感,他強迫自己,開始思考起當前的局勢來。

“連安撫軍心的糧食也拿不出來,看來,觀童大人的這一部兵馬,並沒有攜帶足量的糧草。那位大明的親王並非泛泛之輩,不可能只是爲了讓元軍心中添堵,就將足足兩萬餘的俘虜雙手奉還。”

“莫非是爲了更好的耗費糧草?也不對,此處雖然無糧,但左丞相納哈出大人那兒已出關打草谷數月,主力軍中應該是有足量的糧食的。此處離主力所在的永平府不過兩日即可往返。”

“而且明軍之中,想來糧草損耗更甚。在城中之時,我等亦曾多次看見明軍拿出軍糧來賑濟災民。若是腰比誰先糧匱,很明顯需要供養城中難民百姓的明軍,處境更加不利。”

“等等?”

突然之間,一道電光閃過了張玉的腦海。“莫非,明軍是想?”

饒是以張玉的膽識,也不禁被突然冒出腦海的那異想天開的想法,驚的渾身戰慄,他環目四顧了一番,只見四周元軍毫無戒備之色,仍舊是按部就班,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若真是如此,那麼,此戰勝負,就在今日!”張玉在心中吶喊。

他並沒有想要將自己的設想上報的意思。他張玉也是七尺男兒,心中豈能沒有傲氣?常年被那些蒙古人欺辱打壓,現如今大元頹勢已顯,自己又爲何要爲欺辱自己這些漢人的元庭賣命?

與其作爲元庭的鷹犬戰死,不如另尋明主,他張玉的胸中亦有抱負,大明如今如日初升,不如索性投了大明。乾脆在大明爲漢人建功立業,博他個名垂青史,方不負男兒七尺之軀。

“若是,能夠藉着今日的情勢,爲大明送上一副投名狀的話……”躲在人羣之中的張玉開始思索起來。

當然,他的面上仍舊沒有絲毫的異狀,並沒有哪位蒙古人注意到這羣漢人中間,有一個人已經有了棄元投明之心……

……

酉時,有一支元軍正在官道之上跋涉。

昌黎縣與永平府之間,有一座名爲“青山口”的山嶺相阻隔。在歷史上,數年後明廷大將軍徐達會在此設置一處堡壘關隘,名爲“青山口關”,以做扼守薊鎮南北之用。然而今日,此處還只是一處兩山交匯的谷地,雖有幾段長城城牆在此,卻也年久失修,基本已無什麼作用了。

“快些,再快一些!”這支元軍之中,乃兒不花一邊揮舞着馬鞭,一邊催促着道路上如長龍一般的運糧隊伍。手中的那根馬鞭被他甩的噼啪作響,平添幾分凶煞之氣。正在奮力推着糧車的元兵們路過時,都不禁縮了縮脖子,將腳步邁的更快了幾分。

“大人,道路難行,兒郎們已經是盡了全力了。”一名副將苦着臉勸道。“此處地形不比草原,需急不得。觀童大人那裡糧食足以撐過今日,只要我們明日能將糧食送到,便可保證無虞了。”

“漢人有一句話叫做‘夜長夢多’,你又懂得什麼!”乃兒不花橫了此人一眼。“明軍昨日放回俘虜的事太過詭異,本將心中,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在觀童軍中,乃兒不花是徹頭徹尾的激進派。昨日裡他是強烈要求要一股作氣,直接拿下昌黎城的。觀童忌憚那些漢人俘虜之中可能混雜了意圖尋機作亂的明軍,乃兒不花的建議也是“那就全部將這些漢人殺了了事”。左右不過是一些漢人,在他這樣的蒙人眼裡,漢人的命並不算什麼。

但是那些漢人俘虜足足有一萬多人,私自斬殺一萬多自家的漢軍,卻是觀童優柔寡斷的性格根本下不了決斷。因此,觀童接受了被釋放回來的“智將”洪伯顏帖木兒所提出的,看似更加穩妥的“調糧久戰”的建議,派遣受了輕傷的乃兒不花前往納哈出主力軍中,調運所需的糧草。

但乃兒不花卻依舊覺得此舉不妥,他曾經親自帶人攻上昌黎縣的城牆,而後被明軍趕了下來。也正是那個時候,他受了一些輕傷。

在那一日攻上明軍城牆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在正中間城樓的廢墟里,在三面大明親王的王旗之下,那幾道在萬軍之中閒坐對飲、視他們這些如狼似虎的元軍如無物的身影。

那三道身影,給了乃兒不花狂野的內心一陣深深的震撼:有這樣膽識的明朝親王,這樣能在萬軍廝殺之中不動如山的明軍統帥,必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

也因此,他始終認爲,對付這一支明軍就必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撲滅,不能給他們絲毫喘息的機會。只要一讓他們緩過了氣,自己這些元軍所需要面對的,很可能就是如雷霆一般迅猛的決死一擊!

(本章完)

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1138章 馬廄激戰第37章 咱後來,真廢相了?第277章 四哥何不西征?第656章 爭相出海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10章 馬皇后的憂慮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1023章 威尼斯商人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290章 策反張定邊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1083章 新朝氣象第999章 抵達安南第111章 稻苗稀疏,已是好年第962章 欲訪泰寧第100章 朱樉大婚第1079章 朱肅回京第1117章 大撒幣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321章 登岸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462章 鄧愈釋疑第47章 籌建水師第985章 人海戰術第682章 建港寶島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1145章 朱肅消息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598章 禍亂朝綱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13章 太子朱標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1054章 敗家子胡蒼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29章 猶疑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54章 武器代差第222章 鴻門宴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607章 敲打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1104章 新的綱常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462章 鄧愈釋疑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錢!第675章 接觸戰第260章 倭寇來襲第378章 不斷汲取養分的朱棣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611章 殺鯤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1053章 武曲守城戰第930章 事後處置第343章 避戰的鞏昌候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787章 黑吃黑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669章 商議第523章 天皇之死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1146章 議譴援軍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262章 兵臨城下
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1138章 馬廄激戰第37章 咱後來,真廢相了?第277章 四哥何不西征?第656章 爭相出海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10章 馬皇后的憂慮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1023章 威尼斯商人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290章 策反張定邊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1083章 新朝氣象第999章 抵達安南第111章 稻苗稀疏,已是好年第962章 欲訪泰寧第100章 朱樉大婚第1079章 朱肅回京第1117章 大撒幣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321章 登岸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462章 鄧愈釋疑第47章 籌建水師第985章 人海戰術第682章 建港寶島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1145章 朱肅消息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598章 禍亂朝綱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13章 太子朱標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1054章 敗家子胡蒼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29章 猶疑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54章 武器代差第222章 鴻門宴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102章 酒會論道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607章 敲打第191章 錦衣驚世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1104章 新的綱常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462章 鄧愈釋疑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錢!第675章 接觸戰第260章 倭寇來襲第378章 不斷汲取養分的朱棣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611章 殺鯤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1053章 武曲守城戰第930章 事後處置第343章 避戰的鞏昌候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787章 黑吃黑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669章 商議第523章 天皇之死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1146章 議譴援軍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262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