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吾弟由檢

朝陽勃發,清晨的風吹來,帶着絲絲涼意。

幹清宮正殿前站滿了人。

“凡在京勳貴子弟,不論嫡庶,年十五至三十者,皆至勳衛登記造冊了?”東暖閣內,朱由校坐在寶座上,翻閱手中花名冊,神情看不出喜悲。

“稟陛下,皆已登記造冊。”

劉文炳神情恭敬,朝朱由校作揖行禮道。

“那就好。”

朱由校合上花名冊,“從即日起,凡是勳衛在籍者,每日辰時始至幹清宮,給朕站兩個時辰,午膳由尚膳監提供,膳畢,赴西苑內教場操練,酉時七刻結束,期間敢有遲到、懈怠者,一律杖責十棍,屢教不改者,逐出勳衛,譴至皇莊勞罰三載。”

“陛下,讓勳衛齊聚幹清宮,是否會驚擾到御前?”劉文炳面露躊躇,躬身向朱由校說道:“畢竟……”

“無礙,朕喜歡熱鬧。”

朱由校擺手打斷道:“此事就這樣定了,勳衛操練諸事,朕會讓御馬監的人協理,卿家去將朕的意思言明吧。”

“臣遵旨。”

劉文炳忍着顧慮,作揖應道。

響鼓尚需重錘敲。

在京的這幫勳貴子弟,一個個是怎樣的德性,朱由校不用多想也能猜到,只怕不少是紙醉金迷的紈絝子弟。

自幼就含着金湯匙長大,他們出生的起點,就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跨越的高山。

大明勳貴羣體必須要改造,享受着大明敕賞的種種特權,就要盡到各種責任和義務,只想收穫不想付出,天底下沒有這等好事!

“皇爺,這幫在勳衛的子弟養尊處優慣了,貿然讓他們進行操練,恐會出些問題吧?”來幹清宮輪值的魏忠賢,在劉文炳離開後,低首向朱由校說道。

“就是太養尊處優了,朕才這樣。”

朱由校端起茶盞,呷了一口,冷冷道:“眼下國朝面臨怎樣的困境,一個個不想着報效國朝,替社稷慮,整日就知道紙醉金迷,過去怎樣朕不管,但現在不可能了。

朕就是要讓他們遭遭罪,知道什麼叫規矩。

朕不奢求他們之中,能有多少可以成材的,但至少也別給朕擺爛,倘若連這點苦都吃不了,他們今後憑什麼承襲爵位?”

魏忠賢低首不言。

事實上朱由校很清楚,時下的這幫勳貴羣體啊,在京城的也好,在金陵的也罷,多數是怎樣的貨色。

真正與國同休的很少。

將在京勳貴子弟招進勳衛,朱由校是帶着目的的,一個是想培養些能成材者,供今後自己驅使,一個是充當質子,爲徹改京營佈局。

想要對京營進行城改,單靠一個張維賢不夠,文官羣體,勳貴羣體,皆在京營有着錯綜複雜的利益網。

吃空餉喝兵血,對於大明而言太過常見。

大明上下皆有擺爛的跡象,倘若沒有絕對清晰的思路,就貿然去做些事情,是會出大問題的。

也不知待到京營徹改後,將會有多少人的腦袋被砍掉。

想到京營徹改後續的朱由校,眸中掠過寒芒,從他即皇帝位的那刻起,就註定此生要殺很多人,將成爲世人眼裡的暴君!

“皇爺,五殿下至幹清宮殿外。”

“宣。”

朱由校坐於寶座上,看着從殿外走進的朱由檢,嘴角露出淡笑。

彼時的朱由檢年僅十一歲,相貌英俊,方面闊耳,皮膚白皙,長眉過目,就是太瘦了,

好似風一吹就會被吹倒一般。

“臣弟由檢,拜見陛下。”

行至御前的朱由檢,忍着內心的緊張,向朱由校作揖行禮。

整套禮儀做的一絲不苟。

還真是個愛較真的人。

朱由校忍着笑意,打量着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的朱由檢,語氣平靜道:“還是叫我皇兄吧。”

“臣弟~”

朱由檢的眉宇間露出疑慮,顯然是對待此事,他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朕這些時日忙於政務,忘記去瞧瞧你了,皇弟在勖勤宮如何?”朱由檢的神態變化,朱由校盡收眼底。

說起來大行皇帝朱常洛,有子嗣七名,但長大的只有朱由校、朱由檢哥倆,其他幾名不是早夭,就是薨逝。

朱常洛在沒有御極登基前,還做着憋屈太子時,朱由校哥倆沒有感受到多少父愛,甚至連親情都沒有多少。

那是一段不美好的記憶。

“稟皇…兄,臣弟在勖勤宮一切都好。”

朱由檢猶豫剎那,作揖稟道。

也是個可憐的人。

朱由校心裡暗歎,他好歹還是皇長子,雖說被養在李選侍身邊,處境比較一言難盡,但是朱由檢就更可憐。

其生母的出身不好,在朱由檢五歲時,其母就死了,被打死的,被安置在受寵的李選侍身邊養着,後養在另一位李選侍身邊,像一個皮球被踢來踢去,這樣的童年經歷,是一生都撫不平的創傷。

貴爲太子的子嗣又如何?

朱由校甚至想過一個問題,倘若大行皇帝朱常洛沒有駕崩,受寵的李選侍所誕子嗣沒有薨逝,那他日後能順利的克繼大統嗎?

“在我面前不必這樣拘謹。”

朱由校站起身,朝着朱由檢走來,“今日叫你過來,是有件事情要你跟着,我們是至親兄弟,皇弟,你也要快快成長,今後幫着我一起治理大明。”

說着,朱由校伸手輕拍朱由檢的肩膀。

朱由校可以感受到朱由檢有些僵硬。

“臣弟領旨。”

朱由檢心跳的很快,有些措手不及的作揖行禮。

“今後在我面前,這些大規矩就免了。”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

有這種反應很正常,畢竟現在的大明,是他朱由校當家做主,不過對於朱由檢,他還是寄予厚望的。

大明皇帝這一位置,他朱由校還要坐很久。

落水?

誰愛落誰落!

想要將大明重新拉回到正軌,朱由校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文官羣體,勳貴羣體,宗藩羣體,其他羣體,這些享有特權的既得利益羣體,朱由校要一個個的鬥垮,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對付這些既得利益羣體,就必須要促成拉一派、打一派、壓一派的基調,周而復始的去逐步解決。

現在的五殿下朱由檢,未來的大明信王,將成爲徹改大明宗藩制度的急先鋒,今後更是開海移藩的楷模!!

“擺駕仁壽宮!”

朱由校伸手拉着朱由檢,昂首朝殿外走去,一直沉默的魏忠賢忙低首應道,幹清宮變得熱鬧起來。

朱由檢呼吸有些急促,他不知皇兄讓他隨駕去仁壽宮,到底是爲了何事,對待未知的事情,朱由檢難免有些緊張。

“皇弟,過去發生的種種,已經無法改變,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朱由校立於殿前,神情看不出喜悲,語氣平靜道:“出生在這座皇宮中,就註定有些事情會發生,你也長大了,該去面對一些真相了。”

第365章 東江鎮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133章 風起第256章 諸黨(4)第225章 葉向高進京第58章 銀號第162章 漕糧也敢動?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345章 諸院第87章 另起爐竈第360章 督撫定權第68章 猛將進京第87章 另起爐竈第314章 濃瘡就要擠破第313章 爆!爆!爆!第31章 天子揮拳!濃瘡就要拔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33章 風起第211章 魏忠賢怕了第246章 密詔離京第297章 集約發展(2)第139章 鐵案第228章 駕帖遍京城第4章 這大明是朕的!第200章 遼南血第303章 反對!第144章 新朝新氣象第220章 死戰!死戰!第65章 這天下,朕先反了第241章 各顯神通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59章 蓄勢第14章 朕的內廷,朕說的不算?!第242章 河患疏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254章 諸黨(2)第68章 猛將進京第180章 廉政院第271章 問責追責第305章 殺手鐗第123章 天啓(3)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218章 明威第308章 東風與西風第38章 張維賢奏對第284章 惠政第124章 天啓(4)第189章 展望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124章 天啓(4)第38章 張維賢奏對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83章 文與武(2)第18章 廣撒網,聚英賢第337章 在變革中求發展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112章 君臣奏對第197章 再起風波第30章 大朝會(4)第93章 劍指京營第357章 宗藩進京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189章 展望第141章 白綾了恩仇第158章 戶部沒錢?朕就有了!?第6章 增擴錦衣衛旗校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260章 遼左奏捷第182章 試探第253章 諸黨(1)第204章 風骨第277章 廟堂新格局第131章 錢公高見第221章 渾河血戰(1)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52章 談兵第10章 國事堪憂第195章 東林決斷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64章 觸目驚心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278章 崔呈秀點火第105章 變數第121章 天啓(1)第296章 集約發展(1)第5章 駱思恭第362章 治遼策第133章 風起第173章 大案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85章 遼局(2)
第365章 東江鎮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133章 風起第256章 諸黨(4)第225章 葉向高進京第58章 銀號第162章 漕糧也敢動?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345章 諸院第87章 另起爐竈第360章 督撫定權第68章 猛將進京第87章 另起爐竈第314章 濃瘡就要擠破第313章 爆!爆!爆!第31章 天子揮拳!濃瘡就要拔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33章 風起第211章 魏忠賢怕了第246章 密詔離京第297章 集約發展(2)第139章 鐵案第228章 駕帖遍京城第4章 這大明是朕的!第200章 遼南血第303章 反對!第144章 新朝新氣象第220章 死戰!死戰!第65章 這天下,朕先反了第241章 各顯神通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59章 蓄勢第14章 朕的內廷,朕說的不算?!第242章 河患疏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254章 諸黨(2)第68章 猛將進京第180章 廉政院第271章 問責追責第305章 殺手鐗第123章 天啓(3)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218章 明威第308章 東風與西風第38章 張維賢奏對第284章 惠政第124章 天啓(4)第189章 展望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124章 天啓(4)第38章 張維賢奏對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83章 文與武(2)第18章 廣撒網,聚英賢第337章 在變革中求發展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112章 君臣奏對第197章 再起風波第30章 大朝會(4)第93章 劍指京營第357章 宗藩進京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189章 展望第141章 白綾了恩仇第158章 戶部沒錢?朕就有了!?第6章 增擴錦衣衛旗校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260章 遼左奏捷第182章 試探第253章 諸黨(1)第204章 風骨第277章 廟堂新格局第131章 錢公高見第221章 渾河血戰(1)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52章 談兵第10章 國事堪憂第195章 東林決斷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64章 觸目驚心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278章 崔呈秀點火第105章 變數第121章 天啓(1)第296章 集約發展(1)第5章 駱思恭第362章 治遼策第133章 風起第173章 大案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85章 遼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