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結局

bookmark

看向臺下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挽留自己的大明官員,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大聲笑着說道:“不是朕怪你們,這個世界上哪有永遠的帝王,朕也老了..退位做個太上皇挺好的,你們怎麼不放朕走呢!?”

“嗯?難不成,是想讓朕累壞不成?”

“徐光啓..你年齡最大,也是朝中的老人了..做個表率,快一點起來,成何體統啊..”

這一天,百官神色各異。

朱由檢正式下達退位詔書,傳位於朱慈烺。

大明正式進入到朱慈烺登基爲帝的新時代,而朱由檢則是退居二線成了逍遙太上皇,整日沉心研究新式科技。

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大肆修建大明皇家圖書館。

將原有的規模一擴再擴。

藏書一億冊的大明皇家圖書館正式向所有大明子民開放,對於跨時代的書籍朱由檢視爲國之機密。

....

大明崇禎一朝,朱由檢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清查天目,驅逐韃虜,收回遼東,佔據蒙古,掌控扶桑,打下南洋,重掌東番。

袁崇煥、李自成、鄭志龍接連登臺上演,卻不影響大明發展之分毫。

科技興軍,大明天龍軍擴軍至十萬,天虎軍更達三百萬之巨,天豹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兵團總數加起來已經超過一千萬人!

各種新式步槍、栓動、氣動等武器被髮明列裝。

後裝火炮,蒸汽動力鐵甲艦、新式機槍等各種衍生出來的改進或新式型號全部進入到軍隊之中,爲大明在海外的穩定擴張不斷貢獻力量。

皇家兵器總局也徹底改名爲大明軍工集團,更是負責在清除計劃之中爲很多海外國家提供武器,混亂的世界中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大明帝國!

新學興國,朱由檢廢除舊制科舉,開新式恩科,後改爲大明高考。

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研究齊頭並進,大學院高等教育制度被確立,各類專業研究院及其附屬的大量研究所充斥在大明各地。

稅收制度上,朱由檢主動廢除苛捐雜稅,不因戰爭徵收任何稅收,興建皇家稅務局、統籌全國商業、鹽、煙、茶等關鍵稅收。

農業稅種改革之中,更是讓官紳一體納糧成爲現實。

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被大範圍推廣種植,並且雜交水稻等技術也被大明熟練所掌握,推廣在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上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影子,大明所有百姓笑着擺脫再也不可能出現的饑荒。

鐵路奔騰在大明的疆域之中,水泥公路貫穿整個大明,在關鍵性的要道更是大量使用了瀝青作爲鋪路的主要材料,貸款修路,收費還貸制度被確定。

對外移民區的建設更是如火如荼。

從最開始的爲了抵禦天氣影響,到後來爲了讓大明每一寸國土都真正的屬於大明,讓疆域不僅僅停留在地圖之上。

大明移民超過一億百姓,龐大的帝國始終有着這些大明百姓作爲運轉中的關鍵要素,大明的發展因爲他們,最終也會讓每一個百姓受益。

至於外交..

禮部之中,大小官員正在盤算十年一次的萬國來朝到底能夠給禮部帶來多少的收入,畢竟他們每一次的到來幾乎都可以讓整個禮部收到足以維持禮部運轉二十年的大明龍元。

大明龍旗飄揚之處,能夠看到的之後世界諸國敬仰的目光。

....

又是熟悉的茶館內,朱由檢的神色很輕鬆,一旁也沒有了王承恩時不時的嘮叨,因爲他已經被朱由檢一腳踹去輔佐朱慈烺幾年。

時間似乎在這一刻被按下了慢放鍵。

朱由檢喜歡聽評書,喜歡聽人講故事,後世很多文學鉅著都被朱由檢評判之後,將適合這個時代的公開印刷。

桌上還放着一份剛剛買來的報紙。

朱由檢緩緩拿起,只見上面赫然寫着:大明帝國南極破冰船成功抵達南極,探明世界最後一個大洲。

....

朱慈烺坐在東暖閣中,王承恩依舊站在一旁。

年輕的朱慈烺伏在龍案上,難以置信的衝着王承恩開口說道:“父皇..每一天都要處理這麼多的國家政務嗎?”

王承恩笑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當然..太上皇每一天都要處理超過兩百封奏摺..”

朱慈烺眼神中滿是震驚。

忍不住嘟囔說道:“恐怕是因爲這個原因,父皇才着急當他的太上皇去了吧..唉!啥也不說了..朕繼續幹活了!”

前世沒有去過的很多著名旅遊景點。

朱由檢正坐在皇家專列的火車上,一處一處的遊玩。

彌補他因爲整日勞累在政務上沒有出來好好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的遺憾。

火車時不時冒着黑煙,卻穿梭在青山綠水之間,朱由檢的思緒卻飄的很遠很遠,在位五十年。

富饒安寧,繁榮強盛。

成爲了大明的代名詞,這樣的一個龐大帝國中的所有人都無法忘記有一個登基時年僅十幾歲的皇帝,一步一步帶他們走出困境。

朱由檢從皇家專列轉爲了普通車廂。

靜靜聽着一旁的爺孫兩人講着故事..

老人和孫女開口說道:“當初在爺爺的那個時候,大明的百姓就算是想要吃飽肚子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到後來,是如今的太上皇陛下登基之後..”

“勵精圖治,才讓我們過上了現在的好日子。”

年幼的孫女明顯有些疑惑,大眼睛咕嚕嚕的轉動,忍不住疑惑的說道:“可是爲什麼太上皇陛下不繼續當皇上了呀..”

這時候,朱由檢走了過來。

滿臉笑意的開口說道:“或許是因爲當皇帝,也是一個苦差事吧..太上皇陛下現在和你爺爺年齡也快差不多了..”

“他累了..”

國家強盛,徹底走向了朱由檢曾經夢寐以求的工業化社會,大片的農場中不斷跑動的都是最新的內燃機驅動的拖拉機。

朱由檢看向車窗外,突然感覺..

能夠死在這樣的大明,對於他這位穿越者來說..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至此,全書完..

有太多話想要藉着這本小說說完了,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完結的書籍,不會有不會散場的筵席,故事到這裡也應該有個結尾。

就像當初..黃昏下立志想要振興大明的朱由檢一樣。

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朱由檢吧..每一個人,都想要改變很多,或許影響這種改變的因素也會很多,但都要繼續前行啊!

謝謝所有讀者,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與陪伴。

席風萬里,敬上..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