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

毛筆字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是最難的,既要注意握筆姿勢,又要注意下筆力度,甚至蘸多少墨水都要注意,不然,寫出來就是個大黑團,根本就看不清寫的什麼字。

張斌這會兒也從暖閣走下來了,他彎腰站在太子朱慈烺身後,用大手包裹着他的小手,邊讓朱慈烺注意看鄭成功寫字的姿勢,邊帶着他的手在紙上一筆一筆的寫起來。

不知道寫了多少遍,朱慈烺終於能單獨握着筆歪歪扭扭的寫出日、月、明三個字了,張斌噓了口氣,直起腰來,又讓朱慈烺跟着鄭成功再好好練習幾遍,這才輕輕的錘着後背,活動了一下身體。

這傢伙,教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寫毛筆字真費勁啊,還好太子朱慈烺的領悟能力相當出衆,不然,他非累到噴血不可。

朱慈烺的確有學習的天賦,練習了不到一個時辰,他竟然已經將日、月、明三個字練的像模像樣,雖說看不出什麼筆分來,但橫平豎直還是做到了,看上去也不在歪歪扭扭,跟一堆蚯蚓在紙上亂爬一樣。

張斌自然不吝誇獎,好好表揚了朱慈烺一番,說的這位太子殿下心裡美滋滋的,那小模樣別提多高興了。

可惜,這會兒時間也差不多了,一個太監在外面輕聲道:“張大人,時辰到了,太后命奴家接太子殿下回宮。”

朱慈烺聞言,高興的差點蹦起來,他把毛筆往條桌上一丟,起身就要往外跑。

這孩子,還是玩心重,把他摁這裡學習了四個時辰估計早把他憋壞了,張斌連忙叮囑道:“烺兒,回去好好複習一下,可別轉眼就忘了,明天爲師可要考你哦,如果你學的好,過幾天爲師就帶你出宮去玩,好不好。”

出宮去玩,這個誘惑果然夠大,朱慈烺立馬停下腳步,使勁點頭道:“好,好,師傅,你一定要帶我出宮去玩啊。”

皇宮畢竟就這麼大,而且他能去的地方也不多,他早就嚮往着去皇宮外面玩一玩了。

張斌含笑點頭道:“好,只要你每天都認真學習,幾兩天爲師就帶你出宮去玩。”

“好啊,好啊。”,朱慈烺一路歡呼着,興奮的跑掉了,張斌不由搖頭笑了笑,招呼了一聲鄭成功,緊跟着向外走去。

鄭成功這個鬱悶啊,今天他就傻乎乎的陪着太子殿下唸了無數遍日、月、明,又寫了無數遍日、月、明,搞的人都想吐了不說,還沒學到一點東西,要這麼“學”下去,他的學業非荒廢了不可。

他不由小心的道:“恩師,要不明天我就不來了吧,太子殿下學的這些,實在是太簡單了,對我學業不利啊。”

張斌搖頭灑笑道:“你懂什麼,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比讀書可有用多了。”

鄭成功不解道:“請恕學生愚鈍,每天學這些有用嗎?”

張斌看了看四周,見旁邊沒什麼人,這才小聲道:“讀書考功名不就是爲了當官嗎,你要能讓太子殿下真正把你當師兄看待,不比讀書有用?”

鄭成功更加不解道:“恩師,當官不是需要功名嗎,就算跟太子殿下關係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張斌看着四周,意味深長的道:“你說的是文官,武將根本就不需要功名,大明現在是重文輕武,這樣其實是不對的,什麼都講究一個平衡,重文輕武又或者重武輕文都不好,其實,很多時候武將比文官還重要,你現在還不懂,以後你就明白了。太子可是註定要當皇上的人,只要你能獲得他的信任,平步青雲,進封公侯伯爵甚至是總督天下兵馬都有可能,到那時,軍權在握,你就會明白,文官很多時候其實就是螻蟻,隨便擡腳一踩就能踩死一大片!”

鄭成功這會兒哪能明白這些,他似懂非懂的問道:“恩師,武將真的很重要嗎?”

其實,他內心還是想當文官,因爲這會兒的大明文官的確比武將牛逼多了。

張斌知道這會兒跟鄭成功解釋不清,他只能以師傅的身份鄭重叮囑道:“記住,不要強求功名,能考上自然更好,考不上也沒關係,你的未來,在領兵馳騁天下,在率船威服四海,只要能跟太子處好關係,比什麼都強。”

鄭成功見張斌如此鄭重,只能拱手道:“學生記住了。”

接下來幾天,張斌並沒有增加課程,每天還是三個字,而且都是很簡單的字,什麼人口手,什麼山石田、什麼牛羊馬,什麼一火滅,什麼二木林,朱慈烺學起來那是相當的輕鬆愉快,漸漸的,他也習慣了跟鄭成功一起學習,毛筆字也越寫越熟練了,只是他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出宮去玩一玩。

終於,第六天,結束了上半天的教學之後,張斌立馬拍手道:“好,今天就學到這裡。”

朱慈烺目瞪口呆道:“師傅,那下午幹什麼,不練字了嗎?”

張斌點頭道:“是啊,下午不練字了,爲師不是說了嗎,只要你學習的好,就帶你出宮去玩,這幾天你學的都很好,爲師決定了,下午帶你出宮玩半天。”

朱慈烺聞言,直接從坐墊上蹦起來,歡呼道:“好啊,好啊,終於可以出宮去玩了。”

張斌微笑道:“好了,好了,走吧,先去爲師家裡吃個飯,吃完飯纔有力氣玩。”

“好啊,好啊,去師傅家吃飯,走,師兄,快走。”,說完,他拉這鄭成功就往外面跑。

這時候,外面已經集結了一堆錦衣校尉和一堆大漢將軍,密密麻麻的,足有上百人,而帶隊的正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戚盤宗。

雖說戚盤宗跟戚家軍統帥戚元功有親戚關係,有“張斌黨羽”的嫌疑,但崇禎對戚盤宗還是比較信任的,因爲戚盤宗不但武功出衆,辦事能力強,還忠心耿耿,從來沒有任何多話,叫他辦什麼事情他都能圓滿完成,而且,崇禎從沒聽說過戚盤宗跟張斌有任何交集,所以,他纔將保護太子的重任交給了戚盤宗。

其實,戚盤宗就是張斌的黨羽,他只是裝作跟張斌不熟而已!

一行人就這麼出了皇宮,出了皇城,戚盤宗帶着一隊大漢將軍騎着駿馬在前面開路,張斌則和鄭成功一起陪這太子朱慈烺坐在八擡大轎裡面,朱慈烺那個興奮啊,一會兒爬張斌懷裡,一會兒又攀鄭成功身上,一個勁的問皇宮外面有什麼好玩的。

鄭成功得了張斌的教導,對他是千依百順,張斌更是對他寵愛的不得了,讓他感覺和師傅還有師兄在一起就跟家人在一起一樣,甚至,跟師傅和師兄在一起還沒有那麼多束縛,不用在乎那麼多禮節,沒有那麼多忌諱,那種感覺,他說不出來,張斌卻相當清楚。

張斌這是在他感受人情味,歷朝歷代,皇室都缺乏人情味,到了大明朝,這點好像愈演愈烈了,皇室與大臣竟然是完全對立的關係,簡直奇葩,英宗對於謙,萬曆對張居正、戚繼光,天啓對把他從鄭貴妃和李選侍手裡救出來並擁立他繼位的楊漣和左光斗,不要說人情味了,連人性都缺失了,這是一種很可怕的趨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人和家人之間都如同仇寇一樣,最終這家人還有希望嗎!

對崇禎,張斌已經心冷了,生性多疑和剛愎自用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繼承的朱明皇室對大臣的態度,順着他的意思來,他就當工具利用,不順着他的意思來,他就當仇寇對待,不管是非對錯,不論成敗得失,這纔是最可怕的。

所以,他要讓太子朱慈烺感受到人情味,做一個有情有義的皇帝,不要光會窩裡橫,最後把自己的窩都給弄沒了!

張斌的府邸離皇城本就近,從皇宮出來,不到兩刻鐘,浩浩蕩蕩的一行人便趕到了張斌位於西長安街的府邸。

這個時候,張斌府邸早已大門洞開,張差和趙如早已帶着一衆“家丁”和“護院”分列大門兩側迎接,張斌的一衆妻妾也在後院大門口列隊相迎。

護送太子朱慈烺的隊伍並沒有在大門外停留,而是直接從大門而入,進入了前院的校場,這個時候張斌才抱着朱慈烺從馬車上跳下來,朱慈烺對四周的一切是這麼的好奇,他還以爲所有人住的房子都如同宮殿般高大,卻不曾想,他師傅張斌的府邸裡面一座宮殿都沒有,四周都是低矮的平房,而且房子建的都很密集,根本就不像皇宮那樣,到處都是圍牆,到處都是過道,宮殿卻稀少的很。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讓人有一種親近感,不像皇宮那麼疏遠。

朱慈烺正四處張望呢,張斌已經抱着他來到後院門口,戚芳華和洪蓉兒等人連忙齊聲道:“參見太子殿下。”

她們都得了張斌的叮囑,並沒有跪下來,而是行的半蹲禮,朱慈烺並沒有感覺什麼不妥,反而好奇的問張斌道:“這些都是師孃嗎?”

張斌這個尷尬啊,他都沒想到朱慈烺會突然來這麼一句,按理來說,這些都應該算是吧,他老臉一紅,含含糊糊道:“都是,都是。”

朱慈烺聞言,滿臉正經道:“見過各位師孃。”

這模樣,要多可愛就有多可愛,逗的戚芳華和洪蓉兒等人都偷笑起來。

張斌見老站在門口也不是個事,連忙招呼道:“好了,好了,先吃飯,先吃飯,大家都別站着了,走吧。”

說罷,他抱着朱慈烺率先往後院走去,戚芳華和洪蓉兒等一衆妻妾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跟了進去,後面的錦衣衛貌似也想跟着進去,戚盤宗卻是擡手阻止道:“你們都在外面好好守着,我進去就行了。”

他可是出了名的武功高強,在錦衣衛中間的威望甚至超過了駱養性,一衆大漢將軍和校尉自然不敢抗命,全部老老實實的待在外面警戒,唯有他一個人跟了進去。

這時候,後院早就張羅了一大桌飯菜,就擺在主屋的大堂裡,桌子旁邊的座位並不多,總共就八個,但桌子上的菜卻很多,足有十多個,朱慈烺一看桌子上的菜,不由口水都流出來了,倒不是他有多嘴饞,主要皇宮裡面這會兒吃的真的很寒酸,他不論是跟皇后還是跟張皇后甚至跟崇禎在一起吃飯都是三菜一湯,張斌和鄭成功在文華殿跟他一起用膳的時候也是三菜一湯!

張斌做的這一桌子菜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而是根據他的喜好做的,張斌跟他一起吃飯的時候早就暗中注意了,這位太子殿下不愛吃素菜,不愛喝湯,就愛吃豆製品和瘦肉,所以,這一桌子全部是豆製品和瘦肉,各種花樣都有,總共也花不了幾兩銀子,朱慈烺見了卻是直流口水,他長這麼大,還沒吃過這麼多好吃的呢!

張斌見他雙眼冒光的樣子,不由一陣心酸,這崇禎有時候還真是可憐,唉。

他小心的將朱慈烺放在主位上,他自己則坐在了主位旁邊,這時候除了鄭成功坐在下首相陪,其他位置卻是空着的。

“咦”,朱慈烺一坐下去,立馬驚奇的往自己屁股下面看去,他坐的靠背椅上竟然還有一個精巧的小靠背椅,這樣,他一坐下來竟然跟張斌差不多高!

這東西,好有意思啊,以前,他要麼就是坐在大人懷裡吃飯,要麼就是坐在矮桌子上吃飯,像這種新奇的椅子他還真沒坐過。

緊接着,令他更驚奇的事情出現了,坐下來陪他吃飯的竟然不是五位師孃和師兄,兩位師孃各抱來了一個小孩子,就坐在主位的左右下首,跟他一樣,坐的是椅子上面疊椅子的加高椅,而和鄭成功並排坐在對面的,竟然是一個異常漂亮的小姐姐!

這是什麼情況?

其實,這也是有規矩的,像張斌的兩個正室夫人都是三品誥命夫人,跟太子坐一桌吃飯還勉強說的過去,而他的三個妾室卻沒有誥命的身份,所以,不能上桌,至於張斌的兒子和女兒還有鄭成功,按父輩的身份論,那也相當於三品的身份,這裡面唯一犯了點忌諱的可能就是那個漂亮的小姐姐陳秀秀了。

這倒不是張斌有意犯忌諱,主要是因爲鄭成功、陳秀秀包括張香和張洋都是他給太子朱慈烺找來的玩伴,要感受人情味自然是從親情和友情開始最好,親情張斌是沒辦法讓朱慈烺感受了,他只能讓朱慈烺儘量多的感受一下友情,所以,他一次給朱慈烺找來了三個小朋友。

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一章 進京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
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一章 進京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