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

這個時候的安南內部並不穩定,安南境內現在有兩股勢力,一股是以安南鄭氏爲首的北朝,一股是以安南阮氏爲首的南朝,而安南真正的皇帝,後黎朝真宗則成了鄭氏手裡的傀儡。

至於占城,則被安南阮氏壓得喘不過氣來,要不是有北朝鄭氏的威脅,估計占城早被安南阮氏給滅了。

這情況,安南好像是個軟柿子啊,或許,先從安南下手比較好。

張斌想了想,隨即問道:“安南鄭氏和阮氏的實力怎麼樣?”

鄭芝龍詳細彙報道:“安南鄭氏和阮氏手下軍隊都不到十萬,不過他們都會鑄造火炮,尤其是南朝阮氏,他們早就在葡萄牙商販的協助下設立了鑄炮廠,這些年來鑄造的火炮不下數百門。安南鄭氏被逼無奈,只能找荷蘭人幫忙,後面,他們也在荷蘭人的幫助下設立了鑄炮廠,這些年鑄造的火炮也不下百門。”

張斌聞言,不由皺眉道:“他們鑄造的是什麼炮,射程如何?”

鄭芝龍緊接着彙報道:“他們鑄造的是最老式的佛郎機炮和紅夷大炮,其中安南阮氏鑄造的是佛朗機炮,射程大概三裡左右,安南鄭氏鑄造的是紅夷大炮,射程大概四里左右”

這下有點麻煩了,安南阮氏和安南鄭氏鑄造的火炮雖然不如千斤佛郎機炮,但是卻比虎蹲炮強,如果要登陸作戰的話,就必須攜帶足夠的千斤佛郎機炮,不然步卒就會傷亡慘重。

張斌聽完彙報便皺眉沉思起來,現在看來,征服南洋主要就是要征服東籲和安南,東籲是兵力雄厚火器少,安南則是兵力薄弱火器多,到底先打哪一方呢?

鄭芝龍見張斌皺眉不語,忍不住建議道:“雙全,要不我們先遣使去安南令其歸附大明吧,安南自永樂年間被我們大明打了一次之後好像挺怕我們大明的,只要遣使前去,他們每次都老老實實的歸附了。”

這點張斌自然清楚,他忍不住嘆息道:“芝龍,安南好鬥,你知道嗎?讓他們稱臣納貢沒什麼意義,這一百多年來他們都反了幾次了,每次都搞的我們大明南部邊境不得安寧,所以,此次,我們必須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將安南直接劃入大明治下,這樣才能保證南洋的長治久安。”

鄭芝龍聞言,不吭氣了,這傢伙,要讓他們低個頭,喊大明一聲老大,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讓人家全聽你的,這難度就有點大了。

張斌沉思了一陣,終於下令道:“元孔,遣使前去通知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讓他們即刻來降,不然,大明王師到日,就是他們人頭落地之時。”

宋應升聞言,連忙拱手道:“下官遵命。”

張斌還是決定先來文的試試,畢竟來武的代價有點大,他可不想讓天雄軍和秦軍這樣天下有數的精銳去吃炮彈。

安南的確有點怕大明,沒過幾天,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紛紛遣使跟着南洋水師的快船到了新港城,他們都表示願意向大明稱臣納貢,只要大明給他們封個王就可以了,安南鄭氏想要的封號是平安王,安南阮氏想要的封號是廣南王。

這幫傢伙,怕是故意裝糊塗吧,張斌要的是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將安南直接納入大明治下,他們卻還想當逍遙王,土皇帝!

看樣子,不動手是不行了,他立馬召集了一百艘威遠戰列艦、一百艘鎮遠巡洋艦和兩百艘輕型鐵甲艦,帶着天雄軍和秦軍,帶着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的使者,直奔安南最大的港口海防港。

這個時候,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的確都有點怕大明,但是,他們都不想大明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因爲那樣一來他們就成了大明的臣子,而不是獨霸一方的土皇帝。

他們之所以都派出使者到新港城服軟,就是想告訴張斌,我們還是按老規矩來,稱臣納貢吧,至於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什麼的,那就算了,我們是怕你,但並不是怕得不敢還手那種,有種你就來。

百餘年的經驗告訴他們,大明是不可能在安南長期駐紮大軍的,因爲耗費太大了,大明朝廷根本就承擔不起,所以,永樂朝的時候大明雖然征服了安南,但是,後面大明又主動把駐紮在安南的八萬大軍撤走了,後面大明更是屢屢威脅要對安南用兵,但是,只要安南願意稱臣納貢,大明朝廷便接納了。

他們以爲這次大明朝廷又是來威脅他們的,所以,他們都要求封王,而不願意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張斌可不光是威脅他們,後面還帶着恐嚇呢,恐嚇再不行,那就真要登陸作戰了。

沒過幾天,大明水師艦隊便來到了安南最大的海防港外,密密麻麻的鉅艦一到,海防城裡的安南守軍便嚇得臉色鉅變,開玩笑,他們總共才幾千人馬,怎麼幹得過數百艘大明的鉅艦。

張斌也沒管他們的臉色,直接就下令一百艘威遠戰列艦對着海防港先來五輪側舷齊射,然後再對着海防城來五輪側舷齊射。

“轟轟轟”,隨着他一聲令下,海面上便響起了恐怖的火炮轟鳴聲,無數炮彈如同冰雹般砸向海防港,港口碼頭和停在港口的船隻瞬間被砸的木屑紛飛,海防城裡的守軍和老百姓都被嚇得倉皇逃竄,不到半個時辰,海防城便成了一座空城。

張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這會兒還只想恐嚇一番,並不想開戰,所以他才下令讓威遠戰列艦先轟擊港口,把城裡的守軍和平民百姓全嚇跑。

恐怖的火炮轟鳴聲足足持續了將近半天時間,十輪側舷齊射過後,海防港和海防城都變成了一片廢墟,這個時候,張斌才命人把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的使者叫到跟前,指着海防港和海防城道:“回去告訴你們的鄭主和阮主,如果不投降,就是這下場。”

這一下着實把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都嚇壞了,這大明也太恐怖了,動不動就是萬炮其發,如果大明王師真發動進攻,他們豈不會被轟成齏粉!

他們可不知道大明能不能把上萬門火炮都拉到陸地上來,萬一能的話,他們就死定了,所以,沒過幾天,安南鄭氏和安南阮氏便相繼來投,表示願意接受大明帝國管轄,恢復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三章 圍剿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章 密議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二章 門生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十六章 暖牀丫鬟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
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三章 圍剿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章 密議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二章 門生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十六章 暖牀丫鬟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