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

大年三十,正是傳統的年節,但是,崇禎八年的年節,整個皇城卻是冷冷清清,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

早上寅時方至,崇禎如同定了鬧鐘一般,迷迷糊糊的從書桌上爬起來,他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又翻出戶部和西北各省的奏摺對着地圖仔細看了看,這才嘆息一聲,站起身來,向外走去。

崇禎的勤勉那是真的,只要有戰事,他連續幾天甚至幾十天不眠不休都有可能,這會兒西北戰事正在關鍵時刻,他甚至過年的心思都沒了,一天就待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分析戰況,催促各地籌集糧草,安排糧草轉運,一刻都不曾懈怠。

他攏了攏身上的披風,走出御書房,看着天空中的飄雪,喃喃的問道:“西北有沒有新消息傳過來?”

門口的曹化淳看到他消瘦的身影,不由一陣心酸,皇上都半個多月都沒沾牀了,真是苦啊,問題張斌也不是一揮手就能將反賊剿滅的啊,那可是五十多萬反賊!

他也知道,這幾天西北那邊戰事已經進入關鍵時刻,但是,這兩天的確沒有消息傳過來啊,他只能無奈的道:“回皇上,西北那邊還沒有消息,這大戰也不是一兩天就能結束的,要不您先去休息一下,一有消息,微臣保準給您送過去。”

崇禎搖了搖頭,嘆息一聲,看着滿天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他怎麼睡的着啊,張斌調集了戚家軍、天雄軍、秦軍、川軍、山西軍、河南軍足足十多萬大軍,對賊寇展開了最大規模的一次圍剿,如果敗了,他簡直不敢想象大明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可是大明一大半的精銳啊,全砸進去了!

張斌做事他還是比較滿意的,包括孫傳庭在內,只要軍隊一有行動,絕對第一時間上奏摺通知他,他知道,這會兒孫傳庭已經去子午谷伏擊賊酋高迎祥所率的十餘萬主力了,而張斌那邊,由於路途比較遙遠,他只知道張斌已經拿下了鄖陽、白河和旬陽,這會兒,張斌估計正在興安州與另一個賊酋張獻忠激戰吧。

這會兒戰場形勢的確不錯,但是,他還是放心不下啊,兩路大軍,只要有一路出了問題,那都將是一場災難!

有時候,這世間的事就是這麼湊巧,正當崇禎心憂西北戰事,陷入沉思時,王承恩突然捧着一份奏摺,飛快的從外面跑進來,他原本是想問下曹化淳,皇上是不是還趴在桌子上假寐呢,卻不曾想,一擡頭,正好看到崇禎站在御書房的門口。

他立馬舉起奏摺邊跑,邊激動的高呼道:“皇上,捷報,捷報,西北捷報,五省總督張斌上奏,朝廷大軍已經擊敗反賊張獻忠部,拿下興安州!”

崇禎聞言,臉上憂色盡去,他甚至激動的跑進風雪中,跑到王承恩跟前,一把奪過王承恩手中的奏摺,就那麼站在風雪中,展開奏摺飛快的看起來。

張斌的奏摺還是那麼的簡略,通篇就一句話:

微臣張斌謹奏,臣率大軍六萬餘,臘月十六抵興安州城與發賊張獻忠部激戰竟日,終克,此戰殲滅反賊萬餘,俘虜反賊八萬餘,賊酋張獻忠率五萬餘賊寇倉皇西逃,微臣擬休整三日再繼續西進。

崇禎看罷,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的喜色,他舉着奏摺,欣喜道:“好,好,好,雙全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這時候,曹化淳舉着把大油傘跑過來,遮在他頭上,賠笑道:“皇上,西北既已大勝,您總該休息休息了吧。”

崇禎卻是搖頭道:“不行啊,這張獻忠並不是最大的賊酋,高迎祥纔是,光是擊潰了張獻忠部,還不能說西北已然大勝,只有擊潰了高迎祥部才能算是真正的大勝。”

這事就是這麼湊巧,他話音剛落,方正化又舉着封奏摺跑進來,激動的高呼道:“皇上,捷報,捷報,西北捷報,三邊總督孫傳庭上奏,朝廷大軍已經擊敗反賊高迎祥部,活捉賊酋高迎祥!”

崇禎聞言,臉上頓時一片潮紅,他激動的走過去,顫手接過奏摺,展開了細細一看,真的,竟然是真的!

孫傳庭率四萬秦軍於子午谷伏擊反賊高迎祥部十餘萬主力,一個都沒漏網,全逮住了,甚至連賊酋高迎祥都逮住了!

他真的有點不敢相信,孫傳庭竟然能取得如此大勝,他捧着奏摺看了一遍又一遍,沒錯,一切都是真的!

“好!”崇禎終於忍不住大喝一聲,激動的道:“快,傳朕旨意,令孫傳庭速速派人將賊酋高迎祥押解進京,朕要祭告祖廟,昭示天下!”

緊接着,他揮舞着奏摺,興奮道:“這個孫傳庭,很好,傳朕旨意,擢孫傳庭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他說着說着,一晃神,手中的奏摺竟然飛了出去,他擡腿想去接奏摺,卻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差點就栽倒在雪地上,曹化淳見狀,連忙把油傘一扔,一把扶住崇禎,又擡手撈過奏摺,同時焦急的道:“皇上,您怎麼了?”

崇禎揉了揉額頭,勉強站穩了身形,這才灑笑道:“沒什麼,就是突然晃了一下神,西北接連大捷,朕這心裡高興啊!”

曹化淳聞言,含淚道:“皇上,您已經半個多月沒休息了,求您去睡一覺吧。”

崇禎點頭道:“好,伴伴你趕緊擬旨,擬完旨朕就去睡覺,這大過年的,你們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皇太極卻不想讓他休息!

袁崇煥一走皇太極這心頭的大石就放下去了,至於洪承疇,他相當清楚,就是個吹出來的統帥而已,什麼剿賊得力那都是屁話,忽悠那些農民軍首領,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這也能叫本事嗎,他揮揮手就能宰掉數十萬平民,壓根就不用費什麼口舌去忽悠那些農民軍首領,直接殺就行了!

從後金的崛起過程可以看出來,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對大明朝堂的情況都瞭若指掌。

像瀋陽之戰,天啓元年,遼東經略熊廷弼剛被魏忠賢想辦法給擼了,努爾哈赤立馬揮軍進攻瀋陽,結果連克瀋陽、遼陽、海州等重鎮,一路從瀋陽打到廣寧。

像寧遠之戰,天啓六年,薊遼督師孫承宗剛被氣得辭職返鄉,努爾哈赤立馬揮軍進攻關寧錦防線,一開始,那閹黨派來的薊遼督師高第簡直就像在跟他打配合一樣,下令關外所有軍民撤回關內,大有把關寧錦防線拱手讓給他的架勢,要不是袁崇煥抗命死守寧遠,整個遼東早就被後金收入囊中了。

像崇禎二年,薊州鎮剛經兵變,亂成一鍋粥,皇太極立馬率軍從薊州鎮突入順天府,一路直撲大明京城。

這次,皇太極又收到消息,袁崇煥被崇禎給擼了,而且,宣府鎮、大同鎮,甚至是山西屯衛精銳都被調去剿賊了,這麼大好的機會,怎能錯過!

特別是近段時間,他聽聞張斌已經率軍將西北反賊逼入漢中,他立馬通知後金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在蒙元土默特部集結,他可比高迎祥和李自成精明多了,漢中,那就是絕地,進去了,要想活着出來,很難!

大年三十那天,他竟然比崇禎還先收到消息,反賊首領高迎祥已經全軍覆沒,而且,他本人都被三邊總督孫傳庭給逮住了,這還得了,如果讓張斌繼續圍剿下去,反賊十有八九是要被這貨給剿滅了,他立馬毫不猶豫的揮軍南下,直撲大同鎮。

大年三十下午,後金聯軍逼近大同鎮,大年初一,後金聯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陽和口突入長城,陽和衛、高山衛、鎮虜衛、天成衛等陽和口附近的衛所在一天之內相繼淪陷,百餘里外的大同城岌岌可危!

宣大總督張宗衡嚇了一大跳,連忙命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報信。

大同離京城總共還不到八百里,初二早上,剛休息了一天的崇禎便收到了消息。

崇禎聞訊也嚇了一大跳,這會兒,整個山西境內都沒有什麼兵力,建奴要發起狠來,把整個山西都佔領也不是不可能的!

怎麼辦呢,抽調京城附近的軍隊前去救援嗎?

別開玩笑了,建奴的機動能力強那可是出了名的,大同鎮離京城總共也就幾百裡,把京城附近的兵力全調走,建奴要突然撲向京城,後果簡直不堪想象。

崇禎匆匆看了一下地圖便發現,離大同鎮或者說離京城最近的唯有遼東軍,而這個時候遼東正是冰天雪地之時,遼東軍主力大多都集結在將近將近兩千裡外的遼河沿岸,能不能趕到京城還是個未知數!

這個洪承疇,到底怎麼回事,袁崇煥當初雖然也“引”得建奴來京城附近撒野,人家好歹知道攆着建奴的屁股趕到京城,但是,這會兒遼東的洪承疇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他的目光不由習慣性的投向兩千裡外的西安和漢中,或許,這個時候,調張斌和孫傳庭前來京城勤王更靠譜一點,至少從西安到京城的路還沒被冰封住,遼東他真有點不敢指望了,依這會兒這天氣,他都不能確定,傳旨的人能不能越過千餘里冰封區,趕到遼河沿岸。

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什麼反賊不反賊了,如果讓建奴佔了山西或者逼近京城,那可比反賊可怕多了,反賊不一定敢進攻京城,建奴卻是絕對敢的,因爲他們已經進攻過一次了!

思慮再三,他還是命人八百里加急向西安,向漢中傳旨,令張斌立馬率軍回援山西,將偷襲大同鎮的建奴打回去。

這個時候的驛站並沒有如同歷史上那樣被裁撤,傳訊速度還是相當快捷的,不到三天,遠在長安縣的孫傳庭便收到了崇禎的旨意,不過,他並沒有馬上行動,因爲崇禎的旨意主要還是讓張斌率軍回援,並不是讓他率軍回援,可能,崇禎覺得,就算五萬秦軍全部趕往大同鎮都不一定幹得過建奴吧。

而此時,張斌已經擊敗李自成所率的農民軍主力,拿下了漢中,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劉國能、李萬慶、革左五營已經嚇得四散奔逃,散入秦嶺中的陳倉道、褒斜道和儻駱道,張斌已經命人傳訊,令孫傳庭率秦軍在陳倉道、褒斜道和儻駱道的北出口埋伏,而他自己則準備率軍三路並進,攆着反賊往北跑,讓他們自己自己趟進孫傳庭的埋伏圈。

可惜,他還沒收到孫傳庭的回覆,崇禎的旨意便到了,命他馬上率軍回援山西,將偷襲大同鎮的建奴打回去!

如果是其他人接到這樣的命令,估計能氣得吐血,正當反賊馬上就要被剿滅了,卻因爲建奴的入侵前功盡棄,不氣得人吐血纔怪!

要說這事還真不是湊巧,歷史上,皇太極總是在農民軍陷入絕望的時候,從天而降,爲他們把官兵引開,讓他們獲得喘息之機,從而死灰復燃。

比如崇禎九年,農民軍被孫傳庭和盧象升打的找不着北,高迎祥、張獻忠相繼被盧象升大敗於河南,高迎祥同樣在子午谷被孫傳庭埋伏,全軍覆滅,本人也被孫傳庭活捉,而張獻忠則被逼的率殘部逃到老家,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皇太極卻在此時率軍入侵,連破京城附近的昌平等十六城,逼的崇禎沒辦法,只能調盧象升回援京城,張獻忠獲得喘息之機,很快又恢復了元氣。

又比如崇禎十二年,李自成被孫傳庭打的只剩十八騎,躲入深山之中,張獻忠也被熊文燦率大軍包圍,不得不投降朝廷,眼看着農民軍就要不行了,又是皇太極,率軍攻破山東濟南府,逼得崇禎沒辦法,只能將大部分兵力調去增援,張獻忠和李自成又獲得喘息之機,再次復起。

這一時期,張獻忠和李自成有沒有主動聯繫皇太極已無法查證,但是,皇太極絕對是有意在幫助農民起義軍,消耗大明的實力。

像張斌這種情況,眼看着就要剿滅農民軍了,皇太極卻突然揮軍入侵,在歷史上不止發生過一次!

張斌會不會氣得吐血呢?

當然不會,他原本就沒有想在這個時候徹底剿滅農民軍,甚至,如果將李自成和張獻忠逼入了絕路,他還會想辦法網開一面!

他之所以會這麼想,養寇自重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農民軍還沒有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他們還沒將皇室宗親清理乾淨!

皇室宗親這顆毒瘤,大明朝堂上下誰都不能去碰,唯有借農民軍之手除之!

所以,他收到崇禎的旨意,立馬毫不猶豫的揮軍北上,只留下三萬川軍鎮守漢中,兩萬秦軍鎮守關中,其他地方,壓根就沒去管,就好像忘卻了一般。

他的意思很明顯,漢中和關中沒有多少皇室宗親,你們就不要去搞了,要搞,就去山西、去河南、去湖廣,那些地方皇室宗親多的很!

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
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