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

鄒維璉,字德輝,萬曆三十五年進士,耿直清廉,剛正不阿,是萬曆末年和天啓初年有名的硬骨頭。

他骨頭有多硬呢?

他中進士後,即授福建延平府推官,因判案能力出衆,頗受上司賞識,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卻因爲一件事,蹉跎了九年。

這事可以說是無妄之災,當時福建巡撫袁一驥與左布政使竇子稱不和,想羅致竇子稱的罪名,將其罷免,好死不死,找上了鄒維璉,讓鄒維璉幫着蒐集竇子稱的罪證。

鄒維璉一查,發現竇子稱沒什麼問題,這袁一驥反而有問題,於是他冒着被罷官的風險,跟巡撫袁一驥槓上了。

這一槓就是九年,好不容易,袁一驥下臺了,他才上調京城,原本他是要上任兵部主事的,但是,他上司讓人暗示他,想上任,必須送厚禮,他拍案大怒道:“我寧可失去當官的機會,也決不能失掉我的氣節!”。

結果,爲了這個氣節他直接被扔到南都兵部當主事去了。

南都六部,那是出了名的養老衙門,他差點就因此斷了前程,還好,天啓繼位,東林掌權,大肆啓用清正廉潔的官員,他被調回京城,初任兵部主事,很快就提拔爲兵部郎中,這仕途又有了起色。

但是,很快,魏忠賢又掌權了,大肆羅致黨羽,啓用被罷免的貪官污吏,搞的朝堂上下烏煙瘴氣。

這塊硬骨頭,又跟魏忠賢槓上了,當東林黨被魏忠賢清洗時,他挺身而出,毫不畏懼的遞上了《劾魏忠賢疏》。

結果可想而知,彈劾奏摺自然是到不了皇上手裡的,他反而被閹黨給揍了,沒什麼道理可講,就是一頓板子,流放三千里,遠戍湖廣與貴州交界處的施州衛!

天啓七年,他正好出仕二十週年,人家巴結魏公公混的風生水起,他卻被流放到窮鄉僻壤,充軍,種地!

這操蛋的人生啊,他時常拿着鋤頭,站在田裡仰天長嘆:“老天爺,你倒是開開眼啊,奸宦當道,忠臣賢士被屠戮殆盡,朗朗乾坤,昭昭日月......。”

一般這時候,他都會被看管他的小旗胡大呵斥:“鄒大人,您這是吟詩呢還是作對呢,還不趕緊幹活,不然晚上稀飯都別想喝!”

這天他被小旗胡大安排去倒金汁,也就是挑大糞,這會兒都大冬天了,地自然是不用種了,但是,金汁卻必須倒,不然糞坑滿了,金汁全流地上了,豈不浪費,總不能把糧食種茅坑裡是吧,所以,糞坑滿了這金汁就必須挑地裡去堆肥。

他正挑着一擔金汁在小路上艱難前行呢,後面突然傳來小旗胡大的呼喊聲:“鄒大人,鄒大人,快停下,快停下。”

鄒維璉聞言,將擔子一卸,回頭抱怨道:“胡大人,幹嘛,今天我可沒吟詩作對,你別搗亂好吧,不然這金汁晚上都倒不完,你給我留飯啊?”

胡大人是他對小旗胡大的戲稱,誰叫小旗胡大老用“鄒大人”這三個字來嘲諷他,都被流放充軍了,還是個屁的大人啊!

胡大一溜煙跑上來,氣喘吁吁道:“鄒大人,以前多有得罪,您可千萬別放心上,您也知道,我是職責所在,沒辦法。”

這胡大人倒不壞,就是有點死腦筋,接了看管鄒維璉的任務,他還真的又看又管,不過他從不打罵折磨鄒維璉,甚至有事沒事還喜歡找鄒維璉開開玩笑。

鄒維璉以爲這小子又是沒事來消遣他呢,不由翻白眼道:“胡大人,有事沒,沒事就不要來消遣我了,我這忙着呢。”

說罷,他彎下腰就待挑着金汁繼續前行。

沒想到,胡大卻一把拉住他獻媚道:“您大人有大量,千萬別跟小的計較啊。”

鄒維璉這個氣啊,這小子腦袋抽瘋了還是怎麼了,老在這搗亂,他一甩手,沒好氣的道:“胡大人,你到底想幹嘛?”

胡大聞言,邊幫他整理袖子上的褶皺,邊小心的問道:“鄒大人,您真沒生小人的氣啊?”

鄒維璉拍開他的手,不耐煩的道:“別玩了,胡大人,再玩我這金汁真倒不完了。”

胡大呵呵乾笑兩聲,突然拱手獻媚道:“恭喜鄒大人,賀喜鄒大人,辰州府驛站來人了。”

這施州衛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最近的辰州府驛站打馬過來都要一天多時間,所以,一年到頭驛站的驛卒都很少過來,一般驛卒過來的時候,都會帶上一大堆書信,那裡面有時候就有鄒維璉家人寫給他的書信。

鄒維璉聞言,興奮的道:“是不是有我的信啊?”

胡大聞言,尷尬的道:“沒有。”

鄒維璉這會兒真有點生氣了,沒有你還來消遣我,他也懶得搭理這小子了,直接回頭挑起擔子就走。

胡大連忙招手道:“不是啊,鄒大人,辰州府驛站派人送來公文,您高升了!”

鄒維璉頭也不回的罵道:“高升個屁啊,這把戲你都玩過幾回了,還想騙我?”

胡大幹脆連忙追上來道:“真的,您真的高升了。”

鄒維璉冷笑道:“有魏公公在,我不被抓回去折磨至死就燒高香了,還高升,別開玩笑了。”

胡大聞言,一拍腦門道:“聽那驛卒說,先皇駕崩,新帝登基,魏公公畏罪自殺了。”

鄒維璉聞言,緩緩的放下擔子,鄭重的道:“這事可不能開玩笑。”

咒皇上死,這玩笑真開不得,胡大聞言,連忙解釋道:“小人怎麼敢開這種玩笑呢,是真的,明年就要改年號了,叫什麼年號來着,崇禎,對,就是崇禎,明年就要改元崇禎了。”

改年號這種事,胡大這莽夫可編不出來,鄒維璉終於信了,他一拍胡大的肩膀激動道:“你怎麼不早說,那驛卒在哪兒,公文呢?”

胡大連忙賠笑道:“我這不是怕您怨恨我,想跟您解釋一下嘛,驛卒在百戶大人那裡。”

鄒維璉聞言,轉身就往回走,邊走還邊問道:“對了,公文上說的是什麼職位,你知道嗎?”

胡大摸了摸腦袋,追上去道:“好像是什麼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

鄒維璉聞言一頓,疑惑道:“你聽岔了吧,是提刑按察副使或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吧?”

胡大就施州衛土生土長的軍戶,沒去外面見過世面,更沒人跟他介紹過朝廷的官職什麼的,他肯定不知道提刑按察使是正三品的官職,鄒維璉懷疑他肯定是聽岔了,因爲自己被流放之前纔是個正五品的兵部郎中,官復原職當個正五品的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就不錯了,撐死也就個正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正三品的提刑按察使,開什麼玩笑!

沒想到,他來到百戶那裡,接過驛卒手中的公文一看,還真是正三品的提刑按察使!

那百戶可知道提刑按察使是多大的官,這會兒他臉上都笑成菊花狀了,鄒維璉一接過公文,他立馬獻媚道:“鄒大人,您要帶點什麼東西回去嗎,我這如果沒有,我去找千戶大人或者指揮使大人要都可以。”

他這意思,也是怕鄒維璉怨恨他又或是施州衛,想塞點錢請他原諒則個,一出去就是正三品的提刑按察使,將來還不知道是多大的官呢,要收拾他們施州衛,簡直就跟玩一樣。

鄒維璉卻是搖頭道:“不用了,給我準備匹快馬,我去拿下衣服,然後跟這位小哥一起走。”

這馬他也不會騎走,到了驛站可以讓驛卒送回來,他只是急切的想要奔赴福建上任而已。

提刑按察使啊,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可不敢耽誤!

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五十章 首功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四章 招撫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章 搬遷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一章 密議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
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五十章 首功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四章 招撫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二章 搬遷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一章 密議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