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

小冰河天災肆虐,整個大明北方天氣都變得極不正常,時值盛夏,遼東卻並不熱,晚上甚至還涼風習習,就如同深秋一般。

當然,天氣涼快並不能說全然是壞事,不說避暑消夏,起碼早上的時候操練就比較合適,不冷也不熱,剛剛好。

這天早上寅時三刻,天際剛露出一絲曙光,孫傳庭便已身着戎裝出現在海州衛指揮使衙門的大堂,這時天色還有點朦朦朧朧,光線並不是很好,但是,指揮使衙門大堂中卻已經站滿了各級將領,因爲孫傳庭有規定,夏天,提前點卯,每天寅時三刻,除城牆上值守的將領,所有把總以上的將領都必須到指揮使衙門大堂集合。

孫傳庭站在公案前飛快的掃視了一圈,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嚴肅的坐下來。

他治軍相當嚴謹,像這早上點卯的時候,不但所有把總以上的將領必須到齊,而且穿戴必須齊整,不能有一絲疏漏,甚至軍容都必須端正,不能有一絲懶散之氣。

好在秦軍將士基本都是職業軍人,這些要求對他們來說還不算什麼,要換成屯衛拼湊起來的雜牌軍,估計很難達到他的要求。

這領軍打仗就得一絲不苟,但有疏忽,很有可能就會出大事,比如,遠在巴蜀的邵捷春,就因爲大意而丟了成都城,這種錯誤,孫傳庭是不可能犯的,因爲他的嚴謹,更因爲他做什麼都認真負責。

他坐定之後便拿起公案上的驚堂木用力一拍,隨即朗聲道:“升帳。”

這裡明明不是帥帳,這升帳一詞貌似有點不搭調,但是,一衆秦軍將領卻未露出一絲異樣的表情,他們都嚴肅的拱起手來,齊聲喊道:“參見總督大人。”

孫傳庭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擡手道:“免禮。”

“刷”的一聲,衆將齊齊將手放下,挺胸站好,那動作整齊的就跟演練過無數遍了一樣,不過,這其中卻有一個人動作極度的不協調,衆將拱手的時候,他明顯愣了一下,衆將將手放下來的時候,他也明顯慢了半拍。

這要換做是其他人,孫傳庭雖然不會令人將其拖下去打頓板子,一個眼神警告那是免不了,不過,面對這個人,孫傳庭不但沒有用嚴厲的眼神警告他,反而微笑着朝他點了點頭!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人並不是他的手下,而是東番中衛指揮使,張斌比較器重的後起之秀鄭華,他這是第一次在孫傳庭帳下點卯,反應有點不及時,實屬正常。

孫傳庭朝鄭華點了點頭之後,這才擡手介紹道:“這位,是東番中衛指揮使鄭華,專門來指導我們使用火槍和火炮的,他在海州的這段時間,大家都要聽從他的安排,認真操練,知道了嗎?”

一衆秦軍將領雖然又拱手齊道了聲遵命,但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一絲不服之色,一個毛頭小夥子,來教他們使用槍炮,這不開玩笑嗎,他們又不是不會使用火槍和火炮。

孫傳庭並沒有再多做介紹,他按正常流程瞭解了一下建奴的動向和城防的準備情況之後,便親自帶着一衆將領和鄭華往城北校場走去。

這時候海州城跟以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張斌拿下海州之後,便對海州的城防進行了大量改進,城中的平民,但凡願意遷走的,都被他遷到關寧錦防線後面去了,不願遷走的,也被集中在了城西方向,以方便轉移。

這海州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往北百餘里就是遼陽,那裡向來都是建奴的屯兵之所,只要一打起仗來,這海州城首當其衝,危險無比。

海州的老百姓剛擺脫建奴的奴役迴歸大明的懷抱,自然知道建奴有多兇殘,他們大多選擇了遷移到後方,這會兒海州城老百姓連一萬都不到了,而城中大部分區域也被孫傳庭改造成了軍營,城北校場正是城中最大的校場,長寬都不下兩裡,正是秦軍操練的主校場。

這會兒校場上已經擺上了數十門虎蹲炮,還有數千秦軍將士扛着新式燧發槍,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那裡,鄭華帶來的上百名東番陸軍講武堂高材生也已經全部到位,就等着開始操練了。

張斌和孫傳庭都十分清楚,皇太極是不可能熄兵罷戰的,而建奴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最近調動貌似也比較頻繁,再加上大明內部烽煙四起,反賊到處肆虐,他們都認爲,建奴很有可能在近期發動進攻,而且,最有可能遭受攻擊的就是海州城。

所以,孫傳庭不再遮遮掩掩,虎蹲炮和燧發槍什麼的,全部拆開包裝,裝備給了手下將士,而張斌則特意派鄭華帶着一幫東番陸軍講武堂的高材生前來指導秦軍操練。

秦軍將領還沒意識到,這個時候的戰鬥已經跟以往大不相同,他們大多認爲自己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毛頭小夥子來教導。

但是,鄭華一開始講解新型戰術,幾乎所有秦軍將領的想法都變了,他們真的沒想到,仗還能這麼打,火槍和火炮的正確使用方法竟然是這樣的!

鄭華其實也沒講解太多的東西,他就是結合城池攻防講解了一下火炮落點標的定位,步炮協同作戰和輪番飽和攻擊,這些在東番陸軍講武堂只是普通課程,幾乎所有陸軍將領都要學習,但是,這些秦軍將領卻被鄭華講解的內容給震驚了,因爲他們壓根就沒有什麼熱武器作戰的概念,而且,他們也沒有指揮過這麼多手持熱武器的士兵作戰。

要知道,這次張斌可是下了血本,支援了秦軍兩千門虎蹲炮和兩萬把新型燧發槍!

如果按秦軍將領的經驗來指揮,這些虎蹲炮和燧發槍能發揮一半的效果就不錯了,能不能抵住二十萬建奴的進攻都不好說,如果按東番陸軍講武堂總結出來的最新作戰理論來指揮,只要彈藥充足,就算是四十餘萬建奴聯軍全涌過來,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拿下海州城!

張斌和孫傳庭都在這裡如臨大敵般的緊張籌備着,皇太極真會發動進攻嗎?

他當然會,因爲他現有的地盤已經無法養活手下二十多萬大軍,他必須發動進攻,將整個遼東大部分地方奪回來,才能養活手下這一大幫人馬。

鄭華這剛到海州城沒幾天,皇太極那邊便發動了,他的目標正是海州城,這次他也是發狠了,足足集結了八萬重甲步兵、六萬蒙八旗步卒和六萬漢八旗步卒,總共二十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向海州城壓過來。

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四十章 拜訪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九章 不齊心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三十章 感動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一章 進京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四章 辭官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二章 搬遷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
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四十章 拜訪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九章 不齊心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三十章 感動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一章 進京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四章 辭官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二章 搬遷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