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榮歸

後金和蒙元聯軍就這麼敗退了,皇太極就這麼逃了,這一場京城保衛戰就這麼結束了。

算一算人員傷亡,後金的損失其實並不大,除了一開始莽古爾泰因魯莽被張斌陰了一把,損失了幾千後金鐵騎,後面,後金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這一點,皇太極比努爾哈赤還要聰明,從後金到蟎清,從皇太極繼位到大明滅亡,甚至後面皇太極的繼承者消滅南明各個政權,後金或者說蟎洲八旗損失其實很小很小,總共加起來還不到十萬。

以十萬人的損失,換取一個人口上億的巨大王朝滅亡,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皇太極就是這樣一個奇蹟創造者,他打仗從來就是以謀略爲主,基本不和人硬拼,要拼也是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僕從軍去拼,他後金八旗很少跟人硬拼。

這一次就是這樣,蒙元諸部是損失慘重,後金本身卻沒多大損失,貌似他並沒有吃多大個虧。

不過,如果拿歷史上那次己巳之變來比較,那他的損失就大了。

歷史上那次,沒有張斌搗亂,他一戰就扭轉了整個後金和大明的局勢。

那次,對大明的打擊簡直是致命的。

首先,他到處劫掠,攻下大小城池十餘座劫掠金銀珠寶、糧食物資,甚至是平民百姓等等,數量都相當驚人,以致整個順天府生靈塗炭、百業凋零,整個京城甚至是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等九邊重鎮防禦體系也因此遭到嚴重破壞,大明京畿震動,元氣大傷。

然後,邊關將領損失慘重,總兵趙率教、滿桂、孫祖壽、麻登雲、黑雲龍、朱國彥、遵化巡撫王元雅、總理薊遼保軍務劉策等或死或被俘或下獄,薊遼督師袁崇煥更是被凌遲處死,再加上後面孫承宗被迫辭職,皇太極幾乎沒了對手,大明自此對後金招架之功都勉強,更別說還手之力了。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閹黨餘孽配合皇太極將袁崇煥打入深淵,凌遲處死,並藉此製造出一個巨大的“通敵叛國”案,將內閣大學士韓爌、錢龍錫、成基命、孫承宗、李標全部牽連進袁崇煥一案,整個內閣被清洗一空,崇禎被迫停止清查閹黨,閹黨餘孽溫體仁得以入主內閣,自此,崇禎被他愚弄將近八年,崇禎的中興之夢,從此破滅。

當然,現在,被張斌這一攪合,皇太極這一趟是白跑了,崇禎的中興之夢甚至做的更爲熱切了,因爲明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永定門之戰、南苑之戰、永清大捷、遵化之戰明軍總共殲滅了將近五萬“建奴”,雖說這裡面真正的建奴還不到五千,但是,這場大勝卻是實實在在的。

從萬曆朝到天啓朝,大明與後金大戰十餘年,遼東失地千里,明軍將士光是陣亡的就不下二十萬,雖然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但那都是依託關寧錦防線,被動防禦的勝利,哪像這次,在野戰中打的後金一退再退,最後大敗而逃。

崇禎甚至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幻覺,他很強,比萬曆和天啓都強,大明必然會在他手裡中興!

當然,有一點,他的確比萬曆和天啓都強,那就是對待有功之臣,他從來就不吝嗇,不像萬曆和天啓,有功之臣結局基本都很慘。

像萬曆朝的戚繼光,被罷官免職,鬱鬱而終。

像天啓朝的南居益,被罷官免職,鬱鬱而終。

像天啓朝的蔡復一,被罷官免職,氣死軍中。

崇禎就是這樣,只要你有功,他絕對賞,當然,他沒什麼錢,賞的一般都是官職。

這次,這麼大的功勞怎麼賞呢?

首先,有功的總兵,戚元功、祖大壽、侯世祿、尤世威全部進封五軍都督府右都督,武職都提到了正一品。

還有副總兵秦翼明,直接升爲總兵。

然後,有功的官員,同樣有晉升。

秦良玉也升到一品,不過是正一品的誥命夫人。

還有袁崇煥,被冤枉了一波,又守遵化立了一大功,直接晉升太子少保,雖然是個從一品,好歹也是一品了。

還有盧象升,按張斌的意思,接了他的位置,直接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侍郎兼福建巡撫。

最後,張斌這個,崇禎就有點頭疼了,倒不是說他沒得提升空間了,主要剛給他升了官,還不到一個月,立馬又升,實在是太不合規矩了。

崇禎左思右想,想出一招,那就是封妻廕子,給他的家人升!

於是乎,御書房中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其他功臣都升完了,崇禎最後把張斌叫到御書房,這意思就是要給他獎賞了。

張斌自然是屁顛屁顛的跑來領賞,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便抱歉道:“雙全啊,按道理,以你的功勞,朕給你連升三級都不爲過,但是,你這上個月剛晉升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福廣總督,現在又升實在不合規矩啊。”

張斌聞言,錯點暈倒,這個意思,沒得升咯,白高興一場!

崇禎略帶尷尬道:“有功不賞,肯定不行,這樣吧,朕封你的母親爲二品誥命夫人,還有你的正室妻子,封爲三品誥命夫人!”

這個,自己的母親能封爲二品誥命夫人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他的正室妻子,他還沒成親啊!

張斌想了想,裝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尷尬道:“多謝皇上恩典,微臣代母親謝過皇上,不過皇上,微臣還未成親,這個正室妻子,還沒有啊。”

崇禎聞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你還沒成親!”

張斌眼珠子一轉,裝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嘆息道:“唉,皇上,微臣原本定好了一門親事的,但是被閹黨吳淳夫父子阻擾,一直到拖到天啓七年,都還未曾成親。微臣上任福建巡撫之後,原本也想盡快成親的,結果又是剿海盜,又是打紅毛番,又是建月港新城,又是設立東番衛,事太多,這婚事就耽擱了。微臣原本還想着,過年的時候,怎麼也得把這親事辦了,沒想到,又遇上建奴偷襲京城這事,唉。”

崇禎聞言,真的被感動了,竟然還有這等爲國爲民的官員,必須好好獎賞!

他想了想,隨即鄭重道:“朕給你賜婚,女方名字報上來,朕立馬讓伴伴給你寫聖旨。”

賜婚在古代可是一種很大的賞賜,一般只有皇親國戚纔有這待遇,如果那個大臣被皇帝賜婚,那絕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張斌着實激動了一把,不過,他瞬間又尷尬了,因爲他定下的親事有兩個啊,這個皇上不會不喜吧!

他小心的道:“皇上,原本微臣只有一門親事,可後來又定下了一門親事,所以,所以......。”

三妻四妾很正常嘛,崇禎毫不猶豫的擡手道:“那就兩個一起賜婚,名字報上來,伴伴,執筆。”

曹化淳聞言,立馬躬身走進來,取了兩份空白聖旨,隨即便跪坐在一旁的小几前,提起筆,準備着。

崇禎立馬催促道:“雙全,報上女方家世姓名。”

張斌略帶尷尬道:“一個是福建都司都指揮使洪先春之女洪蓉兒,一個是戚武烈公之弟,戚銀之女戚芳華。”

曹化淳聞言,點了點頭,揮筆疾書起來。

像賜婚詔書這類特殊的詔書一般都有定製,曹化淳倒不必過於思考,直接按格式寫,把名字填進去就行了,他刷刷刷刷寫了半天,寫出兩份賜婚詔書,寫完之後,立馬起身恭敬的交給崇禎。

崇禎仔細看了一遍,隨後便拿起桌上的大印,分別蓋在兩份詔書上,這詔書就算是成了。

崇禎想了想,隨即又對曹化淳道:“傳朕口諭,令司禮監秉筆方正化前去福建宣讀詔書,令禮部左侍郎徐光啓,錦衣衛指揮同知戚盤宗替朕去福建爲張愛卿操辦婚事。”

大明兩百多年,皇帝給大臣賜婚,這事真的很罕見,一般賜婚都是給皇子公主賜婚,給大臣賜婚,那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了。

福廣總督張斌被皇上賜婚,這消息一傳出去,立馬在大明朝堂上下引起了轟動,這是怎樣的恩寵啊!

賞賜下達,崇禎也沒再挽留,第二天,張斌便辭別崇禎和一衆相熟的文臣武將,踏上了歸程。

他這一次,真的是榮歸故里,光是皇上的詔書就帶回去三份,還有宣讀詔書的秉筆太監,代替皇上操辦婚事的官員,這些都是天大的殊榮。

福廣總督成親,同樣是轟動整個東南的大事,光是需要宴請的賓客就不知道有多少,張斌是正月初十回到東番的,但是,他的婚事卻定在了正月三十,因爲有各種流程要走,還要要下發請帖聚集賓客,沒有十來二十天時間壓根就不夠。

張斌的母親黃氏這下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了,寶貝兒子終於答應成親了不說,還被皇上賜封二品誥命夫人,她黃家還沒出過這麼大的“官”呢!

有張成德夫婦和皇上委派的禮部左侍郎徐光啓、錦衣衛指揮同知戚盤宗操持,張斌倒是清閒了,成親的事壓根就不用他操一點心,他只要等着做新郎官就行了。

各種彩禮備齊,聘書、禮書、迎親書備好,這個婚禮的流程便開始了。

明朝這會兒,正正經經結個婚真的很麻煩。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這一套準備流程走下來,半個月時間差不多就過去了。

再發放請帖,準備酒宴,聚集賓客,這二十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崇禎三年正月三十日,黃道吉日,福廣總督張斌迎娶福建都司都指揮使洪先春之女洪蓉兒和戚武烈公之弟戚銀之女戚芳華。

張斌帶着大隊人馬,走完最後一道流程迎親,將兩位夫人迎回府中,這大婚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第一項自然是宣讀皇上的賜婚詔書,一般人家可沒這一項,按理只有皇親國戚成親纔有這詔書,張斌這大婚可以說剛一開始就進入了高潮。

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捧着詔書朗聲高唱。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三色爲矞,鴻禧雲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福廣總督張斌,靖難功臣之後,筮仕八載,節操素勵,功勳卓越,文武兼備,威震番邦,經明行修,忠正廉隅,近而立之年無有妻室。戚氏之女,忠烈之後,誥封懿德,行端儀雅,禮教克嫺,蓋莫氏詩書傳家,執釵亦鍾靈毓秀有詠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閨。潭祉迎祥,二人良緣天作,今下旨賜婚,戚氏授三品誥命夫人,賜冊賜服,垂記章典。民本以國興關乎家旺,望汝二人同心同德,敬盡予國,勿負朕意

這一封讀完,又來一封,一衆賓客那個羨慕啊,賜婚詔書還有雙份的,簡直曠古爍今!

盛大的婚禮結束,接下來就是送入洞房,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兩大幸事,此中滋味無法詳述,就此打住。

張斌這婚事辦完就該幹正事了,接下來是將精力集中在北方對付建奴還是將目光轉向南方對付列強呢?

本卷終,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卷分解。

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十三章 至交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三章 圍剿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十章 親人聚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章 拜訪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十章 兒媳婦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十五章 糜爛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十四章 不歸路
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十三章 至交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三章 圍剿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十章 親人聚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章 拜訪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十章 兒媳婦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十五章 糜爛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十四章 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