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名官田

就這樣,馬仕遠走上了漫漫上訪路,和躲避追殺路。(成家已經殺了他家十二口,會在乎他一條人命嗎?)但現在成思傑又開了武館、鏢局,招收了不少的徒弟,鏢師,在大名府的關係也越來越硬。羽翼已成,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從縣衙到府衙,基本上都使了錢、走了關係。

自古有錢能使鬼推磨,縣衙和府衙都知道這一,一是拿了錢,二是,武力壓制不了成思遠,除非出動軍隊,否則根本幹不過人家。誰又會沒事找這個頭疼。所以沒有一個願意受理此案的,而那十二口屍首就這樣被定性爲流寇、土匪所爲,成爲了一件無頭公案。這種說法也是全情合理,大名屬於三省交界之處,土匪橫行由來以久,馬家舉家遷走被土匪盯上了也再所難免了。而燕趙之地本身好尚武之風,平時客串一下土匪這個行業的人相當的多。

馬仕遠在告狀無門的情形之下,聽到了新任知府盧象升要來的消息,當然的抱着一試的心理,攔轎喊冤。

看了遞來的訴狀,沒想到還沒上任,就接了這樣的差事,留下訴狀再做主張吧,現在上任要緊。於是讓馬仕遠回去聽候傳訊,誰料馬仕遠卻說出了一番此時正遭受追殺,如果放自己回去,基本上因行藏已經露,恐怕沒命再等報仇之日了。

這話倒讓盧象升吃了一驚,這成家的勢力也太大了吧,殺了馬家十二口不算,這還要趕盡殺絕。一想就讓馬仕遠跟着車隊,算是保護證人吧。

但這件事被圍觀的百姓很快就傳開了,並且傳到了成家的耳朵裡,成父聽後急忙的叫來兒子成思遠,勸其快逃。出了大名府,憑兒子的身手,誰能抓到他啊。

但成思遠卻說:“父親不必驚慌,想那縣官一介書生,初來乍到不知厲害才接了馬家的狀子,而憑他那些個差役,根本就打不進兒子的武館,要知道武館裡的二十幾人都是當時參與殺人的,而且都是附近的豪傑,爲了他們自己也不會袖手旁觀的。如果那狗官不識好歹,兒就衝進官衙,搶他一番,帶着家人風光的出走就是。”

成父就說的一愣,一想如果真的被官府抓住了,左右也是個死,兒子的話也不無道理,現在兒子在大名這個地面上,是打遍大名無敵手,如果要走誰也攔不住,而且還有這麼多人助陣。要知道這些人裡還真有山東那邊的土匪。

而盧象升一行到了府衙,順利的和前任知府辦理了交接儀式,看着盧象升的儀仗,和帶着衆多的宦官,倒是把府衙裡的人都震住了,沒見過誰這麼擺譜的,家將、親眷僕役帶的多一些倒情有可原,但帶着宦官上任的,還真是大明頭一份,(他們不知道這是第二份了)。

但讓他們驚奇的還在後面,帶着那些宦官一個個往整理出來的庫房卸東西,那東西一瞧就是銀箱,貼着皇家的封條,一看就不是凡物。

前任知府這邊一走,又安排好了宦官們休息,盧象升就急不可待的行使起了自己的權利,升堂招集衆人訓話。雖然不能聽馬仕遠的一面之詞,但對大名府的第一印象還是有些影響。府衙裡所有的人都放下手頭的事情,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都規規矩矩的過來拜見新上任的府臺大人。

不象別人,盧象升是個魄力十足,雷厲風行的人物,在衆人禮罷後,轉眼把皇上特賜的三年免農稅政策宣佈了。本指望官吏們能夠震驚一下,進而大讚大謝皇恩隆厚之類的評語。

但沒想到官吏們一個個很漠然,更有些不明就裡不知所措的樣子。盧象升爲官七年,對地方上官吏利用稅收之際強行攤派強魚肉百姓的事情聽的實在是太多了。這些眼神是什麼意思?還不是因爲皇上的恩賜來的太突然,斷了他們長期以來發財的一個路子,再也不能靠着盤剝百姓來自肥了。

於是接着說:“皇上仁慈,目的是爲了使百姓免受農稅之苦,爾等必然嚴令各縣、所有的差役,不得有任何人再使收農稅,否則以抗旨論。”

但說的這些仍然沒有讓這些官吏有什麼觸動,仍然低着頭不言不語,難道他們就如此的麻木不仁,根本不管不顧百姓的死活?皇上給自己三年免稅的目的是什麼?主要就是給自己立威的,但堂下卻一個個都是事不關已的樣子太讓人受不了了。

“啪!”坐在上面的盧象升猛的拍了一下桌子,“爾等可曾聽到本府的講話?”

他們此種表情難道是想給自己來個下馬威嗎?自己可是帶着訓練十足的人來的,可不是一般的文臣可比,就是全部把知府的人都換了,自己的人手也足。因燕趙之地多豪傑之仕,所以準備的充足一個些。這點盧象升很有自信,要大義自己是深得皇上聖眷的正經的知府;要人自己帶的也不少;要關係,自己七年的經營京裡也是故交多多。哪裡會在乎這些人的下馬威,接着提高了語氣說:“皇恩浩蕩免了大名府三年的賦稅,爾等本應爲百姓高興纔是,怎麼還象本府給爾等帶來了麻煩一樣,是何道理?”

“回府臺大人,請暫息雷霆之怒,且容下官稟報,下官等發愣主要的原因是在大名府幾乎沒有私田的存在,全部的田地都是官田,所以從來就沒有交田稅之說。這點可能府臺大人不知,所以下官等乍一聽說,都在發愣,還請府臺恕罪。”一名身着八品官服的經歷司站出來回到。這政策太奇怪了,放在別的地方真的會引起相當大的效應,百姓們肯定會高興的不知所措,歡呼個不停以各種方式去感恩去慶祝。但在大名府,幾乎根本就沒有私田,全部都是官田,更沒有交稅之說。所以大名府裡設的戶房除了管理戶口外,根本沒有徵稅納糧的業務。

所謂官田,是指明初時,官田皆宋、元時入官田地,厥後有還官田,沒官田,斷入官田,學田,皁莊,牧馬草場,城壖苜蓿地,牲地,園陵墳地,公佔隙地,諸王、公主、勳戚、大臣、內監、寺觀賜乞莊田,百官職田。官田入各級政府土地賦役冊籍的主要是莊田,屯田等。

另外還有沒收官員的私田、訴訟程序判決沒收入官田地。這是因爲,明初封建王朝在這些地方不僅接收了宋元等朝大量的官田,而且還新沒收了同明太祖敵對的封建割據頭目以及豪強富戶的田地。

在北方,一般的情況是官田寥寥,惟有大名府,據正德《明會典》之記載,官田卻高得出奇,有五百十七萬畝之多,竟佔了當時全府在冊田土百分之九十九·五一。這不僅在北方是絕無僅有,而且也超過了江南官田問題最嚴重的松江府而雄距全國之首。

所以皇上的三年名稅和大名府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衆人當然的有所漠然,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對這樣莫名其妙的政策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盧象升看看下面站滿的官吏,又看看身旁站着的盧象晉、盧象觀,和一臉憋笑憋的很辛苦的盧象同,狠狠的瞪了盧象同一眼。這第一天上任,人丟的還不是一般的大,怎麼自己這麼倒黴遇到了大明官田佔全部土地的大明奇葩。皇上這是爲自己立威嗎?這也太惡搞了吧?

這不正象一個樂善好施的人,給人家準備了一大車的肉類製品送給了一個災區,結果災區的人都是和尚,全部的素食者,根本沒有人會吃一口肉。這一片好心使水裡了。

尷尬了一陣的盧象升輕咳了一下,雙手向上拱以示尊重,邊說:“皇上以此雖然不適用於大名府,但其恩賜之意、仁慈之心卻明白無疑。”

“下官(小的)深感皇恩浩蕩。”

接下來盧象升又詳細的問、查了府內所有的人事、財政等事,緩了一緩後,把今後發展經濟的總體目標宣佈了一下,順便把皇上特賜五十萬兩銀子的事情宣佈一下,這下官吏衙役們倒沒有了剛纔的淡定,知府上任,皇上送禮,這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八卦,但隱隱的卻顯示出了知府的後臺正是當今的皇上。

大名府的水很深很深,不是一般人能探到底的,正因爲都是官田,所以府裡有背景的人太多太多了。而這些官吏甚至是衙役早早都已經選隊站好了。不僅是府衙裡就是下邊一州九縣的縣衙裡,關係也是盤根錯節複雜的很,搞不好就掛上了京裡的這個大佬或者那個皇親、勳貴的。

但無論什麼樣的關係,能有皇上直系的硬?這盧知府上任,皇上雖然給了一個三年免稅的笑話政策,但不管笑話不笑話,已經可以看出知府在皇上眼裡的地位。而一下再給五十萬兩的禮金,這恩寵就太大了。自己背後的勢力在府臺那邊還真不夠看的,這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燒到自己的頭上,那可是白燒啊!本來有所放肆的心理現時收斂起來,雖然都是微低着頭,低的又更點低一些了,這年頭還是低調點好。

給各位衣食父母問好,特別感謝一下‘不看書007’的強力支持,夢難成實在太謝謝您的錯愛,從一開始的打賞到了今天的打賞,真的讓夢難成感到幸福。看到了自己辛苦碼字有了回報,這裡表示感謝。還有各位點擊、收藏、推薦、打賞的朋友,沒有嫌棄夢難成寫的差依然的支持。感激涕零。祝平安一生!

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86章 三千錦衣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698章 三路出發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93章 信王祭母第48章 山寨初夜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33章 割股療親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59章 御用調料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80章 寵物商店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770章 老魏請罪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38章 皇莊御苑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40章 衆無名白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67章 送行應升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777章 萬般無奈
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86章 三千錦衣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698章 三路出發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93章 信王祭母第48章 山寨初夜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33章 割股療親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59章 御用調料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80章 寵物商店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770章 老魏請罪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38章 皇莊御苑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40章 衆無名白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67章 送行應升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777章 萬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