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生勇者

浙江,自古以來便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好在雖然田地較少,可居住在這裡的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辛苦,倒也可以弄個餬口。

而義烏這一帶,相對其他各府縣,田地更是稀少,百姓生活更是艱難。

興許是天可憐人,到了嘉靖年間,居然在這塊地方上陸陸續續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和銅礦。於是義烏的百姓們紛紛把手裡的鋤頭和紡錘丟下,拿起了礦鋤,建起了礦山。

接下來的事兒,大家都能想到,義烏人發達了,源源不斷採出的礦石,換成了糧食,絲綢和瓷器,義烏人再也不用爲生計奔波了。

對於義烏人的意外致富,旁邊的窮弟兄,永康,一直格外眼紅。可是礦石大多在人家的地盤上,你能怎的?永康人只能嚥了咽口水,繼續回家啃自己的窩窩頭。

可是世事難料,浙江今年偏偏遇上了百年難遇的大水。官府雖然發了賑災糧,可是那隻能管吃,不能管住。修房子,辦傢什,都得要錢。於是永康人厚着臉皮去找義烏人,要求看在多年鄰居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很不幸,義烏人斷然拒絕了永康人的要求。失望中的永康人,橫下一條心。反正賤命一條,不如拼上一把。

大明嘉靖四十年,六月十四。

數千永康縣民攜帶農具,礦鋤,直向義烏奔來。義烏人得到消息之後,也聚集了數千人前往攔截。雙方在義烏城外的八寶山相遇,一邊要求共產主義,一邊要搞私有化,意識形態分歧嚴重,於是二話不說,便幹了起來。接下來的幾天裡,雙方不但沒有停手的意思,反而越聚越多。等到譚綸接到消息的時候,雙方人數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三萬人之多。

一路馬不停蹄,連夜趕到義烏的蕭墨軒和戚繼光,面對漫山遍野,狀如蟻羣的百姓,也是目瞪口呆。

山坡上,一位仁兄腦門上重重的捱了一鋤頭,骨碌骨碌的滾了下來,被人扶起來以後,不顧滿身的鮮血,依舊抓着鐵鏟要往上衝。

山坡下,一位老哥只剩下了半口氣,卻仍對着身邊的兒子破口大罵,怒其縮於人後。

戚繼光馳騁疆場十餘載,見識過北關韃靼鐵騎的動如風雷,見識過南疆倭國流寇的嗜血暴戾,但是此時面對這一幫暴走的百姓,卻也是不禁感到脊背骨一陣陣發寒。

“快,把他們隔開。”戚繼光揮舞着馬鞭,對着手執大盾的士兵們一陣催促。

士兵們接到命令,立刻撐起大盾牌,朝着人羣裡面擠了進去。

奈何此時雙方已經殺紅了眼,即使被隔了開來,也衝突着,推搡着,想要再擠了過去。

“鄉親們,停停手吧。”義烏縣令黃季衡,永康縣令趙法常,正站在人羣邊上,見戚繼光領着大軍來到,便由衙役護着,擠了過來。一邊走着,一邊聲嘶力竭的叫喊着,但是叫出的聲音很快便湮沒在一片片怒吼聲中。

“下官義烏縣令黃季衡,永康縣令趙法常,參見戚將軍。”等黃季衡和趙法常擠到戚繼光和蕭墨軒面前時,已是臉色蒼白,冷汗披肩。

“這位是朝廷派來的監察御使蕭大人。”戚繼光平掌對着蕭墨軒。

“哦,參見蕭大人,讓大人見笑了。”黃季衡和趙法常聽說蕭墨軒是監察御使,臉上的血色又少了幾分。

“這回的械鬥因何而起?”蕭墨軒望着漫山遍野的鄉民,抹了把額頭上的汗。

“這……都怪下官管教不嚴,此事卻是因爲爭採礦藏而起。”趙法常有些尷尬的低下頭來,畢竟是永康的縣民跑到人家義烏地界上來了,只憑這一條,自己就要多擔些過失。

“這麼多鄉民,趙縣令能阻止得了倒是怪了。”蕭墨軒訕笑一聲。黃季衡和趙法常聽了這話,也都是臉色一緩。

“只是,這礦藏開採一事,不知爲何引得如此多人前來,難道我朝開礦一事,不歸官管,只由民間自由採掘?”蕭墨軒有些詫異的對黃季衡和趙法常問道。

黃季衡和趙法常又聽這麼一問,剛略緩下來的臉色,頓時又緊了起來。其實蕭墨軒問這話,倒真的是不知情,可在黃季衡和趙法常聽起來,卻像是在質問了。

原來,大明朝對礦石開採不但並非毫無限制,而是限制極嚴。在所有礦藏中,也只有鐵礦准許民間採掘,對於規模也有限制。凡是違律者,輕者杖責,重者發邊充軍,即使是州縣的裡官員,也要受牽連。

“回……回大人的話,大人有所不知,此地民風極爲彪悍。”義烏縣令黃季衡戰戰兢兢的回道,“這民間盜採一事,下官一直也頗多幹預,只是派去的衙役和公差往往被毆打至傷。下官也向省裡和州府報過幾次,可是一來盜採的鄉民太多,法不治衆;二來這盜採一事也夠不上什麼忤逆之類的大罪,省裡和州府的上官也是無法。”

“哦。”蕭墨軒聽了黃季衡這一番話,不知怎得,臉上居然露出絲笑來。

黃季衡和趙法常見蕭墨軒不怒反笑,不知是禍是福,心底隱隱透出幾分涼意。

“戚將軍不是一直在爲士卒一事煩惱嗎?”蕭墨軒回過頭來,對着戚繼光說道,“若是戚將軍的士卒都如這裡的鄉民一般彪悍……”

這時,義烏和永康的鄉民雖然已經被士兵隔離開來,但是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着不了面,就從地上揀起了石頭,紛紛向對面擲去。間或擲偏了的石頭,落在士兵們所執的牛皮木盾上,發出“砰砰”的聲音。

“唔……”戚繼光從場面上收回目光,“蕭大人的意思莫非是,在這兩個地方上選兵?”

“不錯,戚將軍以爲如何?”蕭墨軒勒馬向後退了幾步,以免被流石所傷。

“其實適才末將也有如此想法。”戚繼光微微一笑,“蕭大人和在下,倒是不謀而合。

…………………

他是統治者最終極的-星際兵器;

他是屠殺者最崇拜的-人形兇器;

他是古武者最恐懼的-煉獄魔王;

他是異能者最畏懼的-離火原主;

點下面連接進入《星紀道標》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1章 生路?死路?第34章 天生勇者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9章 萌芽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9章 裕王入宮第19章 白板聖旨第63章 有辱祖宗第25章 手帕之交第29章 密旨第29章 蒼天之下第1章 國富民強第32章 清風明月第48章 金殿鼓第37章 永康模式第62章 赴任第8章 來了……終於來了第72章 野心第39章 惹誰了第14章 無眠夜第15章 東征日記第11章 海上游戲第6章 上善若水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0章 混水相摸第21章 “U”字型第34章 神秘番子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0章 初審吳府第8章 學道理第6章 上善若水第30章 寡人有疾第38章 太華之山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4章 耍威風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章 庭舞八佾第9章 大礁第36章 候補閣員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1章 大謀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1章 木秀於林第25章 靜默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36章 候補閣員第23章 醉酒迷魂第34章 神秘番子第64章 海瑞之怒第50章 初審吳府第25章 爭於不爭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1章 血戰台州第9章 目光第25章 又生變故?第24章 邊陲之患第8章 學道理第14章 霧裡看花第70章 念子第32章 豆子上火第8章 劫富濟貧??第24章 夜叉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6章 舊相識第34章 天生勇者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7章 謀財害命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4章 夜叉第35章 迎頭棒喝第45章 虎焉羊焉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19章 美人倚闌第50章 法中懺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2章 酒論天下第30章 走漏風聲第2章 膚潤如玉第24章 洗牌第8章 學道理第7章 敗陣第51章 三日之期第61章 青天在上第6章 經略江南第33章 採菊之隅第40章 升官第30章 夕陽簫鼓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50章 左右逢源第5章 左右爲難第39章 仙風第21章 “U”字型第23章 法子第22章 天指地使第50章 暗戰第19章 美人倚闌
第31章 生路?死路?第34章 天生勇者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9章 萌芽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9章 裕王入宮第19章 白板聖旨第63章 有辱祖宗第25章 手帕之交第29章 密旨第29章 蒼天之下第1章 國富民強第32章 清風明月第48章 金殿鼓第37章 永康模式第62章 赴任第8章 來了……終於來了第72章 野心第39章 惹誰了第14章 無眠夜第15章 東征日記第11章 海上游戲第6章 上善若水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0章 混水相摸第21章 “U”字型第34章 神秘番子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0章 初審吳府第8章 學道理第6章 上善若水第30章 寡人有疾第38章 太華之山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4章 耍威風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章 庭舞八佾第9章 大礁第36章 候補閣員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1章 大謀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1章 木秀於林第25章 靜默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36章 候補閣員第23章 醉酒迷魂第34章 神秘番子第64章 海瑞之怒第50章 初審吳府第25章 爭於不爭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1章 血戰台州第9章 目光第25章 又生變故?第24章 邊陲之患第8章 學道理第14章 霧裡看花第70章 念子第32章 豆子上火第8章 劫富濟貧??第24章 夜叉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6章 舊相識第34章 天生勇者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7章 謀財害命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4章 夜叉第35章 迎頭棒喝第45章 虎焉羊焉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19章 美人倚闌第50章 法中懺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2章 酒論天下第30章 走漏風聲第2章 膚潤如玉第24章 洗牌第8章 學道理第7章 敗陣第51章 三日之期第61章 青天在上第6章 經略江南第33章 採菊之隅第40章 升官第30章 夕陽簫鼓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50章 左右逢源第5章 左右爲難第39章 仙風第21章 “U”字型第23章 法子第22章 天指地使第50章 暗戰第19章 美人倚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