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敗陣

月的天雖是日頭越來越長,可酉時末的天色,已經是黃昏。

暮靄沉沉的興化城中,大約因爲倭寇也實行了宵禁的緣故,整座城裡看不見一絲***。

倭寇向城外放出了斥候,不時的施放出煙花向城裡報告着城外大軍的動向。而突前的明軍遊騎,迅速的搜查着附近的每一個角落。

擔任中軍的戚繼光,明顯引起了倭寇們格外的關注。城外三支軍隊中,在火器上能和倭寇抗衡的,也只有戚繼光一軍。

從陣勢上來看,戚繼光的中軍應該是攻城的主力。可是收復興華的信號,卻是從劉顯的右軍發出的。

城裡的倭寇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了對面的浙軍身上,卻忽視了策應右翼的粵軍。三千軍身佩短刀輕甲,每個人的背上都揹着重重的乾草和藤蔓,越過興化府南的木蘭,直逼興化城南的迎仙門。

城裡的倭寇似乎也嗅到了一股不祥的味道,架設在西門肅清門上的火炮,在一片黑暗中盲目的朝着雷山附近的西水關咆哮着,想要阻止明軍的腳步。只是戚繼光也早就下令禁了煙火,倭寇打出的炮彈,十有八九都落到了山間的溝壑裡邊,砸下一片片碎石,朝着溝底滾了下去。

戚繼光麾下的浙軍,自從裝備了新式火藥之後,對陣倭寇幾乎都是零傷亡。倭寇打出的炮彈雖然沒有準頭,可也有極少量的落在了軍中,其中有一發落地的地方甚至離戚繼光只有不到兩丈的距離。

“將軍,這些倭寇也太猖獗了,推我們的火炮上去,直接把城門轟開衝了進去。

”幾名副將一陣後怕之後,捏着拳頭小聲的嚷嚷着。

“城裡倭寇還不及百姓的十分之一,若是開炮,打的是倭寇還是百姓?”戚繼光冷哼一聲,目光仍是直直的盯住了肅清門的城樓上。

準備好地火炮不能用。這倒是大大出乎了這些軍將的預料,短暫的騷動之後,卻又覺得將軍說地有理。只好埋下了頭。握緊了手裡地苗刀。

直浙軍配備地苗刀和長矛。都是永康縣所制。相對於以前裝備的武器,可以說精良了好幾分。可眼下倭寇是龜縮在城裡,再鋒利的刀,也劈不開厚實的城牆。一排排火鐃架在城樓上,不時的向城下吐出一道道火舌。

雷山的山頂上,幾團耀眼的火光亮了起來,不斷的變換着方向,發出了信號。

“起盾!”參將李從光正在額上搭着涼棚朝雷山頂上瞅着,見這幾團火光跳了起來。立刻大手一揮。從腰間拔出了刀來。

一千前軍擎起厚盾,矮着身子朝着城門的方向迫了過去。平日裡都是倭寇攻城,明軍防守,這回倒是第一次換了個位。

“城下有明軍。”火炮劃破夜空地亮光掠過了城下,城牆上地倭寇中。立刻有人發現了正靜悄悄想要迫近城牆的明軍。一支支火鐃立刻調過了方向。朝着城下掃了過去。

一顆顆彈丸打在了牛皮蒙就的木盾上,發出“撲。撲”的悶響,卻沒能阻止明軍前進的腳步。相對於後世地火器來說,眼下用黑火藥做動力地火銃威力確實有些不足,對付輕甲的蒙古騎兵或者防護較少地步兵效果不錯,但是對於這樣有備而來的盔甲兵,就有些失了水準。

倭寇兩番亂射之後,不但沒能阻止明軍的腳步,而且從陣中伸出了幾架雲梯,架到了護城河上。

“迫……”猶如雷霆一般的怒吼,從陣後傳了過來。眼下已是戌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李從光原本是想利用這兩千盾兵乘着夜色摸到城下,等架起雲梯再發動衝擊,可眼下既然已經被倭寇發現了,那麼這一招也就失去了效果。

“迫……”李從光身前,一片片盾林豎了起來,一個個明軍一聲大喝,猶如下山猛虎一般,朝着城牆撲了過去。

“飛……”又是一隊火銃手,從陣後衝了出來,雨點般的彈丸呼嘯着朝着城牆上飛了過去,掩護着城下的軍隊。倭寇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卻也仍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幾番齊射之後,城牆上的垛口邊探出幾個倭寇的腦袋來,似乎是想觀察一下城下的情形,卻又立刻被打了回去。

直浙軍的火銃營,以三人爲一隊,但是三人中,執銃射擊的,卻只有一人。梯

,倭寇也懂,可操作的技術,每個人都大不一樣。手,打完了以後退到後面,通膛,裝藥,都是一個人。而明軍的三人隊中,一個只管接了火銃過來開火,打完了以後把火銃遞到後面,第二人接過火銃以後立刻用一塊溼布裹住銃管,同時開始通膛,完了以後再交給最後面的一個。這最後面的一個是專業裝藥。

開火的人是火銃營中槍法最準的,通膛和裝藥的也都是熟練無比,三人配合,基本上可以做到不間斷開火,所以城牆上的倭寇被壓制下去,也就不奇怪了。

最前面的士兵,雖然有了一些損失,但是在火銃營壓制了城牆上的敵人之後,也緩過了氣來,逼近到了離城牆只有三四丈遠的地方。從頭頂上呼嘯而過的彈丸,幾乎都是後面的火銃營射出的,倭寇已經被打的擡不起頭來。只要把雲梯架到城牆上,然後爬了上去,城牆上的倭寇就會立刻崩潰,幾乎所有的士兵心裡頭都鬆了口氣,彷彿看見了勝利已經在招手。

站在陣後的李從光,眼裡也透出了一絲急燥。攻勢如此順利,似乎有些出乎自己的預料。倭寇架設在城樓上的火炮似乎也啞了口,難道倭寇的操炮手也全都在剛纔的幾番齊射中都送了命?

打頭陣的三千刀盾兵已經全部越過了護城河,有幾架雲梯甚至已經架到了城牆上面。就在這時,城牆上忽然幾點火光一跳,像是什麼東西被點燃了。

倭寇要開炮了,城牆下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想到了這一點,立刻伏下了身子,一片片盾牌又架了起來,連成了一片。倭寇在這麼近的距離開炮,一定是用上了大發熕。大發熕威力雖大,但是打出的類似於散彈,牛皮蒙就的盾牌,連成一片以後,還是能起到一些防護作用的。

後頭的火銃營也立刻轉過了槍口,一起朝着剛纔火光跳起的地方發泄着。火炮的威力是大,可你開炮總得要人吧,打死了操炮手,你也就什麼也做不成了。

又是一團火光,在城牆的牆面上跳了一下,像是彈丸打到了城牆上迸出的火光,幾乎沒有人注意到。

伏在地上的士兵從盾牌後面好奇的身探出頭來,朝着城牆的垛口上望去。雖然只過了一會兒,可按理說,這麼些時候也足夠讓火炮開了火。眼下的情形是,城牆頂上仍然沒有絲毫動靜。

已經有等不及的士兵站起了身來,朝着立在牆面上的雲梯奔了過去。

這一回是三軍齊發,誰也不知道哪支軍會先登上興化城的城牆。但是不管是劉顯,還是俞大猷,戚繼光,都希望是自己的軍隊能夠先突破城牆。而最先登上城牆的士兵,如果在戰鬥之後還能活着,更是大功一件,換句話說,批上一回命,下半輩子也就不用愁了。

就在這時,一陣震耳的轟鳴聲,在城牆下響了起來。城下的士兵頓時面面相覷,沒有人看見城上的倭寇開了火,可是這一陣陣轟鳴聲,分明就是在這裡的身邊。

震地雷!李從光是站在後陣的,看的要比城牆下的士兵真切的多。從第一聲轟鳴響起的時候,李從光就明白了過來,壞事了。

一陣陣悶響從地底下傳了出來,大片的泥土被拋到了空中,和泥土一起被拋到空中的,還有一個個士兵的身體,或者是身體的一部分。

散落的泥土從空中落下,落到倖存的士兵的身上,用手去抓,溼漉漉的,帶着一股甜膩的味道,是人血。倭寇事先就在城外的地下埋好了火藥,又用竹管連到了城牆上,剛纔那一陣火光就是用來點燃引線的。

乘着這短暫的錯愕瞬間,城牆上的火炮真的響了。只是並不對着城下,而是對着遠處的火銃營。大發熕打出的大面積鐵片,無情的收割着幾乎沒有防護的火銃手的生命。城牆上的倭寇也探出了頭,伸出火銃朝着城下發出一條條火舌。

“啊……”不知道是誰,第一個轉回身去,朝着後面跑了過去。從建立的第一天起,就百戰百勝的“戚家軍”第一次崩潰了。李從光也被裹在亂軍中,被向後帶了過去。大批明軍撒開了腿,朝着西水關的方向退了過去。

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2章 望眼欲穿第36章 金花定第7章 計定東南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6章 吉時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5章 我亦取義第7章 野心第30章 口令第12章 迷魂湯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8章 長城西隘第71章 新鮮東西第27章 捷報請功第9章 少年中國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36章 候補閣員第14章 高拱之怒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34章 淵源第29章 密旨第24章 暗潮涌動第3章 誅族之罪第3章 迷糊第16章 治世惟中第11章 命中剋星第6章 危局第8章 學道理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9章 九九歸一第5章 子謙受罰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7章 野心第27章 以騎戰騎第40章 向北第1章 誰有可爲第22章 奇貨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44章 認死理第20章 在此一戰第40章 天生陰陽第4章 殿前大法第19章 以臣迫君第27章 落葉欲歸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0章 欺君之罪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20章 有客而來第37章 爭便宜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7章 落葉欲歸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0章 主動被動第68章 人以羣分第22章 二牛相角第12章 今夕舞第27章 落葉欲歸第4章 春第14章 順風戰第43章 牛角尖第49章 疑慮第10章 喜笑顏開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章 軼事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萌芽第15章 中計第9章 夜半驚第39章 惹誰了第50章 遠征計劃第36章 各有算盤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49章 御前武第48章 怪事第11章 外相內相第50章 法中懺第30章 韃靼之心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5章 嚴府之邀第28章 好禮難消第4章 香浴第22章 經營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15章 心生二意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45章 種葫蘆?第47章 東門亂第9章 九九歸一第36章 金花定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
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2章 望眼欲穿第36章 金花定第7章 計定東南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6章 吉時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5章 我亦取義第7章 野心第30章 口令第12章 迷魂湯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8章 長城西隘第71章 新鮮東西第27章 捷報請功第9章 少年中國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36章 候補閣員第14章 高拱之怒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34章 淵源第29章 密旨第24章 暗潮涌動第3章 誅族之罪第3章 迷糊第16章 治世惟中第11章 命中剋星第6章 危局第8章 學道理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9章 九九歸一第5章 子謙受罰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7章 野心第27章 以騎戰騎第40章 向北第1章 誰有可爲第22章 奇貨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44章 認死理第20章 在此一戰第40章 天生陰陽第4章 殿前大法第19章 以臣迫君第27章 落葉欲歸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0章 欺君之罪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20章 有客而來第37章 爭便宜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7章 落葉欲歸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0章 主動被動第68章 人以羣分第22章 二牛相角第12章 今夕舞第27章 落葉欲歸第4章 春第14章 順風戰第43章 牛角尖第49章 疑慮第10章 喜笑顏開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章 軼事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9章 萌芽第15章 中計第9章 夜半驚第39章 惹誰了第50章 遠征計劃第36章 各有算盤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49章 御前武第48章 怪事第11章 外相內相第50章 法中懺第30章 韃靼之心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5章 嚴府之邀第28章 好禮難消第4章 香浴第22章 經營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15章 心生二意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45章 種葫蘆?第47章 東門亂第9章 九九歸一第36章 金花定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