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械鬥

杭州,巡撫衙門。

“簡直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何茂才憤憤的把頭上的烏紗帽摘下來,重重的丟在了鄭必昌面前的紅木案桌上,烏紗帽在案桌上打了個滾兒,落到了地上,“罷了罷了,我就等着罷官回家好了。”

“何大人不必如此。”鄭必昌呵呵一笑,幫何茂才從地上揀起烏紗帽來。

“折騰來折騰去,那愣頭青卻還在浙江,叫我如何不惱?”何茂才低着頭,嘆一口氣。

“他雖然還在浙江,可他畢竟已經不是賑災安撫副使了,何大人還擔心什麼?”鄭必昌出聲安慰自己這位老友,“現在只要羅大人點了頭,何大人便可保無虞。”

“對啊,他升了監察御使,那兼併田地的案子,自然是要移交給羅大人來問。”何茂才聽鄭必昌這麼一說,臉色立刻多雲轉晴,回手把案桌上的烏紗帽也拿回在了手上。

“呵呵,既然鄭大人已經這麼說了,在下一定盡力而爲。”羅龍文呵呵笑着接過話來。

“那樑之興該如何是好?”何茂才覺得樑之興有一半是爲了自家的事兒,倒有幾分過意不去。

“何大人眼下卻是再提不得此人。”羅龍文連忙擺了擺手,“事情既然出了,自然得有人來擔,如果不是他擔,難道要何大人自己去擔不成?”

“不錯,即使我們幫粱之興躲過了並田的事情,蕭墨軒卻還訴了他一個私挪庫銀,行賄欽差的罪。”鄭必昌咳嗽一聲,也開口說道,“我們可以不問他,譚綸那裡可放得過他?不若讓他一人把罪名頂了,且算你欠他一個人情好了。”

杭州,浙直總督行轅。

“能和胡部堂一起共事,實在是在下的榮幸。”蕭墨軒上前幾步,向胡宗憲拱手道。

一個時辰前他剛剛在官驛裡接到了聖旨,一時還有些手足無措,略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先來胡宗憲這裡看看。

“蕭大人不必見外,適才在下也接到了內閣的票擬,已是命人幫蕭大人在行轅內設了官房。浙江軍中的一些案卷,稍後自然會送過去給蕭大人察看。”胡宗憲回禮請道。

等進了大堂,因胡宗憲是總督,仍坐了上首,蕭墨軒卻在左邊側面坐下。

“在下能受此大任,自然是皇上和朝廷的信任。只是在下倒是有幾個疑問,不得不提。”蕭墨軒坐下以後,立刻擡首向胡宗憲問道。

“蕭大人但問無妨。”胡宗憲平掌請道。

“富陽一戰,首功當是戚將軍,怎麼看朝廷傳下的文書上,怎麼成了在下?”蕭墨軒對這個問題一直耿耿於懷,覺得自己是佔了戚繼光的便宜。

“戚繼光是軍部的人,剿滅倭寇本是內責,蕭大人卻是責外,自然是功大。”胡宗憲心裡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可是卻不好說了出來,耷拉着眼皮,緩緩回道。

“可內閣的文書上,根本對其他人一字未提,在下如何能心安?”蕭墨軒疑惑的搖了搖頭。

“內閣的文書,也就是得了皇上的意思,在下又怎敢妄猜聖意。”胡宗憲被蕭墨軒連連逼問,也有些透不過氣來。

正在胡宗憲擔心蕭墨軒繼續逼問的時候,卻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擡眼看時,只見譚綸快步奔了進來,臉上的神情卻是頗爲嚴肅。

“哦,蕭大人也在這裡,那便最好。”譚綸拱手向二人行禮,“在下正好有事要和二位大人商量。”

“是不是哪裡又現了倭寇?”胡宗憲見譚綸表情嚴肅,料定必然有事發生。

“倒不是倭寇,只是有義烏和永康的鄉民在八寶山一帶械鬥。”譚綸跑的有些急了,已是口渴,見了放在茶几上的紫砂壺,也不客氣,自己取過杯來斟了一杯喝下。

“鄉民械鬥便是你按察使司管了,怎生要來和我們商量?”胡宗憲有些不解。

“這事光靠我按察使司,卻是管不了了,須得調動軍部的兵纔是。”譚綸緩了口氣,繼續說道。

“譚大人不也督領兵事,但自個決斷好了。”胡宗憲揮了揮手,覺得譚綸的反應有些過了頭。

“調動一千軍以上,需得有總督的手令才行。”譚綸連忙解釋。

“一千軍以上?你得要多少人過去?”胡宗憲頓時被嚇了一跳。平日裡鄉民因爲田地,山頭而械鬥的事情也沒少聽說過,從來都是按察使司派些人過去調停下便罷了,還從來沒聽說過要調動一千軍以上的。

“兩千,至少兩千。”譚綸伸出兩個手指頭。

“兩千軍?”胡宗憲吃了一驚,“械鬥的鄉民卻是有多少人?”

“據義烏和永康縣衙傳來的消息,至少有三萬人。就連縣裡派去阻止械鬥的衙役,也多被打傷。”譚綸的吃驚程度絲毫不比胡宗憲低。

“三萬人!”胡宗憲和蕭墨軒一起瞪大了眼睛。整個浙江的駐軍也不過五萬,三萬人,整個一大規模正面戰役了。

“我立刻寫了文書給你,你拿了讓戚繼光帶兵過去,務必要把兩縣的鄉民隔開。”胡宗憲聽譚綸這麼一說,也知道了事態的嚴重性,先不多細問,立刻取過紙筆官印。

“胡部堂,在下剛到軍中,還不熟悉情形,不如讓在下也隨戚將軍過去看看吧?”蕭墨軒聽說有三萬人械鬥,也嚇了一跳,便想過去看看究竟是爲何事。順便也見見戚繼光,自個平白無故的佔了他的功勞,總也得解釋一下。如果被戚繼光這樣的民族英雄看不起,實在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也好,那便勞蕭大人費心了。”聽見蕭墨軒自動請纓過去阻止械鬥,胡宗憲倒有些求之不得,如果讓他繼續呆在着,怕是他又要逼問個不停。

拿了文書之後,蕭墨軒和譚綸也不再在行轅停留。分別從杭州前衛和杭州後衛調了一千士卒,交由戚繼光領着。

“在下還有軍裡和省裡的事務纏聲,卻是不能陪着去了,蕭世侄小心。”譚綸讓人給蕭墨軒也牽過一匹馬來,小心的囑咐道。

“在下只和戚將軍在一起,斷不會有什麼險處。”蕭墨軒轉頭朝着戚繼光一笑。

“譚大人放心,末將一定保蕭大人無虞。”戚繼光朝譚綸一拱手。

“那便快快去吧。”譚綸揮了揮手,有戚繼光護着,他自然是對蕭墨軒的安全有信心。

“那便先行告辭。”蕭墨軒和戚繼光分別向譚綸抱拳道別。

“走。”戚繼光躍上馬背,對着兩千士兵一揮手。兩千軍士,直向義烏方向而去。

第10章 寒夜驚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6章 腳底抹油第18章 黃龍之怒第15章 如此立威?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0章 天生陰陽第34章 淵源第3章 迷糊第41章 向南第41章 交情菲淺第7章 野心第48章 禮物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45章 種葫蘆?第6章 把酒歡言第16章 治世惟中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5章 心事第25章 識人善用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14章 無眠夜第59章 玉脂香粉第37章 東海之波第8章 劫富濟貧??一章 狗急跳牆第11章 海上游戲第24章 夜叉第62章 赴任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7章 一份大禮第39章 惹誰了第25章 爭於不爭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2章 今夕舞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3章 也許錯了第23章 地震西北第5章 螟蛉義女第24章 關門打狗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36章 候補閣員第50章 暗戰第25章 又生變故?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16章 武力奪城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2章 清風明月第12章 利益團伙第50章 遠征計劃第4章 人才第22章 毒藥第22章 天指地使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21章 “U”字型第10章 千帆競流第8章 洽情陷情第36章 各有算盤第10章 振武軍變第1章 翰林新秀第54章 打草驚蛇第46章 吉時第45章 種葫蘆?第36章 各有算盤第47章 興化之陷第14章 翻過一頁第36章 春暖第61章 青天在上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68章 人以羣分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8章 醫癡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4章 爲誰而爭?第8章 劫富濟貧??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4章 香浴第25章 識人善用第70章 念子第18章 五大罪第65章 雙犬會第21章 八月十八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1章 沒頭緒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3章 泡沫散盡第42章 損招第48章 金殿鼓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39章 盡忠報國
第10章 寒夜驚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6章 腳底抹油第18章 黃龍之怒第15章 如此立威?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0章 天生陰陽第34章 淵源第3章 迷糊第41章 向南第41章 交情菲淺第7章 野心第48章 禮物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45章 種葫蘆?第6章 把酒歡言第16章 治世惟中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5章 心事第25章 識人善用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14章 無眠夜第59章 玉脂香粉第37章 東海之波第8章 劫富濟貧??一章 狗急跳牆第11章 海上游戲第24章 夜叉第62章 赴任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7章 一份大禮第39章 惹誰了第25章 爭於不爭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2章 今夕舞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8章 朝罷歸來第23章 也許錯了第23章 地震西北第5章 螟蛉義女第24章 關門打狗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36章 候補閣員第50章 暗戰第25章 又生變故?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16章 武力奪城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2章 清風明月第12章 利益團伙第50章 遠征計劃第4章 人才第22章 毒藥第22章 天指地使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21章 “U”字型第10章 千帆競流第8章 洽情陷情第36章 各有算盤第10章 振武軍變第1章 翰林新秀第54章 打草驚蛇第46章 吉時第45章 種葫蘆?第36章 各有算盤第47章 興化之陷第14章 翻過一頁第36章 春暖第61章 青天在上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68章 人以羣分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8章 醫癡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4章 爲誰而爭?第8章 劫富濟貧??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4章 香浴第25章 識人善用第70章 念子第18章 五大罪第65章 雙犬會第21章 八月十八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1章 沒頭緒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3章 泡沫散盡第42章 損招第48章 金殿鼓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39章 盡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