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

蘭州克復!

肅州克復……

建奴不戰而逃,出嘉裕關遠遁數千裡!

隨着一個又一個消息傳來,隨着明軍在遙遠的西北戰場上不斷的奏響凱歌,尤其是當“肅州克復”這個消息傳來之後,整個大明上下都立即地沸騰起來。

肅州克復!

肅州!

那是大明最西北的城市,肅州的克復也意味着滿清韃子被徹底的趕出了大明!

從此以後,大明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滿清韃子了!

從皇宮到內閣、到五軍都督府乃至地方官府,直到普通百姓,整個大明從南到北,從最北方的黑水都督府,再到南天門,到平南。處處都沉浸在一片歡呼聲,人們在那裡歡慶着,歡慶着肅州的克復,慶祝着這個勝利。

而大明的報紙,無論是官辦的亦或是民辦的,在接下來的每天之中,都在不斷的重複着一個聲音——皇帝萬歲!明軍萬歲!

皇帝是聖明的!所以才能中興大明,把韃子趕出中國。

至於明軍,那時驍勇善戰的,正是因爲他們捨身忘我的戰鬥,才把韃子趕了出去。

在這種勝利之中,人們的熱血沸騰了起來,一種對軍人的推崇之情,也隨之浮了上來,浮在大明的上空,在整個大明上下瀰漫着。

這個夏天,大明沸騰的,一種失去了數百年的尚武之魂,隨着戰爭的快速勝利刺激得天底下的大明人無不是熱血沸騰起來,他們看着軍人的時候,不再把他們視爲丘八,而把他們視爲驕傲。

這種風潮反應在報紙上,在報紙上一篇篇推崇軍人、將領的文章之中,身爲皇帝的朱明忠,同樣注意到這種異樣的思潮。對於這種思潮的出現,他自然非常高興,對於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他來說,自然很清楚,這種推崇軍人的氛圍對於重建漢人人的尚武之風是何等的重要。

“朕應該寫篇文章!”

放下報紙之後,朱明忠同樣顯得有些激動,他在思索片刻後,拿起了桌上的毛筆,揮筆寫了起來。

不過只用了十幾分鍾,一篇文章一氣呵成,寫完文章之後,朱明忠便對一旁的寧雲婷說道。

“寧司記,把這篇文章寄給報社……”

思索片刻,朱明忠揮筆在文章的屬名寫下了三個字。隨後他又對寧雲婷吩咐道。

“嗯……再抄寫一份,給《公議報》也寄一份。從皇宮郵局寄出去。”

話到嘴邊,朱明忠還是又改口說道。

“朕自己抄吧!既然要寄,就寄親筆!”

在抄完這篇文章之後,朱明忠的心裡禁不住冒出一個念頭,這篇文章一但與《明報》和《公議報》上刊載,到時候會引起什麼樣的轟動呢?

無論是《明報》亦或是《公議報》,他們都是大明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即便是這篇文章還沒有刊載,他相信僅僅只憑着這篇文章的作者,就足以引起轟動,更何況,這篇文章本身就會引起轟動,而且還有可能會引起爭議。

想到可能的爭議,朱明忠的脣角微揚,自言自語道。

“就讓風暴來的更猛烈些吧!”

爭議!

對於爭議,朱明忠並不害怕,甚至在他看來,只有有爭議,纔會讓這場風暴刮的更加的猛烈,讓人們心頭的那份尚武之心變得更加灼熱,也只有如此,才能可能從根本上扭轉國人重文輕武的心思!

“應該寄特快專遞的……”

想到文章刊載後的轟動,朱明忠不禁有些期待,同時又後悔了,因爲他忘記叮囑寧雲婷,讓她寄特快專遞了,而只是寄了一份五文錢的平郵。即便是本地郵件,郵局寄出去,恐怕也要兩天的時間。

郵局,這是興乾元年設立的機構,千百年來,中原王朝一直設立有驛站,驛站負責提供交通工具和人員食宿,傳遞公文另有人負責。在江北時期,便將其合二爲一,驛站從間接爲傳遞公文服務,變成直接辦理通信事務的機構。並且開始涉足承擔民間傳遞信件。開始於江南等地民信局競爭,並以盈利爲目的,其業務除了傳遞往來信件外,還涉及寄送包裹、匯兌、現金押運,甚至運輸報紙。在興乾元年後,江北的官信局接管了全國的驛站,在官道整修、驛站改革的過程中,朱明忠借鑑後世的經驗設立了的郵政局,併發行郵票,郵政局作爲盈利機構,自然非常注重商業信譽,服務周到、手續簡單、運作靈活,現在郵政局在大明已經取代民信號成爲民間通信寄物的主要機構。

和任何一家報社一樣,在報社的門口就設有信盒,甚至設有專人負責負責信件——在《明報》的報社當學徒工的王鬆除了給記者們打下車之外,他的一個職責就是負責信件的整理,甚至他都不會等門房拉響銅鈴提醒着,他會從的窗戶前看本區郵遞員來沒來。若老遠看見郵遞員的綠制服——因爲在街上穿綠色衣服的人並不多,所以,綠色很遠就能看見——他就會急急忙忙衝下樓,飛一般跑到門口,在郵遞員送信的時候,第一時間接過信,然後再拿到樓上把信分好,再送給報社裡的記者、編輯,每天都是如此。

一直以來,報社都是郵局的大客戶,因爲每天這裡都會接到數百封,甚至更多的讀者來信,所以它的信都是第一時間派送。和過去一樣,在看到郵遞員後,王鬆立即衝下去,從郵遞員的手中接過郵包。

然後,王鬆重新回到二樓,在二樓拐角處那張簡易的桌前整齊着信件,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把信分開。

“李傳明、張度之……”

將一個個有名有姓的信件分好的同時,又將寄給報社的信一一分開,如果是投稿的往往會寫“《明報》呈編輯”的字樣,如果是讀者會寫“敬呈《明報》”,反正大抵上都是如此,大家都會用一些敬語,這是禮數,也是禮節。

“咦?這是……”

就在將信分類的時候,看到其中的一封信王鬆卻不由一愣,那信是普通的信封,上面貼着一張五文的郵票,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只不過那信封上寫的是“《明報》收”。

“沒有用敬語?這人可真無禮,連最起碼的禮數都沒有……”

嘴裡這麼嘀咕着,王鬆直接把信撕開了,他需要看一下內容,然後才能決定這封信遞給誰,這正是他的職責。

撕開信封后,王鬆立即爲信中的內容所吸引,內容是推崇軍人的文字,文章不長。

“連最起碼的禮數都不知道,居然還想投稿……”

這麼嘀咕一句,最後王鬆看到信末的屬名時,他愣了愣。

“朱慈炯……這個名字怎麼聽着有些耳熟……”

“小松,你在念叨着什麼,什麼朱慈炯……”

離他不遠的另一張桌前坐着的陳玉仁聽到他的話後,初時也只是覺得有些耳熟,於是纔出言問道。

不過,這名字確實很耳熟。

“朱慈炯,陳先生,你聽過這個名字嗎?這個人寄來一篇文章……”

“好像有些耳熟,好像是……啊……”

突然,陳玉仁就像什麼扎到似的,猛的站起身來,睜大眼睛盯着王鬆說道。

“你,你說什麼……朱,朱……”

接下來陳玉仁甚至都不敢再說那個名字,他又急聲問道。

“信在那裡?”

接過信後,看到信末的署名,陳玉仁便相信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陛下的御筆,畢竟,天底下沒有任何人敢於陛下同名,或者冒用“朱慈炯”一名,這可是大不敬。

“信封在那?”

再拿起信封,看清楚上面的郵戳後,陳玉仁便不再有任何懷疑了。他看着文章脣角輕顫道。

“這,這是陛下的御筆,快,快,總編呢?總編呢?……”

不過只是一會的功夫,陛下的御筆親書的文章寄到報社的消息,就在《明報》報社內在那裡爲此驚詫不已的時候,在《公議報》的報社內,人們同樣也驚詫於這郵差送來的信。

這一天,收到從皇宮郵局寄出信件的《明報》、〈公議報〉都是大明境內影響力最爲廣泛的報紙,儘管他們的立場不同,而與〈明報〉相同的是,在接到這份從宮內寄出的信時,他們同樣也爲文章中的文字驚詫不已。

“對丘八推崇如此,如何讓天下人信服!”

吳偉業看着那皇帝的御筆,聲音顯得有些激動,儘管他永遠都不能再去追究父親的死因,但是並不妨礙他對皇帝本人的敵意。這種敵意儘管現在已經淡去許多,可是下意識的牴觸,讓他對皇帝的許多行爲都看不順眼。

“可不是,不過只是一羣蠻夫而已,可值得這般推崇,居然比之長江,比之泰嶽……”

錢蓀愛也忍不住言道着對文章的不滿。

“我等士林中人尚不敢自稱中流砥柱,不敢比之江河,比之泰嶽,現在今上居然將那些尋常丘八以此相比,實在是,實在是……荒謬至極!”

相比於吳偉業的表現出來的牴觸,錢蓀愛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不滿,是對陛下重武輕文的不滿。當然,現在所有的不滿,都是因爲這篇文章中對軍人推崇到了極致。

這總讓以文人自據的錢蓀愛無法接受,當然無法接受的並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甚至於相比於無法接受,他們更是爲陛下的“厚此薄彼”惱火不已,畢竟,這些年曾經的士林在陛下的打壓下已經變得肢離破碎。不知多少士林英傑被迫遠走南洋,不知多少士林英賢隱於鄉間,所謂的士林已經成了過去,現在那些書院士子已經隱隱取代了舊時士林,無不是以“學士”自據,自以爲得意。

“重實抑文”的現實,本身就讓他們頗爲不滿,而現在就連他們最瞧不起的丘八們也騎到他們的頭上,他們自然變得的些憤憤不平。

“可不就是這個道理,古往今來只有以馬上奪天下的,又豈曾有過以馬上制天下的,陛下將丘八士卒比之江河泰嶽、孤鬆寒月,如此,又豈能讓天下人信服!”

王樹仁的語氣同樣是憤憤不平的。

什麼樣的人能稱得上是江河泰嶽、孤鬆寒月……古往今來有多少賢達能佩得上這幾個字,沒有幾人,可現在於陛下的口中,那些蠻夫卻佩得上,這如何不讓他人惱火。

“我等士人數十年寒窗卻比不上那蠻夫,陛下如此推崇武夫,難道就不怕天下人心寒嗎?”

“怕?陛下怕過什麼?”

王樹仁冷冷一笑,然後說道。

“從陛下登基至今,所行之事,又有幾件怕過他人?又有幾件顧忌過他人?”

王樹仁的這句話,讓衆人無不是一愣,他們立即想到了那句在大明廣爲流傳的話語“大明天下,唯我獨尊!”。

這句話是陛下給天下臣民的言語,也是在告訴他們,這大明天下,事事皆由其主宰,至於其它人……就像當年廢除科舉一樣,這天下底反對之聲是何等的沸騰,他又豈曾顧忌一絲一毫的民意?

民意!

對於陛下來說,根本就不在其考慮的範圍內,甚至於,論操弄民意,陛下更遠勝過他人,當年他創辦報紙不就是爲了操持民意爲已用嗎?

甚至就連這些年辦社學等等,恐怕也是爲了操持民意——百姓識字就可以讀報,讀報就可以知道官府政令的本意,如此一來,民意就不可能爲地方士紳所把持,即便是現在地方士紳也辦起了報紙,就像他們這些清流士人也辦了《公議報》監督官府,可是論報紙的聲望,又有幾家能比得上《明報》。

“過去不曾顧忌,現在正好!”

突然,王樹仁看着那封陛下手書的文章,冷笑道。

“越是沒有顧忌,行事纔會如此的狂妄,現在陛下對那些個丘八蠻夫如此推崇,可是再好不過,過去,咱們人微言輕,現在,天下讀書人豈止千百萬,陛下這般不顧忌讀書人的感受,豈不是正好!”

手指在桌面上輕點着,王樹仁的雙眼一眯,冷笑道。

“這次,咱們要把這篇文章發至全國,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是何等的“崇文抑武”,讓天下人看看,如何以馬背治天下……”

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92章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別離(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53章 孤忠(第一更,求支持)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560章 驚駭的日本人第649章 數控機牀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章 靈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4章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648章 曼哈頓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23章 西巡(求支持,求月票)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188章 男兒(第二更,求月票)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87章 戰宿遷(第二更,求月票)第49章 吞併(第一更,求支持)第51章 官場(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自誇(第二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門前(求月票,求支持)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423章 衆人(求月票,求支持)第553章 突破口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587章 大力出奇跡(祝平安健康)第447章第21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21章 江陰城下(第一更)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645章 要不要……看一下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51章 鳥銃(第一更,求月票)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0章 考慮(第二更,求支持)第61章 自有肚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265章 有關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21章 援軍(求推薦、求收藏)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421章 兵不厭詐(求月票,求支持)第201章 佈局(第一更,求月票)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240章 暗線(第二更,求月票)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18章 獻策(第三更,求月票)第270章 家事第603章 驚變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百官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558章 目標,日本 (新書求支持)第183章 唯我獨尊(求支持,求月票)第93章 功臣(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30章第84章 世人(第二更,求支持)
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92章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別離(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53章 孤忠(第一更,求支持)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560章 驚駭的日本人第649章 數控機牀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章 靈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4章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648章 曼哈頓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23章 西巡(求支持,求月票)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188章 男兒(第二更,求月票)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87章 戰宿遷(第二更,求月票)第49章 吞併(第一更,求支持)第51章 官場(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自誇(第二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門前(求月票,求支持)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423章 衆人(求月票,求支持)第553章 突破口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587章 大力出奇跡(祝平安健康)第447章第21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21章 江陰城下(第一更)第124章 開局(第一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645章 要不要……看一下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51章 鳥銃(第一更,求月票)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0章 考慮(第二更,求支持)第61章 自有肚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265章 有關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21章 援軍(求推薦、求收藏)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421章 兵不厭詐(求月票,求支持)第201章 佈局(第一更,求月票)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240章 暗線(第二更,求月票)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18章 獻策(第三更,求月票)第270章 家事第603章 驚變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9章 南方(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百官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558章 目標,日本 (新書求支持)第183章 唯我獨尊(求支持,求月票)第93章 功臣(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30章第84章 世人(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