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

從興乾二年臘月的時候,悄無聲息間一支艦隊在鬱州島聚集着,這是一支中等規模的分艦隊,是從遼東的旅順口駛來的艦隊,在過去的兩年間,這支艦隊曾經多次駛過對馬海峽,進入鯨海,他們在蝦夷建起了要塞,在海參崴設立了港口,與北方的土人明確了大明的統治權。

與其說,這是一隻艦隊,倒不如說,這是一個探險隊,他們駛入的許多地方都是從未曾有深入的海域。也正因爲他們的探險,才使得黑水總督府得已建成,使得大明掌握了從另一個方向進入外東北的通道。

而現在,在這隻艦隊返回鬱州的兩個月後,它再一次開始啓程,這一次,他的航程更遠——他們將要航向歐洲,那是從未曾有中國船隻抵達的海域。

由於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風力,夏季偏南的季風不利於船舶由大陸南下,即便是明朝艦船的帆形可以頂風航行,但在冬季偏北季風的指引下船隻可以更爲順利的抵達南洋諸島。

四月十三,正是北季風期的末期,也是南下的最佳時機。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大海就會進入南季風期。船隊遠行南下會碰到很多問題,儘管海軍曾一次又一次的逆風航行,但在這個依靠季風和洋流的導航的時間,逆風航行會碰到更多的危險,而且此後也是颱風頻發時節。

根據計劃,在艦隊抵達南洋後,將會會和南洋艦隊的部分艦船,然後組成一支規模稍大的遠航船隊,然後他們在馬六甲等待南季風。再借着東南信風,船隊便能輕而易舉地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天竺海。

在過去的幾年間,無論是商船隊,或者艦隊,都積累了太多的航行經驗,而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就是駛向歐洲,完成大明與歐洲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不過,因爲這第一次遠航歐洲,所以內閣覺得這樣起程太過倉促。帝國海軍的首次出訪,自然要講究一些排場。

“不能爲西洋所輕!”

所以絕不能草草了事。不過對此,身爲皇帝的朱明忠卻顯得頗不以爲然。儘管向向歐洲人耀武揚威,展現天朝實力的,同樣也是航行的目標之一。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同樣也希望通過這次航行,真正瞭解歐洲。瞭解這個時代的歐洲。

不過,他當然清楚,艦隊訪問很有可能會會給此次歐洲之行帶來麻煩。而且歐洲與大明對於彼此的實際情況都談上了解。之前僅僅是在通過傳教士、商人進行交流,雙方的政府可以說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而他本人對歐洲的瞭解也僅來自後世的書本或媒體。他本人對於17世紀的歐洲,除了歷史書上的些許內容之外,就再無其它瞭解。

也正因如此,相比於武力上的威懾,一次刺探性質的考察,也許更適合這個時代。但是在另一方面,已經奪取巴達維亞的現實,也要告訴他,艦隊的規模不能太小,否則必定會引起荷蘭人的窺探。

17世紀的歐洲是什麼模樣?

這是無從得知的,但也正是從這一時期,原落後的歐洲文明超越其他古文明,如此自然就有它的過人之處。懷着一顆謙虛的、學習的心態,去觀察歐洲,自然可以取長補短。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士人相比於19世紀的士人最讓朱明忠的欣慰的是什麼,恐怕就是他們雖然以天朝自居,但是卻從不曾意淫“天朝上邦”心態來看待世界。

他們並不像滿清的官員士人一樣,時常以“天朝上國、地大物博”意淫着一切,以這種莫名自信建立起某種優越感,直接拒絕向各種先進事物學習的機會。即便在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開始迅速提高的西方各國迅速趕超後,“天朝上國”依舊不以爲然。

在面對歐洲傳來的科學技術時,他們更不會言道“奇技淫巧,壞人心術”,反倒是對其好奇不已,通過種種渠道認真學習,全不顧這些科學理論是“蠻夷傳習”。

而這種開放性的心態,恰恰是兩百年後,國人所沒有,也是朱明忠爲之欣喜的,否則那就算大明現在擁有了超越時代的科技與文明,最終還是他們口中的“蠻夷”給趕超的。由他帶來的些許科技不過是延緩了這一進程罷了。因此當士人們能以一顆平常的心態來看待歐洲,能夠用學習的心態學習西學的時候,這一切都讓的朱明忠極爲欣慰。

尤其是當遠航歐洲的決定作出之後,面對未知的“荒蠻之地”,在鴻臚寺中都沒有人願意出任赴歐正使——因爲在艦隊返航時,正使需要留於歐洲。中都的書院之中,仍然有上百位學子以及少數一些官員主動表示,希望能夠隨艦隊一同訪問歐洲,他們無一例外的希望能夠同歐洲的學者直接交流,而不再是翻閱着同文館的翻譯的書本。

對於他們的這一要求,朝廷自然沒有拒絕,甚至還持以鼓勵的態度,畢竟,現在歐洲在許多自然科學上已經遠遠領先於大明,這種直接交流,有益於大明的學術進步。

至少海外的擴張,儘管未來朝廷的主要精力依舊還是要放在本土上的,對南洋也將是分封加蠶食的政策。而且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對外擴張的基本策略還是逐步蠶食爲主。

而這種蠶食策略主要是通過控制海岸,以點帶面的發展殖民地。早在大航海時代之初,歐洲人就已經用同樣的方式征服了美洲,並將觸角伸入到了南洋,甚至大明。

17世紀的歐洲是混亂的,歐洲殖民者的步伐真正展開是在18世紀,甚至要等到18世紀下半期,而現在大明所需要的就是向歐洲派出使節,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爲自己在新大陸以及其它地區撈取好處。

對於歐洲人來說,大明太過遙遠,在比奧斯曼更爲遙遠的東方,遙遠的距離不會讓他們心生提防。就像是歐洲各國都試圖通過結交奧斯曼,爲自己在外交上謀求利益一般,現在,大明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向他們展示自己的力量,讓他們明白,大明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有利用價值的大國。

然後,就是漁翁取利的時候了。

四月十八,這一天皇曆宜出行,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這一天的早晨,早就聚集在鬱州島的乘客們踏上了開往歐洲的船舶。依照這次朝廷的安排此次出使歐洲的使團由七艘軍艦組成,在南天門,還會再編入九艘軍艦,這十六艘軍艦上的官兵,無一例外的都是早就習慣了遠航的海軍官兵,至於隨行的官員學者足足有兩百人之多,其中除了正使已經與幾名文官先行前往南天門外,隨船隊出行的是副使及隨行16名文官,另有還有四名耶酥會的傳教士一同隨行,他們將負責向歐洲各國引薦大明使團。而艦隊提督則由建寧郡王鄭明出任——他是大明最年青的艦隊提督,不過二十歲的他之所以成爲艦隊提督,並不是因爲他是鄭成功的三子,而是因爲他16歲就已經上船出海,從三年前起就一直在北方探索新航線。從艦長到提督,他雖然只用兩年的時間,但是卻開闢出了北方大半的航線。去年,正是他的遠行確定苦兀島並不與大陸相連,在苦兀島與大陸之間有一個海峽,往北數千裡沿岸航行時,亦曾發現野人部落。

或許,鄭明是海軍最年青的提督,但卻是大明遠航經驗最豐富的軍官。當然,早在廈門時,他就已經同紅夷有過來往,並且對自然科學也有一定的涉獵。知道歐洲絕不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甚至對於此次航行,他同樣也像其它的學者一樣,滿懷期待。

置身於軍港內,朱明忠凝視着即將遠航的艦隊,如果是十年之後,他一定會讓兒子隨行,讓他去見識一下歐洲,但是現在他的兒子不過只有四歲。

將來也是可以去的。

在艦隊即將完成出航的準備後,鄭明與副使陳夢雷一前一後的趕了過來。尚有數步時鄭明、熊賜履兩人分別行的。

“末將、臣參見陛下。”

“免禮!”

“陛下,艦隊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鄭明的回答,讓朱明忠應了聲。

“哦,這就好,熊副使,使團是否也已經準備好了?”

看着身爲副使的熊賜履,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誰能想到當年滿清的翰林,在棄官來到清河後,居然會學習西語,不過即便他是鴻臚寺中少有幾次對歐洲極爲了解的官員,但卻仍然不願任正使,只願意做爲副使,遊歷歐洲。

“回陛下,使團上下均已準備完畢。”

熊賜履恭敬的回覆道。

朱明忠點頭囑咐道。

“熊副使,此次出行,你雖不是正使,但正使抵達歐洲後,就會擇機於歐洲開設使館,隨後之行,將皆由你率領,此次出使歐洲之行就拜託你了。”

“陛下放心,臣必定盡忠職守,不負所托。”

熊賜履揖身領命道。作爲使團的副使,他早就同歐洲人打過多年交道。不但熟悉歐洲各國間的關係,還通曉拉丁語、荷蘭語、西班牙語、法語等多種西洋語言。當然任命他爲副使,並不是因爲他能充當“通譯”。而是另有極其重要的任務需要他來完成,畢竟,這一次訪問歐洲,作爲副使的他,可以更方便的訪問各國。而且在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已經充分顯現出了自身的才華,他清楚該如何同那些紅毛夷打交道。也知道在從大明到歐洲的一路上要做些什麼,知道應該要聯合那些國家,知道如何抓住機會。

而這,正是李龍那個毛遂自薦的年青人所欠缺的。至於李龍的正使……在更多的時候,是給歐洲人看的,在一定程度上,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十年間,對於歐洲的宮廷來說,李龍是大明皇帝的代表,僅此而已。

但真正牽涉到利益,卻需要熊賜履這樣久經官場,同樣也瞭解西洋的人去爭取利益。時代,總有着時代的無奈,畢竟,在這個時代,除了一些渴望功名的年青人,並沒有誰願意長使歐洲。

不過朱明忠並不會讓李龍長駐歐洲,幾年後,就會召他回來,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嘉獎告訴全下人,做外交官同樣也是晉身之道,同樣可以超拔使用,當然,這是爲了促使更多的人願意主動前往歐洲,前往其它地區出任外交官。

畢竟,在這個時代,學術上的交流,更多的時候,需要通過外交官去了解,由年青人去充當外交官,固然有其不足,但是他們年青,他們可以更爲坦然的接受西洋的自然科學,並把其引入大明,彌補大明在自然科學上的短板。

熊賜履的從容模樣,讓朱明忠頗爲滿意。在點頭微笑之餘,他又回頭向鄭明開口說道。

“建寧,朕這次可是把一支大艦隊交給你了,兩艘一級艦,四艘二級艦,即使是在歐洲,也是規模頗爲驚人的大艦隊了。”

提及“建寧”時,朱明忠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某部小說裡的“建寧”,不過鄭明的“建寧”卻是福建的地名,也是郡王封號的由來。

“末將謝陛下栽培。末將一定會將使團安全地送到歐洲,再毫髮不損地送回大明。”

鄭明極爲自信的保證道,對於此次遠航,他並不覺得有什麼危險的地方,所有的危險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你先別忙着打保票。這天竺海和大西洋可不比咱們家門口,在家門口,有艦隊爲你撐腰,而且咱們是地頭蛇,可到了歐洲,就不一樣了,那他們纔是地頭蛇啊。”面含微笑,朱明忠試探道。

“陛下放心,末將以爲不是猛龍不過江!既然末將領兵過去,那麼不管他是地頭蛇,還是別的什麼玩意,只要敢上來,末將必定會用他們成就我大明赫赫武功!”

鄭明立即沉聲保證道。

“好!朕要的就是你這種氣勢!”

稱讚之餘,朱明忠看着鄭明又意味深長地,但卻帶晚輩關愛的語氣說道。

“明兒,如果你此次能順利完成任務,朕便賜你國姓,襲爵延平如何?”

第506章 俄羅斯的眼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11章 不遺後世憂(第一更,求月票)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9章 破龍(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1章 稅賦(第一更,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263章 餘波(求支持,求月票)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484章 唯一(祖國萬歲!)第328章 當兵好(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185章 故友(第一更,求月票)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265章 有關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1章 不遺後世憂(第一更,求月票)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88章 信任(銘記九一八)第149章 諸夏(求支持,求月票)第407章 下國臣(求月票,求支持)第23章 朝廷(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577章 錢東的心思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72章 血債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60章 置國(第一更,求支持)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137章 無父子(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55章 自誇(第二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81章 鉅艦(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04章 鷹揚君士坦丁堡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85章 新發明(第一更,求支持)第600章 無敵不過便宜第223章 施琅(求月票)第576章 世家第13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201章 佈局(第一更,求月票)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4章 中都事(求支持,求月票)第320章 皇冠(求支持,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79章 劍指何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554章第308章 祖孫(第二更,求支持)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70章 靜夜(第三更,求月票)第7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355章 特權(求支持,求月票)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45章 軍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44章 憑證(第一更,求支持)第1章 家臣(第二更,求月票)第653章 父子情深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525章 機會(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614章學習三德子第114章 維特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188章 鯨海(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550章 獵手獵物(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402章 忠心耿耿(求支持,求月票)第98章 驚惶(第一更,求月票)
第506章 俄羅斯的眼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11章 不遺後世憂(第一更,求月票)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9章 破龍(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1章 稅賦(第一更,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263章 餘波(求支持,求月票)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484章 唯一(祖國萬歲!)第328章 當兵好(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185章 故友(第一更,求月票)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265章 有關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1章 不遺後世憂(第一更,求月票)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88章 信任(銘記九一八)第149章 諸夏(求支持,求月票)第407章 下國臣(求月票,求支持)第23章 朝廷(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577章 錢東的心思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72章 血債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60章 置國(第一更,求支持)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137章 無父子(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55章 自誇(第二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81章 鉅艦(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04章 鷹揚君士坦丁堡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章 往京師(第一更,求月票)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85章 新發明(第一更,求支持)第600章 無敵不過便宜第223章 施琅(求月票)第576章 世家第13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201章 佈局(第一更,求月票)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4章 中都事(求支持,求月票)第320章 皇冠(求支持,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79章 劍指何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554章第308章 祖孫(第二更,求支持)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70章 靜夜(第三更,求月票)第7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355章 特權(求支持,求月票)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45章 軍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44章 憑證(第一更,求支持)第1章 家臣(第二更,求月票)第653章 父子情深第34章 黃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525章 機會(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614章學習三德子第114章 維特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188章 鯨海(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550章 獵手獵物(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402章 忠心耿耿(求支持,求月票)第98章 驚惶(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