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薈萃一堂(二)

因族長太爺使人催促,宗房大太太早使人留心客院這邊消息,曉得徐氏回來,立時低聲吩咐次媳待客,自己移步到客院來。

徐氏已經與郭氏說完話,便隨宗房大太太去前廳東稍間,與各位族老見禮。

八房老太爺什麼也沒說,只吩咐人上了表禮。不管徐氏什麼身份,年歲幾何,都是族孫媳婦。

禮數到了,便也是了。至於能不能與二房結下善緣,無須強求,兒孫自有兒孫福。

三房老太爺滿臉溫煦,倒問了好幾句,問徐氏何時從京中動身,在蘇州待了幾日,蘇州還有幾門姻親,云云。

九房太爺見三房老太爺絮絮叨叨個沒完,有些着急,便插嘴道:“珞哥怎說去就去了?前年他中舉消息傳回來,我還叫小子們去放了一串炮仗理哥也真是,他在京中,也不回往族裡報個信”

屋子裡立時冷場。

三房老太爺瞪了九房太爺一眼,也唏噓道:“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珞哥是個好孩子,是沈家沒福氣留住他,只盼着他能轉生到好人家……”

八房老太爺與三房老太爺都曾歷過失子之痛,儘管時隔多年,可想到己身,兩位老人家心裡也悶悶的。

三房老太爺爲了三房以後前景,本想要舍了最器重的曾孫沈珠給二房做嗣子,孫子沈湖也贊同,可沈珠本人卻反對。爲了這個,沈珠已經絕食兩日,三房老太爺只當他小孩子倔強不聽話,要給他個教訓丨現在提及沈珞夭折之事,三房老太爺生出幾分不捨,對於過繼之事有些意興闌珊。

九房太爺也一時無語,他兒子也沒了。要是真能轉世投胎,那也該長大成人。可逝者已矣,總要看顧活着的人。要不然他們這幾個老不死硬撐着,爲了何來?不還是想要多給孫輩、曾孫輩保駕護航幾年?

見衆人都靜默,九房太爺便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你們夫妻若是年輕幾歲,我們這些老的只會勸你賢惠些,多納幾房妾求子;可你們如今也不年輕,珞哥又沒站住,這子嗣之事可不好再拖。”

身爲宗族長輩,九房太爺有資格這樣說,可是如此直白,聽着到底刺耳。

徐氏不見惱色,反而點點頭道:“我家老爺也是這樣說,只是京城離松江千里之遙,我家老爺又是職官不得輕離,委實不知族中子弟良莠。”

見她送了口風,九房太爺只覺得精神一震,直了直腰身道:“你這次省親,不是正好見見你侄兒們?這擇嗣可需鄭重,守重人品。最要那孝順本分的孩子,往後才能少操心。不是老朽自誇,我家琳哥,最是個敦厚老實、孝順知禮的好孩子。”

族長太爺與八房老太爺還在尋思琳哥是哪個,三房老太爺已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敦厚老實,那是愚笨好不好?十四歲,還混在蒙童班,別無所長,一點也沒讀書天分,九房太爺也敢奢想讓他做侍郎家嗣子?不過九房子孫確實拿不出手,這琳哥也就勝在老實聽話上。不過聽得是九房太爺與胞兄沈璐的話,要是真去做了二房嗣子,那二房與九房往後可就扯不清。

徐氏只笑着聽了,聽完還應和道:“是麼,那一會兒妾身可要留意看看。”

三房老太爺見狀,不免又有些心動,道:“我家九哥十七,今年已過了院試,得了功名,如今正預備明年鄉試。

“十七歲就過院試,可真是難得”徐氏亦讚道。

族長太爺見徐氏做派,倒是有些糊塗。不是已經決定帶沈瑞北上?又透出這話鋒是什麼意思?

宗房大太太在旁,心情頗爲複雜,有些放心,又有些失望。或許正如丈夫所說,幼子要是能過繼二房,以後前程上就有二房提挈看顧,即便不能大富大貴,日子也比家裡過的好。她本以爲徐氏即便真的擇選嗣子,也是首選失母又與其有淵源的沈瑞,沒想到徐氏也會留心其他人選。

九房太爺興致勃勃,已是迫不及待想要叫孫子趕緊來見徐氏。

不過徐氏與各房老爺尚未見面,還輪不到小一輩請安,九房太爺便對族長太爺道:“是不是該讓各房當家人與水字輩的進來認親?”

族長太爺點頭稱是,打發人出去傳話。

少一時,宗房大老爺爲首,引着各房當家人與其他四位水字輩的老爺進來。

看到宗房二老爺沈江赫然在列,族長太爺的眼中多了寒意,強忍了方沒有變了臉色。

水字輩的十位老爺中,除了宗房兩位老爺是大伯外,其他都是小叔。

在宗房大太太介紹下,徐氏先給兩位大伯執禮,隨後又見過諸族叔。雖說在與沈舉人見禮的時候她多看了一眼,可也沒有說旁人。

等到諸位老爺都退出去,再進來的纔是玉字輩,先是沈琪與沈璐兩個房長單獨來拜見,隨後進來的卻是沈、沈珏兄弟。

看來宗房大老爺是按照房頭,依次叫玉字輩子侄進來請安,沈、沈珏兄弟是宗房子孫,排在兩位房長後倒也說的過去。

不過到底有些惹眼,除了八房老太爺不於己事之外,其他幾位族老臉色都有些難看。

徐氏卻頗爲喜愛沈珏,待兩人請了安後,招手將他叫到跟前:“嬸孃借了你家地方待客,倒是煩勞你爹孃,聽說你方纔隨着你二哥迎客,跟着受累了?”

“沒有沒有,都是二哥張羅,侄兒就跟着後頭跑跑腿,並未受累。”沈珏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靦腆道。

“好孩子,倒是不貪功。”徐氏笑道。

見徐氏如此,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望向沈珏的目光,開始射刀子。

沈珏只覺得被瞪得頭皮發麻,疑惑地望向二老,面上帶出幾分無辜來。瞧那樣子,就要開口問這兩個作甚盯着他

族長太爺見狀,哭笑不得,忙擺擺手道:“還不快下去,莫要耽擱了其他人來給嬸孃請安”

沈珏這才閉嘴,老實地跟着沈退了下去。

宗房大太太坐在徐氏身邊,見幼子一個眼風都沒有給自己,說不出是氣惱還是傷心,臉色也淡了下來。

再進來的,就是呼呼啦啦一羣人。

三房的嫡曾孫、庶曾孫都在這裡,足有十幾人,年長的二十出頭,年幼的便只有六、七歲,足足排了兩排。沈珠在其中,確實鶴立雞羣,一眼便讓人注意到。

宗房大太太倒是博聞強記,對於隔房的子侄輩,都能叫得上名字,一一給徐氏介紹到。

因三房老太爺方纔盛讚了沈珠,徐氏見了衆人後,便獨留下沈珠,問了幾句家常。

沈珠垂着眼簾,中規中矩地答了,神色之間卻不親近。

三房老太爺瞪着寶貝曾孫子,急得要跺腳。

沈珠卻至始至終沒有擡頭,也沒有半點歡喜。

九房太爺見狀,不由嗤了一聲。作甚清高模樣?難道還以爲嗣子非你不可?如此在長輩面前撂臉,太不懂事。

徐氏見狀只是笑笑,並無計較之意。

三房老太爺長吁了一口氣,學着族長太爺,開口叫沈珠退下。

再進來的,正是沈瑞。

雖說幾日前,徐氏已經與沈瑞見過,此回已經是第二次相見,可徐氏依舊是看了沈瑞好一會兒,嘆氣道:“瑞哥眉眼,真是與你娘一般模樣……”

沈瑞無法接話,便唯有默默。可幾位族老目光爍爍,實是盯得人難受,使得他忍不住往上首掃了一眼。

三老太爺面上掛着笑,可眼神冰寒;九房太爺耷拉着眼皮,直接黑臉;族長太爺與八房老太爺看着嚴肅,不過看人的眼神倒是暖的。

就聽徐氏接着說道:“你娘是我帶大的,她雖不姓徐,可我心裡當她同親妹妹一般無二。只是沒想到她去的這麼早,不過幸而留下你這點骨血。你外祖父福地在京城,你以前年紀小,不好與你提這個。如今你已經十二,是不是也當代你娘去拜祭一二?”

沈瑞還是頭一回聽到此事,不由意外:“侄兒外祖父不是溫州人氏麼?福地怎在京城?”

徐氏溫煦道:“孫家太爺生前與我家太爺是八拜之交,因太爺定居京城,孫家太爺也移居京城,後來兩位老人便一起選的福地。你娘嫁的遠,這些年都我同我們老爺在打理孫太爺福地。只是我們畢竟不是孫太爺後人,你也當代你娘去儘儘孝。想來老人家地下有知,也盼着見一見唯一的血脈後人。”

沈瑞聞言,眉頭微蹙。

雖不知曉徐氏用意,可顯而易見想要帶自己去京城,還不容他拒絕,方將已故孫太爺都擡出來。

沈瑞念念不忘去京城,可卻不願以這種被勉強的方式。畢竟這不是尋常做客,明年二月就是縣試之期,要是進京,童子試就要耽擱一年,說不定還要被捲到二房擇嗣的麻煩中。

偏生孝道之下,他又不好回絕,便有些怏怏。

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見徐氏親近沈瑞,開始是忌憚,後來則是傻眼。

孫夢生與二房三太爺的交情這麼好,孫氏又成了徐氏帶大的,那對於他們這些三年前“趁火打劫”的族親,真的就不記仇?

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有些坐不住。

徐氏卻恍若未見,又依次見了剩下幾房子弟,那日酒樓裡見過的沈全、沈琴、沈寶幾個,都留下問話;對於九房太爺提過的琳哥,徐氏也留下,敘了家常。

到了木字輩,徐氏則是一道見了,並未仔細問詢。

等孩子們都下去,徐氏說了一句話,叫幾位族老統統都傻了眼……

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六百十五章 鳳凰于飛(十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36章 緱山鶴飛(六)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煙析產(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二)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六百十五章 鳳凰于飛(十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36章 緱山鶴飛(六)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煙析產(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二)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