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

孫家在京有舊宅,可孫太爺是暴斃,屬於“外喪鬼”,不能在家裡發喪,只能在寺廟治喪,好爲亡人祈福。

孫敏早已遠嫁江南,孫家沒有第二個能主事人,後事全部由三太爺料理。

大老爺、大太太爲孝子孝婦,年幼的三老爺與三娘亦是戴子侄孝,孫太爺的靈柩在柏林寺停靈治喪整整七七四十九日。

三老太太欲前往祭拜,被三太爺喝罵回去;二老爺聽聞,與妻子換了素服,前往弔祭,也被三太爺攆回來。

待到孫太爺下葬,三太爺精氣神也差不多。一場風寒下來,就臥牀不起,漸漸不支。

二老爺是真的悔了。

他沒想到三太爺會怨他這麼多年,沒想到三太爺一直都不肯原諒他,沒想到孫太爺離開京城後竟然真的“不得善終”,引得三太爺這般愧疚。

在三太爺牀榻前,二老爺哭的似的孩子,祈求父親原諒自己年少時的輕狂與輕率,發誓一定會供奉孫太爺香火,照拂已出閣的孫氏,不讓孫太爺走的不安心,絕對不辜負孫家對沈家恩情。

說的再多,又有什麼用?孫家老父弱女,父已喪、女已嫁。

三太爺直直地看着次子半盞茶功夫,一個字也沒有說,反而對旁邊侍立的大老爺交代道:“子不類父。永不許他去祭拜你伯父,永不許他去擾敏娘不安生”說罷,便閉上眼睛。

這是三太爺在世的最後一句話,沒有原諒髮妻,也沒有叮囑長子如何,也沒有不放心幼子幼女,而是留下了四個字點評次子,留下了兩個“永不許”。

逝者已矣,二老爺卻是在悔恨中留下永恆遺憾。

直到沈珞出生,沈家終於有了第三代,二老爺心中方告訴自己,“子不類父”但“孫可肖祖”。自己這輩子讓父親失望了,一定要好生教導兒子,讓他成爲三太爺喜歡的那種子孫。

幾十年的情景,恍如夢幻。

二老爺閉上眼,要是當年……若是當年自己沒有做出那樣選擇,會是什麼情景?

孫太爺不會離京南下,不會暴斃而亡,父親也不會因愧疚鬱鬱而終,母親也不會跟着去了……孫敏……孫敏會成爲像大嫂那樣賢婦……自己沒有珞哥,卻會有像瑞哥一樣的孩子。

爲什麼自己當年會那樣愚蠢?真是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他算是什麼?怪不得父親會對他失望。

他爲自己找了種種理由,卻不能掩飾他的“不孝不義”。

如今落得老來喪子的下場,是不是老天爺予他“背信棄義”的報應?

二老爺慢慢張開眼睛,肩膀一下子耷拉下來。

即便在接下來請安見禮中,他神色依舊和藹,口氣依舊親切,可衆人都看出他的虛弱。

二太太始終沒有露面,沈全年紀最長,少不大問一句道:“二伯,二伯孃那裡,我們是不是也當見禮?”

二老爺搖頭道:“你們二伯孃精神不好,過些日子再見,反正往後日子還長。倒是你們大妹妹,該出來見見族兄們。”說罷,便吩咐旁邊侍婢道:“去叫大姐過來。”

那侍婢應聲下去,過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帶來一個十來歲的小娘子。

這小娘子一身素服,眉眼極精緻,頭上梳着雙鬟,倒是個落落大方模樣。

衆人便知曉,這是二老爺庶女。

雖是庶出,這大姐卻也是獨女,倒是不能當成尋常庶出看。

二老爺便對衆人道:“這就是你們大妹妹玉姐,今年十一,比侄兒們都小些。”又對沈玉姐道:“來給你諸位族兄見禮。”

大家互相見過,二老爺面上早已勞乏不堪。

沈全便帶了大家起身,與二老爺作別,又隨吳媽媽回到內院上房。

這邊席面已經擺好,分了兩桌,三太太與大太太一桌,沈家諸子與大老爺、三老爺一桌。因是家宴,衆子又是沒成家的小輩,便也沒有設屏風。

沈家衆子這桌,大老爺居上位,左手是三老爺,右手是沈全、沈珠等人序齒排列,最後是沈珏。

飯菜倒是精緻,煎煮烹炸一應俱全,一半淮揚菜,一半是北方風味特色菜。卻沒有上酒,到底是在沈珞喪中。

不管諸子之前心中作何想,從二老爺那裡回來後,情緒都有些低沉。

除了沈瑞之外,其他六人,不約而同地想家了。

兒女對父母來說是身下掉下的骨肉,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頂天立地的倚靠。

出遠門的興奮,隨着千里跋涉已經淡去;對於京城的好奇與渴望,在進入京城後也弱了許多,剩下的就是想家。

大老爺與三老爺都不是話多的人,大家都是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這頓“接風宴”吃的有些沉悶。

因大家是遠道而來,旅途勞乏,用完晚飯,大老爺與徐氏便打發人送他們回去。

待梳洗完畢,沈瑞躺在牀上,抱着被子舒了口氣。

同樣是冬日,松江的冬日看似天空掛着暖陽,可實際上溼冷溼冷,屋子裡即便點了炭盆,可被子總像是捂不熱似的;京城的屋子,因是地龍與火牆的緣故,則要暖和多了,穿着中衣都絲毫不覺得冷

不管是五百年前,還是五百年後,自己果然更習慣京城的氣候。

可像沈珏晚飯前說的那樣,充當個小可憐似的湊到二房避難,真的好麼?

子不言父過,自己這裡是什麼都不能說。可沈珏說的又太多,將四房醜事攤開來,固然有太安人與沈源不慈,可也顯得孫氏愚笨,連唯一骨肉都沒有護住。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即便沒有二房過嗣這回事,以孫氏之前安排,沈瑞以後也會過的很好,只要他在科舉之上走的順當些,就能儘快離開四房。自己私產有了,靠山也有了,真的要給自己找一對名義上的父母?

沈瑞沒有去想同爲族人“興滅繼絕”的責任與義務之類,更多的是考慮得失。

他已經十二歲,轉年就十三,徐氏可以以“孝道”的名義壓着他進京,卻不能勉強他過繼。

就從沈珠、沈琴等人的反應看,這二房嗣子之位還真不缺人選。

即便徐氏真的屬意他,只要他堅持搖頭,就沒有人會勉強他。

可相對於張老安人的惡意與沈舉人的齷蹉,這三老爺、三太太做嗣父母,似乎並無什麼不可接受的。

從三老爺說話行事看,他是個直爽安靜的人,三太太也嫺靜溫柔,不像愛多事的。

沈瑞閉上眼,決定順從自然。

至於大老爺深思、二老爺哀痛之類,還是不用去探究那麼許多。

半夢半醒之間,沈瑞卻覺得不對勁,只覺得眼前牀幔帳在動。

沈瑞睜開眼,便見一個黑影影影綽綽,出現在牀邊。

沈瑞立時驚起一陣白毛汗,一動也不敢動。

過了好一會兒,眼睛適應了屋裡的黑暗,沈瑞瞧出不對勁來,試探地問道:“珏哥……”

“瑞哥,我睡不着……”沈珏帶了哭腔道。

沈瑞坐起身來,道:“這是想家了?”

沈珏耷拉下腦袋,道:“我方纔做噩夢,夢見我跟珞大哥似的沒了,祖父與老爹都病了……”

半夜三更,聽到這樣話題,實是令人不舒服。

沈瑞忙道:“夢是反的,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我想祖父了,想我爹了,我想回家……”沈珏嘟囔道。

沈瑞摸了摸他的頭道:“明日你不是就去械大哥家麼?咱們纔到京城第一日,即便你再想的厲害,這中間隔着一個大年,也不能立時回去。”

說到底沈珏是個真正的小孩子,即便平素看着懂事,可這頭一次離開父母家人,心裡自是不安。二老爺下午時露出的病態,又讓沈珏跟着心驚。宗房大老爺的年歲,可比二老爺還年長好幾歲。還有宗房太爺,將八旬的人了。

沈珏現下恨不得立時飛回松江,立時守着太爺與自己老爹過日子,看着這兩位平平安安的才能放

可松江距離京城,不是一、二百兩路,是兩千多裡遠。

沈珏拉着沈瑞的胳膊,悶聲道:“瑞哥,等出了正月,不管這邊嗣子出來沒出來,我都想要回家,怕是不能陪你了……”

沈瑞想了想道:“這裡可是京城,有國子監,有皇城根,你來之前不是說都想要去見識見識?千里迢迢折騰這一回,不四處見見就回去,可甘心?”

沈珏被引得有些心動,糾結道:“可是祖父年邁,我爹年歲也不輕了……”

十二歲的孩子,對於死亡有了懵懂的認識,存了畏懼之心。

沈瑞拍了他一下道:“輪得着你惦記太爺與大伯身體……械大哥是長子嫡孫,要是長輩真有不舒坦,定會立時使人與械大哥送信,用得着你在這裡杞人憂天?”

沈珏的情緒來的快,走的也快,想起自己聽過的京城景色,又躍躍欲試起來。卻是死活不肯回去睡,最後抱了被子過來,與沈瑞一塊擠了。

屋子裡本就暖和,被褥鋪設的又厚實,加上沈珏擠來擠去,倒是睡得沈珏出了一身汗。

不過旅途勞乏卻是消減不少,次日起來,沈瑞只覺得骨頭縫裡都是暖呼呼的……

第三百九十六章 分煙析產(三)100加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分煙析產(三)100加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舉首(五)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697章 克紹箕裘(七)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時不待我(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三零八章收因種果(三)(2合1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七十四章 過路財神(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
第三百九十六章 分煙析產(三)100加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分煙析產(三)100加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淚盈襟(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舉首(五)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697章 克紹箕裘(七)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難兩全(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時不待我(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別有用心(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三零八章收因種果(三)(2合1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七十四章 過路財神(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