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

西林禪院,位於華亭縣縣西五里小崑山。

禪院雖也是佛家之地,可同寺院不同。寺院不管規模大小,都設佛殿,接受四方信徒香火;而禪院除非規模大、傳承久遠的,否則多隻設法院,供僧徒學法宣法。

後世大陸禪院文化衰敗,在港城卻發達起來,港城僧徒有限,可俗家居士的數目頗多。沈瑞少年時,也曾多次隨宗老往青山禪院聽禪,因此對於禪院他並不陌生。

眼前所見,與他印象中的禪院不能說截然不同,可也有很大差別。

小崑山,高不過二三十丈,從山腳伸延着青石臺階,直至山頂。山腳下散落着幾塊麥田、菜田,其中耕作的不是佃戶,而是穿着灰袍的僧侶。

看來禪院裡僧衆信徒的生活,自給自足,並不使人出去話緣隨喜。

沈理同妻子交代幾句,讓謝氏在馬車裡稍等,隨從也都留下,只帶了沈瑞一個,兄弟兩個沿臺階而上。

走過幾百節臺階,兩人便走到山頂。山頂地勢十分緩平,入目便是一組白牆灰瓦的建築,若非大門上掛着匾額,書着“西林禪院”四字,沈瑞幾乎要以爲走錯地方。

這是禪院?連山門都沒有。看着同尋常人家並無不同。

沈理道:“這本是陸家別業,德衡公晚年曾在此學佛,後設了禪院,接待十方僧徒。”

松江陸家,亦是松江大族。此陸家,並非出自衆所周知的吳郡陸氏,族譜上能追溯的歷史不過百餘年。始遷祖就是德衡公,從國朝開國落戶松江,傳承至今不過幾代人。

在松江地界,沈家、賀家算是一等人家,陸家、章家、邵家、顧家、徐家、郭家等算是二流,其中陸家聲望不亞沈、賀兩家,只是因子嗣不繁,才淪爲二流。實際上陸家的實力,並不亞於沈家、賀家,因爲這陸家與章家互爲倚助。

當年陸德衡曾入贅章家,後雖迴歸本姓立戶,可繼承章家香火的,就是鄭德衡的次子。陸家章家雖是兩姓,卻是系出同源,血脈至親。

這陸德衡也算是松江的傳奇人物,早爲流民,次爲贅婿,等恢復本行的是商賈業;積攢下萬貫家財後始讀書,子孫士農工商不禁,陸章兩家隨之成大族。沒想到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晚年又學起佛來。

沈瑞對於“德衡公”雖好奇,可眼下卻顧不得,馬上就要見王守仁。

禪院大門開着,偶有灰色人影閃過,都是着僧衣,有的剃髮,有的卻是沒有落髮,那些應該是在禪院學佛的居士。

等到沈瑞隨着沈理進門,就有僧徒迎上來詢問。待聽說是來見王居士,那僧徒唱諾,便喚了個小沙彌,引兩人過去。

王守仁暫居禪院西北一處院落中,入目便是一叢青翠欲滴的竹子,幾間房舍若隱若現。

聽到外頭的動靜,竹林後閃出一個灰衣童子,見了衆人,面露驚喜道:“沈學士來了,沈學士來了!”

小沙彌既送人至,便對沈理行了個合十禮,轉身去了。

沈理打趣童子道:“往常我也來過,怎不見你這般欣喜?”

童子苦笑道:“沈學士,大哥魔怔哩,從七日前便對着竹子發呆!”

沈理還罷,沈瑞卻是曉得這段典故,莫非“守仁格竹”是發生在這個時候?關於“守仁格竹”這典故,後世並沒有考證出具體時間,一種說法是王守仁十八歲初讀朱子學說時發生的;一種說法是他考中進士後,在官衙看到竹子後所發。

說話的功夫,三人已經走到房舍前。

小童挑了簾子,請沈理兩人進去。

房舍三間,一明兩暗,小童引兩人進了西屋。

西屋南臨窗是書桌,上面擺着筆墨紙硯等物;北窗半開半掩,牀下一張羅漢榻,一青年盤膝坐在榻上,看着窗外竹林,口中振振有詞。

這就是王守仁?

沈瑞站在沈理身後,仔細打量起來。看來王守仁也是入鄉隨俗,不僅書童着僧袍,自己身上也穿着僧衣,十足居士模樣。

王守仁生於成化八年,算算年紀,現下應該二十六歲,可眼前這青年尚未蓄鬚,看上去不過二十來許。他是容長臉,眉毛也不是常形容古人的劍眉、臥蠶眉,而是遠山眉,下邊是一雙丹鳳眼,霞飛雙頰,脣紅齒白,容顏極爲俊美。

鼎鼎大名的陽明子,竟然是這個長相?!

沈瑞險些驚掉下巴,怪不得之前上輩子看到王守仁的事蹟時總覺得有不對勁之處。

王守仁之父,雖是狀元出身,又作過弘治帝的老師,可只是清貴,並未入閣。王守仁身爲堂官之子,往來高門,以才高昭顯與人前,被譽爲“狀元之才”。可在春閨中,王守仁卻接連落第,連三甲都沒入。後世記載,只含糊一句“二十二歲考進士不中,再考時被忌者做壓”。一個少年舉人,能有什麼被朝中諸老忌憚的?

說不定就壞在這長相上,弘治皇帝后宮只有張皇后,關於皇帝愛男色的說法,民間都偶有聽聞。

這番長相,擱在幾百年後,定能被人追捧爲明星,可卻不符合大明審美,估計在那些朝中大臣眼中,有“男禍水”之嫌。幸好他身形高大,雙目如電,氣質陽剛,才使得面相不顯陰柔。

“大哥,沈學士來了!”小童稟告道。

王守仁“啊”了一聲,這才醒過神來,擡起頭來,霧濛濛地看着門口,先看向沈瑞,隨即視線沈瑞身上頓了頓,方起身道:“沈兄來了。”

話一出口,聲音嘶啞刺耳。

沈理見狀,不由仔細打量他兩眼,見他雙頰潮紅,皺眉道:“上次見你還好好的,怎麼就病了?可請了大夫?”

王守仁“哈哈”兩聲道:“不過是有些着涼,哪裡就到請大夫的地步?”說罷,對那小童吩咐道:“去燒幾碗薑湯來,也給沈學士與這位小沈哥兒驅驅寒。”

小童應了一聲,沒有立時就走,而是上前關了北窗,嘀咕道:“大哥都看了七日,也該歇歇眼哩。”說罷,將窗戶關得嚴嚴實實的,纔出去了。

沈理不贊成地搖搖頭道:“這寒冬臘月,臨牀而坐,不着涼纔怪!”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好奇道:“這竹子不過是尋常翠竹,並無別長,到底有何可看?”

王守仁攤手道:“朱子雲‘格物致知’,小弟對着竹子七日,想要格其理,不僅不知,反而越發糊塗,豈不怪哉?小弟腦裡都要成漿糊,莫非我實是冥頑不靈?”

沈理失笑道:“可不是魔怔了!朱子是‘格物’、‘致知’並提,並非只提‘格物’。說到底,朱子學說,不過是儒學一支,其學說未必人人都認可。你對其質疑,有何奇怪,說不定多少年後,反而證明你對了,他錯了,你又何必妄自菲薄?””

“是我淺薄了。”王守仁點點頭道。

賓主落座,沈理指了指沈瑞道:“這就是我之前與伯安提及的堂弟沈瑞,今年九歲,有志學之心,啓蒙卻是耽擱了……以後,就要拜託伯安教導……”說到這裡,又對沈瑞道:“快上前見過,伯安文武雙全,有大才,不求你能登堂入室,只要你能學得一二,亦是終身受用。”

沈瑞上前兩步,作揖道:“小子沈瑞,見過王先生。”

王守仁站起身來,圍着沈瑞轉了一圈,見其不卑不亢、淡定從容,方扶了他胳膊,道:“起來吧,我聽沈兄提過你的事……別的不敢說,這蒙師我還是能當得。”說罷,轉身落座。

這會功夫,小童已經端了薑湯回來。

沈瑞以湯代茶,行了弟子禮,算是正式拜了蒙師。

王守仁將茶湯喝了大半碗,方撂下,對沈瑞道:“要是守文在,也能與你做個師兄。他就是我啓蒙的,當年還磕磕絆絆,如今第二遭,倒是不會再那麼生疏。”

聽着這名字,是王守仁的弟弟?

沈瑞對於這位聖賢所知有限,不知當如何接話,只好看向沈理。

“守文在京中,還是在餘姚?”沈理道:“他也十四、五了吧,是不是該童子試了?”

王守仁面上添了幾分溫情,道:“若是在京中,小弟哪裡能這麼安心自在。是餘姚,跟着祖母過活。家父想要接他進京,小弟想着還是等他過了童子試再說。”

沈理想了想,道:“這都過了臘八,你今年真在外過年?令尊那裡還罷,太夫人那裡?”

王守仁不以爲意地笑一笑道:“人人都當我傷情落第,即便至親骨肉,在我面前也添了小心,鬧得兩下不自在。就讓他們當我在外專心讀書就是,難得我得了這幾年清閒。”

沈瑞在旁,望着王守仁,幾乎看的目不轉睛。眼前這人,不僅是五官俊美,且言行灑脫不羈,性情開闊爽朗,實是惹人注目。他這纔是初見,並未與之正經打交道,已經不自由地心生好高。

這樣的品貌,入朝爲官,擱在歷朝歷代,怕是都落得非議。王守仁卻是以全能之資,德才昭顯,史書上沒有一字惡評,堪爲聖賢。

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東道主(五)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復始(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與人爲善(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絲剝繭(五)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薈萃一堂(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
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素車白馬(二)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二十五章 素車白馬(四)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東道主(五)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復始(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與人爲善(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絲剝繭(五)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薈萃一堂(一)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飄香(一)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九十章 有女懷春(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