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母馬計

不過,史思明向來是有便宜就佔,吃虧的事兒絕對不幹,被李光弼給了一記耳光,這個仇放不下,決定報復。

史思明想的不錯,但是,唐軍固守城池堅守不戰,讓叛軍無機可乘。史思明無奈之下,想了一個鬼主意,讓騎兵將戰馬放到黃河南岸的沙洲上散養,引誘唐軍出城搶劫,然後聚而殲之。

史思明的主意可謂奸詐,看到這麼肥的一個魚餌,李光弼確實眼紅了,想據爲已有。不過,李光弼可看清了史思明的人品不好,知道這廝是有目的這麼做的,因此只好忍住搶劫的**,命令唐軍將士們堅守。

叛軍每天都準時將戰馬撒到城外,城內的唐軍將士們眼紅了,紛紛要求出城搶劫。任何人也無法無視簡單的民意,對於將士們的要求,李光弼無奈,決定將史思明的財產據爲己有。但李光弼,沒有忘記,那是史思明的魚餌,他要做的,就是吞掉了魚餌而不受傷。

李光弼想了想,決定從馬的習性上打主意,他在西域長大,對付散養的戰馬,有的是壞主意。

李光弼命令在全軍上下蒐羅剛剛生過馬駒的母馬,真不錯,唐軍家大業大,剛剛生育過的母馬有數百匹。

李光弼下令把母馬和小馬分開,小馬統統拴在城中,母馬統統趕到黃河北岸。

很快,李光弼的詭計見效了。

唐軍將士拿着鞭子抽打着小馬,城中的小馬受了委屈,嘶叫不停,聲音傳到外面,黃河北岸的母馬也嘶叫不停。

這一下,驚動了黃河南岸的叛軍散養的駿馬跟着嘶鳴。

春季,正是馬羣發情的時候,嗅到了母馬的信息,公馬就不安生了,也不知哪匹公馬帶了頭。黃河南岸的1000匹駿馬嘶叫着渡過黃河跑到了北岸。

駿馬和母馬廝混在一起,在城頭瞭望的李光弼樂了,讓士兵打開城門。

在小馬駒的叫聲中,母馬掉頭就跑,駿馬緊追不捨,就這樣,1000匹駿馬就這樣改姓李了!

消息傳到史思明那裡。他才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史思明長嘆一口氣。“既生瑜何生亮”!這個李光弼真夠絕的,在太原就讓自己吃了不少的苦頭,現在又這麼幹,給人家留點面子成嗎?

史思明丟了人,覺得很沒面子,於是決定報復。

史思明的報復手段很簡單,就是要燒掉河陽城外的浮橋,斷絕河陽的後勤補給,困死河陽城守軍。

但是。這不是一件容易辦的事,唐軍控制了浮橋,在灘頭建有營寨,陷坑、壕溝、梅花樁、拒馬一應俱全,還有牆垛,牆垛後面當然還有弓箭手,這些傢伙不是吃素的。在很遠的距離就可以殺人。如果叛軍要燒掉浮橋,唯有從河裡想辦法。

史思明有辦法,派兵搜剿百姓的民船,很快組織了一支龐大船隊。

擁有了龐大的船隊,史思明進行了戰術分工,第一隊是火船。順流而下,衝到浮橋邊引爆燒掉浮橋。一旦唐軍浮橋燒燬,第二隊戰船上的叛軍立刻登陸作戰,消滅灘頭的唐軍,繼而完成對河陽的包圍。

史思明的辦法很毒辣,一旦詭計得逞,必然隔絕河陽和城外的聯絡。河陽的覆滅就指日可待。

史思明的計策不錯,但是,李光弼也是劍術高手,在進入河陽堅守的那一天,他就預料到了叛軍必然要打浮橋的主意,因此,早就做了預防準備。

唐軍在李光弼的安排下,早早準備了數百根結實的竹竿,竹竿的根部插入埋在河牀深處的巨木裡固定,竹竿的頭部則安上了鋒利的鐵頭叉子。

叛軍的火船冒着濃煙,順流而下,迅速接近了浮橋。沒想到,唐軍預先設置的竹竿大顯神威,頂住了火船。

火船順流而下,前進不得,後退不能,不一會兒的工夫,大火燒穿了船身,變成了灰燼。

火船**,叛軍的兵船也遇到了阻礙。

戰船順流而下,先被竹竿上的鐵叉子叉住動彈不得。正在叛軍手忙腳亂的砍竹竿時,河陽城頭安放的拋石機接連發射,磨盤大的巨石從天而降,叛軍兵船沉入河水中。

落水的叛軍剛剛在水中冒頭,灘頭大寨中的唐軍將士不僅見死不救,而且砸一板磚,弓箭手萬箭齊發,落水的叛軍就長眠在滔滔的河水之中。

這一次,叛軍再一次吃了大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一無所得,河陽城外的浮橋仍然橫越黃河上。

史思明吃了李光弼的大虧,但是,他河陽是叛軍奪取陝郡的障礙,奪取河陽的信心依然強烈。經過思考,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就使用主力奪取中陽城,然後向兩翼擴展,奪取另兩處地方。

從叛軍隱蔽調動的蛛絲馬跡,李光弼敏銳的發現了史思明的詭計,親自率軍修整中城,築壁壘挖壕溝。

部隊展開以後,李光弼要作戰了,爲了鼓舞士氣,他把刀插在靴筒中,對將領們說道:“作戰是非常危險的事。我現在位列三公之一,不能被叛軍活捉,萬一戰敗,將自殺來向朝廷謝罪。”

李光弼如此說,將領們人人感奮,表示不成功則成仁,絕不後退一步。

唐軍將士們奮勇作戰,叛軍損失慘重,周摯在南城吃了虧,又從史思明那裡要了兵,率軍前來攻打中城。

周摯的進攻很快開始了,李光弼命令大將荔非元禮率軍進駐到中城外的羊馬城準備迎擊。

在這裡補充一句:荔非元禮的兄弟荔非守瑜也是英雄。

安祿山的叛軍剛剛進攻黃河流域之時,荔非元禮在封常清手下,奉命在嬰子谷阻截叛軍。

荔非守瑜隻身一人,蹲地而射,竟射殺數百賊兵,還有幾支箭從安祿山乘坐的大軍車窗旁嗖嗖飛過,嚇得安祿山率從人繞道而行。荔非守瑜箭盡,又不願被叛賊生擒,投河而死,十足的血性,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爺們兒。

羊馬城又稱之爲羊馬牆,古時爲防守禦敵而在城外築的類似城圈的工事,“城外四面壕內,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牆,謂之羊馬城。”營牆高度僅僅到將士們的肩膀。

荔非元禮出兵後,李光弼登上中城東北角,放眼望去,戰場一切盡收眼底。

正在李光弼觀察戰場的形勢時,周摯指揮的叛軍採用整齊的方陣平行移動,兵分三隊,“以車千乘載木鵝橦車”,逐漸壓向了城牆。

叛軍動作嚴整,唐軍設置的壕溝被填平了。

攻擊的通道打開了,叛軍變化陣型,從八個方向同時進攻,羊馬城外的柵欄被一個個砍倒,不大的功夫,叛軍已經逼近了羊馬城。

讓李光弼奇怪的是,叛軍乾的熱熱鬧鬧,唐軍卻沒有動作,任由叛軍肆無忌憚的破壞。

李光弼急了,派親兵去責問荔非元禮道:“叛軍填壕溝、砍柵欄,你的軍隊卻無動於衷,這是爲什麼?”

荔非元禮反問道:“大帥究竟是想守呢,還是想戰?”

李光弼的親兵迴應道:“大帥當然想戰!”

荔非元禮一下樂了,說道:“既然想戰,那麼叛軍替我們填壕溝砍柵欄,打開我軍突擊通道,我腦袋進水了,一定要阻攔?”

親兵回來報告,李光弼沉思了片刻,說道:“不錯,我沒想到這一點,他比我強,好好幹吧!”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叛軍剛剛砍完最後一根柵欄,累得氣喘吁吁之際。荔非元禮率領敢死部隊從羊馬城衝了出來,揮刀亂砍,就像瘋子一樣,叛軍猝不及防,掉頭就跑。

叛軍連退數百步後,在督戰隊的屠刀之下紮好了陣腳,迅速重新列成方隊。

荔非元禮久經戰陣,不願意攻擊隊形嚴整的叛軍,率隊撤回了羊馬城。

叛軍看到唐軍撤退,馬上向前推進,緊緊壓迫唐軍。

李光弼站在城牆,戰場形勢盡收眼底,看到唐軍在取得戰場主動的情況下後撤,失去了戰機,因此異常震怒,命人傳令,將荔非元禮招來。

李光弼的親兵傳達戰場命令,然而,令人震驚的情況發生了,荔非元禮居然沒搭理他,只扔下了冷冰冰的一句:“戰事正急,沒工夫,等到擊敗敵軍以後再說!”

親兵被荔非元禮頂了回去,若無其事的休整了很久。將士們的體力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對將士們說道:“大帥剛纔讓我去,就是沒安好心殺了我。戰死沙場還能青史留名,被他殺了太沒名了!”

荔非元禮說罷,跳下戰馬,拔出戰刀,大瞪着雙眼猛撲上去,唐軍將士奮勇爭先,“銳士堵而進,左右奮擊,一當數人,斬賊數百首。”

這一次,唐軍將士們玩命了,周摯的叛軍極爲震恐,人心頓時崩潰,爭相逃命,最終導致了叛軍大敗。

叛軍一次又一次失利,史思明急了,親自率領叛軍進攻中城,在中城西邊會戰。

李光弼指揮唐軍反突擊,砍掉了叛軍1000多顆腦袋,沒掉腦袋的也沒好多少,很多都被趕進黃河淹死,剩下的叛軍逃不掉,只好投降。

此役,唐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付出極爲微小的代價下,周摯的叛軍徹底潰敗,死傷無數,被俘5000人。

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35章 碎葉川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248章 叛逃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4節 樑公公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188章 烈女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41節 裡應外合第10節 從軍第23節 激戰前夜第100節 拜火教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9節 高將軍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94節 追兵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25節 輪臺大捷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63節 李代桃僵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3節 波斯美女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08節 馬嵬坡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36節 捉生將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43章 鋒矢陣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
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35章 碎葉川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248章 叛逃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4節 樑公公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188章 烈女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41節 裡應外合第10節 從軍第23節 激戰前夜第100節 拜火教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9節 高將軍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94節 追兵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25節 輪臺大捷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63節 李代桃僵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3節 波斯美女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08節 馬嵬坡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36節 捉生將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43章 鋒矢陣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