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罵服衆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個金手指,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丟官罷職,成爲了一介平民,高仙芝取代了他,成爲了安西軍鎮的頭號人物。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這樣一來亂了,下級的關係徹底顛倒了。

人是有組織的動物,組織必須畏懼權威,否則,組織無法正常運轉。在失去了手的權力以後,夫蒙靈察害怕極了,他想自己打道回府,回到老家頤養天年。但另一個問題因此來了,在安西打拼多年,連朝廷的賞賜加打劫所得,還有手下小弟的孝敬,這些年積攢的寶物無計其數。按理說,應該早一點拉回家去,然而,也怪自己太小心,害怕子孫們敗壞光了,大部分放在府庫之沒有運回去。現在,這麼多的東西,需要動用很多車輛,而沒有高仙芝的允許,沒有誰敢給他派車。

夫蒙靈察現在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原來自己的忠實部下,因爲懼怕高仙芝,竟然不敢到驛館去看他,更甭提幫助他了。

想一想這些年的培養栽培,抵不過一紙命令,這讓夫蒙靈察十分的氣悶,暗歎人情不如狗!

夫蒙靈察度日如年,留留不住,走走不成,進退維谷,一點辦法都沒有。人啊,都是在走投無路才後悔,這時候,他的萬丈雄心徹底崩塌了,於是想和高仙芝緩和一下,但一想自己把事做絕了,沒有臉去見高仙芝,一直極爲躊躇。

這麼過了幾天,高仙芝親自到驛館,拜訪夫蒙靈察來了。

高仙芝一身戎裝進入了館驛,這是表示,自己仍然是夫蒙靈察的下屬。

然而,夫蒙靈察不這麼想,我現在一身布衣,你全副武裝,分明是彰顯我的失敗。因此,他內心的不滿陡然升起,對待高仙芝極爲冷淡,一言不發,最後搞得高仙芝極爲尷尬,最終不歡而散。

世一般的小人大抵如此,你不理睬他,他會恨到極點,如果你對他過於熱情,他也以爲你別有用心,夫蒙靈察是如此。

高仙芝無可奈何的回到了府邸,現在,他夠難的。當領導的難處唯有領導知道,這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吧!自己一朝大權在握,揚眉吐氣,可嚇壞了過去那些經常在夫蒙靈察面前說他壞話的副都護程千里、押衙畢思琛、行官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人。這些天來,這些人似乎都得了一個毛病,渾身屁股疼,誰也不見高仙芝。

這些人都擁有軍隊,都有一批死黨,他們和自己的主子一個心思,都在提防着高仙芝,讓他很難開展工作。

封常青看出了高仙芝的艱難處境,勸說高仙芝禮賢下士,親自拜訪這些人,打消他們的疑慮。只要他們不敢胡來,夫蒙靈察是過了期的明星,翻不起大浪。

高仙芝經過了一夜的考慮,否決了封常青的主意。他的出發點很簡單,自己是一名武將,不會說好聽的,也不應該說好聽的,如果自己這一次服了軟,以後沒辦法擺弄這羣傢伙了。但這樣耗着不行,總要解決,而且要快,於是,他準備用自己的風格擺平這些麻煩。

在每日早晨的會議,高仙芝端坐大堂的帥位,聽取了工作彙報以後,命令程千里到前面站着。

程千里當時蒙了,怕什麼來什麼!這是高仙芝要進行階級報復,打算當着弟兄的面羞辱自己,但是,處在矮牆下,他是不得不低頭,於是,乖乖的在高仙芝面前站着。

還真的像程千里想的那樣,高仙芝“啪”的一拍桌子,脫口罵道“程千里,看着樣子你還像一個爺們兒,可是內心像一個娘們兒,是一個田舍漢!一點兒都不大氣,以後開朗點兒!”

唐人質樸,罵人沒有現在的豐富多彩,花樣繁多,讓人氣悶。當時最惡毒的罵人話是“田舍漢”、“田舍郎”,“田舍奴”,意思說,你是一個鄉巴佬。

在這裡多說一句,當然,當時,“奴”可不是罵人話,使用極其普遍,甚至皇帝在私下裡都稱爲“奴家”。

程千里這些天一直害怕,擔心高仙芝拿自己開刀。現在聽到他說自己是老孃們兒小心眼兒,這意思說,他不會跟自己一般見識,懸着的心登時放下。

程千里傻傻的不知所措,高仙芝一揮手指着椅子,讓他趕快坐下。

高仙芝擺平了程千里,又把目標對準了畢思琛,惡狠狠的罵道“畢思琛,你這個莽漢,最不是東西是你!想當年,你奪了本帥城東一千畝地的好田莊,還記得嗎?”

當時,罵人最狠的莫過於“莽漢”了。這是南北朝胡漢時期,少數民族咒罵漢人的專有名詞。在那時,如果誰說你是“好漢”,那可不是夸人,是拐着彎兒罵人呢,真要穿越的,可要注意了,別逮着誰誇誰好漢,鐵定會挨抽。到了唐朝,已經沒有了民族屬性,是用來鄙視的。以前,唐高祖李淵指責房玄齡教壞自己寶貝兒子時,跳腳大罵房玄齡爲“讀書漢”,意思是讀書的蠢貨!

這樣見不得人的事兒,高仙芝竟然曬在臺面,畢思琛覺得下不來臺了,狡辯說道“卑職哪有那麼大的膽子,那是丞大人看卑職生活艱難,好心送給卑職養家餬口的。”

高仙芝差不多氣樂了,笑罵道“你那時作威作福,本帥是怕你,哪裡是看你可憐!”

畢思琛擦了一把頭的汗,趕緊將地契從懷裡掏出來,走前幾步,要呈獻給高仙芝。

高仙芝憤怒的一拍桌子,罵道“畢思琛,你他孃的見過給出的東西要回來的麼!今天本帥這口惡氣出了,那塊地給你了,到了秋天,扛兩袋好麪粉送到我家裡去,不給錢的。”

畢思琛好不容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高興得舌頭打卷,說不出話來,一個勁兒的點頭。

高仙芝罵過了這兩個人,覺得累了,不再一個一個算賬,當即下令,將行官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人抓起來,面壁反省。

然後,高仙芝在大堂開始點名,嬉笑怒罵,將這些威風八面的邊城大員整得一個一個都像灰孫子似的,人人冷汗直淌,兩眼冒金花,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

任何事都有結束的時候,午時快到了,高仙芝下令,將王滔、康懷順、陳奉忠等人放出來。

衆將不知道高仙芝要起什麼幺蛾子,以爲要殺雞儆猴,嚇得戰戰兢兢,沒有任何人敢說話。

高仙芝讓這些人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後說道“這些話本帥要不當面跟你們說清楚,恐怕你們整天提心吊膽。現在既然罵也罵了,罰也罰了,本帥的氣也消了。一樣的罪不能兩次處罰,都算了。”

高仙芝的大度,引起了一片喝彩,手下的將領們如釋重負。

高仙芝高聲宣佈“本帥多年的冤枉氣兒倒乾淨了,真他孃的舒坦。從今天起,所有的過節都揭過,誰敢再提是孫子。現在,跟着本帥去見夫蒙大人,請他老人家喝幾杯。”

衆將大部分都是當兵的出身,爲人粗野,聽不懂道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互相掐架,揍一頓,或者罵娘,罵過了,打過了,一切過節都沒了。

看過了****片的人都有體會,沒見過黑社會老大做思想工作的,****大哥對有錯的小弟,要麼剁了,要麼大罵一頓,從此揭過。

從一個不恰當的角度看,軍隊是有紀律的黑社會,因爲國家養軍隊的目的是用來砍人的。

高仙芝按照他們的方式解決了問題,因此,那些心懷忐忑的人都放心了。按照史書的記載,是一句話“由是軍情不懼”。現在,聽說高仙芝要領着他們去見老領導,更高興了,當即一聲暴“諾。”

聽着底氣十足的暴諾,高仙芝立刻明白了,自己已經贏了,這些粗野的傢伙從此會俯首帖耳了。

幾十名將領簇擁着高仙芝,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館驛,恭請夫蒙靈察。

夫蒙靈察從館驛裡出來,看到安西都護府的官員都到場了,不明所以,站在石階發愣。

高仙芝身穿甲冑,以大禮參見,高聲說道“卑職高仙芝,恭請夫蒙丞大人飲酒。”

高仙芝以軍禮參見,這是明明白白告訴自己,他還把自己當領導,夫蒙靈察愣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好。

看到夫蒙靈察不知所措,押牙畢思琛附在他耳邊說道“丞,高仙芝命令卑職預備了三十輛大車,派卑職親率五百軍兵,保護丞回家。”

夫蒙靈察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財產讓高仙芝充公了,聽說高仙芝沒打自己的主意,陰着很多天的臉放晴了,一疊聲的說道“老夫一介布衣,哪能勞動高丞和諸位將軍大駕,這廂有禮了。”

夫蒙靈察承認了高仙芝的權威,高仙芝這時才覺得自己贏了,出了一口長氣。

以後的事自然順理成章,喝過了大酒,然後是觀看胡娘表演肚皮舞。

不過,一件愁人的事過去,另一件提了日程,要不怎麼說,人生是一個又一個麻煩串起來的呢!趁着酒酣耳熱,高仙芝悄悄的向畢思琛打聽,夫蒙靈察是怎麼得到艾洛麗亞的書信的。

畢思琛現在的心情完全放開了,高仙芝不追究自己勒索土地的事,別的事都不算事兒。因此,痛痛快快的告訴他在高仙芝出征石堡城的第二天,艾洛麗亞將信送到了,因爲高仙芝不在,交給了夫蒙靈察。

畢思琛咬着高仙芝的耳朵說道“在你打仗的時候,夫蒙大帥派人去石國,專門調查艾洛麗亞的事。不過,夫蒙大帥白忙了,艾洛麗亞等你不來,已經到呼羅珊去了。”

高仙芝大失所望,呼羅珊地域險遠,自己鞭長莫及,看來,自己再也見不到她了。

這一刻,高仙芝異常想念艾洛麗亞。

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72節 血戰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3節 激戰前夜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91章 柘枝城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7節 相約從軍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8節 西北望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88節 英雄末路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85章 面聖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18節 伏擊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61章 蔡家樓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60章 上元節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62章 小茅屋第17節 再見煙花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71章 死亡突擊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82節 雪夜突擊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14節 強盜打劫第9節 高將軍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94節 追兵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107節 慶功宴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43章 鋒矢陣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64節 劉三哥第237章 信鴿
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72節 血戰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3節 激戰前夜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91章 柘枝城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7節 相約從軍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8節 西北望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88節 英雄末路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85章 面聖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18節 伏擊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61章 蔡家樓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60章 上元節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62章 小茅屋第17節 再見煙花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71章 死亡突擊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82節 雪夜突擊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14節 強盜打劫第9節 高將軍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94節 追兵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107節 慶功宴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43章 鋒矢陣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64節 劉三哥第237章 信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