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

?北方的秋季過早地到來了,“黃沙卷地白草黃,胡天八月即飛雪”。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寒霜凍僵了草原的芬芳,霏霏秋雨洗去了無邊的綠色,大草原處於風雨迷茫的苦寒之。

在秋天迷濛的細雨之,趁着黎明的寂靜,一隊騎兵悄悄開出了營州城,向着北方進發。

整個隊伍很長,在一面唐字大旗的引導下,大軍迤邐而出,隊伍首尾相接,不下萬人之數。然而,除了馬蹄“得得”,甲冑的鐵葉子“嘩啦”作響,沒有任何人發出聲音。由此可見,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大軍隊。

是的,這是整個北方最爲精銳的軍隊,平盧節度使麾下的主力盧龍軍。

盧龍軍的統帥是平盧節度使安祿山,此刻,他正坐在一匹高大健壯的阿拉伯戰馬之,意氣飛揚的隨着軍隊進發。

北方遠離西域,很難見到阿拉伯戰馬,這匹阿拉伯戰馬,還是唐玄宗李隆基賞賜的。

說來話長,在擊敗突騎施之後,高仙芝奪取了大批的阿拉伯戰馬,節度使蓋嘉運獻俘都城,贈送給朝廷是一匹駿馬。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是太平天子,年歲已高,但祖宗遺留下的尚武精神猶存,很喜歡駿馬,平時對這些來自異域的戰馬十分的愛惜。在安祿山獲得朝廷的任命,將要返回營州之時,親自挑了兩匹阿拉伯駿馬相贈。

作爲領導,李隆基十分懂得安撫之道,對於用得着的忠誠部下,他是捨得花銀子的。

安祿山很樂於接受唐玄宗的賞賜,一方面這是榮譽,代表着皇帝的恩寵和朝廷的寄託。另一方面,他的身體過於肥胖,一般的戰馬承受不了他的體重,這兩匹阿拉伯駿馬勉強還能夠承受,但也得來回換乘,不能可着一匹禍害。

坐在雄峻的阿拉伯戰馬,安祿山左顧右盼,意興湍飛,甚是得意。

安祿山有理由驕傲,甚至很牛啊,在他剛剛40歲時,小夥伴們還爲着每日的生計犯愁的時候,他已經鳳凰涅,一躍成爲駐守邊疆的家鄉營州的最高軍事長官平盧軍節度使,掌管雄兵37500人。

安祿山成爲了營州一帶的最高軍政長官,但他的日子也不完全順風順水,畢竟家家都有難唱的曲兒在這方面,老天爺向來不慣着誰。在他剛剛接過平盧節度使防務以後不久,曾經對大唐朝廷服服帖帖的契丹,又對大唐亮出了牙齒。

范陽節度使張守負責整個北方的戰事,獲得了契丹反叛的消息以後,馬命令平盧節度使安祿山進行戰爭準備,瞭解契丹的情報,配合范陽方面的作戰行動。

安祿山性格剽悍粗野,他纔不害怕契丹的背叛,反倒覺得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馬派出了斥候,偵查契丹的主力,打算一鼓而殲。

平盧節度使的斥候,都是安祿山一手帶出來的,這些人偵查能力很強,尋找契丹主力不費吹灰之力,很快斥候帶回了契丹主力出現在老哈河畔紫蒙川的情報。

老哈河是水草肥美,紫蒙川物華天寶,向來適合人類聚居,正因爲如此,那裡是契丹人的大本營。契丹的主力在那裡集結很正常,非常符合安祿山的判斷。

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安祿山不動聲色的調集了軍隊,以秋季狩獵的名義率領軍隊出發,以2000歸附的奚族軍士爲嚮導,一路向北,直取老哈河流域。

對於安祿山的軍事行動,他的副手史思明是不贊同的,如此大的軍事行動,光靠平盧節度使的軍隊是很難進行的,必須得到范陽節度使張守的支持。然而,安祿山否決了他的意見,堅持單獨採取軍事行動。

史思明很生氣,一氣之下,以老寒腿犯了爲由告假回家,給老孃過生日去了。

安祿山不理史思明的不滿,親自率軍採取了行動,經過了幾日的急行軍,安祿山率領大軍到達了老哈河附近。

深秋的鳳很冷,大草原寂靜無聲,一個牧人也看不到。

安祿山在剛剛從軍的時候來過紫蒙川,這裡是挖人生第一桶金的風水寶地,故地重遊,內心唏噓。

躲在老哈河附近的羣山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安祿山早早的起來,環顧了起伏的丘陵羣山,命令軍隊集結。

沉悶的大鼓聲喚醒了清晨的寂靜,安祿山登剛剛築起的土臺,開始了戰鬥前的總動員“敵軍主力在老哈河,現在,我們距離老哈河還有三百里,道路雖然很遠,然而,攻其無備是戰鬥勝利的法則,我軍長驅直入,乘其不備,一定會徹底乾淨的消滅契丹主力。弟兄們,勝敗在此一舉,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所謂“將是軍膽”,將領的決心和鬥志,毫無疑問會激發將士們的勇氣和勝利的意志。在安祿山的忽悠,盧龍軍人心振奮,求戰意識強烈。

看到軍隊的士氣被調動起來,安祿山十分欣慰,高興之餘下令,兵士每人發一條繩索,以備捆契丹人之用。

安祿山命令埋鍋造飯,讓將士們吃了一頓飽飯,剩下的打包,留在路當乾糧。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安祿山命令軍隊放棄輜重,輕裝陣,馬不停蹄的前進。

草原的天氣說變變,尤其是秋天的時候。在盧龍軍晝夜急行軍三百里,已經看得到契丹牙帳尖頂的時候,太陽躲進了雲層,狂風大起,不期而遇的大雨瓢潑而至,草原瞬間變得泥濘,人馬難行。

暴雨來得急躁,迅速澆滅了盧龍軍囂張的氣焰。

在那一刻,將士們對即將發生的戰鬥膽怯了,因爲大雨的緣故,強弓被雨水浸泡得變得張力不足,箭矢的羽毛也脫落了。沒有了砍人的傢伙,將士們人心惶惶。

前軍大將何思德提出建議,懇切的說道“大使,軍隊弓弛矢脫不可用,兵士也疲憊不堪,讓兵士略爲休息,雨停了再戰不遲。”

安祿山勃然大怒,因爲他從未打過敗仗,不管是當流氓還是將軍都是如此,因此,他不允許任何人懷疑他的權威,於是斥責道“所謂兵貴神速。大雨滂沱,契丹必不爲備,一鼓而進,正是我軍殺敵的好時機。軍令如山,敢沮令者斬!來人啊,將這廝推出去剁了!”

一句好話惹出了大禍,何思德嚇得膽戰心驚,立刻跪倒在地,請求道“卑職錯了,請免死爲前鋒以攻契丹。

安祿山命令擊鼓,全軍攻擊。

在滂沱的大雨,鼓聲變得拖泥帶水,將士們跳下馬,踩着泥濘的積水,向着契丹人的大帳發起了進攻。

契丹的哨兵發現了唐軍,一聲淒厲的呼喚,整個契丹營地沸騰了,契丹軍士蜂擁而出,勇敢的抗擊着盧龍軍。

契丹人在大營休整,體力充沛,使用的弓矢沒有遭到雨淋,可以便捷的使用。

在一陣陣猛烈的箭雨之,大唐盧龍軍出現了巨大的傷亡,攻勢被迅速瓦解。

契丹軍士自發的進行了反擊,何思德與安祿山形貌相像,契丹兵以爲是祿山,“爭擊之,被殺,契丹以爲已殺祿山,士氣大振。“唐軍全線潰敗,事態變得不可收拾。在此水深火熱之際,擔任前導的奚族軍隊臨陣反水,掉頭攻擊安祿山的軍隊。

奚族軍士是被安祿山脅迫的軍隊,屬於僞軍,根本不和唐軍一條心。如果唐軍戰勝了,他們自然會表現得足夠勇敢,甚至唐軍還要英勇。但如果唐軍戰敗了,他們會立刻反水,在戰場宣佈起義,狠命的打擊唐軍。

在兩支軍隊凌厲的打擊之下,盧龍軍慘敗,“殺傷略盡”,能夠繼續戰鬥的所剩無幾。

然而,混戰仍然在進行,因爲安祿山的軍依然在拼死抵抗。在混戰,唐軍的抵抗虛弱無力,軍迅速被消滅,安祿山成了契丹和奚族軍士的靶子,躲沒處躲,了流矢。

情急之下,安祿山什麼也不顧了,扔下殘兵敗將落荒而逃,身後只有兒子安慶緒率領的幾十命親兵緊緊跟隨。

黑暗之,道路生疏,安祿山慌不擇路,一不留神間,一腳踏空,連人帶馬跌進深坑裡。

安祿山跌得七暈八素,根本爬不起來,渾然不覺路在何方,萬丈雄心頓時化爲烏有。

只要不死有救,這一句國人掛在嘴皮子的熟語起了作用。正在安祿山閉目等死的時刻,他的兒子安慶緒和大將孫孝哲發現他不見了,冒着被殺的危險,奮不顧身的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搜索,終於發現了他。

安慶緒和大將孫孝哲跳下了深坑,七手八腳的一頓折騰,好不容易纔把他拖出來。

馬匹已經損失殆盡,安慶緒和孫孝哲攙扶着安祿山,“折冠失履,”趁着天黑,連滾帶爬的逃進了林子,躲過了契丹追兵,連夜逃奔營州。

來時容易去時難,這一段道路異常艱難,四五天的道路,整整走了月餘,在大雪飄飛的時節,安祿山等人才回到營州。

安祿山輸的一塌糊塗,整個軍隊的精銳埋葬在遙遠的老哈河,永遠的成爲了孤魂野鬼。對於一個將軍,這是最壞的結局,夠鬧心的了,如果是日本人,那一定是要剖腹的,可他不是,突厥人信奉好死不如賴活着。不過,他也不是一無所得,經過了一個多月人鬼不分的日子,他的體重直線下降,身軀又變得矯健起來。

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31節 惺惺相惜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07節 慶功宴第137章 勒索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39節 捕俘(1)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261章 蔡家樓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121章 交鋒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37章 信鴿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70章 血戰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58節 香積寺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07節 慶功宴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163章 石堡城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章 故土難離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1節 芳心暗許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40節 捕俘(2)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88節 英雄末路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97節 莫賀達幹第36節 捉生將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97節 莫賀達幹第89章 逃出生天
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31節 惺惺相惜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07節 慶功宴第137章 勒索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39節 捕俘(1)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261章 蔡家樓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121章 交鋒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37章 信鴿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70章 血戰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58節 香積寺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07節 慶功宴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163章 石堡城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章 故土難離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1節 芳心暗許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40節 捕俘(2)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88節 英雄末路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97節 莫賀達幹第36節 捉生將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97節 莫賀達幹第89章 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