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美差-二百一十五章 吳越

bookmark

葉昊天等人跟在他的身後不緊不慢地飛行,過了數道溝壑和幾座土丘,來到一個不太高的山丘腳下。山丘壁上開挖了三排洞窟,彷彿長安附近黃土高原上百姓的民居一般。數洞相連,上下三層,洞內加砌石券。崖外也建了數間房屋,形成一個不大不小的靠崖窯院。

風后跟守衛的兵將打過招呼之後,領着三人進了一個最小的窯洞,在窯洞內七彎八折地走了好一會兒,過了數道關口,忽然進入一個高大寬敞的大廳裡。

大廳中央立着一個兩尺大小的青灰色丹爐,爐壁盤繞着九隻數尺長的黃色小蛇。爐內烈火熊熊,發出耀眼的金光。

風后在距離丹爐一丈開外的地方站定,遙望丹爐道:“這便是黃老帝君的九轉神鼎,此乃天界有名的寶鼎,排名只在萬滅王鼎和九天坤鼎之下,居於鼎中第三位。神鼎早年被帝君用以煉丹,現在則用於萃取息壤了。”

風先生看着丹爐說道:“息壤竟然是如此煉出的!真是令人難以想象。”

風后點點頭道:“除此之外,息壤的形成還有一種自然方式。那就是原始息壤經過風吹雨淋、雷劈電打,也可以慢慢轉化爲息壤。不過那要經過上萬年的時光才行。早年沒有別的辦法,玉帝也是數萬年前來一次,每次只能收取一點點息壤。自從黃老帝君發現神鼎萃取的方法之後,收集息壤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蘭兒目不轉睛地盯着鼎中的烈火,忽然開口問道:“爐火那麼熱,室內卻如此涼爽?真是怪事!”

風后微微一笑,眼睛卻望向葉昊天和風先生,似乎在考較他們的監視。

葉昊天環顧廳內,看了一圈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大廳內的一切都很普通,只有鼎周盤繞的幾條小蛇比較突兀,於是他大膽猜測道:“難道是因爲那幾條‘神龍’的緣故不成?”說到“神龍”的時候,他用的是反語,心中卻以爲那只是幾條小蛇而已。

沒想到風后卻點頭笑道:“沒錯,帝君歷盡千辛萬苦馴服了十條天龍,除了一條被用作坐騎之外,其餘九條都被驅使到這裡來了。正是由於天龍的相護,息壤的萃取才縮短爲九九八十一天。否則,如果單有九轉神鼎,萃取一次怎麼也要花幾十年的時間。”說到這裡,他看着三人驚詫莫名的神色,不覺笑了。

停了片刻之後,他邁步向牆邊走去,伸手打開壁上的一個暗櫥,取出一個尺許高的玉瓶來,小心翼翼地放在葉昊天手中,神色鄭重的道:“這是過去十年之間結出的全部息壤,乃無價之寶,請好生保存。”

葉昊天接過玉瓶,心情十分激動,口中連聲致謝。

他首先將玉瓶的蓋子打開,向裡瞄了一眼,然後遞給蘭兒和風先生觀看。

瓶中的息壤是一種淡黃色的粉末,極其細膩,彷彿磨過數十遍的麪粉一般,難以想象卻有那麼神奇的功效。

當玉瓶又回到葉昊天手中時,便到了他們應該離開壤息星的時候了。

瀚海神舟在茫茫宇宙中漫無目的地滑行。

舟上的三人一時之間都有些迷惘,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葉昊天的心裡飛速地盤算着: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呢?

去取開天神斧?還是太早了些。他的功力不足,取來神斧也無法使用,萬一被別人搶去就慘了,還不如扔在天邊來得安全些。

去救白帝?估計白帝眼下正處於真神的嚴密控制之下,他若是去了無異於自投羅網。

要不,去拜訪其餘幾位五老帝君?也不行,現在的葉昊天簡直像過街老鼠一樣,與人見面不但要多費口舌,而且可能有些危險。

回去見女媧娘娘?也不必現在回去吧。因爲九天坤鼎正在用來救護衆仙,他即使回去也無法進入鼎中修煉,還不如在外面多逛逛。

看來正如黃帝所說的,目前他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找玉帝。

“玉帝啊,玉帝,你究竟在哪裡呢?”葉昊天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再度催問龜鏡。

龜鏡破鑼般的聲音很快便響了起來,答案跟先前一樣:“沒有任何線索,天知道玉帝老兒躲在哪個鼠洞裡?”

葉昊天皺着眉頭苦苦思索,甚至動用外祖父傳下的先天神卦算了半天,結果還是算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來玉帝作爲萬神之主實在不是等閒之輩。如果他想刻意隱藏的話,普天之下恐怕沒有人能夠找到他。

葉昊天苦惱了半天,最後轉念一想:“如果一直沒人找到玉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讓他在某個地方悄悄做他的君主得了,等到王道輪迴結束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出來了,那不是很好嘛?”

龜鏡似乎清楚他在想什麼,破鑼般的聲音再次響起:“不行!玉帝如果真的進入了王道輪迴,將會暫時失去原來的功力,變得跟普通人差不多,很容易受到傷害。若是天下太平還倒罷了,如今正是神教橫行的時候,即使是普通的君主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作爲玉帝,就更加困難了。”

葉昊天聽得有些不太明白,禁不住問道:“玉帝智力、經驗皆非常人可比,怎麼會比普通君主還要困難?”

龜鏡解釋道:“王道輪迴的目的是要培養王者之氣來渡過道法修行的難關,這是玉帝寓修仙於施政之中的獨門修煉方法,就像你所參透的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一樣。他必須勤政愛民,剛正不阿,才能積累足夠的王者之氣。如此一來自然不能與神教同流合污,因此必然會受到神教的打壓甚至有生死之憂。所以你最好還是早些找到他。”

葉昊天心中着急,長嘆一聲:“天啊,我怎麼這麼命苦?想跟真神拼個你死我活,卻又打不過他,只能幹這些無聊的小事!”

龜鏡道:“嘿嘿,不要發愁!保護玉帝可不是小事,而且非常有價值。這可是打着燈籠也找不到的美差啊!想想玉帝日後重新坐回靈霄寶殿,憶起你在患難時期幫過的忙,難道還不對你青眼有加?那時你就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葉昊天聞言笑罵道:“好你個觀天寶鏡,連這些溜鬚拍馬、投機鑽營的東西都能想到!卻不幫我好好想想玉帝到底在哪!”

龜鏡沉默了一會兒,低聲道:“現在太晚了,玉帝已將自己的神仙罩徹底閉合,你的功力再高十倍也沒用。神仙罩易守難攻,再加上他是刻意隱藏,將所有氣機全部收到泥丸宮中,哪怕是強如真神者也很難找到蛛絲馬跡。不過……”

“不過什麼?”葉昊天精神一振,知道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龜鏡停了半晌才道:“按照常規,人死前一般會留下遺囑。玉帝進入王道輪迴,危險程度不亞於死去一次,所以他或許在某處留下了提示。”

葉昊天十分高興地點頭不已:“不錯,不錯,謝謝鏡兄了!”

蘭兒一直在旁邊注視着他,此時見他面色稍舒,於是問道:“公子,有好消息了嗎?”

葉昊天對她微微一笑,又看了風先生一眼,然後將龜鏡的分析說了一下,最後問兩人道:“你們說若是玉帝留下些許言辭,會留在哪裡呢?”

蘭兒率先說道:“按理他總應該告訴王母一聲吧?”

葉昊天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問題是即使王母知道,她會將這種生命攸關的信息告訴自己這不太熟悉的外人嗎?

風先生想了想道:“玄都玉京七寶山已經空無一人,所以玉帝不會留言給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等人。他也不太可能留言給遠在崑崙的王母。只有佛祖近在咫尺而且安然無恙,或許可以得到玉帝的隻言片語。其實據我判斷,玉帝有可能不會留下任何言詞,更不會留言給任何人,即使要留言也只會留在非常隱秘的地方,那種千年之內都不一定有人看到的地方。”

葉昊天覺得他的分析很是獨特,於是道:“請先生再說明白些。”

風先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然後緩緩說道:“玉帝是一個極爲聰明而又細緻的人。據說他先後輪迴了九十九次,每次都修到了玉清天神的境界,因此才被稱爲玉清大帝,簡稱爲玉帝,這說明他對於輪迴修持確實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同時也表明他是一個非常小心細緻的人。這樣的人不可能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給外人猜破自己的行藏,除非猜破行藏的時候已經是多年以後的事了,如此既可給後人留下破解謎題的答案,也不會減少自己的安全。”

葉昊天與蘭兒互望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了冤魂海深處的海底,那裡應該是最符合要求的地方了。玉帝會不會在那裡留下什麼印跡呢?

想到這裡,他高聲喝道:“阿舟,直奔昊天玄穹星!我要去冤魂海!”

話音剛落,瀚海神舟微微抖動了兩下,船頭輕轉,破空疾馳而去。

點擊進入最新VIP章節購買頁面

第237章 歧路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63章 聚仙22 鐵血丹心第83章 老僕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18 平沙落雁第73章 教主4 儒家典籍六藝第240章 兵敗第263章 觀音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86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60章 仙界第25章 殿試第128章 故人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18 儒家的茶道第189章 金神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14章 列子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184章 鼎蹤3 一顆丹心第172章 神甲第19章 童試第261章 弘法3 一顆丹心22 鐵血丹心3 仙家境界第49章 泰山第146章 治世15 春風化雨第68章 觀音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7 佛宗貝葉佛詩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225章 臥底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209章 入世21 佛國之音第31章 築城5 仙劍初傳第198章 魔道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12 安神之音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72章 奸宦第256章 居士18 平沙落雁第89章 韶樂第133章 豔舞第208章 鼎湖第113章 仙路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後記5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46章 中庸後記4第49章 泰山第168章 元帥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104章 貿易第154章 屈平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222章 入港第171章 儒將第158章 重賞第208章 鼎湖第250章 春困第43章 敵蹤第92章 運籌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100章 鉅奸第23章 茅山第101章 五帝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17 五老帝君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14 九陰鎖魂第192章 豐收第40章 法印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48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264章 超度第286章 正氣第74章 四珍第112章 矢志9 茅山靈符第236章 茶道第292章 造人第278章 心蟻11 殺伐之音第299章 破繭
第237章 歧路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63章 聚仙22 鐵血丹心第83章 老僕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18 平沙落雁第73章 教主4 儒家典籍六藝第240章 兵敗第263章 觀音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86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60章 仙界第25章 殿試第128章 故人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18 儒家的茶道第189章 金神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14章 列子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184章 鼎蹤3 一顆丹心第172章 神甲第19章 童試第261章 弘法3 一顆丹心22 鐵血丹心3 仙家境界第49章 泰山第146章 治世15 春風化雨第68章 觀音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7 佛宗貝葉佛詩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225章 臥底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36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209章 入世21 佛國之音第31章 築城5 仙劍初傳第198章 魔道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12 安神之音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72章 奸宦第256章 居士18 平沙落雁第89章 韶樂第133章 豔舞第208章 鼎湖第113章 仙路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後記5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46章 中庸後記4第49章 泰山第168章 元帥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104章 貿易第154章 屈平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222章 入港第171章 儒將第158章 重賞第208章 鼎湖第250章 春困第43章 敵蹤第92章 運籌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100章 鉅奸第23章 茅山第101章 五帝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17 五老帝君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14 九陰鎖魂第192章 豐收第40章 法印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48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264章 超度第286章 正氣第74章 四珍第112章 矢志9 茅山靈符第236章 茶道第292章 造人第278章 心蟻11 殺伐之音第299章 破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