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

上面是:“萬物歸心,心外無理。”

下面爲:“天人合一,性命互化。”

葉昊天看得一呆,一時之間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萬物歸心”還勉強可以理解,“心外無理”就有些太勉強了!

“天人合一”還好理解,可是什麼是“性命互化”呢?

他還沒有來得及想明白,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二頁。

卻見第二頁上寫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互根互用而互化。”

看到這裡,葉昊天心裡略微鬆了一口氣。因爲如果一本書從頭至尾全都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話,理解起來將會非常困難。而這段話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不知何故仍然被天尊如此重視。

這時書又翻到了第三頁,上面寫的卻是:“大千世界,一分爲二,心性外物,包納乾坤。”

這也容易理解,說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包含在精神和物質兩大類之內。

再下面一頁則是:“萬物有心,心生萬物,心物互化,合而爲道!修心爲上,心外無理!”

葉昊天若有所思,覺得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比如說要蓋房子,必須先有構思,然後才能準備材料開始建造,如果沒有藍圖,房子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建成的。

再比如一個家庭,如果所有的物質條件全都有了,獨獨缺乏愛心,沒有感情,怎麼能稱爲一個家呢?

接下來第五頁上的內容才真正讓葉昊天覺得非常震驚,因爲上面寫得非常明白:“佛心爲心,愛心爲心,功德爲心,思念爲心,其心一也。神丹爲物,魔丹爲物,一正一反,其理則同。佛心神丹,陰陽互根,一性一命,性命互化!道門佈道,佛家講佛,魔教傳教,所爲何也?千萬人之心可化爲一人之神丹,如此修煉,何愁神功不成?”

葉昊天的腦袋不覺“嗡”的一聲:“天吶,這就是性命互化!性爲心性,命爲天命,同時也指身體和有形之物,包括體內結成的神丹。佛心和神丹可以互相轉化!怪不得各大教派爭着傳道,每個人都想做教主,原來教徒越多,越容易獲得更多的佛心,也就有了轉化爲神丹的基礎!‘性命互化’,這可是修真的關鍵呢!”

待得稍微平靜下來之後,他慢慢想到:“性命互化只是原則,具體要如何操作呢?如果所有的佛心都必須通過灌頂來完成,那就未免太侷限了,理應還存在其他的轉化方式。”

正在這時,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六頁。

這一頁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小字,大意如下:“丹心互化,非僅一途,灌頂小道,智者不爲。互化之法,天界秘辛,至高至微,全憑自悟。

餘倡道家一脈,‘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只要‘致虛極守靜篤’、‘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便能找到‘性命互化’、將‘仙心’轉化爲神丹的法子。餘傳弟子數百,略通此理者僅玉帝一人而已。

佛祖菩提樹下頓悟得道,獨闢蹊徑,悟出將‘佛心’轉化爲神丹的方法。因而佛門一脈不修拳劍而能降龍伏虎,靜坐誦經而能溝通鬼神,其關鍵處只在‘識得本心’、‘明心見性’。佛門明白此理者略微多些,也不過三、五人而已。”

看到這裡,葉昊天的心裡怦怦直跳,直如大海揚波,洶涌澎湃!

“道家、佛家都有丹心互化之法,這就是兩派傳遍天下、地位崇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儒家呢?儒家萬事俱備,卻沒有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以至於那麼多儒生都手無縛雞之力!這實在是儒家的悲哀!”

“想想至今仍然被困在雁蕩的那幾位大儒,他們白首窮經,在書本上和爲老百姓安身立命方面下的功夫不比道士、和尚少,可是論起降龍伏虎的手底功夫實在差得太遠!”

此時無字書還在一頁頁的往後翻着,可是他已經心不在焉了。

他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才能幫助儒家找到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上。

“只要能找到那種夢寐以求的轉化之法,大儒們就能一下子脫胎換骨,而我也能將自身的功力驟然提高數倍!”

霎時之間,葉昊天思緒萬千,腦海裡不斷浮現出儒家修行的無數經文和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

“孔子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強調平常心即道。這種‘道’是不是實現‘丹心互化’的大道呢?”

“顯然,孟子倡導的盡心知性則是一種反省內心的認識和修煉方法。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這裡的‘天’指的是不是‘大道’?與‘丹心互化’有關係嗎?”

“宋代有人曾經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說:‘到恍然神悟處,不是智力求底。’如此神悟,悟出的究竟是什麼呢?”

“周敦頤則提出‘主靜’說,認爲‘無慾故靜’。後來還有人把‘靜’引向‘靜坐’。陸九淵要求門人專門打坐,通過較長時間的靜坐達到心體‘澄瑩’的境界,獲得一種神秘的心理體驗和心靈飛躍。楊慈湖也主張靜坐得悟,他還把那種方式稱爲‘反觀’,‘嘗反觀,覺天地萬物通爲一體。’‘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無際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

至此,葉昊天感到自己領悟的儒家修煉已經十分接近至高無上的大道了。

“看來,要想找到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只有通過靜坐和神悟!”

他試着按照陸九淵和楊慈湖的方法靜坐反觀,澄然清明,自心無體,洞然無際,非物非量,無天地之分,無內外之別,胸中充滿浩然正氣,以中庸之心看盡高明細微之處。

也不知靜坐了多久,忽然之間他清楚地感到萬滅王鼎中的監天尺正在“嚯嚯”地跳個不停,每跳一下,他的泥丸宮都跟着劇烈地震盪一下,體積則比先前擴大一分。

連震百次之後,他的泥丸宮已經擴大了十餘倍,丹室中儲存的神丹也驟然增加了數十倍!

與此同時,一件更加奇特的事物悄然出現了:在他擴大的泥丸宮內,忽然增加了一個新的神榜——儒功榜!

這可是開天闢地的大事!這一切簡直出乎意料,難以想象!

一時之間,葉昊天感到震撼不已,心如鹿撞,七上八下,再也無法保持澄然清明、洞然無際的狀態!

“怎麼會有這種事?難道這些全是由靜坐、神悟誘發的嗎?我的功力驟然增加了那麼多,難道儒功轉化爲神丹之後,竟然有如此威力?”

正在這時,耳邊忽然傳來女媧娘娘驚叫的聲音:“天吶!又一件超級神器誕生了!”

葉昊天睜眼看時,卻見女媧手中拿着一根銀光閃閃的東西,定睛一看,發現原來還是監天尺!尺子的大小、樣式沒有絲毫變化,只是顏色卻從黯然無光變得晶瑩剔透!

女媧的身邊則站着目瞪口呆的風先生和少康,還有活蹦亂跳的金神褥收。看來褥收身上的魔禁已經完全解除了。

女媧驚詫莫名,手持監天尺喃喃說道:“刑天火中煉了三十六個時辰,兩百多件魔器全被煉化,此尺竟然能依然如故!這是怎樣的一把神尺啊!尺中蘊含着一顆堅韌不拔的仁心,實在令人驚歎不已!如今神尺已經吸取了玉佩、佛珠和我佩帶的項鍊中近乎兩百億的佛心,以及魔器中潛藏着的無比巨大的魔性,在正反兩種強力的拼爭扭曲之下仍能保持中和平靜之心,實在是難以想象的事!此尺於三日之內躍身與天下十大神器之列,可以與開天九寶並駕齊驅,怪不得連神仙的管理秩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竟然於神丹和佛心兩榜之外增加了儒功榜!從今而後,這把尺子可稱爲‘監天神尺’了!”

說到這裡,她低頭看着手中握着的一卷招魂幡嘆道:“神尺脫穎而出,一身獨具監天、消魔兩大神功,即可管理儒功榜,還能消解魔性。如此一來,這面招魂幡自然用不着了。”

說完之後,她轉頭看了風先生和少康一眼,又將目光在葉昊天身上掃過。

當她看到葉昊天晶瑩如玉的面龐和精光灼灼的瞳子時,眼睛不覺睜得大大的,用一種很是欣慰又十分驚奇的聲音道:“好孩子,你的天資竟然還在佛祖之上!不但在短短三天之內便悟通了丹心互化的大道,而且吸取了菩提樹中凝聚的部分神丹,使自己的功力驟然之間增加數十倍,如今的你已經進入上清境的末段,眼看就要達到玉清境了!”

她盯着葉昊天看了又看:“咦?你的功法竟然與衆不同,非佛非道,別樹一幟!如此功法似乎跟監天神尺中的中庸之心有着莫大的關係,這大概就是你說的儒家修行吧?”

葉昊天滿心歡喜,喜氣洋洋地道:“多謝娘娘指點。也多虧了這棵聖菩提樹。我真的非常高興!不僅是因爲增加了功力,更主要的是找到了能使儒功轉化爲神丹的途徑!這樣一來,儒家終於可以在天界正名了!”

女媧連聲誇讚:“你爲儒家立了大功,儒家將會因你而發揚光大。要知道,單有監天神尺樹立起來的儒功榜還不夠,如果沒有人悟通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儒功榜只會是孤零零的神榜,不會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儒功,神丹和佛心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整個神仙的管理也更加完善,從而達到三足鼎立的地步。這是一件大好事!”

風先生和少康紛紛走上前來向葉昊天道喜。

金神褥收則對着葉昊天拜了兩拜道:“謝帝君救命之恩。”

葉昊天急忙將他扶起,想起白帝還在危險之中,不覺在高興之餘微微嘆了口氣,說道:“不用謝我,這是你運氣不錯。希望令尊也能安然無恙。”

金神褥收聽了,面上微微現出焦慮不安的神色。

葉昊天環顧四周沒有見到蘭兒,心中有些掛念,急忙問道:“娘娘,我家妹子在哪?”

女媧微微一笑道:“你家‘妹子’資質不錯,已經通過了三道測試,成爲我爲數不多的弟子之一。如今她正在修習我傳下的‘煉石補天功’的初步功法,想來快要收功了。”

話音剛落,蘭兒已經從補天宮中飄身而出,先到女媧身前拜了一拜,然後飛過來依偎在葉昊天臂彎裡,這纔回頭嬌笑道:“師傅,我已經掌握了‘化石爲粉’的手法,將你留下的三塊五尺見方的五彩石在一息之內化爲粉末。”

女媧微微點頭道:“好,還要多加練習。只要能練到一息之內化石千方的地步,就可以修習第二部功法‘化粉爲漿’了。”

葉昊天覺得這套功法的名字好怪,於是問道:“煉石補天怎麼還用得着泥漿?難道補天就像糊牆一樣嗎?”

女媧讓他逗樂了,“呵呵”笑道:“你想哪去了?又不是蓋房子,要泥漿做什麼?我當年煉石補天的時候用的是五彩石。五彩石非比尋常,除了能發出五色光芒之外,還可以用來製造一種石紙。我先以至陽至剛的掌力將五彩石化爲粉末,然後以陰陽平和、水火既濟的功夫將石粉化爲石漿,最後以至陰至柔的心功從石漿中抽出一層薄薄的石紙。用來補天的便是極薄極大的石紙,否則天那麼大,單用五彩石怎麼能補得過來?”

蘭兒很是神往的道:“師傅,這套功法練到極至會是什麼樣子?”

女媧微微一笑道:“我已經練了數千萬年,仍然沒有看到極致,我也不知練到最後會是什麼樣子。不過,當你煉至很高的境界時,伸手就可以將一座山化爲粉末,反手則能將山的精華全部抽在手心裡。到那時我再傳你‘摶土造人神功’,就需要用得着那些精華物質了,不過最後造出的可不一定是人啊……”

蘭兒聽得心花怒放,舍了葉昊天直奔女媧而去,抓着她的手臂搖個不停:“師傅真好,我一定好好修煉。”

女媧的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看了蘭兒一眼道:“修煉不是朝夕之功。現在有件事需要你和昊天跑一趟。”

蘭兒正待問是什麼事,卻見女媧揚手摘下數十顆菩提子,雙手捧着遞給葉昊天,神色嚴肅地道:“請將這些菩提子和剩餘的百碧珠交給軒轅黃帝。他正在煉製抵禦魔門的神丹,這兩種靈藥非常關鍵。五老帝君之中,我最看好的還是黃帝,要想力挽狂瀾,必須用到他麾下的大軍。”

葉昊天將菩提子收入乾坤錦囊,心中對女媧的說法深表贊同。

回過頭來,他望着雲霧瀰漫的坤鼎道:“娘娘,不知道衆仙何時能夠完全恢復?”

女媧掐指算了一下,道:“先要恢復元神,然後恢復肉體,大致算來,最少也要三個月的時間。今天已經是三月初十,你只要在六月中旬之前回來,就能及時進入至尊寶鼎,開始龍鳳呈祥的修煉。”

葉昊天笑道:“如此甚好,我也剛好可以出去走走。我看不如這樣,讓風先生跟我和蘭兒一起出去,其餘人就留在這裡,幫娘娘看護寶鼎,同時準備一些除妖降要用的東西。”

少康第一個點頭:“我就留在這裡了。看護坤鼎的事由我負責,我要親眼看着家父從坤鼎中浮出來。”

雲華夫人用力一甩長髮,苦笑道:“我也願意留下來。不管怎麼說,我有點害怕魁善哪個惡魔。”

金神褥收卻很不情願,急着說道:“我要出去!沒有父親的消息,我一刻也無法得到安寧。”

葉昊天看了看褥收,勸他道:“現在敵勢太大,褥收兄出去也幫不上令尊,還是呆在這裡安全些。一有你父親的消息,我會盡快通知你。”說到這裡,他伸手將正在浸泡着的龍蛋和鳳卵連同容器一起取了出來,“您若是覺得無聊,不妨幫我個忙。這兒共有兩顆鳳卵和四隻龍蛋,其中的兩隻龍蛋是給兄臺準備的。您身爲白帝之子,且是白帝麾下首席謀臣,理應擁有自己的天龍!”

褥收睜大了眼睛,一會兒看看葉昊天,一會兒看看龍蛋和鳳卵,一時之間難以抉擇。

葉昊天又勸道:“令尊身經百戰,統領白虎七星數十萬年,功力和經驗都有過人之處,應該能夠平安渡過這場浩劫。”

聽到這裡,金神褥收才勉強點點頭,說道:“好,我就留下來。天龍的馴化確實不可大意,也需要有人時刻在旁監護。有了天龍,我就不怕魔教的追殺了!”說到最後,他的神色明顯開朗起來。

隨後葉昊天挽着蘭兒的玉臂向大家告辭,風先生也跟着他們欲待離去。

才走出三、五步,身後又傳來女媧的聲音。

回頭看時,女媧已經走上前來,將監天神尺放在葉昊天手心裡,叮囑道:“對付魔教,此尺有着意想不到的好處。以你現在的功力全力催動監天神尺,足以護住周圍十丈之內的所有生靈。”

葉昊天聞言大喜,“哈哈”笑道:“如此一來,我就不用狼狽逃竄了!想想就覺得丟人,我自出道一直都是望風而逃,希望這次能交到好運。”

衆人都跟着鬨笑起來:“逃命將軍能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

出了仙岩谷之後,三人乘坐瀚海神舟直奔軒轅黃帝所在的壤息星。

風先生跟身在九品蓮臺中的娘子交談了一番,神色變得輕鬆起來,話語也跟着增多了。他一面擡頭望着浩瀚的蒼穹,一面說道:“我曾到過壤息星三次,兩次得蒙黃帝詔見。所以對那裡的情況還算了解。你們知道壤息星名稱的來歷嗎?”

蘭兒莞爾一笑道:“好怪的名字!我想過好幾次了,一直覺得難以理解。”

風先生侃侃而言道:“昔年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九年,眼見水勢越來越大,無奈之下只得‘竊帝之息壤’用以堵水,同時想給百姓找一塊水淹不到的地方。結果卻因此觸犯了天條,引得玉帝大怒。你們知道息壤出自哪裡?”

葉昊天問道:“難道出自壤息星不成?”

風先生點點頭:“你猜對了。黃帝爲土德帝君,他所在的星球出產一種金黃色的泥土,名爲‘息壤’。息壤跟海金沙類似,同樣是煉器難得的材料。一丁點兒息壤展開來,就可以化作數百丈大小的平地,所以鯀纔想到前來竊取。壤息星上出產的息壤一半歸於玉帝,一半屬於黃帝。黃帝爲大德帝君,若是鯀竊的是屬於他的那一部分,恐怕問題還不太大,可惜他……”

蘭兒有些不忍,說道:“玉帝也太不近人情了,竟然因此降罪於鯀。說實在話,玉帝應該自己把息壤拿出來拯救百姓纔是……”

風先生急忙打斷她的話:“詳細情形我也不知道,所以無法評價。想來鯀犯了天條,也算是重罪,玉帝可能不得不降罪於他。”

蘭兒猶自爲鯀感到不平,口中嘟囔着:“全是藉口……”

葉昊天不願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於是轉變話題道:“不知道真神會不會孤身殺上壤息星去?他既然能一個人將玄都玉京七寶山夷爲平地,想來對付五老帝君也不在話下。”

風先生想了想道:“應該不會。五老帝君沒有一個等閒之輩。其中白帝稍微弱些,但也不像你們所見到的那樣昏庸。白帝之所以在這場浩劫中落在下風,是因爲他沒有及時提妨自己的手下,這種由內而外的侵蝕危害最大。五老帝君每人掌握天下五分之一的兵馬,跟玉帝這樣的文官還不一樣。玄都玉京七寶山的防範也算嚴密,但主要是針對成千上萬的兵馬設防的,對於天奎星君這樣知根知底的孤身一人便形同虛設。五老帝君所在的星球則不一樣,尤其是進入五級警戒狀態的時候,所有無關人員一律撤出,防護陣法全部啓動,可以說防守得固若金湯,縱然是強如真神者也不敢貿然闖入。

黃帝身爲五老帝君的樞紐,心智武功更在其餘衆人之上。他平日清心寡慾,沒有像白帝那樣將仙墟開在壤息星上,而是對各種防護嚴格保密,所以壤息星是最難攻破的星球。

其次,黃帝手下不但兵多將廣,還有舉世聞名的謀臣,最著名的有風后、應龍、大鴻、力牧、倉頡等等……”

聽到這裡,蘭兒忽然笑道:“還有常先!我聽說過常先蒙鼓的故事。他用夔牛皮蒙鼓,用雷獸的骨作爲鼓槌,一敲之下,地動山搖,那種鼓在與蚩尤交戰的時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啊呀,不知道四大仙音中的虎鼓是不是他造出來的?”

葉昊天也道:“我還聽說過王亥馴馬的故事。聽說王亥也是黃帝手下的一名謀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風先生點點頭,進一步補充道:“非只如此,蚩尤戰敗之後,他手下最關鍵的兩個謀臣風伯和雨師也歸順了黃帝。再加上黃帝本人也是絕世高手,他不但功力在神仙榜中排在第八位,而且擁有各種各樣的神器,其中包括‘黃神越章’,又名‘厭勝印’、‘天帝神師’。還有一種神器叫做‘解注瓶’。這兩種法寶都是位於神器排行榜三十名之內的頂級神器。”

蘭兒出自佛門,對這些東西很是陌生,只能睜大了眼睛看着兩人。

葉昊天在青城山學過道法,自然知道風先生說話的意思,對着蘭兒解釋道:“黃神越章和解注瓶都是道家常用的法器。說起黃神越章,也有一個故事。相傳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耗時良久無法取勝。玉帝命西王母遣人將太上老君所用的‘太上神符’傳授於他。黃帝設壇祭神,佩其符出戰,‘即日擒蚩尤’。”

蘭兒聽完有些明白了,問道:“那解注瓶呢?這名字更加怪了!”

葉昊天答道:“解注,又稱墓門解注,乃是解除過失祛逐鬼氣的巫術,跟佛家的誦經超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將這種巫術的符咒刻在瓶壁上,瓶子就能收取鬼氣,因而叫做‘解注瓶’。”

風先生覺得他的解釋意猶未盡,補充道:“就像監天御印有無數化身一樣,黃神越章和解注瓶也有無數子孫。世人手中的黃神越章和解注瓶都是它們的子孫,其祖宗都在軒轅黃帝手中。它們對於正常人沒什麼效果,對於沾染了魔性和鬼氣的人卻有當頭棒喝之效,能夠大大消減魔頭的魔性,所以連真神也不敢貿然獨闖壤息星。若是被陣法困住,在黃神越章和解注瓶兩大神器圍攻之下,他恐怕討不了好。”

葉昊天忽然道:“這麼說來,黃神越章和解注瓶都有消魔除妖之效,卻不知跟我們剛剛煉製的監天神尺相比哪個更厲害些?”

風先生笑道:“這要試過才能知道,我現在無法回答。”

在龜鏡的指引之下,瀚海神舟筆直地向前方飛行。

三人眼見一顆又一顆星星從身旁掠過,五顏六色,大小各異。有的炙熱如火,鮮紅如橘;有的白如嚴霜,一片清冷;充滿生命和綠色的星球實在少之又少。

監天御印就是一個最大的巡天儀,能夠將所過之處有生命的星球顯示出來。所以葉昊天很容易就能夠了解周圍星球的基本情況。

飛着飛着,風先生忽然指着前方一顆淡綠色的星球道:“帝君,能不能到‘蘭湖’落一下腳?”

葉昊天急忙吩咐瀚海神舟改變航向。

但見神舟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緩緩降落在一個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草原上。

風先生站在草地上擡頭遙望着天邊,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時候不大,成千上萬的駿馬從遠處飛奔而來。

更有一騎如風一般來到風先生面前,馬上的騎士飛身下馬,對着風先生抱拳行禮:“請問諸位何方高人?來到蘭湖有何要事?”

風先生一言不發,只是將左手平伸出去。

只見他大小兩指各帶了一個碩大的戒指,大指上的戒指色呈鮮紅,形如桑椹,小指戒指則顏色碧綠,形如蠶繭。

那人一見急忙雙膝跪地,大禮參拜,口中叫道:“原來是主公駕到,範豹不知,有失遠迎,還請恕罪。請主公移駕議事廳,兩位主管剛好都在那裡。”

葉昊天定睛看時,發現自稱爲範豹的人原來是一個身着黑衣的小夥子,從上到下收拾得乾淨利落,一看就是一副精明強幹的樣子。

風先生招手讓範豹起來,然後道:“時間緊迫,議事廳我就不去了。本地情形如何?”

範豹答道:“啓稟主公,蘭湖現有天馬三萬四千匹。其中包括一級天馬五百匹,剛剛馴化完畢,正有很多世家等着購買,估計可以大賺一筆。”

風先生眼睛一亮,說道:“一級天馬一匹都不賣!要賣只賣比較差的。範豹,過來見過帝君,從今而後,整個蘭湖星所有產業全部歸入帝君名下了!”

範豹睜大了眼睛看着葉昊天,又回頭看了風先生一眼,懷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問題。

葉昊天也吃了一驚,連忙道:“只要風先生親自幫我就夠了,這些產業依舊是屬於先生的。不過天馬屬於戰略資源,確實需要留下一部分,至少也要斟酌一下才能賣出。”

風先生望着他語氣鄭重的道:“錢財乃身外之物,我風某向來不放在心上。只要帝君能還我一個活蹦亂跳的夫人,再多的錢財也在所不惜。再說,這些東西也不是獻給帝君一個人的,而是爲了挽救天下大劫盡一分心力。”

葉昊天很是感動,對着風先生拱手道:“如此便謝謝先生了。”

風先生笑了笑,對着範豹擺手道:“你且去吧,將我的決定轉告兩位主管。如今乃多事之秋,讓他們小心在意,提防妖人。”

範豹急忙行禮,口中叫道:“是!主公一路順風。”

風先生復又進入瀚海神舟,回頭對葉昊天道:“好了。我們走。”

神舟很快又飛了起來。

風先生回頭望着越來越小的蘭湖星道:“宇宙間所有適宜生存的星球大都被人佔據了。一般來說,人口超過十萬的星球大都有一個甚至多個國度;人口少於十萬的星球也會有一個主公或者家主。宇宙那麼大,星球數不勝數,各種世家和宗派也多如牛毛。每個知名的世家都擁有成百上千的星球,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吞併別人的地盤。蘭湖星就是我從一個破落的世家那裡買來的,像這樣適合放牧的星球我還有五百多個……”

蘭兒聽得驚叫道:“先生好富庶,竟然有五百個用來放牧的星球!”

風先生微微一笑道:“這只是滄海之一粟爾。我身爲天下第一富豪,沒有人知道我究竟有多少財富。可以跟二位明言,如果將我名下的星球和勢力覆蓋的地方全部加起來,估計不下三十萬顆!這些星球分別分佈在宇宙間的各個角落,用途也各不相同。有的適合開礦,有的適合經商,有的適合放牧,有的適合人居……”

蘭兒已經聽得呆住了,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葉昊天卻聽得津津有味,好奇地問道:“這麼多星球你能管得過來嗎?不怕別人搶劫?”

風先生答道:“如果是大的星球,往往是各大勢力交鋒的關鍵所在,那樣的地方我一般不去力爭,即使爭也採取較低的姿態,很少硬爭。比如說天市,我雖然不明爭,卻沒有人敢輕視我的存在。人棄我取,人取我棄。我要的星球大都是別人不太重視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比較容易防護,物產也不見得比別的星球少。

我買下星球之後,只要將星球的名字上報天庭就行了。天庭會發給一個象徵性的玉牌,表示該星球歸我所有。這項職能據說是由監天御印管理的,所以它才能知道所有適合居住的星球的資料,並由此製造了數萬巡天儀,給每個三清天神都發一個,就是讓大家明白自己所經過的星球已經是有主之物,不得亂搶。”

葉昊天聽得恍然大悟,這才明白監天御印的管理功能原來是這麼回事,不由得“呵呵”笑道:“若是真神推翻了玉帝和天庭的統治,先生的財富大概要泡湯了吧!”

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
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