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

當天晚上,葉昊天盤算了好久,想找到接近皇上的良策。

第二天午後,蘭兒留在家中陪母親閒話。

葉昊天則領着風先生出了門。

他們先在最繁華的夫子廟附近兜了一圈。直到太陽偏西,大約申時光景才各奔東西,留下風先生繼續閒逛,葉昊天則掉頭向太傅宋九齡的府上走去。這個時辰,估計宋九齡應該退朝在家了。

太傅府距離夫子廟約有十餘里。

葉昊天避開大路,專走小巷,一路看着兩邊大大小小的院落和房頂高高低低的飛檐,以及路邊亭亭如蓋的新樹和路上穿梭來往的百姓,不禁有種安詳舒暢的感覺。

快到太傅府的時候,街道逐漸加寬,路邊的院落也越來越大,大概附近住的都是些達官貴人。

距離目的地不足裡許,葉昊天忽然聽到一陣淒涼的哀樂,其間伴隨着此起彼伏的哭聲。

他心裡一驚,以爲宋家又出了什麼事,急忙緊趕兩步前去察看。

來到近前,才發現哭聲並非出自太傅府中,而是馬路對面的一所府邸。

他定睛看去,但見眼前的府邸簡直比宋府還大,紅檐綠瓦,雕樑畫棟,寬闊的大門上方寫着斗大的“朱宅”兩個字,不知道是什麼人的府邸。

正在這時,門忽然開了。

一羣白衣白袍的人擡着棺材走出來,後面哀聲連連,跟着些婦孺家人。

葉昊天急忙閃在一邊,靠在牆根遠遠地望着。

那羣擡棺人經過他的身邊時,幾乎每個都回頭瞪了他一眼,甚至有人罵道:“人都被逼死了,還來盯着,看什麼看?這樣缺德會遭天打雷劈的!”

葉昊天知道這些人誤會了自己,所以心中並不動氣,只是靜靜地站着沒有理會。

躺在棺材中的人已經沒有一點生氣,看來早就死去多時了,所以葉昊天也不能像拯救宋家少夫人那樣出手相救。

待得一行人去遠,葉昊天才轉身走近太傅府,改換了容貌之後,將自己的名帖遞了上去。

一見名帖,看門人便將他引了進去,看來早已得到宋九齡吩咐,只要這位“棋待召”一到,立馬迎接!

果然宋九齡正在客廳之內,見到葉昊天時興奮得嘴都閉不攏。

待得賓主落座之後,葉昊天首先取出兩顆先前煉製的補中益氣丹來,說道:“此乃年前煉製的丹藥,有提神醒腦、補中益氣之效,太傅不妨服下一顆試試。”

宋九齡接過丹藥看了看,愈發欣喜,笑道:“想必是不可多得的仙丹,我倒是不忙服用,且待齋戒之後慢慢享用不遲。仙長最近一向可好?皇上和太子可都問起過您呢!他們問得十分細緻,在下沒有辦法,只得據實相告,還請仙長恕罪。”

葉昊天擺擺手道:“諒也無妨。太子殿下最近身體如何?”

宋九齡道:“太子身體恢復得很好,不但神氣充足,而且喜歡上了仙道之學,經常在宮中舞刀弄劍呢!”

葉昊天微微一笑:“但願他別不務正業纔好。皇上卻又如何?”

宋九齡的面色忽然變得有些神秘,低聲道:“我覺得有些奇怪,不知什麼原因,最近半月以來,皇上變得精明瞭很多,有時候大臣還沒有彙報完畢,他就全明白了。可是又隱忍不說,朝中的官員職位一切如舊,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葉昊天一聽有門,心中頓時高興起來。

他不能將玉帝王道輪迴的驚天之秘告訴宋九齡,所以換了個話題道:“適才看見附近的朱宅有人出殯,送殯之人忿忿不平,不知是何緣故?”

宋九齡嘆了口氣:“此事說來話長,牽涉到本朝的一大隱痛!仙長有所不知,本朝有兩大痛處,一是東南沿海的倭寇愈演愈烈,二是貪官污吏橫行當道。”說到這裡他看了葉昊天一眼,“朱宅的主人名叫朱胯,本是皇親國戚,朝中大臣,一年前出任福建提督。他到任之後,調動大軍封鎖海面,連續擊殺倭寇近千人以及通倭的貪官、士紳百餘人,結果觸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們通過太師劉衡和大太監王希攻擊朱胯貪污受賄、妄殺無辜,結果竟然逼得朱胯自盡而死!”

葉昊天心中既可惜又驚訝,問道:“這是何時發生的事?皇上怎麼說?”

宋九齡答道:“去年十月朱胯被召回,未經刑部審問便被攝政王折磨得奄奄一息,兩條腿都被打斷了!朱胯拼命堅持,死不認罪,直到前幾天,皇上親自過問,說他貪污受賄的事純屬子虛烏有,但不該殺那麼多人。鑑於他身殘腿廢,特准他帶罪回家,養傷思過。朱胯心裡窩囊,覺得受了天大的冤屈,再加上雙腿已殘,了無生趣,所以昨天晚上終於懸樑自盡了!”

說到這裡他氣得一掌拍在桌上,停了好一會兒才接着道:“此事皇上也有失誤,所以今日早朝無人敢提及此事。既然仙長來了,不妨跟我去見見皇上,順便勸皇上安撫朱胯家人。”

葉昊天同樣爲朱胯憤憤不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盡力用比較輕鬆的口吻道:“皇上正在百忙之中,不一定會詔見我這種小臣吧!”

宋九齡道:“皇上吩咐過,說是隻要我見到你,不論何時都要請你入宮見駕。再說,你身上不是有着欽賜的通行令牌嗎?”

葉昊天忽然覺得自己身上的通行令牌的確不少,既有皇上賜予的龍牌,也有西王母頒佈的上仙金牌,甚至還有玉帝欽賜的通行天下神鬼各界的玉牌。只不過目前正處於天界大亂的時候,連玉帝欽賜的玉牌也不太管用了,還不如皇上賜給的龍牌好使。

隨後兩人便離開太傅府直奔宮中。

皇上正在養心殿休憩,聽說棋待召田天隨太傅求見,急忙傳旨令二人進來。

養心殿是一個工字型大殿,前廳是皇上詔見大臣的地方,後廳則是寢宮。中間以穿廊相連,來往很是方便。

葉昊天亦步亦趨地跟着宋九齡進入大殿,一眼看到正在殿中走來走去的皇上。

皇上的形貌跟先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只是行動之間似乎靈便了一些。

葉昊天剛想行跪拜之禮便被皇上止住。

皇上滿面春風地笑道:“賜座!兩位皆是朕之寵臣,不必拘禮!”

兩人隨即坐下。

寒暄幾句之後,皇上道:“朕已決定明年傳位於太子,兩位愛卿有何想法?”

宋九齡道:“皇上春秋尚健,何不多做兩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太子殿下還年輕,我擔心他料理朝政會感到吃力。”

皇上一擺手將他阻住:“太子明年二十六歲,比朕登基時強多了。何況還有你們這些大臣盡力輔佐,有什麼好擔心的?”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了葉昊天一眼道:“田愛卿,你不但棋下得好,更有奇技在身,文武全才,滿腹經綸,不愧是名門之後!朕準備重用你,不知你是否願意?”說這番話的時候,他雙目緊盯葉昊天,眼中泛出淡淡的紫光,似乎能一眼看透葉昊天的前世今生。

看着看着,他忽然面色微變,雙手也輕輕地抖動了一下,隨後又很快穩住。

宋九齡聞言一愣,不知道皇上所說的名門之後是什麼意思。直到此刻他還不知道葉昊天便是“一門七進士,知交滿天下”蘇家的後人。

葉昊天也在靜靜地觀察皇上,早已將皇上的一舉一動看在眼中,這時見皇上用奇異的目光盯着自己,連忙避開視線,順口答道:“微臣生於斯,長於斯,爲國效力當是分內之事……”話音未落,他忽然“哎呀”一聲叫了起來!

因爲他看到養心殿的牆上掛着幾幅山水畫,其中一幅“劉阮遇仙圖”上赫然題着:“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何日阮肇歸來去,信手清風不用愁。”

驟然見了這幾行字,恍若晴天霹靂一般,令他禁不住驚叫出聲,差點從椅子中滑落地上。

他雖然一直懷疑皇上就是玉帝,卻沒想到會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證實自己的判斷。

宋九齡不明所以,覺得他一驚一乍未免有失體統,於是轉頭看了他一眼。

此時,皇上眼中淡淡的紫光已經消失了,用十分平和的語氣道:“田愛卿,是否有何不妥之處?還是你不願爲朕效力,不想受到約束?這樣吧,你也不用守在這裡多麼久,只要明年三月太子順利登基,你就可以任意來去,恢復自由之身,你看如此可好?”

葉昊天低頭沉吟沒有立即回答。

宋九齡在旁邊已經急死了,恨不得替他答話,心道:“天下還有這種事?皇上苦苦哀求臣子,臣子卻不情不願,推三阻四!”

皇上也沒有催他,只是靜靜地等他答覆。

沉思片刻之後,葉昊天忽然擡起頭來,雙目直視皇上,說道:“聖上旨意,微臣不敢不尊,不過臣還有更好的安排,不知聖上想不想聽。”說到這裡他回頭看了宋九齡一眼,不知道接下來的那些話是否要避開這位老臣。

皇上對宋九齡擺擺手道:“太傅請先退下,朕有幾句話要單獨交待田天。”

宋九齡急忙躬身告退,心裡有種怪怪的感覺,越發不解自己推薦出來的棋待召究竟是何許人也,更不明白皇上爲何如此信任於他。

不過既然皇上已經發話,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待得宋九齡去遠,葉昊天才躬身道:“請聖上原諒則個,微臣身有要事,不得不前去辦理,所以不能一直守候在這裡。那事十分重要,事成之後對聖上也有好處。不過我不必現在就去。如今纔是三月中旬,我可以留在此處直到五月底,然後再走,望聖上恩准。”

皇上瞪了他一眼道:“你的更好的安排在哪?快說來聽聽。”

葉昊天道:“微臣有兩位信得過的朋友,一位姓風,一位姓鬼,都有鬼神莫測之能,決勝千里之智。另有十幾位不世出的高手,六月以後便能隨時聽候召喚。如果聖上願意,我可以將他們全部叫來。”

皇上搖搖頭,面上現出詭異的笑容,說道:“朕不喜歡大張旗鼓。若是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朕也能招幾個所謂的高手來。那些高手,嘿嘿,那些飛檐走壁的高手……說實話,有同於無啊!”

葉昊天辯解道:“聖上的心意微臣明白。鑑於妖氛太盛,我們鬥智不鬥力。聖上文采武略天下無雙,然而總不便親自出手,所以找幾個手下還是有好處的。而且可以令他們改名換姓,隱身大內,那樣聖上就可以如虎添翼了。”

皇上在殿中走來走去,半晌之後停了下來,問道:“你說得有些道理。我們鬥智不鬥力,所以朕對你所說的兩位謀臣有些興趣,但不知風、鬼二人有何過人之處?是否真的才智冠絕天下?”

葉昊天很想說:“一個是天下第一的財神,一個是獨闖崑崙七關勇破萬滅王鼎的鬼谷子,你說他們的才智如何?”

不過既然皇上沒有明說,他也不便挑破這層窗戶紙,只是躬身答道:“明日我將風三先生請來,聖上不妨考問一下,全當一場殿試好了。”說到這裡,他忽然“呵呵”淺笑,又道:“不過風三先生非是尋常之輩,身價不菲,聖上若是用他,可能會被他乘機勒索。”

皇上“哈哈”笑道:“朕爲一國之君,還能怕人索要財物不成?你可以告訴他,只要他能夠想到的東西,朕都盡力滿足。”

葉昊天心中暗笑,口中答道:“微臣也知道他的心思。他家做了點小生意,一直對苛捐雜稅耿耿於懷,若是聖上能免去他應繳的賦稅,他一定非常高興。”

皇上眼中的紫氣再度漸漸流露出來,飛快地在葉昊天臉上掠過,似乎想看清葉昊天究竟在想些什麼,無奈葉昊天臉上的表情很是單純,很難看出什麼東西。

停了片刻之後,就聽皇上爽朗地笑道:“若風三乃樂善好施之人,朕便答應了他又有何妨?你呢?你爲朕效勞需要什麼報酬?”

葉昊天特意用非常激動的語氣說道:“微臣身受聖上恩寵,只想着爲聖上效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想要任何報酬。”停了一停,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如果皇上一定要給的話,我也只好收下……”

皇上被他逗樂了,笑道:“你的官職已經不低了,需要好好表現一番才行。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你可要抓緊啊!”

葉昊天聽得心中雪亮,知道這是說自己被封爲昊天大帝,職位已經太高了,要不好好幹怎麼也說不過去。

皇上見他點頭稱是,忽然笑眯眯地問道:“朕雖然明年就要退位,可是人老心不老,還想在最後一年裡做幾件大事。愛卿說說看,朕從何處着手爲好?”

葉昊天心道:“來了,玉帝要在人間建立不朽功勳,才能積累足夠的王者之氣,然後才能完成王道輪迴,這是他在徵求我的意見呢,我不妨找兩個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讓他解決。”

於是他想了想答道:“微臣以爲有兩件事非常重要,一是反腐倡廉,懲治貪官,二是沿海各省的抗倭大事。兩者都是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聖上不妨在這兩方面下點功夫。”

皇上皺了皺眉道:“抗倭之事雖然有些麻煩,但還並不太難,倒是懲治貪官並不容易,往往下了很多功夫也收效甚微。況且懲治貪官勢必動搖妖人在朝中的根基,拔除他們不難,卻恐打草驚蛇。待朕好好想想。”

葉昊天一時三刻也想不出很好的辦法,只好單提抗倭之事,將朱胯的自盡說了出來。

皇上沉默了片刻,然後道:“明日早朝朕便公佈抗倭之舉。不知愛卿有何良策?”

葉昊天忽然想起了羅開山,當即稟告:“微臣保舉一人,可勝此大任。此人乃前科狀元,文武雙全,一度在翰林院供職,如今外任福建副總兵。如是令他招集人手,揮軍抗倭,一定會不辱使命。”

皇上卻沒有那麼輕鬆,而是心事重重地在殿中來回踱步,過了一會兒才道:“你剛纔說手下有些高手,不知何時可堪一用?其中出自本土的又有幾人?”

葉昊天心道:“剛纔你還說不要,現在怎麼又要了?真是怪事。”口中卻急忙答道:“微臣在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偶然救出了近萬高手,那些人飽受折磨,如今正在恢復之中,估計六月初就會完好如初,其中包括我剛纔說過的鬼師傅。至於究竟有多少出自本土,我現在還不知道,估計少說有上百人。”

皇上點點頭道:“待他們完全恢復之後,你將出自本土的高手盡數招來,但不可進入京師,要將他們盡數安置在抗倭大軍之中……”

葉昊天吃了一驚,慌不擇言道:“殺雞焉用牛刀?對付區區倭寇竟然要用名滿天下的‘武林好手’?皇上是不是搞錯了?”說完之後他才覺得自己的語氣不夠尊重。

這次皇上不客氣地瞪了他一眼,喝道:“有備無患,否則悔之晚矣!此事極其複雜,你回去好好想想。先退下吧。”

葉昊天沒想到皇上會如此訓斥自己,不禁心中有些窩囊,只好灰頭土臉的轉身往外走。

快到大門的時候,身後再度傳來皇上的聲音:“明天午後帶風三先生來,若是殿試不合格,嘿嘿……”

一提起風先生,葉昊天就來了精神,於是頭也不回地答道:“聖上請放心。殿試不合格,算我欺君之罪好了!不過,若是合格的話,皇上別忘了今天的許諾啊!”一邊說着一邊邁出了門檻。

此時宋九齡還站在殿外等着,見他竟敢如此跟皇上說話,不禁嚇得臉都白了。

葉昊天向他招手:“太傅,走了,皇上已經知道了朱大人的事,他自有安排,就不用我們操心了。”

宋九齡看着他氣宇軒昂的樣子,越發明白對方不是尋常之輩,於是跟在他身後往外走,再不敢趲越半步。

葉昊天卻不想太過顯眼,所以放慢了腳步,跟宋九齡走了個肩並肩。

當他回到王府的時候,風先生已經回來了。

聽完葉昊天所說的事情經過以及關於抗倭的疑問,風先生面色凝重地說道:“神與人一脈相承,世間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保護神。倭人的保護神名叫‘天照大神’,據說是居於神仙榜前五十位之內的人物。除了神通廣大的天照大神以外,倭國還有功力參差不齊的數萬神仙,分別居住於天上地下的各個角落。實力不容小覷。”

葉昊天聞言一呆,隨即沉聲道:“我們中華上國神仙多不勝數,至少是他們的十倍以上,即使來個神仙大比拼,也吃定他們了!”

風先生微微搖頭,嘆了口氣道:“您有所不知。我方神仙固然遠比對方多,功力也可能在對方之上,無奈管理分散,不成體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方神仙雖然少些,卻有自己的優勢。倭國有個萬衆矚目的通神之所,叫做‘伊勢神宮’,裡面供奉了一件超級神器,名爲‘八尺鏡’,不知你是否聽說過?”

葉昊天連忙搖頭,問道:“那是什麼東西?難道比我的觀天寶鏡還厲害不成?”

風先生微微一笑道:“八尺鏡固然不能跟開天九寶相比,不過也是神器排行榜百名之內的寶物,不容輕視。被八尺鏡的神光罩住的人,難以發揮原有功力的三分之一!你說是不是有些恐怖?”

葉昊天面色微變,沒想到倭人竟然擁有這等神器。

風先生繼續說道:“非僅如此,八尺鏡最大的功用卻是召集衆神。它只要連續發出十三記強光,所有出自倭國的神仙就都知道了,不管身在天涯海角,都會盡速趕來,你說可怕不可怕?”

葉昊天嚇得面無人色!

他倒不是擔心自己,而是想到如果真是如此的話,羅開山可就慘了!

“倭人中的神仙竟然組織得這麼嚴密,相比之下,中華上國的神仙各自爲政,未免太分散了。怪不得皇上說召集本土高手有備無患!這該死的老頭也不明說,賣什麼關子?”

他越想越覺得憤憤不平!

風先生還沒有說完,停了一下接着又道:“希望這場神仙比拼僅限於中倭之間的神仙,若是還有來自外星球的神仙參與其中,特別是真神也在裡面插上一腳……那可就真的麻煩大了!我想這纔是皇上擔心的事吧。”

葉昊天心中暗罵了幾句,最後恨恨地道:“我已經給先生爭取到莫大的好處,你千萬不要對皇上心慈手軟!不交稅淨賺的錢肯定不少,你如果用不着,將來再捐給我做大軍的費用好了!誰讓皇上不給我籌建大軍的經費呢!”

風先生“呵呵”笑道:“大軍的費用也用不了那麼多,你可別忘了,我前面捐獻的部分足夠十萬將士消耗千年的!”

葉昊天十分誇張地連連擺手,叫道:“那哪夠啊?你想想看,五老帝君每個人都擁有一方天地,轄下星球無數,天庭稅中抽取千分之一也夠他們用的了!我呢?沒有一分地盤,全靠自己拼湊,若是待遇太差的話,跟着我的衆仙不一個個開溜纔怪!”

風先生笑道:“神仙最重信諾,他們一旦說出爲您效勞就不會隨意離開的,這您放心。”

葉昊天面色一整,說道:“那就更不能對不住衆人了。我不但要給他們足夠的俸祿,還要定期提供靈丹妙藥,請人傳授各種功法,幫他們提高功力。因此我想交給先生一件任務,您有空時幫我合計一下。”說到這裡他嚴肅地看着風先生道:“等到這場浩劫結束之後,如果我還做昊天大帝的話,煩請先生爲我主管財務工作,將一部分錢財購買適合開墾的星球,開闢苗圃,將黃帝贈送的息壤灑進去,然後大量種植靈藥,多了就拿去拍賣,您看是否可行?”

風先生眼前一亮,笑道:“那樣一來,宇宙間的靈藥市場要大受衝擊了!靈藥價格至少下降一半,別人不恨死你纔怪!”

葉昊天道:“怕什麼,若是靈藥多得像番薯一樣,人人想吃就吃纔好呢!”

次日午後,葉昊天領着風先生去見皇上。

皇上只朝風先生看了一眼便失聲叫道:“好一個風三先生,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請坐!”然後對葉昊天喝道:“你小子竟敢欺弄我!給我滾出去!明日早朝候在殿外,看我如何收拾你!風先生從此留在宮中,不再是你的屬下了!”

葉昊天感覺再次受到打擊,心說:“皇上連一點風度也沒有,竟然如此待我,太不像話了!”

他二話不說轉身往外走,快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停住了,回頭對風先生道:“你先在這裡好生伺候皇上,回頭我讓阿蓮來看你……”

風先生心情激動地道:“不用,不用,三天、五天我還過得去!需要的時候我會去找您。”

皇上“嘿嘿”冷笑道:“竟然用美人計來收買人心,嘿嘿……”

葉昊天不好當着皇上的面把九品蓮臺取出來,於是跟着“嘿嘿”乾笑了兩聲,轉身走了。

當晚風先生沒有回到六王爺府,不知道是否留在宮中。

又過了一天,早朝之時,葉昊天等在金鑾殿外等候皇上詔見。

他雖然身爲聖棋士,官居三品,卻是有名無實的虛銜,不在早朝之列。

他等了好大一會兒,聽見大殿之中吵吵嚷嚷,熱鬧非凡,全沒有一點莊嚴肅穆的景象。

但聞太師劉衡那桀驁不馴的聲音道:“聖上,我看倭寇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此大舉用兵實在是勞民傷財。”

然後有人隨聲附和道:“就是嘛,區區兩三個蟊賊,哪用得着那麼麻煩?”

接着是太傅宋九齡高聲叫道:“蟊賊?數十年來,沿海各省倭寇頻生,百姓流離失所。近年來愈演愈烈,今年尤甚!三月前倭寇大舉進犯福建、浙江,已經攻佔了福寧、連江、寧壽、政和、寧德、長樂、福清等地,並延及龍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數萬人連番來襲,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還叫蟊賊?”

隨後有人道:“太傅過於誇張了吧。以訛傳訛,恐怕是子虛烏有的事。”

宋九齡大怒,隨後金鑾殿上吵作一團。

良久之後只聽皇上道:“好了,此事真假一問便知。此刻副清知府、寧壽知縣盡在此處。宣二人進殿!”

葉昊天眼見兩人從身後走出,邁步進了金鑾殿,然後是各自痛訴倭寇惡狀,回答百官質詢。

其中一人描述得尤其詳細:“臣所在的寧壽縣連番遭到倭寇衝擊。他們殺人放火,掘墳挖墓,甚至把嬰兒束在竿上,用開水澆,看着嬰兒啼哭,拍手笑樂……”

聽了這話,百官義憤填膺,紛紛道:“皇上,倭寇如此猖獗,我堂堂中華大國,竟然飽受欺凌,再不還手,我國的面子也丟盡了。”

喧鬧之中,忽有一人奏道:“皇上,臣聞之,倭寇日盛事出有因,原因是倭國內亂紛呈,南北大戰,年前南朝戰敗,武士、官僚和浪人失去依託,於是流落海上,盤踞海島,成爲倭寇。如今統一倭國的足利義滿將軍很想肅清南朝的殘餘勢力,打擊海上盜賊,同時也想發展和我朝的貿易。所以我們不如雙管齊下,一面殲滅倭寇,一面與足利將軍談判,如此可將倭寇連根拔起!”

皇上聞言大喜,笑道:“禮部尚書潘文良果然見識不凡!朕即修書一封,着人送去,只是扶桑遠在數千裡外,大海無情,不易送到啊!”

接着還是潘文良的聲音道:“皇上,早先有倭國使者來京,等候數月未得詔見,已於三月前離去了。現有書信在此,請皇上御覽。”

皇上有些生氣的道:“愛卿念出來聽聽!”

潘文良念道:“大漢皇帝陛下:餘乃扶桑國洪武天皇帳下大將軍足利義滿是也。年前平定南朝,統一扶桑,欲與貴國結爲友好,互通貿易,特派專使前來,商討諸般事宜……”

還沒念完,就聽皇上怒道:“倭國使者是何人接待的?爲何沒有稟報於朕?”

下面一片沉默。

有人答道:“這是攝政王決定的,說是將倭國使者攆回去,泱泱大國用不着跟邊野小民談什麼交易。”

接下來就沒有聲音了。皇上也沒有再說什麼。

過了一會兒,就聽太傅宋九齡說道:“皇上,您看我們是否可以派出一人前去倭國解釋一下,或許此事還可挽回。畢竟瓦解倭寇最好的方法還是從內部着手。”

隨即有一人高聲反駁道:“沒用了!太晚了!日前扶桑國來了一名棋道高手,名叫‘木谷虛’,橫掃中原未遇對手,連周錫嘉、徐友星都敗在他的手下,黃師龍、田天又不知到了哪裡。臨去之際,木谷虛放聲狂笑:‘我奉足利大將軍之命而來,原爲考察貴國底細,看看是否值得我方交好。不料大失所望,泱泱大國病入膏肓,連個棋道高手都找不出來,怨不得上萬將士難敵我八百列兵!如此弱邦,不交也罷!’”

聽了這些話,周圍的大臣亂成了一鍋粥:“這人膽子不小,說了這番話不怕回不了倭國?”

一個大概出自武將的聲音,氣哼哼的道:“媽的,要是老子在場,不扁死他纔怪!”

最後是太師劉衡的聲音:“張督察,你這是聽誰說的?是真是假?”

先前說話的聲音答道:“太師,我幾時說過假話?這些是杭州知府親口告訴我的!他還說,木谷虛說這番話時周圍聚集了很多人,當時就有幾個年輕人不忿,上去與他理論,爭執之下推搡起來。當杭州知府史申聞訊趕到時,已經有數十人被木谷虛打倒在地。史申見他極度囂張、出手狠辣,便吩咐手下兵丁將其拿下,準備帶回去教訓一番。不料木谷虛功力極高,二十個兵丁盡數被其擊傷,且有三人慘遭毒手。嚇得史申轉身欲走。

正在這時,恰有兩位義士及時趕到!二人聯手之下,才堪堪將木谷虛敵住。這兩人一個姓王,是位新中的武舉,另一個姓周,據說是前任太保周大人的子侄。兩人武功不可謂不強,可是木谷虛的功力還在兩人之上!竟然迫得他們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

再後來,連靈隱寺的方丈也領着數十位高手趕到了,木谷虛才見勢不妙奪路而逃。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木谷虛後勁極強,連過十餘關,憑着一雙赤足逃過了數十位馬上高手的追殺,最後輾轉千里逃入倭寇盤踞的古田縣城!還站在城頭放聲狂笑,極盡羞辱謾罵之能事。”

聽到這裡,金鑾殿中鴉雀無聲。

葉昊天身在殿外也是心中一震,沒想到在這裡聽到王小石和周士章的消息。

靜了好大一會兒,忽聽皇上道:“宣聖棋士田天進來!”聲音很快傳了出來。

葉昊天急忙進殿,雙膝跪地高呼萬歲。

結果耳邊卻傳來皇上異常嚴厲的聲音:“田天,你身爲聖棋士,官居三品,不能爲國效力,要你何用?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

葉昊天心中恨道:“死老頭,竟然如此整我?一點面子也不給,真是豈有此理!”口中卻不敢怠慢,連忙叫道:“皇上,實在冤枉啊!我奉太子之命前往敦煌收集棋譜,準備回來編纂《萬世棋典》,一路上黃沙漫漫,歷盡艱辛,昨日纔剛剛趕回,實在沒想到會有此等怪事!”

在場的大臣全都一言不發,等着看這位寸功未立、僅靠討得皇上歡心就能一步登天、官居三品的聖棋士的笑話。

只有太傅宋九齡爲他求情:“聖棋士情有可原,請皇上恕罪。”

皇上看了葉昊天一眼,冷冷的道:“田天,朕可以給你個將功贖罪的機會,派你出使扶桑,商討貿易事宜,你若是辦得成,朕爲你加官進爵,若是喪權辱國、丟人現眼的話,就不用回來了!回來也定斬不饒!”

有些大臣已經面現不忍之色,人人都知道葉昊天凶多吉少了!

在他們的印象中,倭人本就兇悍無禮,此番葉昊天到倭國去商討貿易事宜,恐怕很難討得了好,飽受羞辱是逃不了的事。

就聽太師劉衡“呵呵”笑道:“聖棋士乃當世奇才,定然能一帆風順,早日歸來。”

葉昊天眼珠一轉道:“請問皇上,如何纔算出使成功?”

皇上面無表情地道:“你必須完成兩大任務,一是談成公平交易的條約,不能使本朝蒙受損失。二是不可丟人現眼,無論是棋道還是別的任何比試,只要倭人出招,都給朕接下來,若有一項敗北,朕便要治你喪權辱國之罪。”

這次所有的大臣都憐憫地看着葉昊天,彷彿在看一隻待宰的羔羊。

葉昊天故意裝出十分惶恐的樣子,叫道:“微臣死不足惜,只怕會給皇上丟臉。所以臣有一事相求,請皇上恩准。”

皇上瞪着他道:“講!”

葉昊天道:“請皇上多派人手與臣同行,其中需要十名大內高手,十名商界精英,十名辯士說客,十名教坊樂師,十名秦淮歌姬……另外微臣的夫人足智多謀,臣希望與她結伴同行,求皇上恩准!”

在場的大臣一片譁然。

有人笑道:“竟然要帶教坊樂師,秦淮歌姬,簡直有辱國體!”

有人道:“按照慣例,使臣不得帶家眷同行,這個可不行!”

皇上等衆人喧鬧完了,才輕輕說了兩個字:“准奏!”然後是“退朝!”隨即轉身走了,留下一衆大臣目瞪口呆留在殿中。

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正文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
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正文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