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

吳之晴深深嘆了口氣,不堪回首的道:“敝人生於貧儒之家,上有四位兄長。幼時家境貧寒,只能供我一人讀書,一家上下對我寄予厚望。十八歲那年我中了秀才,縣主盛宴招待,多加慰勉,席間我多喝了幾杯。出門時不知東南西北,但覺被一人扶着前行,進了一所宅子,彷彿到了煙花之地。有人服侍我寬衣上牀。醒來之時見一女子在牀前啼哭,說是被我所辱,不想活了。我糊里糊塗,但覺大事不妙,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什麼。旁邊一個男子橫眉冷視道:‘身爲秀才,讀聖賢書,當知禮節,你竟然私入民宅,做出如此荒唐之事,看我不告進官去,斷了你的功名!’

我當時年幼,一時嚇壞了,心中只是想,若是告入官中,只怕老父要被活生生氣死!這時旁邊的女子哭哭啼啼說是千萬不可,那樣她就沒法見人了,不如嫁我爲妻。就那樣我被迫答應下來,回去跟家裡一說,被父母兄長大罵一頓,結果還是不出一月就將她迎娶進門。

夫人初入門時,尚且知書達禮,孝敬公婆,善待兄長,家裡人也還滿意。她那時姿色豔麗,待我也好,所以夫妻恩愛,我也很滿足。雖然入門七月即產一子,令我心中疑慮,卻不願丟了面子,再想想數月恩情,只得隱忍不說,裝作不知道罷了。

三五年後,夫人脾氣漸長,跟父母兄長無法住在一起,只好分開來過。如此又過了十年,夫人雖然經常對我冷嘲熱諷,生活也還過得下去。我一直以爲是因爲自己沒有功名,才惹得夫人不高興。

後來我三十歲時中了舉人,意得志滿,以爲夫人會對我多尊敬一些。回到家時卻發現家裡來了外人,一問說是從京城來的,來做什麼倒是沒說。只是從那以後,夫人的脾氣驟然增長,對我時時發火,常現不耐之色。我幾番起念欲將她休了,只是覺得一起過了十餘年,恩愛的日子也曾有過,還是能忍就忍了吧。如此又過十年,不知她忽然從哪裡弄來大批錢財,買下高宅大院,僱來很多人手,從此家裡多了些不三不四之人。一日我百般詢問,她纔不耐煩地道:‘實話告你,我有兄長在宮中,能夠一手遮天。你以後若是老老實實聽我的話,我保你一輩子榮華富貴,若是不聽話,我讓你滿家不得安寧!’

初時我尚不信,沒想到她隨手招來一個下人,那人一掌就將紅木桌子拍了個窟窿,把我嚇了一跳。她又道:‘你若是自己活膩了我不管,我不高興就拿你四位兄長出氣!’她知道我對兄長敬愛有加,一下就找到了我的軟肋。

從那以後我百般打聽,才知道她說的兄長竟然是聖上面前當紅的公公王希。有一年我押運貢品進京,剛好見到了王希一面,哪想到他竟是二十年前說要將我告官的男子!我心中無比惱怒,知道自己做了幾十年的糊塗蛋,是一個標準的大烏龜!只是不知道他怎麼好好的男人不做,忽然做了太監。他現在權勢通天,炙手可熱,我又能耐他何?況且正如夫人所言,我自己不想活,還要考慮幾位兄長啊。”

良久他才說完,然後長長的舒了口氣:“大人,這些事我憋在心裡多年了,從不曾對人提起過,今天不知何故,覺得大人頗像我的兄長,又像多年熟悉的知己,說出來心裡舒服多了。”

葉昊天想了想道:“尊夫人跟那位兄長經常有聯繫嗎?”

吳之晴搖搖頭:“也不是很多,大約每隔半年就會有人從京裡來,送來珠寶珍品,金銀財帛,每到那時,夫人先是高興接着就痛罵幾天,也不知道罵些什麼。王希本人卻從未來過。”

葉昊天轉開話題道:“九江府貪官污吏橫行,我欲整飭官場,第一個卻找到了你。查證之後才知道你的情況甚是特殊,爲官還算清廉,是我判斷錯了。本府初來乍到,不甚瞭解本地情況,你在此爲官十餘年,可知道誰的手腳不太乾淨?”

吳之晴猶豫了一下,道:“外面有首童謠,‘碩鼠碩鼠,勿食我黍,南有佈政,北有城守!’大人可以從布政司大使王守寧和城守江之固查起。”

葉昊天聞言心中高興,說道:“吳大人,真難爲你了,現今奸臣勢大,妖孽橫行,牽一髮而動全身,我也無法幫你除掉心中釘、肉中刺,但有個辦法可以讓你稍微舒服一點。”

吳之晴聽了一振:“大人有何良策,還請教我。”

葉昊天走到桌前,攤開紙張,磨勻筆墨,運氣畫了一個“恐”字,道:“你將這個‘恐’字放入夫人常用的枕頭之中,她將心中惕惕,再也不會如此囂張,你就可以過一段平靜的日子。等到時辰一至,大奸已除,她自然氣焰全消。”想了想又畫了個雲篆“情”字,道:“這個也放入枕中,日久天長,她會對你恢復些情意。”

吳之晴心花怒放,卻不肯罷休,得寸進尺地問道:“不知大人對我兒的狂妄之性可有良策?”

葉昊天安慰他道:“毋需擔心,我聽師爺說前日他已經做了點手腳,所以令郎每日心中驚恐,再不敢外出爲惡,從此以後你每日教導他培養儒家浩然正氣,正氣足自然恐懼消失,那時說不定你能得回一個好兒子。”

聽了此話,吳之晴撲通跪倒,熱淚盈眶的道:“謝大人成全,此子雖非我親生,然而眼看十月懷胎,咿呀學語,蹣跚學步,跟親生並無不同。我願傾注全部心血,若他能從此走上正道,我當每日焚香誦經,爲大人祈壽。”

葉昊天將他扶起,道:“你的官聲不錯,希望能幫我整頓吏治,還本府一個朗朗晴空。”

吳之晴感激之下,又連着說出幾個人來,連那些人貪贓枉法的證據都說了出來。葉昊天牢記心中,讓他回去。吳之晴覺得這一趟沒有白來,就像見到了再生父母一樣,心頭的重擔卸了下來,回去的腳步都輕快了很多。

回到家裡,葉昊天跟陸詹商量了一番,大體確定了築堤的思路以及整頓吏治的對策,準備將後面的事務交給陸詹去辦,吏治整頓一定要等他回來才正式動手,此前以悄悄查證爲主,此舉是爲了防止對方狗急跳牆前來行刺。

陸詹點頭同意,久經磨難的他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狂放,深沉的心裡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不受傷害。

回到內宅,葉昊天在院中走來走去,開始思考臘八的終南聚會。

目前他對妖人的瞭解還不夠多,除了跟三位真君朝過面之外,並未見過其餘的高手。想想前幾天將朱凌叔叔抓走的那人,功力深不可測,萬一遇上恐怕是凶多吉少!看來在動手之前,有必要先到蒼靈宮看看。

蘭兒站在門前靜靜的看着他。

過了好久,葉昊天終於將思緒梳理清晰,然後走過來挽住蘭兒的手,笑道:“好妹妹,我準備出門一行,你能否留在家中等我回來?”

蘭兒絲毫不讓地緊盯着他,毅然道:“甭想!公子到哪,我就跟到哪,要死也死在一起!”

葉昊天笑着呵斥:“什麼鬼話,這麼不吉利的字也說得出!”

蘭兒不知不覺將嬌軀靠了過去,依偎在他的身前,幽幽地道:“我再也不要苦等!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等兩天我會茶飯不思,等三天我會憂心如焚,等四天我會整個人瘋掉,更不要說一個月,若是一月後回來,你就見不到蘭兒了!”

葉昊天心中感動,緊緊地摟住了她,語氣鄭重地道:“要去可以,你一定要聽話。此去兇險無比,你只能呆在乾坤錦囊裡,我讓你出來你才能出來。乾坤錦囊爲九天至寶,你只要平心靜氣地呆在裡面,沒有人能看得到。未得我的吩咐,千萬不可出來!你能做到嗎?”

蘭兒抿着嘴點點頭:“我聽你的,你不說話我就靜靜的在裡面呆着,絕不出來。”

至此葉昊天才放下心來,想想蘭兒一向很聽話,應該沒有問題。

此時已是十月中旬,皎潔的月亮掛在天上,將小院籠罩在朦朧的月光裡。葉昊天手挽佳人坐在門前的石階上,取出玉笛,輕輕吹奏出一首曲子:“青山隱隱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雖然曲子描寫的是揚州,然而九江的秋夜一樣的寧靜安詳,月光如水,玉人在旁,天上人間也不過如此。

天快亮的時候,葉昊天飛身趕往長安附近的臨潼縣。

據說蒼靈宮就在臨潼城南的驪山。驪山屬秦嶺山脈的一支,山上松柏長青,鬱鬱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因而得名。

到驪山山腳的時候天才矇矇亮,他首先找了個密不透風的樹林,運起功力察看龜鏡。仔細辨認了一會兒,發現在驪山北麓的華清池一帶妖氣甚重。別的地方也有零零散散的黑點,於是移形換貌化成一位中年遊子,走出樹林,沿着登山的石階緩緩上行。

他沒有直接走向華清池,而是先到了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臺,憑弔了“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的古蹟,又到西繡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進去燒了幾炷香。燒香的時候他留心觀察裡面的道人,發現有幾人在偷偷盯着自己,賊眉鼠眼,鬼鬼祟祟,顯然不是好人,看樣子老君殿已經成了對方的耳目。

出了老君殿,他才慢慢向華清池走去。

華清池天下聞名,相傳周幽王曾在此建驪宮;秦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爲“離宮”。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爲豪華,將溫泉發展爲池,並將池置於宮室之中,名爲“華清宮”。杜牧有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描述了當時華清宮的盛況。

當他距離華清宮不足百丈的時候,忽然有個身着綠袍的漢子現出身來,雙手連搖:“不要走了!此處已是蒼靈真君府地,觀賞遊覽請至他處。”

葉昊天擡頭望去,果然發現原來掛着“華清宮”匾額的地方,已經換成“蒼靈宮”三個大字。他故意露出很不高興樣子,又向前走了幾步,口中叫道:“豈有此理!遊驪山不到華清池,豈不白來了?我辛辛苦苦趕了五百里,難道說就這麼回去?”

那人看他硬往前走,“噌”的一聲拔出佩劍,指向他的胸前,厲聲喝道:“你不想活了?要想進去也可以,先拿出紋銀千兩!”

葉昊天心感奇怪:“他要銀子幹什麼?難道說想謀財害命?”

光天化日之下,他不想打草驚蛇,也不願被捉進去挨宰,於是裝作害怕的樣子,轉身往回走。

那人也沒有追。

走不多遠,葉昊天來到東繡嶺上的“石甕寺”。

他緩步入寺進香禮佛,發現“石甕寺”的和尚也有些不地道。不用說,老君殿和石甕寺一東一西,都已經被九陰教控制了,就像兩隻眼睛高高俯瞰驪山腳下,衛護着中央的蒼靈宮,如果有一點風吹草動,很快就可以知道。

慢慢看完一圈,已經過了中午。

葉昊天對九陰教的分佈有了些瞭解,決定等晚上再來。

離開驪山,他喊蘭兒出來透口氣。

蘭兒飄然而出,伸了伸纖細的腰肢,看看藍天白雲,感覺外面的天空還是比錦囊裡豐富多彩得多。

兩人來到臨潼縣城,在街上逛了老大一會兒,找了家茶館進去。茶館裡裝修甚爲講究,牆壁四周有草書、國畫點綴,雅緻的細竹簾子下面,擺着一張張古色古香的木桌,桌與桌之間都有花草、假山掩飾着,每個桌子都點燃着紅色的蠟燭,環境十分幽靜。

蘭兒一看就喜歡上這裡的氣氛。

茶館裡的光線並不暗,兩人坐在窗邊,轉頭即見街上行走的人羣。

他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從容享受着那分寧靜。

忽然,葉昊天看到窗外大街上聚攏來十幾人,其中一人手捧書冊,用充滿蠱惑的聲音高聲宣講着:“入我九陰教,拜我安息神;凡人能不死,夢幻能成真;莫要求佛祖,甭理修道人;想做就去做,萬事有真神!”

“安息神?”他心裡瞿然而驚:“那掠走大儒功力深不可測的高手果然是九陰教的!聽這傳教人話中之意,九陰教教主還不是最高的,上面還有最受崇拜的真神!那位真神竟敢自比於玉帝、佛祖,簡直匪夷所思!”

他雙目凝視着傳道人,發現這人功力一般,口才卻是極佳,看來是九陰教專門挑選的傳道者。

蘭兒看他神色有異,輕聲問:“公子,怎麼了?”

葉昊天收回目光,低聲道:“此處非是講話之地,等下我告訴你。”

蘭兒理解地點點頭。

兩人要了點當地的風味點心,慢慢享用着,泡了整整一個下午,還覺得光陰苦短,不肯離開,直到夜幕降臨才從茶館走出來。

行走不遠,葉昊天待蘭兒隱起身來,飄身來到蒼靈宮外的密林中,放出元神入宮察看。

元神無形無影地進入蒼靈宮,首先來到燈火最亮的大廳。

大廳裡坐了幾十人,正中坐着個肥頭大耳的和尚,正斜眼瞧着手下人彙報事宜。

有個身材瘦小的漢子道:“真君,還魂草長出了八棵,返魂樹卻到現在還沒發芽。”

和尚“嗯”了一聲:“多加肥料,小心侍候。”

隨即一個黑衣人站了起來:“真君,派去找黃河金鯉魚的人回來了,沒有找到。”

和尚大怒:“找不到回來幹什麼?去,把他丟進萬蛇窟!”

衆人聽得膽戰心驚,生怕禍及己身。

接着又有人道:“真君,派去捉華山掌門的十個人只回來一個,不知何故,對方功力大增,還有人在旁助拳,將我們的人都打死了!”

和尚心中焦躁,喝道:“把跑回來的人押去喂神蟻!”

衆人聽得更是心膽俱裂,再不敢上前報告。

和尚從寶座上站起來,在屋裡來回走着,停了一會兒道:“派去找黑天鵝金羽錦翎的人找到了嗎?”

一個身着紅袍的漢子結結巴巴的道:“找……找到一個,可是他神志恍惚,似乎着了魔一樣。”

和尚怒喝:“快把他帶上來啊!呆着幹什麼?”

時候不大,一個被葉昊天收了神靈的九陰教徒被帶了上來。

和尚看了看,一掌將其擊斃,口中罵道:“這種傻瓜帶回來做什麼?你們難道看不出?他已經魂魄不全了!真是一羣廢物!”

呵斥了半天,下面沒有一個人敢回話。

接下來和尚又問:“看守青海湖海心山的人找到了嗎?”

良久還是沒人回答。

他心煩地揮揮手:“都給我滾!”

衆人如蒙大赦抱頭鼠竄。

和尚出了大廳向後宮走去。

葉昊天的元神遠遠地跟在後面,眼見和尚來到一個十分豪華的大殿前,站在門口遲疑着不敢進去。

大殿內很清靜,透過窗子可以看見兩個人影,一個是白髮如銀的老者,身體坐得筆直;另一個是六十餘歲的黑衣人,看起來道貌岸然,面色卻令人心寒。白髮老者手捧一卷書冊,一面讀一面提筆書寫。黑衣人在旁邊靜靜地瞧着,忽然對門外喝道:“你在門口磨蹭什麼?進來!”

和尚畏畏縮縮地走進去,低着頭道:“教主,事情不太順利,除了還魂草長出幾棵以外,別的都沒有進展。沙湖、海心山的人都不見了。”

被呼作“教主”的黑衣人雙眼緊盯着他,看得和尚渾身發毛,良久方道:“找到跟我們作對的人了?”

和尚看着他不愉的面色,緊張地搖搖頭。

黑衣人語氣冰冷的道:“再派高手去找!”

和尚連連點頭:“是,是是,我這就派人去!”然後倒退着出了門,急急離開。

葉昊天遠遠的注視着九陰教主,發現他跟朱凌描述的那人很像,至於屋內另外一人,很可能就是朱凌的叔叔。他正待靠近點仔細觀察,忽然發現九陰教主朝他立足的地方看了一眼。那一眼神光如刀,凌厲無比,嚇得他急忙將元神收了回去,匆匆下山而去。

以後的幾天裡,他一直待在長安城,每天用龜鏡觀察驪山的動靜,發現龜鏡一直黑氣沉沉,沒有一點減輕的意思。

看來蒼靈宮高手雲集,不能選作主攻的方向。若論實力,說不定單憑九陰教主一人,就能收拾自己招集的衆高手。

仙界之爭不能靠人多解決,道法修行境界最關鍵,差一層就會差很多。

他現在看不出九陰教主到了什麼地步,只知道對方功力遠在自己之上,硬拼是不行的,必須避實擊虛。

可是眼睜睜看着一代儒學大師被困蒼靈宮,那滋味並不好受。他只希望九陰教主能早點離開,或者大儒慢慢翻譯,多拖一會兒是一會兒。

“這傢伙怎麼還不走?他要是一直不走怎麼辦?”葉昊天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着。

“調虎離山!我可以先在別處折騰一番,然後再殺個回馬槍!”

龍虎山,江西鷹潭西南四十里,獨秀江南的風水寶地。

此地羣峰綿延數十里,傳喻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山狀若龍盤,似虎踞,龍虎爭雄,勢不相讓;上清溪自東遠途飄入,依山緩行,繞山轉峰。九十九峰二十四巖,盡取水之至柔;繞山轉峰之溪水,遍納九十九龍之陽剛;山丹水綠,靈性十足。傳說張道陵攜弟子入山煉丹,丹成龍虎現身,故名龍虎山。

到得山下,葉昊天故計重施,先用龜鏡查看師叔少陽真人的下落以及妖人的落腳處。結果顯示,妖氣最重的地方位於上清鎮的天師府,師叔少陽真人卻在仙水巖的峭壁內。

想想天師府,葉昊天就忍不住嘆息不已:“歷代天師均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數十代,奕世沿守上千年,每一位都受到朝庭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可是如今連祖庭也被九陰教佔了,可以想見九陰教的勢力是何等的強大!至此,‘北有孔夫子,南有張天師’的格局已被打破,儒道兩家飽受摧殘,華夏文化危在旦夕!”

“救人要緊!”他將攻入天師府的想法拋諸腦後,飛身直奔仙水巖而去。

龍虎山仙水巖是一個數百丈高的絕壁,遠遠看去有很多黑點,每一個黑點都是一個洞穴。

他身形如電疾掠而過,進入石壁最邊上的一個洞裡。剛一入洞,首先看到一個棺木,當下心中一驚,以爲遇到了九陰教的妖人。然而仔細上前察看,卻發現棺木的年代極其久遠,好似先秦的古墓。

他心中奇怪:“誰能將棺木放到這麼高的地方?如此百丈高崖,怎能吊得上來?難道說這不是凡人的靈柩,而是仙人尸解留下的遺蛻?可是他們爲何要選擇此處呢?難道說這裡有什麼古怪?”

棺木緊靠石壁,當他走近石壁的時候,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微微變熱了一些。仔細察看,熱源並非來自棺木,而是棺木背後的石壁。

他將棺木極爲小心的輕輕移開,生怕驚動棺中的遺骸。

棺木後面的石壁上有兩顆青翠欲滴大如蠶豆的石球,正是那兩顆石球令通靈寶玉熱了起來!

他微微用力取下一塊,在洞口透入的一柱陽光中仔細察看,發現青石成八面體,玲瓏剔透,璀璨奪目,能夠在陽光下發出五顏六色的光彩,似乎蘊藏了極高的能量。

“這不是普通的玉石,也不是翡翠瑪瑙,會是什麼東西呢?”

察看良久,他忽然記起李隆基背誦的天條裡有那麼一段話:“天青石、地赤珠、傳世玉、丹心鐵。天地君臣,四味奇珍,可增神丹,可補佛心!”

“難道說這青翠欲滴的石球就是天青石?”他心中一動,想試試能不能將石球中蘊含的能量轉化爲髓海中的神丹。

看看周圍很安靜,他輕聲將蘭兒叫了出來,讓她留神四周的動靜。

蘭兒點頭應是:“公子當心!”

葉昊天端坐入定,用神識觀察天青石,但覺一道五彩神光從天青石衝出,直入天門進入髓海,神光異能將髓海裝得滿滿的,比以前修煉時從太空涌入的能量更加充實。他催動泥丸宮一圈圈旋轉,盞茶功夫將能量煉成神丹儲存起來。

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石球已經化成粉末,自己的功力明顯增加了一些,禁不住大喜過望:“果然是難得的寶物!有了它,就不用天南海北尋找靈氣充足的地方了,也不用千辛萬苦吸收宇宙中虛無飄渺的能量了,就算關在石室中,也能進行修煉,而且進步神速!”

蘭兒也爲他高興:“希望公子能功力大進,一日千里!”

葉昊天再次入定,放出元神察看師叔所在的位置。

時間不久,他發現距此不遠的仙水巖正中央,有一個很大的洞穴,洞口守着五、六個面色紫紅的漢子,每個人的功力都到了真人界十五、六重,其中一人甚至有了半仙之氣。

他的元神悄悄從那些人身邊飛過,進入洞中。

洞很深很長,往裡飛了很遠才見到人影,一大羣人正在石壁上亂鑿亂砍。洞裡幾乎沒有空氣,只有一絲暗淡的微光。幸虧那些人都是修真高手,已經煉成龜息夜視的能力,所以才能夠待下去。

洞內大約有三四十人,分散得很開,每人間隔七八丈,似乎在努力尋找天青石。

一個身材瘦高的漢子亂劈亂砍了半天,忽然丟下斧子慘叫:“我已經四天沒找到一顆了!今天再找不到,我就完蛋了!”

旁邊有人跟着嘆氣:“我也三天沒找到了!別犯愁,黃泉路上你走前面,我隨後就來!”

葉昊天很快找到了師叔少陽真人。

真人剛剛找到一顆天青石,興奮得捏在手心裡,生怕它長翅膀飛掉。

葉昊天將元神凝聚成人形,低聲叫道:“師叔,我是長樂!你還好嗎?”

少陽真人面帶疑惑的看着他,不知道是真是假:“你說你是誰?”

葉昊天不得不背誦先前學過的符訣:“符者,陰陽相合也……”

少陽真人聽見熟悉的經文,心中激動起來:“長樂,真的是你!你何時修到仙界了?”他說話的聲音大了點,周圍十幾丈內的人都聽見了。

大家聚了過來,興奮地看着葉昊天。

葉昊天請大家說話小聲一點:“諸位感覺如何?功力是否仍在?”

少陽真人嘆道:“我們被關得太久了,沒有足夠的食物飲水,功力下降很厲害,這樣下去,我怕拖不過半年,肯定會悶死在這裡。”

葉昊天道:“天青石能夠快速增加功力,大家爲何不試試?”

“不行的!使用天青石必須有足夠的飲水,如果沒有水,就會孤陽上亢,血氣逆行,不但不能增加功力,還會陰陽離厥而死。”

一位老者也道:“是啊,前面有人試過了。不吃飯不要緊,沒有水喝不行。尤其像我們被關了這麼久,飲水極少,陰氣耗竭,一用天青石就會死。”

葉昊天看看大家:“如果有飲水,再加上天青石,諸位恢復公里之後,能不能殺出洞去?現在洞口有五、六個妖人守着,我需要幾個人幫忙。”

旁邊之人紛紛道:“只要能恢復功力,我們就拼死往外衝!反正是個死,衝不出去就死在洞口好了。”

忽有一人道:“天青石好像也不太夠,沒法一人一顆。”

少陽真人也道:“天青石越來越少,已經很難找了,對方逼得又緊,沒法偷偷地存下來。”

葉昊天安慰大家:“儘量拖延時間,不要將天青石交出去,我去想辦法弄些水來。”說完告辭離去。

衆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離去的影子,焦急不安的盼他快點回來。

葉昊天收回元神,叮囑蘭兒隱起身來,然後飛身離開龍虎山來到附近的鷹潭縣,在城裡轉了轉,買了幾隻中等大小的水缸,加滿井水,蓋上蓋子放入乾坤錦囊裡。然後他又回到仙水巖,慢慢移動到離主洞不足二十丈的小洞裡,耐心地等待時機。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忽見有人從遠處飛至,來到主洞洞口,高聲叫道:“又採了多少天青石?真君等着要呢,快拿來吧!”

有人遞過去一個小袋子,點頭哈腰地道:“請您在真君面前美言幾句,兄弟們已經盡心了!現在不好採,只弄到這幾顆。”

那人不置可否的哼了一聲,飛身離開。

葉昊天靜悄悄從後跟着,不久來到一個僻靜的山谷中,見四處無人,忽然加速趕上,一指點在那人的至陽穴,飛速的取過袋中的天青石,剝下衣服,將其收入鎮妖寶塔,然後才改變容貌化成那人的樣子。

停了一盞茶功夫,他飛回仙水巖,大搖大擺的來到開採天青石的洞口。

守洞的人看他回來,問道:“怎麼?真君有什麼說法?”

葉昊天板着臉道:“真君很生氣,說這也太少了!讓我進去看看,到底還能不能採得到?不行就換個地方。”

守洞之人道:“您請進。不是我們不用心,實在是很難採!”

葉昊天邁步入洞,眼見身後跟了兩個人,不得不裝模做樣在裡面亂走。

走了好大一會兒,他發現有幾個地方通靈寶玉熱得滾燙,知道那裡可能有上佳的天青石。想把飲水交給衆人,可是那兩人始終像吊靴鬼一樣的跟着他。他沒有足夠把握能一舉除掉兩人而不發出一點聲音,因而不得不帶着他們繼續兜圈子。

又轉了一會兒,一人終於熬不住了,氣喘吁吁地道:“您慢慢看,我出去透口氣,這裡太悶了。”說完往外走去。

另外一人功力高些,所以沒什麼反應。

葉昊天來到那人身邊,指着他身後的石壁道:“你看,那裡有幾顆天青石!”

那人回頭觀看,忽然被一指點倒。

葉昊天恢復面貌,取出水缸,招呼大家過來。

衆人欣喜若狂地一涌而上,兩三人一缸,抱頭痛飲,那架式就是長江水也能喝完。

葉昊天取過衆人開山用的鋼鑿,來到剛纔通靈寶玉發熱的地方,隨便幾鑿下去,就露出幾十顆天青石。他知道時間寶貴,因而在洞內來去如飛,盞茶功夫收集到兩三百塊。

這時喝水的衆人終於停了下來,瞪大眼睛看着他。

他給每人發了一顆天青石,讓大家迅速恢復功力。

等了好大一會兒,眼看羣雄恢復得差不多了,他慢慢走回洞口,取了十顆天青石在手裡,對洞口守望的人道:“裡面全是懶鬼,需要好好敲打!”

那幾人看他進去一會兒就找那麼多,都覺得難以置信。

其中一人問道:“三眼狼怎麼還不出來?找寶找瘋了嗎?”

葉昊天答道:“一會兒就出來!有一顆夾在石頭縫裡,他正在拼命拿呢。”

幾人哈哈大笑。

葉昊天將手中的天青石每人送了一顆:“來,見者有份,這些是額外的,不必上報真君。”

幾個人都吃驚地看着他,沒想到他會來這一手。

得了天青石,他們跟葉昊天一下熟絡起來,一個個上前拍着肩膀,嘻嘻哈哈說個不停。

過了一會兒,葉昊天聽見洞中有些動靜,知道羣雄準備得差不多了,於是對守門之人道:“那位三眼兄弟也該出來了!他孤身一人會不會出什麼問題?要不要進去看看?”

“有什麼問題?三眼狼功力不弱,就憑洞裡那些只剩半口氣的傢伙,能把他怎麼着?”雖然口裡這麼說,還是有三個人往洞裡走去,只剩兩人留在洞口。

葉昊天見留守之人中有一人功力很高,於是悄悄湊近前去,笑道:“我這裡還有好幾顆天青石!一併送給兄弟吧。”說着探手又取出幾顆,伸手遞給那人。

那人滿臉堆笑來接,不提防肋下受到重重一擊,當即悶哼一聲,口中吐出血來。他還待還手,陡然之間被一個黑黝黝的寶塔罩在頭頂上,身不由己被收了進去!

另一人見勢不好,轉身欲逃,也被葉昊天裝進鎮妖寶塔裡。

當葉昊天來到洞裡時,卻見三個妖人被羣雄團團圍住,幾十個怒火中燒的高手對三人一陣猛打,片刻工夫就把三人打死了。

葉昊天心中憐憫,然而看着羣雄興高采烈的樣子,也覺得可以理解:“連師叔少陽真人修了兩百年的心性都忍不住,可見他平日受到的欺壓該有多厲害!”

“大家快走吧,有多遠逃多遠!”

“妖人勢大,不可力敵!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葉昊天不停催促,反覆叮囑。

衆人感激不盡,紛紛施禮離去。

“師叔,您去嶺南吧,那裡還比較清靜。”

少陽真人拍着他的肩膀:“長樂,好樣的!多加小心,我去了!”

葉昊天見衆人去遠,也不敢留下當地。

回到臨潼,找了家客店住下,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察看驪山的妖氣。

令他高興的是,龜鏡顯示蒼靈宮的黑氣明顯減輕了不少,看來九陰教主已經離開了。

剛想察看大儒的位置,他忽然想起從沒有問過朱凌,不知道他叔叔的名字。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蒼靈宮見過的銀髮老人的形象,同時運功推動龜鏡,結果發現老人被關在一個黑咕隆咚的地宮內。

他招呼夥計送來點心、茶水,然後關上房門,喚出蘭兒慢慢品茶,自己卻盤膝入定,放出元神去蒼靈宮查看。

元神如青煙一樣飄到華清池上空,由於是大白天,放眼望去亭臺樓閣一目瞭然。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由北向南過龍石舫,便到了“貴妃池”。“蓮花湯”形如石蓮花,本爲皇帝沐浴;“海棠湯”形如海棠,本供貴妃享用。可是現在不管什麼池子裡面都泡了人,男男女女,放浪形骸,打情罵俏的有,威逼利誘的也有,袒胸露乳,玉體紛呈,追逐打鬧,浪花飛濺。

他飛速地轉了一圈,發現這裡最大的宮殿是宜春殿和飛霜殿,蒼靈宮的核心就在那裡。看清位置後他直奔宜春殿而去。宜春殿外有一排房子,大約二十餘間,每間房子都關押了一些人,那些人似乎不是修真人,看起來更像是普通人,其中有商賈、工匠、官員、學子,也不知道爲何會被九陰教捉來。

正在疑惑之間,忽然一個關在房中的商賈模樣的人拍着鐵門哭叫道:“放我出去,小人情願將積累四十年的財富全部獻給九陰教,還要讓家人再不信佛,全都改信真神。快放了我吧!求求各位大爺了!”話音剛落,就有人打開鐵門將他放了出去。

葉昊天恍然大悟,看來九陰教急於傳教,同時也爲了斂財,正在對各行各業的人威脅利誘。

他飛快地在殿中看了一圈,結果沒找到朱陵的叔叔。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說話:“銀六,再去拿點蜈蚣來,這些不夠!”接着有人答應一聲:“是,這就來!”然後“嘩啦”一聲,宮殿牆角一塊大大的青磚翻開了,有人從下面走了出來,回手就要將青磚蓋上。

葉昊天身形如電,迅速飛了進去,低頭看時,卻見下面是一個很大的地宮,分了多個房間。中間大廳裡圍坐着八個白髮蒼蒼的老道,被一條金光閃閃的繩子縛住了雙腳,面前是個大大的丹爐,正有人不停地往裡添加藥材。

八人身後站着三個凶神惡煞般的漢子,爲首一人大聲叫着:“小心點,三十六種藥品,一點都不能錯!教主吩咐,最後要煉成神丹三千六百粒。缺一粒你們都不用活了。”

葉昊天定定的看着,發現加入丹爐的藥材有蜈蚣、殭蠶、地龍、全蠍、砒霜、硫磺、五色怪蛇,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東西,其中有一種螞蟻長約五分,色呈純青,大概是所謂的“神蟻”了。最後加進去的是一包白色的粉末,好像是海心山羣雄服用神仙丸後髓海中積下的白粉。那些藥材放在一起就讓人看了心驚肉跳,更不要說煉成丹藥了!

加好藥材,爲首之人又對老道們喝道:“可以開始了!七分功力的三味真火,煉七七四十九日!武當三千弟子的性命就看你們的了!要是煉成了丹藥,我就饒了他們,若是不成,我飛鴿傳書,不出半日,就會有三千人頭落地!你們也甭想別的了,不說外面有無數高手守着,單是這捆仙繩就解不脫!”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道深深地嘆了口氣,轉頭對身邊幾人道:“浩劫已至,無力迴天,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衆位師弟,開始吧!”

其餘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都忍不住搖頭嘆息,然後一起發出三味真火,將巨大的丹爐籠罩起來,青銅丹爐一下子變得通紅。

葉昊天想這神丹一時半會兒也煉不成,最少四十九天之內道士們沒有性命之憂,於是轉身從磚縫中飛出,向飛霜殿奔去。

飛霜殿東側有個花圃,裡面稀稀落落的長了幾株開着紫色花朵的不知名的小草,邊上還有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周圍卻站了兩個人守護着,看來可能是“返魂樹”和“還魂草”了。

大殿四周每個角落都站了人,防護得很是嚴密。殿中卻空蕩蕩沒有一個人。他飄身進入殿內,仔細尋找殿中的地磚,希望能找到下面的地宮,找了半天終於在牆上發現了地宮的開口。元神從一絲縫隙穿過,來到地下,地宮黑沉沉的非常安靜,雖然房間很多,卻只關了三個人。其中一個正是上次看到的白髮如銀的老人,此時依然正襟危坐在房中。

葉昊天將元神凝結成人形,來到白髮老者面前,低聲道:“老先生,請問您是否姓朱?”

老者睜開眼睛,雙目炯炯有神地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我姓程。小夥子,你找的人在那邊呢!”說着向另外一個面牆而坐的人指了指。

葉昊天飛至他所指的那人面前,入目是一個慈祥的八旬老翁,一見就給人虛懷若谷、如坐春風的感覺。還沒開口,老翁先看了他一眼,驚訝的道:“哎呀,這麼年輕就修成儒家的浩然正氣,而且已經登堂入室了!真是難得!老朽朱璨,請問你是誰?”

葉昊天忙道:“老人家,我是朱凌的朋友,是專門來找您的,看看能不能救您出去。”

老者看了看其餘兩人道:“要救先救他們,我不想一個人出去。”看着葉昊天有些疑惑的樣子,他解釋道:“這兩位一個是程顥的後人,當代大儒程守禮,作過二十年的禮部尚書;另一個是聖人四十二代孫孔修文,曾經重新編注十三經,儒學修爲遠遠在我之上。他們都是國之棟樑,儒之根基,人間至寶,容不得絲毫損失。我還可拖延時日,因爲翻譯未完,妖人一時間不會殺我,而他們兩位眼前就有大難,不好再拖下去了。”

葉昊天聽了心中震驚,沒想到忽然之間在這黑暗的地宮裡見到三個當代儒學大家,急忙對三人拱手施禮道:“晚輩葉昊天,難得見到三位大師,待我想想辦法,怎麼將諸位都救出去。”

另一人不慌不忙的道:“不要急,能救則救,不行便罷,順其自然。”

葉昊天心中盤算個不停:“這裡被困的不下百人,最好的結果是將所有人救出去,包括那些普通人和武當道士。因爲一旦動手打草驚蛇,下次再救就難了。但是他們大多沒有功力,單憑自己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不知道九陰教主躲在哪裡。如果牽延太久,即使短短一盞茶的功夫,九陰教主也能從天邊趕回來,那樣只怕沒有一個人能逃出去。面前的三位老人極爲重要,若是不救,萬一出點意外,將會終身遺憾。離臘月初八還有一個月,把他們丟在這裡實在放心不下。”

想了一會兒,他決定先將三人救出去,其餘的人暫時不管了,於是笑着對三人道:“請暫且安心靜養,我去稍做準備,夜半再來。”

三人點頭說好,面上不慌不忙,眼睛裡卻透着熱切的目光。畢竟,被關在黑暗陰冷的地方,沒有人感覺舒服。

葉昊天將元神收回本體,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依舊坐在客店中,旁邊的蘭兒正安祥的看着自己。

他伸手捉住蘭兒的柔夷,微微一笑道:“大好事!你一直盼着明媒正娶,我剛纔一下找到三個證婚人。而且都是當代大儒,其中一個是朱凌的叔叔,晚上你就可以見到他了。”

蘭兒面現羞赧,又驚又喜:“你找到他了?太好了,曉梅天天唸叨,這下她該高興了。怎麼一下子找到三個?對方捉那麼多儒學大師幹什麼?”

葉昊天沉吟道:“儒學是中華立國之本,九陰教想遍地生根,必須先清除儒學。這三個大儒是儒家文化的支柱,所以對方纔會對他們非常重視,偌大的宮殿只關了三個人,看守也很嚴密。”喘了口氣,他又說道:“我準備晚上偷入蒼靈宮,將他們請進乾坤錦囊帶出來,他們都是儒家大師,先天真氣到了很高的地步,不用口鼻呼吸就可以在錦囊中待着。只是還沒想好,救出以後將他們送到哪兒呢?”

蘭兒想了想,眉頭緊鎖說道:“看來比較難辦。既然九陰教這麼重視,只怕送到哪裡都不安全。這三人空有先天真氣,卻手無縛雞之力,不像修真高手可以自我保護。”

葉昊天沉思片刻道:“九江是不能去的,弄不好陸詹和朱凌會有性命之憂。實在不行就將他們送至雁湖,那裡有大陣保護,應該問題不大。反正我們去的也少了。”

蘭兒考慮了一番點點頭。

葉昊天又道:“晚上你要不要在客店中等我?我救了他們就來接你。”

蘭兒飛快答道:“不用了,我就待在乾坤錦囊裡,幫公子招待三位大師。我們先出去買點東西,將錦囊內部裝飾一下,別人看了也感覺舒服。”

葉昊天覺得是個好主意,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裝飾,用什麼材料好呢?

兩個人在大街上走了半天,看了布匹、木材、磚瓦,感覺都不滿意。

“這些都是後天之物,無法跟九天神器相配。理想的東西應該是仙家法器,如果能煉製一個可大可小的小樓、寶塔、廟宇、宮殿,那就太好了。可惜我不會呢,希望以後有機會學學。”葉昊天一面走一面道。

蘭兒也一個勁的搖頭,幾乎要放棄了。

走到街尾,葉昊天忽然道:“跟我來,待我造幾個玉室看看。”說着跟蘭兒飛身來到終南山下埋玉的密林裡,在通靈寶玉的指引下很快找到自己埋藏的數百塊三尺見方的玉來。

他將玉石分割成三尺方、五寸厚的玉磚,然後發出火印將玉磚的邊沿烤得軟軟的,兩塊搭在一起,結果彼此粘合起來,而且相當堅固。他將玉磚一個個拼接,慢慢構成一間丈許大的小房。碧綠的玉石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五寸厚度既可以透過散射的光線,又剛好阻住視覺的穿透。

蘭兒在旁邊看了滿心歡喜,摸了又摸,用一絲埋怨的口氣道:“公子啊,有這麼好的東西不早點拿出來!”

葉昊天“呵呵”笑道:“這也只是凡品,將來我給你造一座仙宮,最少一千個房間,你愛住哪兒住哪兒。”說話間他又搭成五間玉室,抖手收在乾坤錦囊中。

看看太陽還高高掛在西天,離天黑尚遠,兩人又來到長安城中,購買了方桌,椅子,蒲團,地毯,字畫等等裝飾品,全部收進錦囊裡。然後回到臨潼的客店,兩人一起佈置錦囊裡的房間,並且把收藏的寶貝專門放在一間玉室裡。等到忙完已經是二更天了。

葉昊天感嘆道:“又有了一個家。先有人,而後纔能有家,我有蘭兒,心裡便覺得安寧。”

蘭兒擡頭看着他,依偎在他的身邊,柔聲道:“有家的感覺真好。我有公子,茅屋陋室亦覺溫馨。”

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正文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
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正文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