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

蘭兒焦急不安地坐在仙心谷深處的草地上,一會兒擡頭瞧瞧天色,一會兒轉頭看看身側的葉昊天,然後又向着谷口的方向回頭張望,不知道真神何時闖進來。

她怕走動時會發出聲音,那樣可能會影響葉昊天修煉,所以就一聲不吭地坐着,盡力壓抑心中的不安。

現在已是巳時光景,距離黃昏只剩下四個時辰,葉昊天幾乎入定一天了,到現在還沒有睜開過眼睛。

谷外不住傳來真神故意弄出的腳步聲,還有一些敲敲打打的聲音,聽起來有時近,有時遠,大概是因爲陣法迂迴的緣故。

蘭兒的心中一個勁地禱告,希望真神被洪荒九陣多擋一會兒。

可是不管怎麼祈禱,真神得意的笑聲還是越來越近了。

再看葉昊天,還在盤膝而坐,面上帶着淡淡的微笑,頭頂生起濃烈的紫儒之氣,紫氣蒸騰,直衝霄漢,然後折而向下,化作一道道紫色的彩虹,將整個山谷籠罩其中,不問而知,他已將氣貫長虹的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短短的幾個時辰,仙心谷內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數十丈大小的湖泊竟然縮爲一眼直徑八尺的深井,井口生出一道鴻蒙鴻洞的白霧,飄飄蕩蕩升入空中,與葉昊天發出的紫儒之氣纏擾在一起,進而化作甘霖灑向大地。

谷中的生靈似乎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無不敞開心扉撲入白霧的懷抱。空中飛翔的鳥雀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彷彿在彼此交流心中的歡樂;地上奔跑的麋鹿也像服了神仙丸一樣,精神抖擻,神氣十足;就連谷中的綠樹芳草也顯得格外青翠,容光煥發。

趁此光景,葉昊天一面通過紫儒之氣收取大量的仙心,一面盡力吸收白霧帶來的靈氣。

時光在緩緩流逝,葉昊天頭頂的紫氣不住地流轉,彷彿一條真龍緩緩地扭動着身軀,每轉一圈都將谷中的靈氣壓縮一分,然後通過敞開的天門注入頭頂的泥丸宮。伴隨着噴涌而至的靈氣,紫氣攜帶着無盡的仙心注入他的心底深處,使他本已開闊的心胸變得更加寬廣,心臟的紋理也變得更加堅實。

見此情景,蘭兒一時驚呆了,甚至忘了察看真神的動靜。

轉眼兩個時辰過去了。這時候,谷底的巖壁開始發出“嗶嗶剝剝”的聲音,拳頭大小的石頭簌簌墜落;又過了盞茶工夫,“乒乒乓乓”的聲音響了起來,千斤巨石從山上滾下;又過片刻,巖壁忽然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霎時之間現處一個高僅丈許的洞口,正如古詩中所描述的,“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正在蘭兒驚得目瞪口呆的時候,葉昊天忽然從入定中醒轉,仰天發出一聲龍吟,旋即長身而起,伸手攬起她的纖腰,風馳電掣般迎着漫天飄飛的石頭破空而去。

斗大的石塊被葉昊天盛極一時的護體罡氣化作粉末,眨眼之間,他們已經衝入洞內,向前看是一個深深的峽谷,谷中隱約有個金光閃閃的平臺;往後看,洞口正在身後迅速合攏,真神的身影剛剛出現在仙心谷的谷口!

眼見真神將會被擋在洞外,葉昊天微微舒了口氣,然後毫不猶豫地縱身而下,向着峽谷之間的平臺掠去。

落足平臺之時,他放眼環顧四周,發現這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峽谷,下方是驚濤拍岸的暗河,青冥浩蕩,水聲龍吟,驚心動魄;頭頂是流轉不定的日月星辰,彷彿回到中土一般;四面是高聳入雲的山巒,風吹林響,熊咆虎嘯,令人粟然顫慄;立足的平臺很小,方圓只有十餘丈,由一根細細的天柱支撐着,彷彿脆弱的蘑菇,隨時可能中斷;又如風擺荷葉,隨風飄搖。

蘭兒心中害怕,雙手緊緊抓住葉昊天,生怕一不小心被風吹下青冥界去。

葉昊天發現光禿禿的平臺竟然是由某種不知名的玉石構成,看上去珠光寶氣,彷彿金銀鑄就一般,身側則是青青欲雨的雲彩,足下有澹澹生煙的弱水,這一刻,他忽然驚訝地發現,對於眼前奇妙的世界竟然有種很是熟悉的感覺:“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這不是詩仙李白夢中所見的景象嗎?

難道說李白到過這兒?還是說天尊託夢給他,借他生花妙筆描繪鼎中美景?

正在此時,掛在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道:“恭喜主人,您已經成功進入四時八正谷!”

葉昊天苦笑道:“這麼個鬼地方,就像進入牢獄一般,有何可喜之處?”

寶玉輕聲解釋:“您是第一次來,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妙處。我可是來過兩次了,每次都陪天尊呆足一年才離開。這裡看似窮山惡水,其實卻蘊含着無比充盈的靈氣,正是提高功力的絕佳場所。”

聽它這麼說,葉昊天不得不打起精神東瞧西看,試圖找到與衆不同的地方。過了一會兒,他轉頭看看身側緊張不安的蘭兒,故意眉頭緊鎖說道:“你知道四時八正是什麼意思?若是搞不清楚,怕是要困在這裡一輩子了!”說完不住地長吁短嘆。

蘭兒望着他誇張的樣子,勉強笑道:“這問題連我都難不住,如何能難得公子?四時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八正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立,再加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合爲八節,又稱‘八正’。八正之氣,泛指每年的二十四節氣。”

葉昊天看她的面色好了點,連忙笑道:“蘭兒真聰明。我當年讀黃帝內徑的時候見過四時八正這種說法,可是卻沒有弄明白。《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講到,天氣暖和的時候,人的血氣浮在外面;天氣冷的時候,人的血氣沉於內部;月牙初生的時候,人的血氣開始逐步充盈;滿月的時候,人的血氣最盛,肌肉堅實;月廓空的時候,肌肉也變得衰弱,經絡空虛……”

蘭兒點點頭:“看來人的氣血變化跟天時改變關係密切。如此說來,公子從五老帝君那裡取得的神功秘笈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青帝的‘春風化雨’,赤帝的‘烈火炎炎’,白帝的‘嚴霜蕭瑟’,黑帝的‘寒冰凝止’,再加上黃帝的‘黃天厚土’,這些神功都是深合於四時八正之道的絕世功法,五老帝君各得其一,已然可以縱橫天下,公子若能融會貫通,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奇蹟。”

葉昊天深以爲然,同時也明白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則五老帝君早就動手了。

要想融合五種相生相剋的功法,必須找到其中共通的東西,也就是一條貫穿各種功法的主線,可是那條主線會是什麼呢?

他想了很久很久,最後找到“法天則地,合於陰陽”幾個字。

無論是法天還是則地,都是說人不離天,必須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爲準繩;合於陰陽則是說人的行爲要合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

理論是這麼回事,然而具體要怎麼做,怎樣才能更好地“合於陰陽”呢?

他沉吟良久,想到儒家的中庸之道。

“不錯,要想徹底符合事物的內在規律,必須遵守中庸之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就是中正,中正就是不偏不倚,嚴守中正纔是合於天地之機的正道!”

想到這裡,他已經明白四時八正谷的意義了,那是要求修煉者必須仔細觀察日月星辰,只有順應自然,明瞭天機演變,才能吸收谷中靈氣。

於是乎他開始擡頭望天辨認節氣,可惜剛纔星辰滿天的時候不看,如今想看的時候卻看不見星辰了。流雲蔽日,青青欲雨,哪來的星星?

不過這可難不住他。要辨節氣其實也容易。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葉昊天一邊唸叨着“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面觀察四周巖壁上花木的樣子,不久他便發現這裡的氣候變化比外界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一日之間便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谷中一天的變化竟然跟外界一年差不多!

“好奇怪喲!即使是時空園融,也不能將谷中一個時辰化作外面一個月吧!若如此,自己修煉神功的速度是否也比外面快很多呢?”葉昊天越想越覺得怪異,連忙叮囑蘭兒加緊練功,同時自己也開始修煉五帝的功夫。

他將整個身心完全放鬆,只剩下胸中還保留着一股渾厚無匹的浩然正氣,以其爲本修煉各種神功,緊跟天時變化,春天修煉青帝的‘春風化雨’,夏天修煉赤帝的‘烈火炎炎’,秋天修煉白帝的‘嚴霜蕭瑟’,冬天修煉黑帝的‘寒冰凝止’,長夏時節則修煉黃帝的‘黃天厚土’。

如此一天下來,他發現自己的功力幾乎增長了一倍。原因是周圍的靈氣實在太豐富了,只要功法與天時相合,靈氣便會源源不斷地注入體內,甚至不需要運功吸收。

接下來,他將束縛在髓海深處的元神整個兒放了出去,令其無拘無束地徜徉在天地間,恢復數千丈大小的本來面目,單是一個泥丸宮就有十丈高下,彷彿一團巨大的火輪迅速轉動着,每轉一圈都將大量的靈氣壓縮爲神丹。

隨着功力的增長,他甚至可以將先前煉得的神丹再度純化,體積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然後重新儲存起來。這種由大變小的過程,就像佛祖將諾大的須彌神山納入小小的芥子之中一樣。

這也是由神丹的屬性決定的,靜若處子,動若猛虎,收起來小如針尖,發出去就有移山填海的能量。

如果他願意,甚至可以將積蓄的神丹驟然釋放出來,讓所有的能量在短短的一瞬間爆發,那將是一場毀天滅地的自爆。

蘭兒知道機會難得,也在抓緊時間修煉女媧娘娘傳下的“煉石補天功”,拿着周圍的山石作爲自己練功的對象,先是“化石爲粉”,即而“化粉爲漿”,然後反覆搓揉提煉精華物質。如此修煉下來,萬斤巨石竟然給她煉成了核桃大小的水晶球。她將這些水晶球全部收集起來,準備等功力提升之後再度錘鍊,然後用來煉器。

葉昊天不眠不休地修煉了七日,自覺功力進境一日千里,跟初入谷時相比不知道增強了多少倍,不但將五老帝君的功夫修煉得十分純熟,而且把儒家的浩然正氣積蓄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時候,他的心裡忽然生出一個驚人的想法:“既然道家煉丹能夠在泥丸宮結出神丹;佛家修佛能夠在體內生成舍利子;儒家修煉也應該結出相應的果實,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止步於浩然正氣。如果將浩然正氣極力壓縮,不知道會不會修煉出實物來呢?”

這樣想着,他決定在催動泥丸宮修煉神丹的同時,試着在胸中另起爐竈,將積聚的浩然正氣加上從仙心谷吸納的仁心,放在一齊修煉,看看能不能創造出空前絕後的東西來。

他堅持不懈地努力着,可是辛辛苦苦煉了好半天,煉出的都是些紅色的粉末,被心頭的熱血一衝就不見了影子,只剩下整個心臟被染得通紅。

眼見辛苦修煉無法結成有形的團塊,他只能在心中苦笑:“這叫什麼啊?連煉出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如此隨着血流循環往復,沒有一個固定的存放地方,將來如何取出來使用呢?”

雖然如此,他還是鍥而不捨地修煉着,一身分作二用,泥丸宮和心房兩個爐竈交相輝映,神丹、儒功齊頭並進。煉出的神丹繼續存儲於泥丸宮,煉出的紅色粉末則任其隨着血液四處奔走。

如此又過了十餘日,久未開口的監天神尺終於發話了:“恭喜主人,您已經進入了儒聖第一層的境界——鐵血丹心!”

葉昊天聞言一笑:“‘鐵血丹心照汗青’,你想讓我就這樣留名青史啊?可是我連自己究竟做了什麼都不知道呢!”

監天神尺解釋道:“仁心加上浩然正氣,凝成實物便是那些紅色的粉末。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跟我先前的名字一樣,都叫做‘丹心鐵’。那是一種鐵粉,進入血液之後,你的血都成了難得的寶血;你的心臟也發生了質變,無論是堅韌度還是柔韌性,都跟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腔熱血,堅心似鐵,這便是鐵血丹心。”

“丹心鐵?”葉昊天又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心中生出異樣的感覺,同時爲自己沒有早些請教監天神尺而感到遺憾:“不是說大儒手邊的鐵尺纔是丹心鐵嗎?”

監天神尺不緊不慢地答道:“修儒從凡人而至賢人,經亞聖而至聖人,每一層次都有不同的結果。同樣都是丹心鐵,您的成型於內,別人凝結於外;您的極爲純淨,別人斑駁不純;您乃有心而成,因而能夠運用自如;別人無心插柳,置於手邊形同虛設。您不妨試試看,儒家的丹心鐵就跟佛家的舍利子一樣神聖無匹,又像道家的神丹,能夠轉化爲外在的力量……”

葉昊天興奮無比,心花怒放:“哇,竟然有這樣的好處?儒家神丹真給我煉成了!”

他從蘇家滅門時開始求索,直到今天才終於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這種成功非但是他個人的進步,同時也是整個儒家修煉方法的突破。從此之後儒家終於有了比較完整的獨門功法。

簡單地說,儒家功法分爲內聖和外王兩部分。內聖的修煉重在“正氣”和“仁心”,兩者結合起來,煉到極致便能結出“丹心鐵”;與此同時,外王建立的功勳也可以轉化爲內在的功力,與內聖結合起來便是一套完整的儒家功法。

這一刻,葉昊天的心裡輕鬆了好多。

既然修煉方法已經全部貫通了,剩下的就是繼續吸取谷中的靈氣,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真神已經困在至尊寶鼎出不去了,外面的小魔頭也成不了多大氣候,根本不是五老帝君的對手。所以他也不急於出去。

“可是真神怎麼還沒有追過來呢?難道他決定放過我們了?還是困於陣法實在進不來?抑或仙心谷又出現了什麼新鮮的玩意?他決定留在那裡自行修煉不成?”葉昊天想不出答案,也不願多想,只想抓緊眼前的機遇進行修煉。

蘭兒也已經完全沉浸在日新月異的修煉中,渾然忘記了時光的流逝。

終於有一天,兩人立足的平臺忽然倒了下去,才讓他們從美夢中清醒了過來。

蘭兒處變不驚,牽着葉昊天的手臂騰身懸在空中,手指巖壁笑道:“公子你看,不知是誰建了那麼多的宮殿,就等我們前去入住了。”

葉昊天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眼看到堅韌的石壁被她挖出無數個窟窿,其中一個非常寬敞,彷彿一個巨大的石室,禁不住“呵呵”笑道:“你師傅煉石補天,你卻用她的功夫鑿隧穴居,是不是想做個野人呢?”

蘭兒一面飛向山洞,一面笑道:“做不做野人就看公子的進境了,出不了至尊寶鼎,我們只好呆在這裡,跟野人差不了許多。”

葉昊天落足洞內,輕嘆一聲道:“龜鏡不在,監天御印也丟了,再加上我的名字不會出現在排行榜中,我現在的功力也不知到了何等地步。完全是一筆糊塗賬!蘭兒你呢?你現在進展如何?進入太清境了嗎?”

蘭兒聞言內視泥丸宮,略一察看便不由自主地驚呼起來:“總仙品兩千三百位,天吶!我也是上清天神了,眼看就是玉清天神,幾乎跟你入谷時的排名差不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葉昊天一面誇讚,一面從各方面衡量自己的功力,左算右算,最後判斷自己在神仙榜上大概可以排在兩三百名左右,可能跟雲華夫人差不多。距離神仙榜百名的要求還有一點距離,跟真神相比可能還差得很遠。

不過他也不急,因爲後面還有一個“虛無縹緲無定谷”,不知道那裡會出現什麼奇蹟。

蘭兒回頭看了一眼已經倒下的天柱,心中奇怪:“那麼堅實的石柱,怎麼說倒就倒了呢?”

葉昊天也跟着從巖壁內探出頭來,上下左右巡視了一番。

但見頭頂繁星點點,北斗高掛,玉兔西沉,雲淡風清,原來青青欲雨的浮雲已經變成稀薄的煙霧,多餘的部分似乎已然化作靈氣被他們吸收了;下方驚濤拍岸的水聲也聽不見了,換作一團白霧籠罩着谷底,霧氣蒸騰,什麼也看不清楚;天柱並沒有化作碎石,而是斜斜地靠在一側的巖壁上,彷彿支撐太久有些疲倦了,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先前立足的光潔如銀的平臺也變得暗淡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被吸光了靈氣。

“或許當年盤古在此修煉的時候只是一個人,而如今葉昊天不但有蘭兒相伴,自身還同時開闢了兩個爐竈,儒道並舉,神丹、丹心鐵兩不耽誤,因而使周圍的靈氣下降太快,天柱來不及從地心提取靈氣作爲補充,所以就精疲力盡支撐不住了。”

葉昊天凝視煙霧瀰漫的下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問通靈寶玉:“‘虛無縹緲無定谷’在哪兒?難道說會在下面?天柱升起的地方?”

蘭兒想起初來時隱約聽見的驚濤龍吟之聲,心中有些害怕,說道:“無定谷……不知是生死難定?還是說進去之後會碰到惡獸?”

通靈寶玉的回答很簡單:“主人猜的不錯,天柱的根部,那雲霧繚繞的所在,就是天尊和女媧娘娘成長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開天九寶的故鄉。所謂無定,就是什麼都不確定,什麼都有可能。你想,連天尊這樣的人物都能生出,還有什麼無法生成的?”

話未說完,碧金“吱吱”的叫聲已經從葫蘆裡傳了出來:“去,去,我們快些下去!主人去修煉,我也跟着沾光。”

或許因爲前面的修煉太順暢了,葉昊天的心中並沒有害怕的感覺,反而變得很興奮,一面安慰蘭兒“有兇險纔有機遇。機不可失,不能錯過”,一面挽住她的手,縱身出了山洞,向着下方白霧繚繞的地方緩緩飄落。

他們飄了很久很久,幾乎過了大半個時辰才進入雲霧包繞的範圍,又飄了好大一會兒,才落到結結實實的地面上。

眼前是一個夜色昏暗的盆地,地面崎嶇不平,空氣潮溼陰冷,寒風嘶嘶,雨雪紛飛,漫天迷霧彷彿懸浮空中的帷幔,通天徹地的籠罩着,感覺就像到了幽冥界一般。

冷風一吹,蘭兒情不自禁地打個寒戰,低聲道:“怎麼會這樣?難道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孕育的?”

葉昊天也覺得奇怪,按理這樣潮溼陰冷的地方只能生成低等的爬蟲,很難生成大型的動物,更不要說人類這種高級的生命了。

頃刻之間,通靈寶玉的驚呼聲傳了過來:“錯了!主人走錯路了!這裡是魔祖修煉的地方!窮山惡水,正好修魔!慘了,這下慘了……”

葉昊天聞言一怔:“怎麼?這不是盤古大帝和女媧娘娘的出生地嗎?難道你先前說錯了?這裡還不是虛無縹緲無定谷?”

通天寶玉道:“是虛無縹緲無定谷不錯。可是無定谷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其中包括無數個小山谷,每個都充滿了靈氣,有的至陰至寒,有的至陽至熱,有的陰陽平和,有的剛柔相濟……這一個是偏於陰寒的山谷,魔祖性格乖戾,就出生在這種惡劣的地方。”

蘭兒見迷霧之中鬼氣陰森,禁不住越發緊張,着急道:“那怎麼辦?女媧娘娘修煉的地方在哪?我們快些走,這裡實在太難受了。”

葉昊天也覺得渾身發緊,試着提聚功力,結果卻發現功力下降了很多,只剩下原來的十分之一。

由於同樣的事情曾經發生過好幾次,所以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雖然如此,他可不想在這樣的雨雪紛飛的地方修煉下去。原因對於修真者來說,修煉的環境十分重要,環境適宜則事半功倍,環境惡劣容易走火入魔。

他的心中一直想追溯盤古大帝的修煉之路,很想體會那種開天僻地、至陽至剛的感覺。他隱約覺得那種陽剛之氣對於浩然正氣的修煉十分重要,同時也是儒家千年以來最缺少的東西。

“嗯,一定要離開這裡!”他一邊說一邊定睛察看周圍的地形,同時詢問通靈寶玉和碧金:“這裡地形複雜,看樣子正是‘虛無縹緲原始混沌太一陣’的核心部分。雲霧的壓力太大,飛是飛不出去的,你們知道出去的路嗎?”

碧金從葫蘆裡探出頭來,向着四周望了一眼,接着很快又縮回頭去,“嗚嗚”叫道:“這麼冷!我可沒來過這裡,不認識路!”

通靈寶玉也不知道怎麼走:“探路的事向來由龜鏡負責,我只知道大概的方向,讓我指路是不行的。盤古修煉的地方陽氣極盛,我可以感覺得到,就在我們的左側,距此數百里;女媧娘娘修煉的地方在左前方,距離盤古修煉處很近。”

葉昊天毫不猶豫地拉起蘭兒向左側行去。既然不能飛,就只好慢慢走了。幾百裡的距離也不算很遠,走個十來天總夠了吧?

兩個人頭頂紛飛的雨雪,腳踏滿地的衰草,跋涉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

雖然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功力,他們依舊能用護體罡氣罩住全身,將刺骨的陰風和愁人的冷雨擋在外面。

兩人也不敢掉以輕心,如果任憑陰風透體,只怕會沾染魔氣。

葉昊天一面走一面回想龜鏡傳下的破陣之法,將記憶中的陣法跟眼前的地形相對照,結果發現頗有些出入。

眼前的陣法雖然保持着虛無縹緲原始混沌太一陣的基本骨架,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不知是陣法本身太複雜的緣故,還是曾經被魔祖改變過了。

老實說他最熟悉的只是洪荒九陣,對於虛無縹緲原始混沌太一陣並不是十分熟悉,要不然第一次進入仙岩谷時也不會差點被陣法困死。

虛無縹緲原始混沌太一陣是洪荒九陣之母,千變萬化,極其複雜,即使是龜鏡親至,也要花點時間才能完全破解。若是被魔祖改過了,只怕就更加難了。

如此一來,他們前進的步伐放得很慢,差不多一個時辰才走了七八里。其中還繞了幾個圈子,實際上相當於走了兩三里路的樣子。

走着走着,前方忽然出現一羣青灰色的石筍,石筍有高有矮,高可及丈,矮僅五尺,形態各異,錯落有致,看上去依稀有石人、石獅、石象、石竹、石花、石塔、石樹、石鰭……每個石筍上都長滿了青苔,摸上去粘粘膩膩,又溼又冷。

最前面的石筍從上到下歪歪扭扭刻了兩行篆字。

葉昊天看了半天才認出來,原來其中一行寫的是:“入我門中,悠然來去。廣闊天地,任爾行之。”另一行則是:“膝行叩首七十二,魔門福祉盡歸一。”

“悠然來去”還容易理解,“魔門福祉”卻不知說什麼了。

這些字雖然沒有署名,不過既然出現在魔祖修煉的地方,想來不會是別人留下來的。

魔祖功力僅在盤古大帝之下,實已到了“廣闊天地,任爾行之”的地步。如果他願意,九天坤鼎也是想來就來。女媧娘娘補天耗盡了功力,自然無法將其攔住。

葉昊天心中盤算:“不管這些字說什麼,反正這片石筍有些古怪,說不定是魔祖精心佈置的一個局,專門誘外人進入呢!”

蘭兒望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石人、石獅,擔心進陣後他們就會復活過來,不知道在魔谷陣法的加持下,這些石人、石獅會發出多麼大的威力。

想到這點,她輕輕拉了下葉昊天的衣袖,微微搖頭:“公子,我們繞過去吧,還是別進去了。”

葉昊天站在陣外望了許久,仔細辨認了周圍的地形,發現石筍所在的方位剛好位於出谷必經的道路上,要想出去,不得不破去此陣,否則就必須往回走。即使往回走,也不一定能找到另外的道路。

回頭向來路望去,但見夜色蒼茫,陰雲密佈,漫天飛雪,來路早已堙沒在沉沉夜色之中。

他不想往回走,又不想入陣,一時間進退兩難。

“前路兇險,後路無期,老是站在這裡也不是辦法,這可怎麼辦呢?”

蘭兒看着他神情嚴肅地樣子,知道他在發愁,於是靠近身來柔聲說道:“既然別無選擇,看來只好硬着頭皮往前闖了。幸而魔祖早就離開了,陣法無人主持,再複雜也是死的。況且公子運氣向來不錯,早晚必能破陣。”

葉昊天卻不敢掉以輕心。因爲至尊寶鼎是宇宙間最神秘的地方,這裡又是魔祖的老巢,什麼稀奇古怪的事都可能發生。

他仔細檢查了身上攜帶的靈藥和天青石、地赤珠等一干能量石,發現備用物資極其豐富,於是心裡變得輕鬆了一些,“呵呵”笑道:“困上千年也不怕!如果千年之內還破不了陣,那就歸入魔門得了。你想想,假如我拜魔祖爲師,得了他所謂的福祉,豈不成了真神的長輩?嘿嘿……”

蘭兒莞爾一笑,“咯咯”笑道:“要做魔頭還是我來,你接着修那儒聖,到時候我們一正一邪,珠聯璧合,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豈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葉昊天“哈哈”大笑:“想不到我的蘭兒還有此種雄心壯志!好啊,你做了真神的師姑,最好能令他止息兵戈,不動刀槍平息魔劫,豈不美哉?”

蘭兒忽然眉峰緊蹙嘆了口氣,輕聲道:“除此之外,我還希望雲華夫人能有個好的歸宿……她……我看她心中一直割捨不下那分感情……雖然恨了幾千年,恨起來咬牙切齒……然而愛就是恨,恨就是愛,愛恨之間誰能說得清楚?”

葉昊天點點頭,嘆息不已:“這也是一場孽緣……她落在真神手裡,也不知結局會怎麼樣,真的令人擔心。”

蘭兒答不出,心中卻在求神保佑,希望雲華夫人能渡過這一劫。

周圍的陰雨越來越重,兩人小心翼翼地進入了石陣。

蘭兒一邊走一邊在石筍上作着標記,連經行的地面也畫上了記號。

入陣之路一帆風順,兩人無驚無險地走了數十丈,越往裡走,周圍的石筍越成人形,眉目可辨,四肢俱全,一排排,一列列,全都朝着一個方向躬身而立,看情形彷彿在接受師尊訓話一般。

石人面對的是一尊碩大璀璨的鐘乳石,紅雲環旋,彩霧迷漫,看不清本來面目。

葉昊天心知有異,連忙凝神定志,胸中充滿浩然正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去。

蘭兒還在一如既往地往石人上刻着記號,碰見一個刻一個,刻着刻着,她忽然停住了,面色煞白,嘴脣顫抖着說不出話來。

葉昊天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早已將她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當即攬住她的香肩,沿着她驚恐不安的目光看去,在石人的手臂上,赫然瞧見三個鐘鼓文:“梅西耶!”

驟然看見這幾個小字,葉昊天的心裡禁不住“咯噔”一聲!

再看旁邊的石人,手臂上卻用甲骨文刻着“蚩無忌”!

葉昊天的心裡“怦怦”亂跳。

再往前,赫然是“伊布穀”!

蘭兒躲在葉昊天懷裡,一雙眼睛望向伊布穀毫無表情的面部,虯勁有力的手臂,禁不住渾身顫抖,無法挪動自己的腳步。

“伊布穀的名字怎麼會在這裡?”

葉昊天心中狂震,驟然之間將胸中的浩然正氣加強了十倍,纔算稍微安定了一些。

繼續往旁邊的石人看去,一個個熟悉的名漸次展現在面前:“共工,刑天,貳負,危,鼓……”這些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

共工就不說了,本是前任黑帝,後來一怒之下投入魔教,原來是做了魔祖的弟子。

刑天爲炎帝之臣,“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干鏚以舞。”想不到原來這樣的硬漢子也是魔門弟子!

危是貳負的手下,他和貳負一起合夥殺了窫窳,被天帝綁在疏屬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據說後來漢宣帝的時候還有人見過他們被綁在那裡。

鍾山的兒子名叫鼓,人面龍身,也是個有名的魔頭。

葉昊天越看越覺得心驚肉跳:“爲何這裡會有那麼多的凶神惡煞?是誰將他們的名字刻在這裡的?將名字留在石人上又有什麼意義?難道說這裡是魔頭們死後聚集的地方?就像佛家有靈山淨土一般,魔門也有自己的極樂魔窟?”

他想起入陣之前看到的那行字:“膝行叩首七十二,魔門福祉盡歸一。”

“難道說這些人都是魔門的財富,魔門的福祉就寄託在他們身上?”

想到這裡可能是魔門的核心之地,面前站着的並不是簡單的石人,而是在暴風驟雨中吸收魔氣的頂尖高手,他們隨時可能復活過來,葉昊天禁不住重重打了個寒戰!

別說全部復活,單是一個梅西耶就夠他受的!

他找了好大一會兒,卻沒找到刻有真神或者魁善之名的石人,心中感到有些奇怪:“爲何別的魔頭都在,獨獨缺了真神呢?難道說真神是個新人,還沒來得及留下名字?還是說真神是伊布穀的再傳弟子,非是魔祖的嫡傳?”

轉頭再看羣魔面對的石鐘乳,只是這麼一會兒工夫,石鐘乳的身形顯得高大了很多,環繞的紅雲也變得更加盛了。

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正文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
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正文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九十五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