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

葉昊天縱身躍入鼎內,如流星一般筆直落下,只覺得耳邊風聲呼呼,眼前雲霧瀰漫,朦朦朧朧,混混沌沌,不知道腳下的路還有多遠,也不知下方會有什麼正等着自己。

幾乎過了一盞茶的工夫,他才終於落在實地之上。

落地時腳下很軟,就像落在棉花上一般,低頭看時,原來是一片綠茸茸剛剛沒過腳踝的草地。那草極細極軟,密如毛髮,綠如眉眼,格外可愛。

環顧四周,他發現這片草地方圓有十餘里,背後是綿延不絕的高山,身前是一望無際的綠水,左右兩側都是鬱鬱蔥蔥的密林。

擡頭看,只見藍天如畫,白雲悠悠,清風徐來,百鳥飛鳴。

那一刻,他覺得很意外。因爲在他的想象中,入鼎之後應該是一片渾沌,就像盤古開天之前,鴻蒙鴻洞,陰陽未分;或者像上次在萬滅王鼎之中的遭遇,風雲變化,電閃雷鳴,環境極其惡劣。可是這些預想的場景都沒有出現,出現的卻是寧靜祥和的仙境,簡直不像是在鼎內,而像是回到了雁湖一般,真是令人難以相信。早知如此,他會把蘭兒帶進來,讓她跟着自己一塊兒修煉。

可惜好景不長,正在他心感遺憾的時候,晴朗的天空轉眼間佈滿了烏雲,無邊的黑霧迅速籠罩了大地,彷彿冬日的夜幕驟然降臨一般。

沒過多久,雲霧之間募地現出一條人影,人影來勢奇快,片刻之間落在他的面前,一個十分熟悉的面孔對着他冷笑:“神州子!我們又見面了,你好好的日子不過,跑到鼎中來受死,這才叫自投羅網!”

葉昊天揉揉眼睛,以爲自己看花了眼,抑或做了場白日夢,要不然,真神怎麼跑這裡來了?

真神得意地笑道:“甕中捉鱉!哈哈!這一回,你空有瀚海神舟,恐怕也跑不掉了吧?”

葉昊天心中發毛,面色大變,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時之間束手無策。

他知道自己凶多吉少,那感覺就像在賭場豪賭一般,前面一個勁的贏,最後一把卻將所有的賭本都輸了去,只落個空歡喜!

真神哈哈大笑道:“我說你一路順風順水,未免太得意了!一面修仙求佛,一面身入愛河,只知道卿卿我我,哪裡注意有人在旁窺測?這一次,老夫小心翼翼地用神仙罩封閉了全身信息,早在仙岩谷外等候多時了!哈哈!功夫不負有心人,果然給我追入補天宮來。”

聽見“身入愛河卿卿我我”幾個字,葉昊天的心裡“咯噔”一聲,頓時想到守在外面的蘭兒,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真神既然能從容闖入鼎中來,顯然守在鼎外的幾個人都要凶多吉少了!在真神的全力一擊之下,縱然是女媧娘娘只怕也擋不住,更不用說蘭兒和雲華夫人了。”

想到這裡,他禁不住心中冰涼,又悔又痛,渾身顫抖個不停。

真神以爲他害怕了,笑道:“堂堂的昊天大帝,竟然怕成了這個樣子,就差尿褲子了!既然如此,交出開天九寶,我給你個全屍!嘿嘿,不但給你全屍,我還要放你魂魄一馬,讓你重新投胎!”

葉昊天的心裡一個勁地亂跳:“蘭兒……蘭兒會不會身遭不測?琴音淙淙,似水無形,花隨水轉,香消無蹤?自古紅顏多薄命,清秀於外,內慧於中的蘭兒,難道就這樣去了?如若真的死了,不知道魂魄何在?她能夠重新輪迴嗎?會不會被真神收入陰陽法輪?那樣一來,她連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都沒有了……”

真神看着他呆住了的樣子,連連搖頭道:“可惜啊!空有驚世人才華,卻無過人膽略,真是令人失望!早知如此,我也不用下這麼多工夫!”

葉昊天勉強按捺心中的痛楚,將一隻顫抖着的手探入乾坤錦囊之內,牢牢地握住鎮妖寶塔,準備奮力一搏,不死不休。

真神一直在注視着他的一舉一動,見他顫抖的身軀忽然停了下來,不禁微微點頭,眼中露出欣賞的神色,嘴上卻道:“識時務者爲俊傑,你就不要垂死掙扎了。怎麼?還想動手?好,我關門打狗,就給你這個機會,也好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死志已明,葉昊天忽然有種看透世情的感覺,整個人變得輕鬆起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微微一笑道:“神君,有件事在下始終弄不明白。若論才智武功,尊駕都是上上人選,爲何放着好好的正路不走,卻偏偏入了魔門?”

真神“哼”了一聲:“何謂正?何爲魔?這世間誰能說得清楚?所謂‘勝者爲王,敗者爲寇’,待我滅了玉帝,活捉了佛祖,坐上凌霄寶殿的龍椅,接受衆仙的朝拜之時,我就是正道了!”

這一刻,葉昊天的神智變得無比清明,覺得臨死之前也要爭一口氣,於是朗聲分辯:“正道以理服人,邪魔強詞奪理,這就是正邪的分野之一。君子動口不動手,高士鬥智不鬥力。你若能言辭之間說得動我,才能算你真的高明,也才讓我心服口服。”

真神銳利的目光在他臉上掠過,上下打量了他好大一會兒,最後忽然想起了什麼,於是“嘿嘿”笑道:“與魔論道,你也想得出來!不怕別人笑你對牛彈琴?也罷,看你氣質不凡,像個人材,只要交出開天九寶,我就給你個公平論道的機會。若是你贏了,我不但饒你不死,還有件珍貴的禮物相贈;若是輸了,嘿嘿,則要拜我爲師,聽我吩咐!如何?”

葉昊天心中疑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爲何舍易求難,竟然答應我口舌決鬥的提議。難道說他太過變態?喜歡貓戲老鼠,非要把我玩死不成?”

真神迎着他疑惑的目光看去,“嘿嘿”笑道:“人說‘高處不勝寒’。縱橫天下無敵手,那感覺並不舒服,所以我一直留心世間的能人高士。你能於出道兩三年內成爲高高在上的二品上仙,贏得佛宗和五老帝君的寵信,說明你的才智極高,有着別人無法企及的地方。我以魔君之身統治天下,需要大量的輔佐之人,像你這樣的年輕人自然不能放過。”

葉昊天用力搖頭,說道:“拜你爲師是不可能的!若是我贏了,你難道真能放過我不成?”

他身爲儒家亞聖,自然精通剛柔相濟的中庸之道,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事態雖然嚴峻,卻未達到一敗塗地的地步,因爲龜鏡和九品蓮臺都在風先生手裡,若能找到開天神斧,合衆神之力,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若能活捉真神,從對方手裡搶到陰陽法輪,或許能夠尋回蘭兒的魂魄,哪怕她已經變成了魔煞,也有校正回來的可能,憑着九品蓮臺和九天坤鼎的神力,應該能夠使蘭兒恢復如初。

想到這裡,他的心裡忽然恢復了生機,清楚地把握了眼前的形勢:既然奮力一搏也保不住開天九寶,與其自討其辱,不如以言辭罩住對方,虛於委蛇,討價還價,也好爲日後的反擊多留點本錢。

可是想想帶在身邊的幾件神器,無論是瀚海神舟,還是乾坤錦囊,甚至監天神尺,少了一件都令人心痛,更不要說全部交出去了。尤其是掛在胸前的通靈寶玉,更是不能交!否則萬一被真神找到開天神斧,那可就慘透了。

真神看他並沒有斷然拒絕,當下面色稍有緩和,微微一笑道:“魔門也沒有那麼可怕。最起碼我不會像玉帝一樣,在凌霄寶殿的龍椅上一坐就是幾百萬年。不出萬年,我肯定坐厭了,定然傳位於弟子。你若拜我爲師,不但會有身登大寶的機會,還可以收回開天九寶,何樂而不爲!”

葉昊天沒想到對方描述得那麼誘人,若非自己修成了儒家“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坦蕩之心,說不定便一口答應了。

他內心雪亮,不動聲色地問道:“你說的只是開天九寶,不包括別的東西,如果我交出身上的開天神器,你就不能再侵佔其餘的財產,是這樣嗎?”

真神哈哈大笑道:“真是越來越有趣了!看來你身上所藏甚豐啊!你放心,除了開天九寶以及本來屬於我的頂級魔器之外,別的東西我一件都不要!試想,除了開天九寶之外,還有何物可以入得了我的法眼?身爲蓋世魔尊,還怕找不來成千上萬的法器嗎?有了開天九寶,還怕躲不過諸般法器的攻擊嗎?同樣的乾坤錦囊,在你手裡等如廢物,入我手中卻可以收山攝海!好了,除了九寶,其餘物品該你的還是你的!我纔不要那些廢銅爛鐵呢!”

葉昊天心中安定了不少,接着問道:“你所謂的禮物又是什麼?送禮不能亂送,與其花了心思卻不滿意,何不任我自選一件?”

真神似乎明白他在想什麼,“嘎嘎”奸笑了兩聲,說道:“沒問題!除了開天九寶和頂級魔器之外,只要是我帶在身上的東西,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不過,我送的禮物都是極品,你若不要可別後悔!唉,這年頭,找個好弟子不容易,難得我突發善心想做個好人,有人還不領情!”

葉昊天想到自己可以索回蘭兒的陽神和魂魄,不由得喜不自勝,哈哈大笑道:“多謝神君了。我是出名的老實人,口出必行,若連談玄論道也輸於你,還有什麼可說的?有什麼理由不拜在神君門下?不過,若是我僥倖贏了,還請神君不要反悔!”

真神口中“嘖嘖”有聲,笑道:“想用言詞套牢我?你這小子真有趣,比那些死和尚臭道士強多了,連我這樣的老魔頭都有如坐春風的感覺,怎麼捨得殺你?還是留着好!若是殺了,日後煩時找誰解悶兒?”

葉昊天毫不猶豫地解下乾坤錦囊,扯着袋底向着身後一抖。只見無數的寶物從乾坤錦囊中源源不斷的飛出來,不多會兒竟然撒滿身後百十丈方圓的草地。

隨後,他將空無一物的錦囊拋向真神,大聲道:“此乃開天九寶之一,名爲‘乾坤錦囊’。九寶散落天下,我費盡心機才得了四件。神君前日也見了,九品蓮臺還在佛祖手裡呢!”他一邊說着一邊找出監天御印、瀚海神舟以及鎮妖寶塔拋了過去,這些都是他曾經在真神或別的魔頭面前施展過的,想瞞也瞞不住。至於通靈寶玉,則從未在人前顯示過,而且不在乾坤錦囊之內,正被他掛在脖子上,變成個不起眼的玉墜,說不定可以混過去。茲事體大,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冒險一試。

真神接過四寶,口中念道:“加上陰陽法輪,九寶就有了五件了,除去九品蓮臺,還剩開天神斧,還有一個魔鏡……還有什麼……什麼來着?那三寶你沒有拿到?”

葉昊天雙手一攤:“不信?神君請自行翻找!”這樣說着,他已經進入了儒功中“澄然清明,自心無體”的境界。空口說白話的騙人行徑可不是儒家功夫本來就有的。爲了給今後的除妖大計保留一線希望,他用強烈的信念支撐着自己。

真神微微搖頭,意思是不需搜尋就能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他的雙目緊緊地盯着葉昊天的眼睛,一道神秘的魔光籠罩在葉昊天的身上,就像無數流星從眼前劃過,絢麗多彩,令人心馳神搖,難以自已。

這一刻,葉昊天什麼也沒有想,心中謹守儒家的浩然正氣,枯井無波,非物非量。他的眼神是那麼的清澈,直接迎着對方的目光看過去,兩相交接,毫無牴觸。儒家功夫本就極其堅韌,他已修至亞聖的境界,雖不能克敵制勝,卻能完全抵禦真神眼中的魔光,更將“愛,生,通”的功夫發揮到極致,給人一種坦誠可親的感覺。

真神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好大一會兒,然而看到的只是一片寧靜,連自己的心中都有幾分異樣的感覺,於是不得不收回目光,圍着那散落地上幾十丈堆積如山的物品轉了一圈。

他一邊看一邊搖頭,沒想到葉昊天蒐集的東西竟然有那麼多,不但有各種各樣的神丹藥材,還有無數的法器,甚至還有各式各樣的書籍。

當他看到龍師紳耆的時候,不覺眼中一亮;看到佛宗錫杖更是心中一震;看到小貓一般的碧海金睛獸,他的臉上微微露出笑容;看到無數的飛劍,他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神州子,你怎麼像個撿破爛的,不管好壞全都往家裡搬,要那麼多無用的飛劍做什麼?”

葉昊天一本正經地乾咳了兩下,說道:“神君有所不知,這些飛劍雖不入大家法眼,卻也能拿到天市賣上幾十萬神丹幣。這可都是錢呢!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過日子還要精打細算。”說完撿起先前收取的量天魔尺拋了過去,道:“這個也還給神君。”

真神大笑聲中接了魔尺,然後探手撿其一本書,眼中神光一掃,發現是本居士詩集,開篇第一行:“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不覺有些詫異,於是道:“修仙之餘不忘作詩,你也算千古風流人物了。看在同爲文士一脈的份上,讓我來幫你一把。”說着取出個大紅的葫蘆來,迎風一抖,將所有的東西都裝了進去,往葉昊天身前一放,道:“收了你的乾坤錦囊,送你個葫蘆代用吧。莫要小看了這葫蘆,這可是南極仙翁的心愛之物,被我搶了來,他痛苦得上竄下跳。這葫蘆雖不能如乾坤錦囊一般收取兵器,卻也是頂級的儲物用具。”

葉昊天更感疑惑,不知道真神發的哪門子善心,難道說爲了拉攏人心無所不用其極?還是真的把自己當作入門弟子了不成?

他毫不客氣地將葫蘆掛在腰間,然後道:“神君,這葫蘆可是你額外奉送的,不算所謂的禮物!怎麼樣,我們的正邪之辯這就開始了吧?”

真神神情凝重地點點頭:“好,何謂正,何謂邪,何謂道,何謂魔?這問題有定論嗎?你先說說,什麼是正道?”

葉昊天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隨即張口即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所以,符合天道就是正道!具體的做法是‘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真神舒了一口氣,輕蔑地道:“還以爲你有什麼高論,結果又是什麼老莊之言,拾人牙慧,連一點新意也沒有,還好意思拿出來賣弄。說什麼無爲……如果只是無爲,人何以爲人?又何必降生於世?”

葉昊天微笑答道:“神君恐怕有些誤解。所謂的正道實際包括‘爲學’和‘爲道’兩個方面。‘爲學日益’說的是不斷的建功立業,自強不息,意氣風發,發憤圖強,兼善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立德、立功、立言’……。‘爲道日損’則應該‘挫銳解紛’、‘和光同塵’、‘穀神不死’、‘復歸其根’、超越昇華,不爲俗累,宛若大鵬神鳥,遺世獨立,飄然遠行,背雲氣,負蒼天,翱翔太虛。‘爲學’與‘爲道’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正是因爲‘爲道’的有所不爲,才成全了‘爲學’的無不爲,這就是‘無爲而無不爲’、‘無用而無不用’的真實含義。”

真神聽得吃驚:“你這觀點從哪裡找來的?在下通古曉今未聞此說!”

葉昊天“嘿嘿”一笑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得出看不出,全憑個人悟性。”

真神“哼”了一聲:“我們談的是正邪,這與魔道分歧有何關聯?”

葉昊天不緊不慢地道:“爲學和爲道是做人的根本,執其一則爲正,兩者兼具則爲聖人,兩者盡失則爲魔。看看你們魔門,縱慾荒淫、自私貪婪、兇殘殺生、無父無母……”剛剛說到這裡,就被真神喝住。

真神“哼”了一聲道:“人是人他媽生的,妖也是妖他媽生的!你小子孤陋寡聞,哪曉得魔門的精髓?”

葉昊天呵呵笑道:“魔門也有精髓?願聞其詳。”

真神瞪了他一眼,神氣十足地道:“魔有五大特性,你聽說過嗎?”

葉昊天搖搖頭,一付側耳傾聽的樣子。

真神當即道:“第一條,縱慾之謂魔!”

葉昊天“撲哧”笑出聲來:“這不是跟我說的一個樣嗎?縱慾荒淫,不思進取,不但對世界無益,還傷了自己的身子,君不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真神哂笑道:“人活着就要享樂!看看道家的那些三清天神,清心寡慾,清靜無爲,清,清,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就成了癡呆!再看看佛門那些菩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羣大老爺們搞得跟宮裡的太監差不多,難道那就是正道?還有個什麼學派,竟然說‘存天理,滅人慾’,人慾滅盡,就是正道了嗎?”

葉昊天心道:“這是說儒家中的宋明理學呢。其實,朱熹主張的是明理見性,說的是人若爲自己的私慾所矇蔽,就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這句話其實並不錯,只是被後人理解錯了。”他明知道對方說得不對,可是卻不想反駁。因爲他也不喜歡“存天理,滅人慾”的提法。

真神瞥了他一眼,接着道:“人的慾望是不能壓抑的。與其壓也壓不住,何不率性而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葉昊天姑妄聽之,笑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就怕走上另一個極端。如果縱慾不攝,自私貪婪沒有限度,就墮入魔道了。”

真神駁斥道:“什麼墮入魔道?身入魔門必然追求極端,這就是魔的第二個特性‘極端之謂魔’!要麼不做,做就做到極致。好也罷,壞也罷,都要做到頭,絕不首鼠兩端,模棱兩可。”

葉昊天朗聲道:“如果魔門能將精力放在建功立業的大學問上,積極爲民造福,做到極致又有什麼不好?可是事實呢?殺人盈野,血流成河,睚眥必報,甚至將人斬成肉醬……”

聽見“斬成肉漿”四個字,真神的面色一下子陰沉下來,冷冷地道:“這就牽涉到魔的第三條特性了,‘殺生之謂魔’!”

葉昊天見他反應劇烈,自覺捉到了對方的軟肋,緊跟着問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魔門殺生可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真神冷哼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這可是太上老君自己的原話!‘芻狗’,什麼是芻狗?就是用草札成的狗,用來祭神的,用完之後就扔掉。這句話是說,天地、聖人是無所謂仁慈的,聽任萬物和百姓自生自滅。天地都不仁,我們魔門又何需仁慈?”

葉昊天針鋒相對道:“那就縱情嗜殺,殺人盈野,血流成河?”

真神道:“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古今帝王,哪個不雙手沾滿了血腥?難道說他們都是大魔頭?”

葉昊天十分肯定地道:“是不是魔頭需要綜合評價。如果他登基之後有益與百姓,即使此前有些不良手段,還是可以原諒的。”

真神譏笑道:“殺人就是殺人,爲惡就是爲惡,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這就是你說的正道?果如此,焉知我坐上龍椅之後不能造福於天下蒼生乎?”

葉昊天搖搖頭:“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神君身入魔門,除非能出魔向道,或者達到神魔合一的境界,或許還有點指望。只是,憑着神君斬人肉漿的殘忍,不知有沒有出魔向道的機會。”

真神聽他一再譏諷,再也忍不住了,喝道:“你知道什麼!昔日之事深有玄機,你不知道就給我閉嘴!當初……當初……若不是我當機立斷,她焉有借玉還魂的道理?要不是我將其送至中土繁華地帶,她怎有溫養潛修的可能?幾時方可再生?修道之艱,退三進一,哪有一帆風順的好事?”

葉昊天大感驚奇:“這麼說來,你竟然是大好人了?”

真神怒視着他,哼道:“她跟我有什麼仇?有仇的是她老爹!老混蛋當着滿天下人的面笑話我‘麻面滿天星’,是可忍孰不可忍?”

葉昊天“哈哈”笑道:“就爲了那麼一句開完笑的話,你就攪得滿天下雞犬不寧?這就是貴門睚眥必報的風格?真有個性!”

真神怒道:“你道每個人都是生在蜜罐子裡?你可曾知道,還有好些人生在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不得不做了強盜!像我這樣生來跛足滿臉瘢痕的人,自幼受盡了白眼,爲了出人頭地,四處求師無門,吃盡了苦楚,好不容易東偷西摸長了點學問,實指望大魁天下一展鴻圖,卻沒想到還要受人侮辱!你可知道,別人嘴上不說,心裡都在笑我殘廢!他們不記得我的才能,只記得我是個瘸子!那種始終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着的滋味能好受嗎?你不知道,你根本難以理解,那一刻,就是我對出‘獨腳跳龍門’的那一刻,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想的是玉帝坐着的龍椅!對,那就是我要跳的龍門!等我入主凌霄寶殿,看誰還敢笑話我?”

葉昊天聽得搖頭嘆息,沒想到真神還有這等辛酸的往事。

他略微沉默了片刻,然後站在對方的角度說道:“身爲天奎星君,位高權重,坐鎮一方,於是便積極培植自己的勢力,認白帝爲義父,甚至處心積慮地接近雲華夫人……你的手段好高明啊!若不是碰到大魔頭伊布穀,說不定你的詭計已經得逞了!”

提起雲華夫人,真神的面色變得一片通紅,神情莫名其妙地激動起來,大聲道:“你胡說!初識小云之時,我根本就不知道她是玉帝老頭的女兒!”

葉昊天眼看對方快被自己氣糊塗了,連忙接着挖苦:“你自號大魁夫子,文章才智天下第一,若說被一個女子瞞住,鬼才信呢!”

真神面色鐵青,雙目放出咄咄精光,彷彿要準備動手了一般。

葉昊天心中有些不安,嘴上卻毫不服軟,繼續諷刺道:“好,就算你當時不知道。見到伊布穀時還不知道?知道了就將深愛着自己的姑娘剁爲肉醬?厲害!果然是厲害,不愧是冠絕天下的魔尊!”

真神牙關咬得咯咯作響,大喝道:“我已經說過了,那純粹是權宜之計!要不是我表演賣力,雲兒的元神如何才能逃出來?你當伊布穀是那麼好相與的?”說到這裡,他忽然仰天長嘆:“魔門雖然嗜殺,但也敢恨敢愛,只是曲高和寡,無人理解,無由揹負罵名而已!”

葉昊天看着他滿臉悽愴的表情,心中忽然有些同情,覺得魔門也不是沒有值得溝通理解之處。

真神搖頭嘆息了一會兒,最後終於回過神來,往下接着闡述魔門的神髓:“魔的第四個特性:變異之謂魔。你知道什麼是變異?知道我爲何棄神從魔選擇了魔門?”

葉昊天搖搖頭,語氣誠懇地道:“還請神君明示。”

真神看他叫得親切,不覺多看了他兩眼,然後放緩了語氣道:“人活於世,就要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要想出人頭地,始終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肯定是不行的,必須窮極於創新。魔門的創新沒有任何的顧慮,信馬由繮,任意爲之,所以其結果自然不循常態,這就是變異。雖然變異的結果十有八九不能令人滿意,可是隻要有一分成功的希望,我們也毫不猶豫地去做。”

葉昊天若有所思,感覺從這段話裡很受啓發,於是點了點頭。

真神見對方終於認可自己的說法,不禁有些高興,接着道:“舉個具體的例子,我如果老老實實地去做什麼天魁星君,一輩子也別想超越玉帝修行千萬年的功力。所以不得不獨闢蹊徑,棄道從魔,其結果就是在短短的時間裡成爲冠絕天下的高手。這就是我們魔門的理念,要想成功,必須進入癡迷的境界,所謂‘不瘋魔,不成角兒’,我勸你啊,還是入我魔門算了!”

這次葉昊天卻沒再點頭,而是反駁道:“做人還是要有原則的。創新固然可貴,也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不然難以控制結果。”

真神並沒有否定他說的話,略微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上次你曾提到神魔合一的功夫。老實說,我現在對神魔合一很感興趣。將來等我推翻了玉帝佛祖的統治,就去建立一個神魔合一的大宇宙!每個人愛修魔就修魔,愛修神就修神,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多好啊!”

葉昊天還是不同意:“道不同難以並立,除非你能平衡各方的權益,建立一個互相制約、規章完善的體系,否則將很難成功。倒是神君自己,你若能再度出魔入道,完成由道入魔,由魔還道的輪迴,必將在宇宙之間留下一個千古傳頌的神話!”

真神雙目神采奕奕,大笑道:“好!一俟我坐上龍椅,這就棄魔向道!這回你該拜我爲師了吧?”

葉昊天微微一笑:“我先預祝神君完成魔道輪迴的壯舉。不過,神君能否如願入主凌霄寶殿,我卻不太看好。這些還是後話,我們現在繼續談魔道,請神君接着說。”

真神“嘿嘿”笑着收回神往的思緒,說道:“魔的第五條特性,悽美之謂魔。魔門不求永恆,只求璀璨絢麗的那一刻。比如曇花一現,美麗的色彩令人回味無窮,三月不知肉味,匆匆逝去卻又讓人無限惋惜,甚至心中悽苦,這就是悽美的魔力。”

葉昊天翹起大指讚道:“好,神君此說甚爲高明,原來魔門還有這麼多值得學習的所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下受教了!”

真神也對他的反應很滿意,大聲道:“只要你入了魔門,我立你爲二世魔君!將來必定得傳大寶,你看如何?”

葉昊天低頭沉思了片刻,看上去在想對方的條件,其實卻在思考如何才能反敗爲勝。

真神一直在熱切地瞧着他,希望他能答應。不知爲何,他忽然覺得自己先前所招的幾個弟子都是廢物。

葉昊天想了好大一會兒才擡起頭來緩緩說道:“感謝神君盛情。不過,關於邪正之辯在下還想再說幾句。神君有所不知,在下既曾身入道門,被封爲二品上仙,又曾偶入佛門,被封爲昊梵廣天佛,可以說對佛道兩家都稍有涉獵。然而我真正感興趣的卻不在此,而是一個在天界默默無聞的流派,名之爲‘儒家’。”

真神輕“喔”了一聲:“說說看,儒家有什麼高論?”

葉昊天侃侃而談道:“儒家的基礎之一叫做‘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真神眉毛一掀:“這個觀點跟魔門剛好相反嘛!我不怎麼看好!如果一味中庸,自然缺乏創新,少了剛猛之道,那可不行,中庸的觀點純粹是害人的嘛!”

葉昊天微笑道:“神君聽我解釋。所謂不偏,究竟什麼叫不偏?跟什麼相比才算不偏?關於這一點,可謂衆說紛紜,偏頗甚多。在下以爲,評價偏與不偏只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天道,也就是事物內在的本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任何事物都有規律,比如修煉一種功法,如果找到了正確的途徑,不但修得迅速,還不容易出偏差;如果不辨真僞,不假思索,任意妄爲,胡亂修煉,就容易一事無成,甚至走火入魔。”

真神皺着眉頭捉摸了一陣:“那麼‘不易之謂庸’何解?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如果‘不易’豈不就容易落伍了嗎?”

葉昊天進一步解釋道:“其實這句話跟‘不偏之謂中’的意思一樣。所謂‘不易’,說的是我們要認準一個方向,不能隨意變更,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堅持下去。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不易’。然而我們堅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可以這麼說,我們要堅持的不是我們的主觀猜想,也不是聖人先賢的隻言片語,更不是皇上甚至玉帝這樣權威人物的政令或者金口玉言,而是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當然了,要想做到完全的不偏不易很困難,但是隻要遵循中庸的思路,努力控制自己別走得太遠,就不會出大亂子。”

真神擡頭望天思考了很久,最後忽然笑道:“你說的思路雖然跟魔門的神髓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些相通的地方。比如說不畏權勢,不拘世俗,這些都是統一的。再說,天機變化,玄之又玄,萬事有正就有反,正面是天道,反面就不是天道?人間正道是滄桑,斜道就不是滄桑了嗎?誰能說魔門的行徑就完全沒有道理?哈哈,不說這些了,只要你不聽玉帝老兒的話,我就喜歡!痛快!今天真是痛快!這場辯論我們沒有勝敗,算作平局結束!”

葉昊天聞言一呆:“平局怎麼算?”

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正文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
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正文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章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